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北宋小地主 > 第二四九章 哥哥,不要赶我们走

北宋小地主 第二四九章 哥哥,不要赶我们走

作者:狼太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晁盖见晁福飞奔而来,对这位管家的话还是非常信任的。一群兵吵着见自己?心中疑惑是什么情况?虽然在问“有这种事”,但已甩开大步向外面走去,扈三娘和耶律答里孛对视一眼后连忙紧随。

众人刚走出内宅区域,果然就见外面聚集了不少人。大多数是熟面孔,不少人大吵大嚷,甚至哭泣。韩世忠,郭盛,晁强,苏定等将领在旁边劝说。

晁盖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的亲卫营队员,突然想到昨天的命令,难道是因为有人升职,他人眼红或者不服气才闹情绪,嚷嚷着见自己要个说法!

这种想法一冒出,他脸就黑了下来,隐隐有些恼怒。不爽地捏动指骨噼啪作响,准备要过去揍人。

不知谁喊了一声哥哥来了,众人呼啦啦地围了上来。

“这是怎么回事?”晁盖阴着脸皱着眉,看着韩世忠。双眼闪过凶光,又像是沉寂的火山待爆发。

“哥哥,不要误会!”韩世忠和郭盛只觉得一阵心悸,连忙上前:“他们是挑选的军官,不想离开亲卫营。劝说不听,阻拦不住,非要来找哥哥。”

“哥哥,别赶我们走。”

“我们不想做什么指挥使。”

“对,哪怕是大头兵,也要跟着哥哥。”

人群之中,一个个彪形大汉满脸委屈,纷纷涌上前。甚至有人大哭,嚷嚷着自己不愿意离开老队伍。

原来是这样?扈三娘,耶律答里孛一愣。

晁盖原本酝酿的气势如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瘪了下去。看着这些人哭喊着一幕很眼熟,仿佛见到自己当年离开队伍的时候也是这样,又感动又唏嘘。

亲手调教出来的兵就是有感情喽!

他心中很高兴,却仍是阴沉着一张脸喝斥:“胡闹!你们好大的胆子,这是目无法纪,违反军令!在我身边半年学到的就只是耍性子?看看你们一个个站没站样,坐没坐相,全都给我站直喽!”

哗啦啦

原本还有些散乱的人群,几秒钟之内形成一个方阵!

“你瞅瞅你们那副德行,身高八尺还流眼泪流鼻涕虫,得是有多大的出息?亏你们还是亲卫营的!传开让外人笑话,你们丢得起那个人我却不行,”

晁盖满脸怒容,背着手走在这些亲卫大汉的阵中。嘴上虽然是骂骂咧咧,但却亲切的为他们翻起军装衣领或抚平褶皱,用手帕为他们擦拭眼泪。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把你们下放如何是驱赶?调任升职是件好事,你们应该高兴的来辞别。又不是十万八千里外,非搞得这么生死离别。还是我的命令下达后,一个个不想甩膀子出力?”

“不是,不!”百多个人齐刷刷地摇头。

“那就对了,只是各处都缺军官,你们行军打仗学到不少,表现得出色,调任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老子告诉你们,要是带不好兵,各军主官说要换将。别怪我丑话先说,真要是有这种现象发生,别想回老队伍,直接报道去养马,挑大粪。”

“你们听见了吗?”晁盖甩脸一声大喝!

“听见了!”百多个亲卫昂首挺胸的回应。

“大点声,听不见!”晁盖掏了掏耳朵,再次喝问。

“听见了听见了……”整齐划一地呼喊声划破苍穹。

“好,那你们下去准备吧!交接好,听从韩将军的安排。”晁盖点点头,直接宣布解散,转身大步离去。扈三娘和耶律答里孛回过神,连忙追上。

“哥哥……”百多个大汉看着晁盖的背影,鼻子有些发酸。虽然有些不舍,但没有了之前那种情绪。人人紧握双拳,暗自发誓去了新队伍绝不丢人。

“一群傻瓜,理论终究是理论,只有实践才会成长。”晁盖走出去老远方才停下,长长叹了口气。

谁不想率老兵作战?可为了大局考虑不得不这样做。晁家军发展虽然迅猛,但终究太短底蕴不足。幸好他早就考虑到这种局面,早早的培养亲卫。

“好像缺了点什么,对了,是仪式,是欢送军歌。”晁盖总觉得这种场面不得劲,突然一拍脑袋。

“军歌?”追来的扈三娘,耶律答里孛恰好听到嘀咕。

“对,军歌!遍家军独有的歌曲!”晁盖点点头想到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军歌,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鼓舞士兵的信心,平时也有助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这事很有搞头,回头我跟师师合计合计,组建乐队。”想得入神,直接甩开两个女人往伙房走去。

扈三娘和耶律答里孛反应过来,呲牙咧嘴的追来。

“你个死鬼,白天该陪伴我们。”

“就是,你答应过的要教我们武艺的。”

“好好好,先吃早餐补补,不然肾虚啊!”

