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33. 逼上梁山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33. 逼上梁山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后来的事情,是左右邻居讲给他们听的了,他们俩走了不久后,村民们再次组织起人马,去接应他们俩,但是到了土匪窝那里,大家都不敢上前,最后壮着胆子才去到正门,正发现了他们俩倒地上昏迷不醒。

潘大胡子见村民来了,就对他们说,你们来领人吧,把他们都领回去。于是村民们赶紧进去,明诚妈用棉被子裹着刚出生孩子,让人抱着,自己坐在竹轿子上被大家抬了回去。

三狗爹和明诚爹也是被大家换着人手背回家,连夜请郎中推拿治疗,抓药熬药灌了下去,明诚爹在家里躺了半个月,三狗爹躺了近一个月,才慢慢恢复了身子。

潘大胡子站在大门外,任山风吹拂着大胡子,眼睛看着逐渐远去的人群,心里不由得感概万千。

刚才静慧到走都没有再看过他一眼,他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跟静慧说出三年前的事情了,看这样子,说,或是不说,都已经不重要了。

三年前,应该是四年前的中秋后,潘胜达就跟家人商量好,不再打渔了;按道理说,打渔其实不错的,做得好,也能发财。

只是这鬼世道的,就是不让你打渔发财,当时渔业有厘金和课税负担,课税包括渔税、船捐、湖课及其变种课税之外,还有河课、码头租和徭役等,基本上把渔民盘剥的一干二净啊了,只剩点养家糊口的口粮了。

胜达找了个儿时伙伴一起划着船去跑码头,在铅山的河口镇码头,结识了一帮担码头(挑码头)的人,也就是在码头上替人挑运东西,都是些赚力气钱的。

胜达平常除了运货,自己也跟着他们一起挑,按人工件数收取薪资,多搬一件就多赚一件的钱。

底层的百姓,出来赚钱都不容易,自然大家都意气相投,经常聚在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小事的;可就在端午节前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大家的命运。

一个工友那几天有点感冒发着低烧,本来应该是休息两天就好的,可端午时节雨水充足,河上水位高,客人们就趁着多转运些货,码头的货量很多,一下子还真卸不完,其他的船就排队等着上码头。

这个承包挑码头货物的工头,就催促那个生病的工友去干活,生病中的人干重活,自然手脚就快不起来,可那个工头催促了几次,竟然发起狠来,拿鞭子抽工友。

平日这工头仗着和码头官府的关系,时不时的克扣大伙的工钱,也就罢了,可现在,把人当畜生使唤,大家都看不过去,胜达年轻气盛,就上前抓住了工头的鞭子,怒目相向。

哦呦,你可要反了,工头一个巴掌就抽了过来,胜达赶紧一个扭头躲过了,还打不了你啊,工头就发了声喊,叫出几个保护码头的打手出来打人。

眼看着自己人要挨揍了,这帮挑码头的不得已而反抗,个个把肩上的货物一扔,抽出挑担的圆木扁担,围了上去,那些个打手平日里趾高气扬惯了,仗着自己有点小功夫,那里把这些做牛马的挑夫看在眼里。

可真一上手,就知道不对了,虽说这天下功夫,唯快不破,但还有一点没说,在量级面前,再快也是白搭。

比如你手脚很快,要是遇上个重量级别的拳手类似泰森,人家就是让你快几拳啥事没有,你要是被挨上一拳,那力道,就是挡也挡不住啊,手来的手断,腿挡的腿断。

就这样双方一开打,挑夫们马上占了上风,本来生活就过得憋屈,还天天受这帮走狗欺负,今日里,逮住了这个机会,还不狠狠的发泄一通。

这一打不要紧,毕竟挑夫们只是力气大,之前很少打过架,这没打过架的人,手脚不知道轻重的,没几下子,就把这些个打手打死了二三个。

这下不得了,平日里底层百姓打个架出点血的,官府都不愿意去理,烦人又没有啥赚头的,可这死了人,事情就大了,官府必须要出面了。

这帮挑夫冷静下来后,人人也不是个傻子,赶紧都作鸟兽散了,跑路啊,再慢点就要被抓了,这死了人,虽然不清楚是谁打死的,但是被抓了的,肯定是要背锅的,借人还债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之事。

于是,胜达也必须要逃了,连船也不能要了,好在跟他一起出来的小伙伴没有参与打架,守着船。

就这样东躲西藏的,胜达长时间的窝着不敢出来,只能等过了这个风头再说了,听伙伴说官府已经盯上胜达了,还派人偷偷到老家广丰水南去摸人呢,还好没有逃回家。

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很快就要到中秋节了,胜达自然知道和静慧的约定,也收到了静慧的口信,静慧的母亲同意了,这要是在平时,那得该多高兴啊,肯定马上回老家提亲去了。

可现在这样子,一个东躲西藏的戴罪之人,那里还配得上这种好事,且不说一回去就会被抓,而且如果让静慧知道了他是个罪犯,那得多伤心啊。自己无颜见人倒是无所谓,牵连了静慧,那是胜达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我是个没有明天的人,而静慧,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可爱,我不能牵累她的,不能那么自私的;何况,现在的我根本配不上静慧。

静下心来,左思右想了好几个晚上,终于决定了,依依不舍的把静慧送的纸扇子拿了出来,给到一个要回家过中秋的老乡,请他转告秀娥,说,自己在外面发达了,不回家了。

这个有点粗心的老乡回家后,急着和家人团聚过节,差点忘了这件事,中秋第二天才记起来,赶紧找人找到秀娥,把这事办了,这就有了当年静慧的那一幕。

听说静慧要在年底出嫁,胜达偷偷的摸回老家县城,不敢回家,就这旮旯那角落躲着,眼巴巴看着静慧穿着嫁衣,坐上轿子,一路鞭炮锣鼓声而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