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北宋小地主 > 第二五九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北宋小地主 第二五九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作者:狼太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光流逝,转眼就来到三月份下旬!

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夫妻同心可断金。人生最得意的事莫过于夫唱妇随,举案齐眉。

自己夫人立志从军!晁盖虽然心疼,但还是狠下心来并用心教导,他犹如一个新兵教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军训强度,来训练李清婉,李师师等女。

由于女人的体质孱弱,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烹饪药膳改善她们的体质。十几天来,投入很多人参,灵芝等名贵药材。想快速有个好身体打好基础,不花钱是不行的。穷文富武,就是这个道理!

晁盖这段时间虽然没少为教导几女操心,但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汴梁城那边,或者说粮食买卖上面。

七八天前,第一批粮食抵达金沙码头!

那场面要比他和几位军师估算的还要宏大,偌大的码头直接被撑爆,江面上全是船,千料以上的大船。绵延十几里犹如长龙,足有有三百多艘。

而且这只是第一波。

朝廷方面主事的是几个宦官,其中还有老熟人。那位宣读圣旨的刘阁长,晁盖身份问题只能躲在幕后指挥。全部都是有吴用,萧嘉穗负责接洽。

汴梁城粮仓的陈粮分为两种。

一年粮,只是米面颜色稍暗,三石两贯,

二年粮略微发潮,五石三贯钱,这是朝廷的价格!

暗地里,陈粮更便宜,新粮一石一贯钱!

总之,奉旨卖粮,只要你有钱,粮食从各地调来。

果然就跟晁盖等人想得那样,宦官会趁机捞钱。汴梁城粮仓有多少陈粮,还不是这些宦官说了算。

宋徽宗又聋又瞎,如何得知?

如此低廉的粮价,这对于晁家庄来说,是个大便宜。

一回生二回熟,双方有信任基础!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提前组织好的大群民夫浩浩荡荡奔赴码头装卸粮食,一辆辆装满麻袋的大车或独轮车,一艘艘快船涌入晁家庄或直抵梁山。

运粮场面,犹如蚂蚁搬家似的!

数十万石粮草,可不是个小数目,搬运需要时间。从汴梁城来的大小官员自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在晁家庄最豪华的酒楼大排筵宴,山珍海味,各类美酒,应有尽有,红包大有大分,小有小分。

凡是带把儿的勾栏瓦舍一条龙服务!

没把儿的宦官也根据喜好安排话剧大戏。在晁家庄玩的那叫一个嗨,三两天下来,谁不说声好?

码头上的粮食交易有条不絮的进行着。

哪怕是到了晚上,码头上也亮如白昼,装卸在持续。这第一波粮食交接完没半天,第二波船队抵达。

交钱提粮,装卸搬运,使得码头热闹非凡。晁家军张顺军全体出动,在水泊中演练,喊杀声震天。

由于粮食太多,吴用跟刘阁长商议后决定。有些满载粮食的船只直接换空船,这样速度大大提升。

粮食交易持续了七八天,三百多万石粮食涌入晁家庄,填满了一个个粮仓。梁山那边情况差不多。两个地方的军卒,民夫来回扛着麻袋,喜气洋洋。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晁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尽管没有露面,却发号施令。不仅城里百姓每家发放二年陈粮三十斤,还鼓励周边百姓拿新粮来换,十斤可以多换两斤。

这个消息一出,可把十里八乡的百姓给乐坏了,感激晁盖仁义。纷纷挑着新粮或推着独轮车来以少换多。消息逐渐传开后,远些的百姓纷纷赶来。

汴梁城里的皇帝,高官们锦衣玉石惯了,存放一两年的粮食叫陈粮,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灾年吃不上饭谁在乎那么多,多出一两斤粮食能救命。

可想而知,晁盖这种以新换旧粮的举动,自然被底层的百姓认为是善举,山东天王之名又被传扬!

晁盖纯粹就是见粮食太多,无心之举,没想到影响甚大。况且也没时间理会别的,派人四处摸清水泊周边地主家情况,准备调兵遣将为富不仁的大户连根拔起,为民除害是其一,主要是抄没家财。

因为晁家庄的钱库告急!

宦官办事效率太快,一船船粮食如潮水般涌来。而且中间夹杂着铁甲,皮甲,强弓硬弩等武器装备。甚至就连各种药材都有,还有几麻袋人参灵芝。据刘阁长说,都是从皇宫里弄出来的好东西。

运过来了,只能照单全收,花钱如流水。

原本三百多万贯钱如雪片似的飞走,不足几十万贯!

接连有船队涌来,等不到几个棋子来到晁家庄。只能提前动手,不然,没钱,死太监可不认识你。

晁盖本打算摸清情况后,再次兵分十多路前往各处。如夜袭郓州那般袭击各个目标,敛财又收粮。

可是这个计划,因一个人的出现而打断!