晁盖一左一右被两个女人缠着,推推搡搡,来到伙房。这回可怜的大厨王老师傅直接被挤去切墩。

三人在伙房里忙了一阵,做了丰富的早餐。拎着食盒有说有笑地返回,跟李清婉,李师师共进早餐。

期间,李青婉说有事要去城中逛逛!

晁盖也没多问,叮嘱女人小心,吃完饭后。就被扈三娘和耶律答里孛生拉硬拽到外面演武场切磋。

从拳法和刀法的基本功,到技巧和实战演练样样不落下。有时内宅的演武场小了,根本不适合两军对垒,晁盖又被两个女人强拉到了女兵营。

两个女人发飙很厉害,任凭男人如何挣扎也是没用!用她们的话来说,事先说好的,那就要做到。

晁盖还能怎么样?只能言出必践教导两女的武艺,帮忙训练女兵。顺便把李俊和童家兄弟叫来商谈出海的事情,从哪条路线最近,遇到的意外最少。比如临近海岸线航行,准备充分会更加安全。

他还是陷阵军的主帅,少不了要亲自调教。准备校长的演讲课程,晁家庄各项大事要拍板做决定,白天事儿忙不完,晚上回家还要面对夫人的折腾……

窥一斑可见全豹,晁盖时间表排满,得有多忙碌?好在晁家庄步入正轨,又有五大军师协助处理事务。陷阵军又有韩世忠,郭盛等得力干将坐镇。

可饶是如此,他东奔西跑,忙得脚不沾地!就连军歌和组建乐队的事都是在床榻跟李师师商议。

一连好几天,就在这种充实的状态中度过!

从亲卫营调任的百多个亲卫,根据各自擅长或兴趣分配到各军。刚刚走马上任,就给晁盖长了脸。有样学样摆开阵仗单挑,把那些不服气的刺头打趴下。无论是步战还是骑马,甚至水战丝毫不怯。

不禁展露自身的武艺,顺利地成为指挥使。还显露出惊人的才能,时间不长,但丝毫不逊色其他营。关键是服从命令,不打折扣的严格执行军令。顿时就让各军将领如获至宝,甚至找晁盖唠叨。

说什么多派些人来帮忙!

搞得晁盖被烦的没办法,只能增设一个陷阵教导营,人数定为五百人,从各军挑选表现优异之人。

北方那边传来消息,辽国,金国在边境上大兵对峙,时而发生摩擦冲突。打仗自古以来苦了百姓。

边境逃难的百姓不计其数,这可便宜了晁家庄。短短十多天就有万八千的百姓和不少部落愿意南下安顿。饮马川大寨趁机招兵,骑兵二军率先满编。

牛羊牲畜收购非常顺利,又有好几万头牛羊和两千多好马运回。算算时间,距辽国的迎春节不远。

晁盖和几位军师一致认为北方这个战略要地很关键。栾廷玉,邓飞率领的步兵第六营奔赴北方协防。

开拔当天,可把除水军外的步,马两军看得眼热。一个个或明或暗地找几位军师甚至直接找晁盖请缨。守备军中的林冲,孙安,縻貹不甘示弱。

还是晁盖这个**oss说人人有份,这才化解此事。

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小温侯吕方,黑山鸢陈虎,飞天扈成护送数百辆牛马打车抵达。除了扈老太公来到了城中安顿外,经验丰富的舟师也来了!

舟师,乃是宋朝称掌握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历史上,元符年间(1098年-1100年)广州海船的舟师用地文、天文和指南针导航:“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舟师必须懂得观日、观星、观罗针,结合水文、地文情况根据海道针经导航。如果是开发新的航路,舟师必须记录下这条新航路上每一段海路的针路。一句话形容,出海的队伍必须要有舟师。

晁盖除了等待春暖花开,就是等待这种近专业人才。知道大舅哥扈成出过海就与他长谈,得知他知道就郓州单家村有舟师,关系不错,保证请来。

如今,个个举家来投奔!

拖家带口,连老带少,有十多个舟师。

扈成从中引荐,晁盖根据几位单家村的老师傅攀谈甚欢。

“几位师傅,出海队伍就劳烦你们,晁某一定重谢。”

单家村的老族长花甲高龄,佝偻着背,却精神矍铄。看着晁盖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声音很洪亮:“晁天王扶危济困,救济穷苦百姓!老头儿就是冲这个也得倾力相助,都像您这么善良就好喽!”

晁盖知道人老成精的道理,也不多话,邀请几位到府上详谈,又让人据通知李俊和费保等水军统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