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第一相 > 第二百四十七章 解决人手

三国第一相 第二百四十七章 解决人手

作者:子溪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豆腐摊回来后,白江已然有些困倦,上午的事情虽然不多,但是白江毕竟算是正式第一天上任,也有些紧张,回到后院便睡着了。

随着白江正式上任,昌国县倒是运转起来,有了一个上县的样子。下午,白江对剩下的民事案件看了起来,约摸未时的时候,那十个被推荐的人都到了县衙。

白江看了一下,果然一个都不认识。白江于是勉励了一番,同时要求他们严于律己,不能知法犯法,否则害的不只是自己,还有推荐自己的人。

那十人连忙答应下来,白江点点头,算是将十人记下来,便让他们各司其职,不要影响到御寒工作。

等他们离开之后,白江这才继续研究卷宗,其中大部分司马懿已经做过判断,白江直接在后面进行批注就好了。

大部分卷宗司马懿都处理的很好,偶尔有一些,则没有判断,留给白江自己,白江把这些卷宗剔除出来,剩下的都批注好,准备让高江去完成。

剩下的卷宗其实并不多,加起来不过九百多卷,白江准备将这些卷宗在年前尽快处理完,这时候,高江来到县衙求见白江。

白江对于高江的到来有些诧异,于是问道:“高县丞,你来找本官有什么事情?”

那高江露出一丝难色,说道:“大人,那些卷宗我已经让人发回去了,至于城中防寒,我这边人手有些不够,城里的捕快都跟着梅安鹏去从应乡了,若是征用百姓,我担心会引起没有必要的民怨啊。”

白江点点头,示意高江坐下,说道:“高县丞所虑不错,的确不能引起没有必要的民怨,让我想想。”

白江站起身来,人员缺失的确是一个问题,人数最多的是县兵,县兵也确实可以解决一定的防寒问题,可是现在,县兵可以说是参差不齐,并且需要处理那些有可能存在的山匪和黄巾余孽,实在是抽不出空来。

既然县兵指望不上的话,那么还有什么是人数多的呢?突然间白江有了个想法,于是问道:“高县丞,昌国县中县狱里面关押了多少囚犯?”

高江不知道白江心中所想,有些奇怪,不过还是想了想说道:“县狱一共两层,上面一层一般都是偷窃、盗贼这类的,第二层关押的是一些重犯。”

白江问道:“这样啊,是这段时间入狱的么?有多少人?”高江有些尴尬,说道:“这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估计狱曹掾会知道。”

白江说道:“很好,来人,去把狱曹掾叫来,若是这些囚犯快要到时间了,可以让他们去做防寒工作。”

高江心中一惊,没有想到白江竟然会想用囚犯来建房屋,不由有些担心,说道:“大人,用这些囚犯会不会?”

白江挑了挑眉,说道:“怎么?你有些担心?放心好了,本官自有考量,这些囚犯若是罪不至死,或者关押即将到时间,那么让他们去御寒,然后抵押时间,提前出狱,我想他们是愿意做的。”

高江摸了摸脑袋,虽然总觉得不符合常理,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在,不一会儿,狱曹掾就来到县衙。狱曹掾名叫刘理,据说祖上也是中山靖王之后,嗯,反正是无从考证就是了。

刘理年过四十,来到白江二人面前,说道:“大人,找小人何事啊?”

白江看向刘理,说道:“你就是本县狱曹掾?本县监狱可是你在管理?”

刘理点了点头:“回大人话,的确是小人在管理。”

白江点点头,说道:“那好,本官问你,本县监狱设施如何,都关押多少犯人,又有狱卒几人?”

刘理想了想说道:“大人,县监狱共分两层,地上一层,地下一层。上面一层共有犯人六百七十四人,都是些小偷混混之类的,地下有犯人一百九十二人,都是些重犯,还有杀人、不孝、谋反的。狱卒现在还有二十三个在职。”

白江有些诧异,说道:“想不到你记得还挺清楚的啊。”

刘理行了一礼,说道:“回大人,这些犯人都是上任县令抓进去的,这十个月来,这些犯人我们审也不干审,放也不敢放,我对这些犯人每天看着,自然也就熟悉了。”

白江满意的点了点头:“干的不错,这其中可有关押到时间,而没有放的?”

刘理快速的说道:“回大人,该放的有九十八人,另外还有十八个被关进去,尚未审讯的。”

白江不由的有些奇怪,于是问道:“哦?这是为什么?”