派出去十多天的鼓上蚤时迁回来了!是黄昏时分背着一个大口袋,不走寻常路翻墙跨院来找晁盖。

鼓上蚤时迁,是去执行了一个秘密任务!

晁盖在上次开会听吴用说庄上钱财短缺的问题,就打起了太行山那座古墓,也学三国时的曹操。让干这行的专业人员时迁过去踩踩点,摸摸情况。

若是能够进去最好不过,要古代的王侯墓葬那就发财了。不说养活多少大军几年,也能缓解窘境。之前还念叨着时迁兄弟,如今这个偷儿回来了!

时迁归来是连蹦带跳,笑容满面,鬓角眉梢都乐开了花。放下麻袋,邀功似的将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太行山中那个古墓在风水上属于阴阳双葬。并不是指夫妻葬,而是一种防止被盗的方法。可以理解为一真一假,晁盖发现的就是座假墓。

墓里有不少陪葬品,但珍贵的极品寥寥。

时迁这些年没少盗墓挖坟,根据种种可疑迹象辨认出是假墓,先是按图索骥在十几里外找到真古墓。然后探测地形,又挖道洞试探等进入古墓。

这才去了大半个月未归,可收获是惊人的。

那是一道先秦古墓,占地规模大,不知是哪个藩王,陪葬品甚多。时迁背回来的口袋都是金银玉器,玛瑙古玩等小物件,件件古朴精美,价值连城。

之后晁家军几个营上万人,分批次奔赴太行山。于昨天陆陆续续返回,运回来堆积如山的珍宝古玩。

光是百多两一块的马蹄金就装了好几大车。墓地里铺的地砖都是用白银浇筑,数量简直难以想象。

金银怕不得几百万贯,一下子就解决了缺钱的困扰。另外精美的金银玉器,玛瑙翡翠,古玩等数量惊人。

耶律答里孛写了信引荐辽国贵族。

汴梁城笑面虎朱富也负责联系那些有兴趣的富商。

只要能够卖掉变现,获得的金银难以想象。而这次的陈粮买卖,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块肥肉。

晁家庄有了一笔意外钱财注入,缺钱窘境和燃眉之急化解。又处在囤积粮食阶段,大批低价粮食涌来。犹如瞌睡了送枕头,那群宦官真是可亲又可爱。

不用提前夜袭劣绅恶霸让“敲山震虎”的计划变得有缺。晁盖当然不会忘记立下奇功的上蚤时迁!

晁府聚义厅!

正举办这一场小型庆功宴,而今天主角就是时迁。

吴用,萧嘉穗,许贯忠三位军师齐聚,

韩世忠,郭盛,酆泰陷阵诸将。石秀,苏定,萧让,金大坚等晁家庄统领,足有四十余人到位。

加上**oss晁盖,这场庆功宴给足了偷儿的面子。

晁盖亲自将大红花挂在时迁身上,并大声褒奖:“诸位,时迁兄弟太行山一行,可谓是一战成名。首次执行任务便能带回来巨量的财富,震撼人心。购买粮食再也不用忧愁,有了足够的粮食心中不慌。我们也能救济更多的穷苦百姓和难民。时迁兄弟搞来钱,不管哪来的,乃是我军第一能人……”

时迁因为天生残疾,以前是靠偷鸡摸狗,挖坟掘墓为生,正常人躲避都来不及,哪里肯跟他交往?一直以来都是独来独往,身边没有亲近之人。如今投奔晁家庄,遇到善解人意的山东天王晁盖。总是夸奖他,不由得挺起小胸脯,昂起小脑袋。

一张狡黠的小脸露出了微笑!

“来来,大家来敬他一杯。”晁盖褒奖完毕,招呼众人。吴用端来三杯酒,一杯给晁盖,一杯给时迁,自己也拿了一杯,萧嘉穗,许贯忠纷纷来敬。

有晁盖和几位军师带头,韩世忠,石秀,苏定,郭盛等人纷纷端着酒杯涌来,把时迁团团包围中间。个个说着“兄弟,好样的”,人人赞叹本领了得。

时迁何曾有过这种待遇,嘿嘿直笑,连说“不敢当,是运气”,跟众人推杯换盏,喊着哥哥照顾。

挨个喝完一杯酒,时迁跟众人的关系增进了很多!

晁盖看着这一幕满意的点点头,心里也是唏嘘不已。原本轨迹中的时迁立下多少大功劳,奈何因为身份原因。排名倒数,换作是谁心里都憋闷。

而他晁盖就不同,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沽名钓誉之辈那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就如眼下时迁凭藉经验发现真古墓那就是立下大功。挖一人墓救得穷苦百姓谁敢说不是行善积德?

活生生的人要比那些死去的更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