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609. 教科书式的压制和推进

184师拉上禹王山最大的炮,也就迫击炮了,而师属炮营是装备了山炮,60军还有战区配属的重炮营,装备150毫米榴弹炮12门;军属野炮营,装备口径75毫米野炮12门。

但这些大杀器都不可能在禹王山,都在远处某个隐秘的炮兵阵地里呆着呢,不到关键时候,是不能出现的。

要知道现在日军板垣第五师团的野战重炮联队已经确认赶来了,日军每个野炮联队有山炮16门、野炮36门。

就一个野战重炮联队,够整个60军的炮兵喝一壶的了。听侦察部队得来的消息,鬼子现在不但有第五师团的人,还有第十、十四、十六师团的部队正往这边开来。

日军第二军“直属部队”野战重炮兵第六旅团,也往这边赶,日军的炮旅,装备了100毫米至240毫米的大口径榴弹炮或加农炮70余门。

这是什么压力,四个师团的炮兵联队,还有一个炮旅,而60军这边加起来只有一个可怜的炮团,不管是重炮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少于日军。

如果是迫击炮,还能打打游击炮战,打几炮换个地方,但是对于重炮来说,完全不可能了,只能呆在一个地方打,没办法打了就撤,要撤,也没有那么快。

这些只是炮兵对炮兵的对比,还少了一个很重要的对手没有拿出来比,那就是日军的飞机。

如果说,60军的重炮还能和一个日军师属炮兵联队可以拼一把的话,那和日军的飞机,则就几乎没有胜算了。

就算装备了一点高射机枪,那也只是对低空飞行骄傲轻敌的日军飞机有用,对于高于几千米的轰炸机,一点办法都没有。

60军的炮团只要一开火,或是鬼子只要找到他们的炮阵,人家轰炸机一来,那60军的炮兵阵地,就等着被炸飞了。

所以,现在60军的大炮没有到关键时刻,是万万不敢现身的,即使要现身,也是要谋划好赶紧撤退的路线。

也就是说,现在禹王山就别指望还有什么炮火支援了,全靠自己吧,这仗才刚开始,就像哭爹喊娘的要炮火支援,没门。

现在当日军一步步把火力升级到步兵炮后,发现禹王山的守军再无办法后,就开始大胆灵活地使用九二步兵炮。

鬼子一边用步炮在远距离压制住守军的迫击炮,一边再增加投入步炮,抵近射击,打击守军的轻重机枪火力点和掩体。

这一招非常奏效,鬼子长短结合的步炮战术,不但把184师的迫击炮压制得死死的,而且还极大破坏了阵地上的掩体和轻重机枪巢。

现在几乎所有阵地的迫击炮不敢露头,所有的重机枪几乎被炸掉,只有一些轻机枪,还在炮火的夹缝中,四处转移阵地,才能得以勉强生存下去。

至于那些辛苦修筑起来的掩体和地堡,都遭到了鬼子步兵炮的无情打击,一线阵地几乎没有完好的掩体和胸墙堑壕了。

鬼子的步炮战术一旦奏效,马上就解放出九二重机,九二式重机枪在没有迫击炮的威胁,就敢露头了。

而且,一炮一炮打的步兵炮,在节奏上可能抓不住灵活的守军轻机枪,但连发的九二重机,就可以更灵活地咬住守军的轻机枪。

所以,现在鬼子多挺重机枪一旦开始咯咯地叫起来,184师的轻机枪们,则遇到了苦日子了,重机枪从天然来说,就是轻机枪的克星。

不管是射程射速威力等,重机枪都高于轻机枪,两人对射,轻机枪只有挨打的份,很快就被压制住了。

一环扣一环,见到守军的轻机枪被压制后,鬼子的歪脖子轻机枪就开始欢快的叫起来,还嚣张地跟随突击步兵,把位置前移。

歪脖子机枪属于九二重机的缩小版或是轻便版,在射程射速上,本来是比不过中国军仿捷克ZB-24的轻机枪。

在战场上,很多鬼子的机枪手,都很羡慕中国军可以拥有如此优秀的轻机枪,射程远射速快,装弹容易,操作简单,耐操,简直是机枪手梦寐以求的好枪啊。

所以,在势均力敌的战场上,鬼子的歪脖子轻机枪,经常被中国军的捷克式轻机枪给压制着,鬼子只能通过高超的射击技术,才能勉强可以打个平手。

现在克星被克星的克星克制住了,鬼子的轻机枪马上开始掩护步兵,开始向前移动,准备占领阵地了。

现在守军失去了轻重机枪的火力支持,只剩点单发的步枪,而且连这么点可怜的火力,都要被鬼子的轻机枪给压制。

至少在火力上,守军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了,当然,打仗不是大家为了展示火力,或是比拼火力后就完事了。

战争的最终形式,还是需要步兵去占领阵地的。其他的,打得再热闹再好看,也就是热闹好看而已,最终还是需要人去终结战斗的。

因此,鬼子的步兵现在三三一组,形成散兵阵型,每人左右间隔超过五米,前后间隔超过十米的进攻阵型,开始向守军的第一线阵地开始攻击性跃进。

看着鬼子训练有素的战术动作,谭毅中不仅地为第一线的兄弟们担心,不过从鬼子谨慎的散兵阵型推进看,鬼子还是对中国军的手榴弹极为忌惮的。

这中国军木柄手榴弹的破片飞起的距离有十米,杀伤距离达到五米左右,迫使鬼子在前进过程里,五米内不敢靠近两个人以上,以免被守军一颗手榴弹干掉两个人。

如果把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作为一个横截面切开来观察:

日军从高空的飞机,到远程的大炮,到中程的步兵炮,到近程的小炮、轻重机枪,以及到战场神经最末端的士兵呈散兵阵型攻击前进。

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教科书式的立体战斗体系,把日军陆军的各级武器发挥到极致,逐级压制对方的火力,逐级发挥出武器的特长和优势。

现在连细化到参与最后终结战斗的士兵,战术动作都非常的标准和有效,看着这一幕,日军联队长平野庆太郎中佐很是满意。

胜败在此一举了,一个小小的禹王山,怎么可能阻挡得住大日本皇军前进的步伐呢?中佐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