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881. 时间逼得日军改变战术

日军的山炮对着二营战地坑道口周边一阵乱轰,想要真正打中是非常难的,毕竟坑道口不大,且比较隐蔽。

但日军为了给步兵扫清火力点,还是用山炮轰了一会,只把两个坑道口轰得浓烟阵阵尘土飞扬。

山炮一歇,日军的九二重机像依仗人势的孬狗,又开始叫唤起来了,那些步兵也开始向前移动,朝第一线阵地逼近。

老谭也叫两挺民二四水机枪拉了出来,在烟雾中先做好准备,待到烟雾稍微散开一点时候,对着运动上来的鬼子,又是一阵暴风骤雨般的扫射。

接着,咕咕咕叫的水机枪又对着鬼子的九二重机开火,把他们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没办法啊,在轻武器上,是日军对中国军不能占优的重要一环。

见到中国军的重机枪还在统治着阵地,日军的大队长都快要抓狂了,又请示联队炮兵,给予支持。

日军山炮又接着轰,如此来来回回的好几次,都不奏效,最后日军联队炮兵表示不再浪费炮弹了,不打了。

现在日军上头催得又紧,要不是这样,鬼子都准备开挖壕沟,进行迫近作业了,这种战术是降低士兵伤亡最好的选择,只是时间周期拖得很长。

今天已经是九月二十九日了,离二十四日开始穿插,过去了五六天之多了,日军耗不起。

再说,现在四周的中国军逐渐围了上来,不打开一个缺口,日军将被死死困住,虽然自中日开战以来,没有一个日军师团被围歼,但记录都是拿来打破的。

谁都不敢保证1o6师团在这大山里,能不能突出去,或是固守到援兵到来的那一天,再过几天,粮弹就要消耗干净了,到时候,还真的有被围歼的危险。

因此,随着时间的消逝,日军师团部越来越焦虑起来,这种气息慢慢蔓延到中下层军官,甚至是士兵,士兵也不是傻子,很清楚自己粮袋子里的食物还剩几天的量了。

日军出前,每人带了六天的口粮,每天按三分之二节省着用,也就是九天的口粮,现在已经要过去六天了,也就是说,还剩三天的口粮。

在剩下的三天内,还不能突出着这片大山,那1o6师团真的面临无粮饿肚子的境况了,能不能继续撑得下去,还真是个问题。

没有办法,只有闷头向前攻击前进,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攻击二营的日军大队长,不断地接到上头催促的电话。

日军攻击战术,最拿手最厉害的就是迂回侧击,可现在被困在包围圈里,没有空间给到日军打起迂回侧击的战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日军士兵并非是铁板一块脑袋不开窍的人,也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不断成长。

在生死存亡之际,鬼子也开始绞尽脑汁,甚至是向一直看不起的中国军学习,学习中国军攻坚中的战术。

多点进攻,单点爆破。

这是目前日军大队长所能想到的,或是马上可以实施的战术,马上组织起爆破手和后面掩护兵力火力,一起配合爆破手,要把中国军的火力点及阵地炸开几个缺口。

多点进攻,其实是佯攻,分散守军的注意力,为单点爆破提供火力和人员的支援,当然单点爆破也只是说某一个点的爆破,不是整个阵地里只有一个爆破目标。

鬼子组织了四个爆破手,主要是针对中国军的两门重机枪,只要把这两门重机枪炸掉,整个战场如同棋局一样,马上就变活起来,所以棋眼就是这两门重机枪。

为了掩护爆破手前进,日军下了血本,几组迫击炮都对着二营重机枪阵地前打烟雾弹,只把两挺重机枪视线全部笼罩在浓烟之中。

二营长谭实章一看不对劲,鬼子使用这一招确实狠毒啊,看着像蚂蝗在水里游泳一样蜿蜒过来的日军散兵,二营的阵地慢慢紧张起来了。

这么打下去不行啊,老谭赶紧请求支援,左右两翼阵地兄弟部队也加入进来了,虽然他们阵地前沿也有日军在牵制性的进攻。

二营的左翼阵地是三营的九连,右翼的是58师的一个连队,大家一起对着日军进行侧射阻击。

三狗也叫九连林连长把优秀射手集中起来,精准射击向前运动的鬼子,这样一来,二营阵地前的火力马上成倍地增长了。

二营的两挺重机枪,也在观察员的指挥下,进行间接盲射,主要是针对日军的重机枪,之前也标好了标尺,相对简单一点。

日军见二营拉了这多的帮手,他们也出动了更多的人马,对着左右两翼的阵地开始进行牵制性进攻,还打得很勇猛。

二营的帮手们不得不先要顾着自己的阵地,先得要防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敢造次,纷纷把火力撤了回去。

最后打的二营实在没有办法,老谭只得学昨天三营罗志成的一招,那就是拼,拼刺肉搏去。

老谭把预备队生力军都调了上来,先是上一个半的连队,在交通壕里运动到阵地前沿,算准时机,一举冲出去,和迫近的鬼子进行拼刺。

每次到了拼刺混战时候,其实是日军指挥官不太愿意见到的一幕,但作为日军士兵,他们先是要服从军令,上去和中国兵厮杀。

其次他们很轻视中国兵,以前作战时候,经常是一挑二,一挑三,都没有问题,所以,他们不怕近距离的拼刺。

但作为日军指挥官来说,他们的手里兵力有限,都要当着精兵使用,而不愿意把精兵牺牲在和中国兵的拼人数拼同归于尽上。

再说他们的重武器占尽绝对的优势,都希望能用炮火来杀伤中国兵,反正弹药是源源不断地从后方军工厂造出来的,而士兵,则需要好十几年才能养成的。

这笔账,谁都会算,中国军这边也会算,只是奈何自己的国力和军工水平实在是太烂了,只能用人命去拼,用士兵去填这个巨大的坑。

因此,中国军的士兵伤亡率非常大,大到很多部队都难以承受,很多部队,特别是74军这样和日军连续作战的部队,士兵都换了好几茬了。

当时中国的兵役制度刚刚建立不久,很多士兵没有经过多久的预备役训练,虽然民团保安团全国遍地,但真正得到高质量训练没几个地方。(未完待续)

搜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