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第一相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正旦晚会

三国第一相 第二百六十三章 正旦晚会

作者:子溪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腊月二十三,白江在县衙后面祭祀灶神,也是按照习俗,一板一眼,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对于这些习俗,白江自然是欣然接受,哪怕是胡昭和司马懿,都祭祀了灶神。

五岁的司马懿在祭祀完灶神后,就跟在花邵辰后面,似乎对军队很感兴趣的样子。

胡昭倒是有些感叹,对着一旁的白江说道:“上次和你们过年,还是前年在老夫那里,没想到这一晃,都过去两年了。”

白江深有同感,说道:“是啊,两年前那里能够想到我也有当上县令的一天。”

胡昭斜着眼睛盯着白江一笑,戏谑的笑道:“你会想不到当上县令这一天?我不信,到时候我问问郭奉孝,看他信不信。”

白江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门,说道:“哈哈,没想到会这么快而已。”

胡昭冷哼一声,没有搭腔,对于白江时不时犯病已经习以为常了。

胡昭看了眼天色,今天天气倒是还好,万里无云,有些干燥,阳光洒在身上,也不毒烈。

胡昭眯着眼睛:“过了正旦,老夫就要离开了,前几天你不在,我收到了建公兄的书信,他现在就在洛阳等我。”

白江摸了摸鼻子,说道:“啊,司马大人回信了啊,诶,看来是要和师弟分别了。”白江心中嘀咕,白嫖的打手就这么要离开了。

胡昭双手背在后面,看着白江一眼,说道:“老夫这次离去,就不打算收徒了,你们师兄弟四人好自为之,天下已乱,各自珍重吧。”

白江总感觉胡昭有些神叨叨的,试探的说道:“师父,这天下不是已经太平了么,黄巾之乱已经解决,哪里有灾乱?”

胡昭看了一眼白江,嗤笑一声:“怎么?你是在质疑老夫的望气之术?望气术乃是老夫拿手绝学,可不比张角的引雷术简单啊。”

听到胡昭提到张角的引雷术,不禁想到那天在城墙上看到张角落雷的身姿,宛若天神下凡。果真这个世界还是有不少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

那这么说,胡昭这家伙的望气术这么厉害的话,那岂不是?

就在白江胡思乱想的时候,胡昭开口说道:“又在胡思乱想什么呢?你们师兄弟四人一定要将为师的毕生所学传承下去。”

被胡昭惊醒过来的白江,自然点头答应着,随后说道:“老师,这望气术这么厉害,能不能……”

白江话音未落,就被胡昭打断,胡昭一脸正经的说道:“不可,望气术乃是禁术,不是为师不愿意交给你们,实在是这里面的限制太多,你们还年轻,我怕你们拿捏不住。”

胡昭既然这么说,那么白江自然无话可说,胡昭显然不愿意在望气术这上面花费太多的口水,而是把话题岔开,说道:“今天都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了,你排演的节目如何了,老夫也是好奇的很。”

白江满脸自信,说道:“放心好了,这件事情我有经验,表演的人我都是亲自挑选的,没有问题。”

胡昭一脸好奇的问道:“你有经验?”

嗯……白江说道:“我的意思是我想这件事情已经很久了,心里有腹稿,所以有经验。”

胡昭点了点头,没有发现白江话里的漏洞。说道:“既然如此,那为师也算放心了。”胡昭说完,深怕白江缠着自己询问望气术的事情,连忙脚底抹油,跑路了。

看着快速离去的胡昭,留下白江一人在风中凌乱。

祭祀灶神没出什么大意外,城中有两个坊出现走水,都被及时扑灭了。

祭祀结束之后,城中百姓都开始大扫除起来,为迎接正旦到来做准备。年关将至,昌国县越加热闹起来,街上鱼龙混杂。

不仅仅有下属乡、亭的百姓,还有隔壁几个县的百姓,显然是白江在昌国县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无论是昌国县的秦楼楚馆,还是客栈酒肆,都住下好多慕名而来的百姓。

昌国县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已经成为了除了郡治所在的临淄外,最繁华重要的县城。

很多人都是周边百姓冲着白江这个晚会来的,这可就把梅远、郑呈两个人忙死了,由于人数的上升,所以梅远等人严阵以待,深怕会出现什么问题。

好在,黄巾之乱刚刚结束,周围的山贼也被徐来清理干净,昌国县虽然有所改变,但吸引力也仅仅局限于齐国境内的几个县而已。

所以除了几个不长眼的当街抢劫被梅远抓了个正行外,其他倒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闲暇时光总是过的很快,转眼之间就到了腊月三十,到了这天,白江早早到了县衙,将事情处理结束之后,就开始着手晚会的事情。

