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778. 秀才暂代指挥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778. 秀才暂代指挥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秀才带着大家一边打退了鬼子的第一波进攻后,一边马上清点人数,目前报上来的,除了小项、大魁不知去向外,还有胡子和张志光没有回来。

受伤的是三狗最严重,大腿中弹,现在和尚正给他治疗,此外还有大牛、朝阳、朱明泰、陈彦心、夏晨、铁树等有一些轻伤,不是很严重,都能坚持战斗。

也就是说,本来二十一个人,现在减员到了十六个战斗人员,只能分成四组,每组四人守着几个暗堡,堪堪支撑下去。

鬼子发现小山上的人员不多,就开始沿着暗堡射击死角摸过来打,在下半夜里,夜色正浓郁,很难看清,鬼子的行动让秀才焦虑万分。

鬼子本来是不擅、或是不想夜战的,夜战的偶然性太大,对于拥有优势武器和兵力的鬼子来说,不愿意把精兵之下的士兵置于未知和不可控的危险之中。

但今晚不同,鬼子首先吃了一个亏,然后发现小山人数不多,所以要冒险来打,但是之前是看这些人是一些游民土匪,可第一阵反击之下,枪法之精准,让鬼子吃惊。

正当鬼子左右摇摆不定时候,鬼子的指挥官凭着自己的意愿,想给之前被打死的士兵报仇,于是发动了第二轮的攻击。

这一轮吸取了第一次攻击的教训,不再是摆开阵势一步步向前,而是趁着夜色和欺负中国人没有照明弹,朝着暗堡之间的射击死角摸去。

鬼子越摸越近后,开始发动了最后的冲锋,前面五六个鬼子到了山脚下,一跃而起,朝着半山处的交通壕跃进。

秀才他们没有办法,只得组织机枪火力进行扫射,不管子弹的存量了,放开了打,总算是把鬼子稍微压在山脚下。

即使现在鬼子不能扑上来,但在山脚下,可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对于秀才他们来说,山脚下的鬼子如同一颗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冲上来,结果了大家的性命。

就在相持的时间里,鬼子也是开始焦虑起来,现在只是趁着夜黑之时的便宜,能攻到山脚下。

要是这么相持下去,到了白天,这些躲在山脚下的士兵,将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中国人的眼皮底下,就算是他们现在开始挖散兵坑,估计也很难躲过山上居高临下的视线。

所以,鬼子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和人员,要么速战速决,要么就撤兵不打,等到大部队来,轻松搞定。

本来对于这些鬼子来说,打这个小山不是他们的任务,他们只是接到了松田的请求后,买他的面子才会这样的。

现在鬼子指挥官的小队长,就想着作最后一次进攻,能打上去就打,打不上去,就把山脚下几个士兵给接应回来,回自己的驻地去了。

于是鬼子再一次组织起火力和人员,沿着原来的线路增加了一批人,继续向上攻击,秀才他们感受着来自敌人的火力压制的同时,也开枪反击,阻止鬼子登山上来。

就在最吃紧的时候,鬼子的前锋几个人就要爬到交通壕里来了,突然在鬼子的背后,响起了一阵的机枪声。

正在爬坡的鬼子,原本是死死贴在山坡上的,现在一个个中了这一阵的机枪弹后,有的当场被打死,瘫在上面像一条死蛇一样。

没有被打死的,像一条条碰到石灰的蚂蝗一样,缩成一团,纷纷从山上滚了下来。

不但是鬼子的进攻队伍大乱,连鬼子后面的散兵线也开始乱了起来,因为这个机枪声是从他们的身后打来的,腹背受敌,是作战的大忌。

鬼子小队长差点气得吐血,本来眼看着就要得手了,却碰上了这一着,这运气简直是日了狗了。

无奈之下,鬼子小队长只得仓促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再不撤退,呆在这里,要被人家包了饺子了。

……

鬼子退了以后,秀才马上叫大家检查弹药数量并报给他,还有是人员的战损,好在是现在暂时没有人员伤亡。

然后再分出几个人在暗堡里煮点大米,和着昨天的马肉一起煮,注意不让光亮透出,把暗堡能透光的地方堵住。

另外把之前就砌好的烟囱盖子打开,趁着夜黑时候,把煮饭的黑烟放出来,鬼子一下子也看不到,这样把明天白天一天的饭都煮了,捏成饭团给到每一个人的手里。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其余的人还是和以前一样,两人一组,轮流放哨和睡觉休息。

就在山上大家忙乎的时候,胡子抱着机枪才慢慢地从下一个隐蔽处溜了出来,对着小山发出了个暗号,和大家对接上。

原来刚才鬼子背后的机枪声,正是胡子开枪打的,他抱着一挺轻机枪刚从车站溜了出来。

正当胡子他准备上山时候,发现了鬼子正攻打小山,情急之下,就在鬼子的身后开枪了,没想到取到了奇效。

而山上的秀才,一听到这个方向的枪声,自然就知道是胡子和张志光他们了,所以才会不慌不忙地安排大家做事情。

在胡子上山后,第一个向秀才汇报了之前的情况,也就是张志光的情况,不用说,现在的张志光,肯定已经是牺牲了。

秀才稍微安慰了下懊悔不已的胡子,自己一个人坐在山顶上,对着铁路小站那个方向久久不言。

张志光,算是老家里的青年翘楚了,上过高中,现在又在部队里锻炼了这么久,有学问有胆识,可谓有勇有谋,又年轻。

之前刚来到三狗的七连,他和吴鼎立两人比较类似,成为了三狗眼中的培养对象,其实全连人也知道,至少是这些广丰的老乡里,都知道这个意思。

当年挑夫队为啥拼死拼活要把读过书的三狗送去军校,其目的就是很简单,就希望三狗能学成归来带着大家,在枪林弹雨里多捞出大家的几条命。

三狗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这些大老粗们更是认准了这个道理,就是发现有学识的人,都把他当个宝保护起来,待其成长起来,成为大家的带路人和保护神。

原来的老七连,除了三狗,还有个秀才,老连长牛牯一直照顾有加,有什么危险的事情,都没有叫他去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