刘理苦笑一声:“还不是黄巾军闹的,年初的时候,县里抓了好几个疑似黄巾军探子的人,只不过后来黄巾军声势浩大,上一任县令大人离去之后,便没有人去管这件事情了。”

白江摸了摸下巴说道:“嗯,这样,你把当初那九十八人的案宗找出来给我,若是符合要求,本官就将他们放出去。至于那十八个尚未审讯的单独关押,本官过几日再去审讯。”

刘理点头答应下来,正要离去,被白江拦下。白江说道:“回去和那些一层的囚犯说,只要他们协助县里完成冬天御寒的工作,本官可以提前释放他们。”

刘理一愣,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复。白江只是摆了摆手,并没有多说什么。刘理没有办法,便去监狱宣传白江这一“仁政”。

白江想到利用囚犯来抵御严寒,也是出于自己的考虑,现在已经到了冬月,汉灵帝刘宏即将在下个月发布大赦。

到那个时候,监狱里面除了死罪的,其他的都会被释放,与其到时候算在皇帝老儿的头上,不如这个时候拿出来作为自己的一个政绩资本。

白江等刘理走后,回首拍了拍高江的肩膀,说道:“不用担心,人手问题大概是解决了,至于害怕他们是囚犯,担心他们逃跑或者是闹事,可以将他们分散开来,然后对他们进行警告。”

白江想了想,补充道:“同时到时候我会让梅远带着捕快到时候一同监督,想来他们在威逼利诱之下,会知道怎么做。”

高江此时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便点头答应下来。白江见此间事了,揉了揉太阳穴,对着高江说道:“高县丞,你来的也算是时候,这边六百多卷卷宗我已经批示完成,你可以直接按照上面的批示去做。”

高江有些惊讶,白江的效率似乎有点高,不过既然白江都已经做完了批注,他做起来也快。

等忙完这一切,已经快到晚上了,白江瞧了瞧天气,天色虽晚,但天气尚好。

白江长舒一口气,与高江分别,正巧遇见要出去转转的胡昭司马懿二人。

于是白江厚着脸皮跟在两人后面,胡昭看了一眼,并没有出声赶走白江,三人就这样来到街上。

胡昭这才开口说道:“怎么样,这两天下来感觉如何?”

白江摸了摸脑门,嘿嘿一笑:“累了一点,倒是蛮充实的。”

胡昭对于白江的搞怪见怪不怪,只是说道:“从政如何去做,为师不会去教你,你读的史书也不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也是当初你自己说的。”

白江跟在后面,头点的和小鸡啄米一般。

胡昭继续说道:“昨天晚上你师弟和我说了,你一下子做的事情很多,很大。我自然也不会去反对你,只不过你要把握好度,小心别让人钻了空子。”

白江心神一凛,连忙答应着。胡昭看着街上慢慢恢复的人气,说道:“这两天,街上的确比我们刚入城的时候好多了。”

白江心中腹议,岂止是好多了,当初他们进昌国县的时候,连个守大门的都没有,当真寒酸的很。

胡昭对于白江的表现还算满意,这段时间正好自己可以放松一下。

昨日胡昭夜观天象,总感觉大汉的气运开始涣散,呈现出凝而不聚,散而不流的状态。

这让胡昭产生了强烈的避世情绪,所以到了昌国县,胡昭也没有主动去帮助白江,而是让司马懿去协助。

三人在城里绕了几圈,找了一家似乎是新开的店,进去点了几个菜。

白江看着上菜的店小二,出声问道:“诶,前两天没有见到店家开门,可是今日刚刚开张?”

那店小二笑了笑:“客官您几位是外地来的吧,咱们福春楼在齐国境内,那都是响当当的名号啊。”

白江有些好奇:“哦?难不成你们这个酒楼还是个百年老店?”

那店小二自豪的说道:“客官,咱可不知道百年不百年的,但老店的确是老店。在永平三年建的这处酒楼,第一家,就在临淄城内。”

白江惊讶:“还真是个百年老店,汉明帝永平三年,近120年了。那为何前几日不见开张呢?”

那店小二摸了摸脸颊,说道:“还不是那些黄巾狗贼,闹的人心惶惶,大掌柜的害怕这些贼人攻城,这不就停了么,后来县太爷走后,我们也没个保障,一直不敢开。”

白江眉角微跳,说道:“今日营业又是为何?”

店小二眉飞色舞:“这不是新来了个县太爷,新来的市掾也宣传了县太爷的新政,这不,我们这才敢营业的么,要不然,哪里敢啊。”

白江脸色微红,这么当面接受吹捧,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吃完就拉着胡昭二人跑了。这让胡昭耻笑了好一会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