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191. 特等射手秀才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191. 特等射手秀才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秀才他们要学习打炮那里,带来的两个高中生可是三狗在老家高中的校友,一个叫吴鼎立,是秀才三班的,一个叫张志光,和竹竿在打铁侬一班的。

这个老乡战友又兼校友的关系,一下子拉进了三狗和他们的距离,秀才和竹竿知道这个迫击炮操作很难,所以就把全排学历最高的人找来,大家一起学。

这样也行,有这两个有数学基础的兵,三狗交他们就轻松多了,先教给吴鼎立和张志光,再叫他们给秀才和竹竿补课,一边学一边教,学起来很快。

三狗寻思这两个兵很不错,以后得要送他们去读军校,不能在这个战场上给废了,人才太缺了,部队里稍微有点难度的武器,在大部分文盲的战友里,都不会使用,或是使用不好。

比如操作重机枪,做观察哨、斥候等,很难让所有人都能胜任,就不用说迫击炮这么需要技术的活了。

按正常配备,三狗他们甲种师里,是配备了炮营,其中的迫击炮连(12门),营都分不到的,更别想连队了,团可以分到的一门,但这个高端武器,师部不会轻易拆散了使用。

战防炮连(4门),好像是岁数很大的炮,炮弹也少的惊人,每门炮只有几箱几十个而已,师部把这个当成宝贝一样看着,平时连看都不让看。

听说在炮营里,还装备了8门75山炮,那更是宝贝了,三狗他们不要说看,连听都没有听自己的山炮响声。

至于低端武器如冲锋枪和掷弹筒的,到连队就有,只是很少,全连的掷弹筒只有4个。不过能有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其他连队里,一般是三个排各一个,连部留一个机动,现在7连有4个排,牛牯就全部分了下去,每排一个掷弹筒。

三狗看4排的掷弹筒手是萝卜,以前大家都叫他花心萝卜,经过了几年的军队锤炼,萝卜改了好多,至少那些风流气是不见了,现在人称“铁萝卜”了。

那个掷弹筒外表看起来有点像萝卜,铁萝卜,比较形象。三狗看过萝卜的掷弹筒,正是在学校学的那一种,仿制日军大正十年的。

这种掷弹筒之前有提到过,射程175米左右,比起迫击炮是太少距离了,但比起手榴弹,那是好多了,所以,它是介于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一种炮弹类武器。

刚好填补了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距离空白,让步兵的火力立体化、远程化,也可以说是灵活化。

特别是在有坡度的有射击死角的地方,掷弹筒就很好用了,对付那些没有遮掩和防护的机枪火力点,只要打着了,就中;但对地堡碉堡,基本没什么用,连皮都磕不下来。

这种掷弹筒如果在阵地战中的攻击方使用,是有些危险,正像上午日军的攻击散兵部队里,有两组掷弹筒兵在运动到阵地前沿。

三狗他们都知道这个东西的射程和威力,掷弹筒榴弹破片的杀伤半径可以达到8-10米,一旦被掷弹筒兵突破进150米,那战壕里将落下掷弹筒榴弹。

只需几颗,就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更麻烦的是,将会打乱防御火力,难以抵挡住敌人的最后冲锋;所以不等他们接近200米区域,大家就集中火力,对着掷弹筒兵不断地攻击。

除了打死一组外,另外一组的弹药兵也给打伤了,所以,在阵地前沿,掷弹筒兵一旦出现或暴露,将会遭到重点打击。

打死鬼子掷弹筒兵的是秀才,忘了说了,秀才现在可是全排的特等射手,这家伙,完全是心灵手巧型的。

在做同一件事上,秀才可能进入状态稍微会慢一点,但是,只要让他琢磨上一件事,慢慢地,他的优点就出来了,他会比大部分人都做的好,做得精细。

注:在当年的中日军队里,没有狙击手这么的一个新潮说法,不知道现在的影视和为什么会有这样名称出现?

或许是迎合潮流吧,毕竟“狙击手”这个词看起来很酷、很带劲、很有技术范。像什么特等射手、神枪手这样的称呼,比较土。

那时候的国军里,基本上连狙击枪都没有,很多抗战老兵被采访时候说,见都没见过,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有“狙击枪”、“狙击手”这种说法,只有特等射手和神枪手的说法。

在欧洲战场上二战时候确实出现了“狙击手”,但是狙击手和抗战里特等射手有点不太一样。

狙击手大部分是单人或一组自由活动的,而特等射手则是在连队下面的,不能自由行动的,和大家一起参与作战的。

……

秀才之所以能成为连队和排里的特等射手,除了他本身做事特质外,还有一个便利的因素,就是他当年在军士训练班,有足够的子弹供应训练的需要。

那个时代,国军经费可怜,一些杂牌军,士兵平时训练大多只能放放空枪进行空练,上了战场也就是几十发子弹,有的只有五发。

因为平时打的少,一上阵,敌人还没到预定射程,就要么乱放一空,一口气打光了,要么没有提前量,打不到运动中的敌人。

而日军士兵几乎是靠子弹“喂大”的,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每年不低于1800发。

在各种严格要求和训练条件下,日军尽出优秀射手,通常每个中队(180人左右,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加强连)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差不多六十多人。

当时的英国军事评论员给出日本军队军事素质的评价是装备B级,战术水平A级,单兵射击技术A级。

无论军事技术、训练水平还是纪律性及吃苦耐劳方面,中国士兵都远远不如日本兵。因而中国军队付出了比敌人多一倍乃至两倍三倍的代价,也就不足为怪了。

……

秀才在射击训练上,占得了一点便利,在军士训练班上,实弹训练的子弹自然比在部队基层里多。

于是一段时间候,秀才慢慢渐露头角,得到了教官的赏识,特地加“小灶”,子弹管够,尽管“吃”,所以就培养出了个特等射手。

三狗之前就有听说过秀才怎么厉害怎么牛,今天终于见识到了,这家伙,简直是指哪打那。

鬼子的掷弹筒兵已经是非常小心和狡猾了,照着一个个弹坑跳,还不断地变速变向,毫无规律地运行着。

可秀才,不但经常能猜到鬼子的下一步动作,还能恰到好处地打到鬼子的提前量位置,打到的大部分是致命位置。

即使是第一枪没打中,秀才的第二反应也非常快,快速拨动枪栓扣扳机击发,那动作快得惊人,继续击发都快赶上自来得(驳壳枪)连发的速度了。

有一个掷弹筒兵刚被秀才一枪击中腹部,赶紧向边一滚,想隐蔽起来,身子还没下弹坑,秀才的第二枪就跟着来了,一枪射入背部致命的心脏处,登时毙命。

看得三狗目瞪口呆,我去,这货不是人,是神仙了。

更让三狗大开眼界的是,秀才还能在躲避鬼子机枪扫射火力压制的时候,不用冒头,通过辨别声音,确定位置,快速一个照面击发,干掉一个机枪手。

气得鬼子组织了好几个好枪手,追着秀才打,只要秀才一冒头,几枪就过来了,尽管如此,秀才不断地变换射击位置,把鬼子几个高手一一干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