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883. 群殴升级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883. 群殴升级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然,这一切都在团部的密切关注下,现在二营的阵地不单单是二营自己的阵地了,是o5团全的阵地了,也是全团人包括三营一营每一个人的阵地了。

要是二营阵地一丢,三营和一营的阵地也是守不住了,鬼子必定从二营这个缺口突破这第一线的阵地,迂回到三营和一营的侧后,这两个阵地则就不攻而破。

到时候,全团都得向后退守,这个责任就大了,兵团司令长官薛粤将军战前就下过死命令,谁敢退,就杀谁的头。

所以,o5团唐胜海团长立刻操起电话,命令左翼的三营,全力支援二营,一营的部队也相应地向三营靠,保护三营的侧后。

三狗得到命令后,一扔电话,马上连连派出几个通讯兵,每个连队只留下一个排的人留守阵地,其余的,火支援二营。

同时,处在二营右翼的58师,也动了起来了,集中优势火力,一边是打击日军的背后,类似隔断战术。

一边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派出部队,直接攻击日军这个大队的大队部,这个日军的大队现在已经派出了两个中队,只剩下一个中队在留守大队部。

现在58师突然派出近一个营的步兵开始冲击日军的大队部,让日军的大队长立刻感受到了惊涛骇浪般的滋味。

有了58师的鼎立相助,三狗他们带着三营的战斗兵突然从鬼子的侧翼杀进敌群,一下子整个战场都沸腾起来了。

山呼海啸般的冲锋,喊杀声冲锋声,在冲锋号的催促下,此起彼伏,二营的战士们闻之更是精神大振,奋力逆袭日军两个中队。

现在是差不多两个营的人在围殴两个中队的日军,而日军再也抽取不出兵力上来了,本身一个中队守住大队部已经很紧张了。

就算是有富余的兵力,也派不上来了,因为前方的路被58师的优势火力给截断了,此番情景,又和昨天非常相似,而且还是升级版的。

三营的一帮嗜血的“恶人”们冲在最前头,狗腿长华承祖大魁等人,还有大个子梁国荣,又操起一把机枪,一边冲进敌群,一边用机枪来砸鬼子。

鬼子的队形,被三营从侧翼这么一冲,一下子就给冲散开来,三营类似分割包围一样,把日军大部队切割成几块。

三营和二营合兵一处,把鬼子两个中队分割成几块后,依仗着人数上的优势,围住几块几群的敌人,进行殊死般的搏杀。

在抗战前,中国军建军思想一直在学习苏联和德国,这两个属于工业大国,比较重视武器的火力投送和密度杀伤力等。

由于工业大国的军工达,可以支撑军队在作战中维持强大的火力,但中国当时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军工生产也很一般,很难支撑起军队对弹药大量的损耗。

所以,中国军政部只能分两只脚来走路,中央军精锐优先成为调整师,也就是德械装备,这个未来的目标还是以德军为主,待到以后国力强盛工业达后,是可以支撑起来的。

同时一些二流的部队,暂时以国产为主,逐渐过渡,主要是以北洋军制向黄埔化转变,只是这个过程里的执行有点难度。

当时明面上是全国统一了,但中央集权远远没有建立起来,政令军令很难下到地方上去,执行的力度大打折扣了。

所以中国军上至中央军精锐,下到地方杂牌部队,不管从军制还是武器,都是五花八门,特别是武器,可谓是世界轻武器的博物馆,啥都有。

武器不能制式不能统一,给军工生产和弹药补充后勤保障等,带来极大的困难,好在是当时大量的地方部队都是自给自足的。

类似东北军、晋军、桂军等,有自己的兵工厂,其他的要么在国内买卖,要么在国际上走私,也有各帝国主义暗中扶持。

军制也不统一,中央军效仿德军,各地方部队多数延续北洋军制,其他的各种各种,自己创造的四不像也有。

要是一直和平下去,或许会慢慢改变这种现象,逐渐步入正轨的道路上来,但随着日军的大举入侵,给中国军统一军制和武器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是没有。

之前的部队,中央军学习德式,过于倚重于武器弹药,而忽视拼刺和肉搏,地方部队虽然缺枪少弹,会重视近战,但没有统一的先进的拼刺技术。

中央军由黄埔系过来,虽然黄埔精神是勇于拼搏敢于牺牲,但也是以大无畏的精神为主,在拼刺技术上,也没有先进的技术传承下来。

加上军工的落后,对军刺也就是刺刀的制作质量很一般,其实别小看一把小小的刺刀,锻造的技术含量挺高的。

不管是刀刃的钢铁配比,还是卡榫和枪口的契合度,一般的兵工厂还真做不出高质量的,大部分是粗制滥造,以应付交货。

而反观日军,自明治维新以来,就脱亚入欧,不管从军制还是军工,都在效仿欧洲强国,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内化,形成自己的风格。

日军的钢铁锻造技术,可以追溯到中国唐朝时代,日本人惊叹于唐刀的锋利和耐磨,就千方百计把锻造技术和配比学了过去。

而中国自己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变迁,都把这种技术给丢了,失传了,日本却视为珍宝一直保存了下来,并加以西方现代工业,成为世界一流的钢铁锻造大国。

也就是现在大飞机部分核心零件、高能动机,都领先于世界的水平。

日本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军工展和生产之中去,就生产出飞机大炮坦克,至于轻武器基本都是自己生产。

而刺刀这种在西方军队里补重视的东西,在日军则非常重视,不管是刀刃的锻造,还是和步枪成为制式配套,都做得非常标准和先进。

加上日军以日本战争资源少,步兵方面就要求更多的节约弹药子弹,多进行冲锋和拼刺,所以在拼刺的技术上的要求,可谓很高。

日军最早是跟法国学习,当年拿破仑跨时代的骑炮、步炮协同的战术,横扫欧洲。

不可忽视的,法军从他们传统强项击剑技术中演变出来的拼刺技术,也在战争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未完待续)

搜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