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984. 苏式武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984. 苏式武器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团制改成三团制,具体实施到部队里,作为师内的旅部被撤掉后,旅长一般是升任副师长,但一个师只有一个副师长。

另外一个旅长,就成为增设的步兵指挥官,介于正副师长和参谋长之间,正副师长失去指挥能力时候,步兵指挥官接管指挥权。

原有的两旅四个团,其中一个团则成为师的野战补充团,目前对于很多师来说,还是四个团。

不过74军51、57、58师这些部队,暂时还没有这么做。还是属于两旅四团制的,但上面已经发话了,以后必须要改成三团制,只能慢慢改制了。

其中刚加入74军的57师,最早是一支地方杂牌军,由安徽和山东的地方部队混编而成,中级以上军官多为北方人,班排连长及老兵亦多北方籍。

部队的创始者,是安徽的部队大佬陈调元,现在他已经入调中央,不再抓地方的军事,所以这些部队,大部分和其他部队混编。

在被编入74军前,57师战绩并不突出,不过战斗力、装备到军官素质都还可以,主要具备了一个特长,就是善于构筑野战工事及组织防御战。

“三五部队”的74军,在之后的作战中,慢慢体现出三个师的特点,58师善攻,57师善守,51师攻守兼备。

加入中央战略机动军74军后,57师迅速融入这一集体,在一些人事安排上,大家都极力平衡着和妥协着。

其中就优先分到一些黄埔学生作为基层军官的骨干。鉴于抗战急需用人的现实情况,黄埔军校早已进行扩招。

高中均可报考,军校根据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录满为止。原先一期通常只招六七百人,到现在的第十三期时已招一千四百多人,翻了将近一倍有余。

学制也从原定的三年缩短为两年,毕业典礼一结束,学生拿着毕业证书和分配到各战区各部队的通知书,马上奔赴前线。

三狗他们的三营也在年前补充到一批新兵,受训的时间都不长,51师采取先抓骨干、以点带面的做法,为此专门成立了军士训练班。

军士训练班由身体素质较好的新兵组成,军士训练班的教学一开始就非常严肃认真。

从体质锻炼、军事知识的灌输,到刺杀、投弹、爆破、射击技能的训练,再到“军人四耻”、“军人四乐”之类的教育,均能有序进行。

尤其是实弹射击训练,因为一上战场就要用,所以抓得很严,军士们完成训练后都要相互进行评比。

借此好机会,三狗把三营里四个连36个班的正副班长,都和一些新兵一起,送到军士训练班去学习,以老带新,老兵也多学习和矫正一下自己。

除了学习这些正常的作战训练,也加紧学习了新的苏式武器,这次苏式武器,有飞机大炮,还有机枪小炮。

飞机大炮自然是轮不到三狗他们这些步兵来学,他们主要是学习适应训练苏式机枪和小炮。

苏式重机主要是马克西姆重机枪,也叫马克沁的水机枪,不过有的这种机枪,在护盾钢板下加了几个轮子,像一门小炮一样,可以拉着走,机动灵活一些。

至于内部构造,和仿马克沁的民二四差不多,大同小异,都优于九二式重机枪,弹链供弹射击持续时间长,250发的弹链,用弹布连着。

其射速600发/分,比九二式重机枪的450发/分要快,全枪49公斤比九二式重机枪的55.8公斤轻。

轻机枪有是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枪机炮连的竹竿、萝卜、大薯、王维栋等一干人,特地拆卸开查看。

其实这个机枪就是把水冷马克西姆机枪去掉水冷套桶,加装增加气流循环的气冷套桶,改进了助退器增加射速的轻机枪。

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的口径是7.62,射速600发/分,供弹是100或250发弹带,重量是12.9kg,几乎和原来的捷克式轻机枪差不多。

但这种枪在使用后才知道,其结构偏复杂、维修困难、成本高等缺点全部暴露出来,只是便宜,再说也是苏联送的,总比没有的好。

苏联现在也急着备战,急需武器弹药,只能把这种库存或不要的机枪搬了出来,送给中国军了。

人家就是用剩的,这种落后的武器到了武器极端缺乏的中国以后,反而成了先进武器,装备像三狗他们74军这样的中央军精锐部队。

不过后来,三狗他们还是用到了相对先进的DP27轻机枪,就是叫捷格加廖夫转盘轻机枪,这种枪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弹盘供弹。

弹盘可容弹47发,平放在枪身的上方,子弹口径也是7.62,有效射程800米,战斗射速80-90发/分,全枪质量(含弹盘子弹)11.9kg。算是很好用的班用轻机枪了。

竹竿他们也到师部炮营去,学习了苏式45mm反坦克炮,和37战车防御炮不同的是,其炮栓款式也从侧开的水平滑楔式改为垂直滑楔式,节省炮手体力消耗。

其他都差不多,只是口径不一样,炮弹也有穿甲弹、榴弹、霰弹等。穿甲弹分披帽穿甲弹和钢芯穿甲弹。

这种炮最大射程有4500米,最大射击仰角有 25 /-08 度,最大回旋角度可达60度。

这些参数看来,在当时算不上很先进的炮,但对于连大清的炮还在用的中国军,有这样的炮,简直是当神仙宝贝一样供着了。

除了苏式武器装备外,部队里还是沿用了原来的武器,因为自己兵工厂也会生产中正式步枪,仿捷克式的轻机枪,仿马克沁的民二四重机枪。

现在兵工厂也能仿制出50、60迫击炮及炮弹了,尽管质量一般,但总比没有好啊,74军属于直辖军委会的战略机动部队,当然在武器装备上,是属于最好的了。

步兵持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枪,每连有仿捷克式班用轻机枪九挺,每营还有机炮连,配有50、60迫击炮六门,民二四重机枪六挺。

竹竿以前一直对机炮连念念不忘,现在终于有了回响,亲自当这个机炮连连长,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一下子有了暴发户的感觉,不过感觉自己的肩上重担也重了很多,一个营的主要火力支撑,都在这里了,能不能用好这些好家伙,将是决定着三营能不能打胜战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