因为是冬天,所以开始的时间不是很晚,酉时刚至,便开始节目表演。白江为了能够容纳足够了多的人,将县城中最大的酒肆蓬香阁包了下来。

为了包下蓬香阁,哪怕白江是县令,也耗费了不少口舌,许诺了不少好处。好在,最后的效果倒是不差。

申时十分,白江带着花邵辰、胡昭、司马懿以及县衙各个官吏全部到了蓬香阁,数百县兵也都在酒肆外候着。

表演节目的几位也已经就位,至于主持人这个角色,白江本来想亲自过把瘾,但是被刘平以及高江劝阻下来。

最后没有办法,请了县城里最能说会道的老鸨前来客串一下。

酉时刚至,整个蓬香阁大厅、两层全都坐满了人,为了能坐下更多的人,白江下令撤去圆桌,全部摆上蒲团。

因为也没有门票一说,所以,满打满算,整个蓬香阁竟然有一千三百多名观众。其中没有蒲团,而站着的就有三四百人。

主持人是县城里有名的老鸨,很多那里的恩客见到之后,忍不住发出一阵轻笑声。

不过因为有白江坐镇,所以整个会场都显得非常克制。白江对此,也只是咧嘴一笑。

那老鸨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所以对下面的笑声视而不见,而是落落大方的说道:“欢迎诸位在此刻相聚蓬香阁。”

老鸨做了一个双手向斜上方的动作,不用说,自然是白江教的。随后,老鸨继续说道:“今年虽然有些变故,但是所幸一切平安,我们昌国县也迎来了新任县令大人。”

说完,老鸨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在新任白县令的带领下,我们度过了雪灾、剿灭了山匪、捕获了大虫,可以说短短两个月时间,给昌国县带来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老鸨开头这一段吹捧,白江还是很受用的,当然,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至少白江身边的花邵辰和司马懿就一脸怪异的看着白江。

好在白江对此并不在意,舞台上已经开始第一个表演。表演者是一对唱曲儿的乐师,一老一少,本是这蓬香阁专有的头牌乐师。

老者是个四十五六的中年男子,满脸沧桑,吹着竹笛,少的是个十七八的姑娘,身材窈窕,长相匀称,称得上漂亮两个字。

这对是个父女,一连唱了三个曲子,这才在一片叫好声中离开台子。

前来观看的大抵上都是昌国县本地人,所以对这对父女并不陌生,平时想听他们唱上一曲儿是千难万难,还要这还要那。

现在啥都不需要,就能听上三曲儿,当真是赚翻了。这还不算,老鸨上台自然是先夸赞了一下前面的表演,随后引出下一对唱曲儿的。

这对唱曲儿的对于那些经常出没在秦楼楚馆的那些家伙们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一对姐妹花,也就十七八的年岁,姿色则比第一个登台的那个姑娘好看些。

这对姐妹花是昌国县最大的秦楼楚馆里的清倌人,一手吹拉弹唱自然是技惊四座,哪怕是白江这个见惯了世面的,也不得不佩服这两姊妹。

宛若黄莺绕树,姐妹两表演结束后,自然是引起了不少轰动,好在花邵辰及时起身,制止了一些想要冲上台子的年轻子弟,将他们叉出去后,现场的热情这才慢慢冷却下来。

对于骚动,白江只是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并没有起身制止什么,而是示意一旁的老鸨继续。老鸨在得到白江的意思之后,自然是整理好心情,再次返回台上。

接下来上场的,则是白江花了大代价从临淄县请来的乐班子,这个乐班子包括演奏、演唱、唱和的共计七个人,也算是不小的规模了。

昌国县众人哪里听过这么悠扬的曲子,临淄不仅仅是齐国的郡治,也是青州州刺史所在之地,那里的乐班子自然不会差,就连白江也不由的跟着曲调后面,鼓掌应和。

一旁的胡昭自然也是大饱眼福,满意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对着白江轻声说道:“子溪,我还担心这晚会会出什么岔子,现在看来,你果然还是有经验啊。”

白江听后笑了笑,说道:“正旦乃是大节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对于此时举办晚来庆祝,学生也是想了很多,想了很久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