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964. 山不在高,歼敌则鸣

万家岭大捷之后,还是有很多相关的记载来叙述这次血战的残酷,比如日军106师团辎重兵106联队一等兵那须良辅在《地狱谷中的三个星期》一文中记述:

“雷鸣鼓刘是周围环山的狭小盆地。我们向这狭谷进军,后来才知道,周围的山中有数万敌军在等待我们。……离开九江时有数千匹马,在雷鸣鼓刘,连一匹马也没有了。”

当我发现敌军来袭时,我听到令人恐怖的迫击炮弹越过我的头上,在前面五十米的地方爆炸了。

炮弹击中了马群,马群炸了窝般地在烽烟中乱冲胡撞。离开九江时有数千匹马,到雷鸣谷,连一匹马也没有了。

从第二天开始,我们的中队就躲在水沟的土堆四周跟敌军对峙。然而由于四周的山中都是敌人,子弹从四面八方飞过来……

战友们大部都受了伤,也有些因为饥饿和疲惫而倒下来。死在水沟的战友们,他们的脸色都变成茶色而浮肿,白花花的蛆虫从他们的鼻孔和嘴巴掉下来。

一连几天都没吃东西,只能从漂浮着同伴尸体的水沟里舀脏水喝,活着的人也都快变成鬼了。我也觉得我的死期到了。对着十月的月亮,我放声大哭。

……

中国军第32军141师师长唐永良在次年(1939)路经万家岭后受记者采访并报导。时报纸载有“唐师长万家岭战场目睹记”抄录如下:

二十八年(1939)冬,余奉命渡修河到敌后作破坏工作。渡河以后,余行踪即以德安、武宁中间地带为活动范围。

12月14日,余率部赴相圩,路过雷呜鼓与哔叽街……忽然在树林中发现一木牌:

“故兵步军曹芹川捌以下二十三名之英灵”,再往附近细看,无数的散兵坑,坑内坑外许多白骨,残破的军装、刺刀、皮鞋……

有一支黄军衣袖子里裹着两根长骨,还有尉官的肩章,许多的皮鞋撒出破碎的足骨,再往南走,沿山不断的尸骨。

走到哔叽街,一个十几家的村庄,村东石磨旁陈列着不少马骨,村庄南的一个水塘,塘边有几个敌人的木牌:“某某准尉之墓”,“某某伍长之墓”……

附近有四、五尺高拉圾堆,不,死人堆,土堆里整个都是骷髅、碎骨、钢盔、防毒面具、皮鞋……用木棍往里一捅,仍然发出很多恶味。

村西端,有三十多个墓牌,木牌前摆着野花,用新竹镶制花瓶。老百姓告诉说,这村周围有三百多个被打死的鬼子。老百姓用手指着南面说,这张古山上死的鬼子才多呢。

快到山顶,尸骨尤多。一个方围十多尺的山顶,老百姓告诉说,他们叫此地为哔叽巅,上面堆着人骨头、钢盔、皮鞋、炮弹箱、刺刀、毒气罐,狼籍满山。

山的南坡也有几个穿胶鞋、带雨笠的中国兵遗骨,红色的胶鞋底显然变成白色。……从张古山往北作鸟瞰,近处是哔叽街,远处是雷呜鼓刘庄。

顺着白骨多的地方走,穿过一片竹林,又过一片松林,矮山已在眼前,约三百多公尺高一道山,山下有一茅庐。

山顶远远望去,数不清的木牌,先到茅庐,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湖北广水原子籍。老人说,此地就是万家岭,去年冬天在此地打死成千成万的鬼子。

日军在背溪街死亡300多人,一个乞丐在大堆的日军骷髅中拾得金牙三十七只之多。这就是日军死亡的佐证,中国兵谁配有金牙。

万家岭满山遍野都是钢盔、马鞍、弹药箱、毒气筒、防毒面具,当时万家岭的草都给人踩光了,尸体的臭味在山里飘了一年多,小溪里的水是流不完的黑血。

……

相关历史文献注:万家岭大捷是正面战场中的一次少有壮举,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是中国军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兵团巧用口袋战术的成功,是日本侵略军惯用锥形突击战术的破产。

万家岭大捷大大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斗志和信心。

……

当时的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以鼓舞抗战士气和全民族的抗战决心。

《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重庆《扫荡报》、《江西民国日报》、《力报》等报纸对万家岭战役的经过和胜利消息给予及时的宣传报道。

这是“九一八”以来百姓最兴奋的日子。武汉市听到万家岭大捷的喜讯后,各界人士奔走相告,争先庆祝,各报刊发号外,刊登万家岭大捷消息。

中国军队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出的机动灵活、组织严密的特点,和中国士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大大震惊了日军上下、朝野内外和国际社会。

而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在日本陆军历史上从未有过。

以万家岭大捷为句号的武汉会战,一起共毙伤日军20多万人,占其投入总兵力的一半以上。

还击沉日舰100多艘,击毁日机100多架,消耗其物力总值至少在30亿日元以上,大大削弱了日本的军事实力,使之再也无力在中国发动灭亡中国的大规模会战。

自此,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相持,从此不得不陷入“持久抗战”的泥沼里不能自拔,直至战败投降。

……

这是抗战正面战场上,在全国各地陆续战败、军心民心跌落到最低谷、民众对国家和军队失去信心希望甚至是绝望的时代背景下,取得的一场非常及时的战役级胜利。

这也是在抗战防御阶段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几乎全歼日军一个野战师团的战役,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在和日军代差严重的情况下,还能有此战绩,确实非常难得。

这一次的大捷,犹如一针强心剂,注入全国的军民心中,抗战的信心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我们中国的军队,并不是打不过日军的,日军也不是不可能战胜的。

正有了如此巨大的政治效果,使得抗战防御阶段最危难之际的中华民族,获得非常宝贵的一口气,得以延续,才有之后的抗战相持、反攻的阶段。

万家岭大捷,是抗战防御阶段到相持阶段的分水岭,彪炳千秋!

88106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