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73. 上山容易下山难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73. 上山容易下山难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家别了银凤嫂和岭塘客栈,挑着担往廿八都走去;上山容易下山难,挑担走过山路的人都知道,上山只是累点,下山不单单是累,而是险恶。

因为上山时挑担,扁担和担子都在肩膀、身体的后头,在靠山底方向的,即使担子滑落了,也只是顺着山坡滑走,不会带走人。

而且人的重心在前头,离山坡近,重心低,稍有闪失,双手可以抓住路边的柴草,所以相对安全很多。

而下山,扁担和担子也在肩膀、身体的后头,如果没控制好担子,担子往山底滑落时候,会带着人往山下掉,山势平缓的无所谓,山势险恶的就很危险了,闹不好会出人命的。

还有上山脚用的是蛮劲,只要有劲,只管往上蹬就可以了,下山脚用的是稳劲和寸劲,不能蛮干的。

一旦脚踩空了或踏到松软的洼地时候,自身重量加上担子的重量多达几百斤,压在一只脚上,随便轻轻的一歪,足以让脚踝受伤,严重的会断脚,或是站立不住翻落到山底去,直接送命了。

好在三狗从小就在山上摸爬打滚出来的,也砍过柴挑过山路,所以这些个道理也都知道,下山跟着大伙,一路走的很小心,只是这种举重若轻的走法,很耗体力,还没到山腰处的腊子岗,就双腿发软了。

牛牯叫大家在树荫处停下里歇个脚,平常挑夫们都会准备个木头叉子(一头有分丫的木棍子,类似“丫”字一样形状),来叉着扁担,底下一头顶在地上,有点像现在的千斤顶。

顶住后,稍一弯腰,就可以离开扁担,站着休息会,等过会起身时候,不用费很大力就可以挑起担子,既省力又安全。

下雨天,箩筐底就不会接触到湿湿的泥巴地,不至于把水渗入货物。路滑不好走,还可以用一只手拿着木头叉子来当拐杖,等于是有了三只脚,三点固定,相对双腿两个点的固定,稳定多了。

再不济,路过村庄碰到恶狗时候,挑着担子跑不快,躲不开狗咬时候,还可以拿这个木头叉子,来当打狗棍,吓退恶狗。

这个叉子也就在平地上支撑担子好使用,但在山路上,除了当第三只脚外,支撑担子就不好用了,山地一头高一头低的,得要找稍平坦一点地,放平担子,才休息。

好在大夏天的,山地很干燥,没什么泥巴,只是点尘土,这就不管了,大家坐下来,抽烟的抽烟,喝水的喝水,吃点干粮的就分着吃点,撒尿的几乎没有,为啥?

尽管早上吃了稀饭,但这一路上挥汗如雨,身上的水分早就挥发了,哪有轮的上尿,拉屎的倒有,这早上吃的很饱,一运动,自然就要拉了。

看着就要日上三竿了,牛牯催促大家起身,最后一口气,就到山脚下了,过了山脚,没几步就到廿八都的水路码头了,现在半山腰上都能看到那条河,和繁忙的码头了。

大家收拾停当后,接着开始往山下挑,居然一口气就挑到目的地了。这人,也就是心理作用左右很大,当眼睛能看到目的地时候,就能一鼓作气到达。

而看不到前路时候,哪怕目的地就差几步路了,还是会觉得难以到达;这里要插几句话,很佩服当年长征两万五千里路的红军,那时候,真的没办法看到前路和成功的日子在哪?

但是,能坚持下去的,都是凭借着信念在支撑着,当时没有任何人知道十几年后会成功,如果知道,那谁都会去做红军了,包括敌对者也会,还不算大量的投机者和墙头草。

抗战也是,特别是在前期中期时候,没有任何人知道1945年日本会投降,如果知道,就不会有汉奸了,连日本人自己都不愿意打了,还打个屁啊,打得再辛苦,几年后还得投降,白打啊。

但是还有很多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前赴后继与日军死战不休,靠的是什么?也是信念,坚信中华民族不会灭亡,不会被奴役,总会有云破天开的时候。

试问现在人,我们在某个未来的时刻,如果投身到那样的大环境里,能否跟他们一样?能否坚信坚持下去?能否等到胜利的那一刻?这,很难说。

好了,题外话,不扯远了。

牛牯带着大家交了货,找了个地吃午饭,也是个以前熟悉的客栈,老板姓陈,很热情,牛牯说了晚上不住宿,老板还坚持给大家免费安排了床位,说大伙这么累,白天也要休息下的。

当年的廿八都,那是客商云集货物遍地,当然,客栈也是遍地开花,开开关关的,铁打的客栈流水的老板。

不管客栈这行业竞争有多激烈,能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有过人的生存之道。正如这个客栈老板一样,见人先不提做生意,先是做人。

归门便是客,进了门的,都是客人,尽量为客人着想,所以,陈老板的陈记客栈能屹立数十年不倒,也就是信奉这一条简单的道理。

牛牯就不和陈老板客气了,招呼大家放下空箩筐,洗手吃饭,饭后午休,都是在客栈里;下午牛牯叫上来贵,一起去找上次贩卖私盐的那个老板。

牛牯叫上来贵去见私盐老板,一是没有防备来贵的心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生意场上,认定合作的人,就得坦诚相对。

即使是偶尔吃一时亏,也不会吃一世亏,而如果自己没有诚信不坦诚,则会吃一世的亏,最后合作的人会越来越少。

二是也料定来贵一个生手,离开他牛牯,做不了这条线的生意;不过更重要的是还是第一条,“诚信”。

要让来贵全程参与,了解他们与盐老板的价格,知道牛牯他们没有吃差价,这样做,生意才能长久。

见了盐老板,大家谈得很顺利,都是熟客,盐老板也是要急于出手囤在手里的盐,牛牯他们急着买进,一拍即合,价格双方都让一点,很快就谈拢了。

来贵负责钱的支付,交付了一点象征性的订金后,就和牛牯回陈记客栈了,路上买了点熟食,没有打酒,晚饭可不能喝酒,要挑重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