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469. 拼刺比赛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469. 拼刺比赛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拼刺比赛的规则有点特别,为了公平,进行车轮大战,参赛的选手,和每一个人都要比赛,比如这次305团里有12个选手,每人就得要比11场。

每次对决三分钟,以计算点数为胜负,赢者得一分,输者没有分,如果平手,双方都是没有分,等于两败俱伤两人都输了。

所以,逼着双方不断地进攻,反正平和输是一样没有分,还不如拼一下,万一赢了,就有一分了。

最后计总分,以分数排名,如果分数一样,两人重赛一场,分出输赢,赢者排名在前。

连续的车轮大战,让围观的观众们看得非常爽,可把选手们给累坏了,特别是老兵,因为来参赛大部分都是老兵。

表面上一看,一局只有三分钟,打满十一场也就三十三分钟,但这每场的三分钟,可是强度很高的三分钟。

面对的每一个对手,都是高手,必须全力以赴,而且平了没有意义,更是要拼尽全力去赢下来。

这样一来,这个就让年轻的朱明泰捡了便宜,他属于年轻的老兵,今年才20岁,正值身体最巅峰的时候。

刚开始前面几场,大家体力都差不多,互有输赢,分数拉得不大,到了后面几场,那些老兵的体力明显有点跟不上了,没有刚开始的高强度和快节奏了。

拼刺也是一个很耗体力的项目,就一个简单的打压刺,得要突上跨步、打压对手枪杆、接着向前突刺,每一个动作都要快、有力、准确。

防守也是,在狭窄的圆圈里腾挪,有时候被人抢先得手,一步先,步步先,被对手压得只有被动地躲闪和防守,体力消耗更大。

所以,到了后面几场时候,朱明泰由于年轻身体好,还能继续保持一定的强度和速度,即使面对技术比他好一点的老兵也不怵,能打起对攻来。

这种赛制鼓励进攻,一直攻,但这种打法却是要很好的体力来做基础的,就好像现代足球流行高位逼抢,而中国队则就不行。

因为在对方的防守区域里多人投入逼抢,时间一久,对队员的体力要求越来越高,一旦到了下半场,体力不行了,到时候人家开始反攻,自己会输得更惨。

所以,没什么体力的中国队,不敢打这样的战术,即使打,也就坚持一会就放弃。这就是同一个道理。

于是在最后几场,朱明泰全部赢了下来,本来大家积分相差不大的,有一两个人在最后几场全部赢了,自然是排名最靠前的了。

当然,这样的排名,和实战里并不是完全符合的,这些体力不支的老兵,换在战场上,他们未必会输,因为他们有的是办法来保存自己的体力,和怎么玩死鬼子。

因为比赛还是有规则、有时间限制、有快速分出输赢等,和战场上不一样,战场上没有这么多的规矩,也不存在一定要一对一,没有什么公平可言,能干死敌人,什么招都可以。

最后,不起眼的朱明泰竟然得了个团里第二,和二营三营各一人晋级到旅里选拔赛,这也是让三狗没有想到的事情,原以为大家到了团里一次游,完后就回家的。

到了旅里的选拔赛,朱明泰感觉又不一样,高手中的高手,越来越厉害了,每个人一上去就是抢着对攻,争分夺秒地抢占先机,比赛打得非常精彩,把观众看得欢呼声四起。

而且个个体力都好得惊人,大部分都是如朱明泰一样的年轻的老兵,身经百战的年轻老兵,朱明泰之前的体力优势等于是没有了。

剩下的只能比拼技术了,当然技术里包含了力量、速度、准度,还有灵活和迷惑性等,总的来说,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优化那一部分的技术特点,把那个优点尽量扩大化。

朱明泰的特点比较均衡,力量速度准度都不错,只是灵活应变部分不是很突出,也是技术特点使然。

因为力量速度好的人,很多时候很快就解决战斗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磨练小快灵的技术。

而一些身体力量不占优的人,一下子搞不定战斗,只能是先保存自己的实力,再用小技术来磨,在长时间的对峙里,最后瞅准对方犯错误,一击而中。

当然,这个比赛每次只有三分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对峙,但这些小技术很多很熟练的人,则在快速对攻中不断地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让朱明泰一下子大乱阵脚。

很快,朱明泰接连失分,也不能怪别人,是自己的技术确实不如人,或许让狗腿来,他的小技术很不错,估计能赢下更多的场次。

最后的名次出来,朱明泰只拿到旅里的第五名,差不多是中间位置,也很不错了,三狗还是不停地鼓励他,至少他在二千多人的305团里拿到了第二,也算是千里挑一了。

而且这个305团可是中央军的主力团,战斗力杠杠的,特别是经过了这两场最惨烈大战的洗礼。

不比当年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思维的代差,至少在个人能力以及作战精神上,不一定会输给现代的部队。

……

投弹的比赛,七连就不好挑选人,这事交给萝卜去搞,萝卜是个搞手榴弹的高手,但投弹技术一般,老七连老兵也没有什么投弹高手。

三狗虽然很重视手榴弹,但仅仅是重视手榴弹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但对于投弹技术,还真没有去研究和训练过,一个没时间。

二来都是正规军对正规军的规模作战,手榴弹的技术很多时候被弱化,要么就以量来取胜,靠人多突然投出几个批次的手榴弹,造成弹幕,进行杀伤或掩护等。

要么就用掷弹筒或是迫击炮来弥补投弹的技术,个人投弹技术再好,距离也就个五六十米,最多偶尔会有人投出八十米左右的,那几乎是极为少数人或偶然情况下的。

这点距离,都不够掷弹筒榴弹,人家可以轻松达到150米以上,更不用说迫击炮了,打个三四百米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准度,厉害的人,在四十米内可以把手榴弹投到一个小弹坑里,这才是真功夫了,但是仿德制M24手榴弹的杀伤半径达到五米左右,稍微投偏一点也没有什么问题。

有时候一批手榴弹投过去,造成无死角的杀伤面积,可以覆盖整个阵地前沿,所以,对手榴弹的投掷准度,要求不高。

当然,在游击战或小型战斗里,或是本身手榴弹存量不够的情况下,投掷的准度越高越好,对有效杀敌和节约弹药有帮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