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149. ZB-26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149. ZB-26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因其枪托为了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

歪把子口径65(通用三八步枪弹),重102kg,全长1100,初速736米/秒,实际射速120发/分,有效射程600米。

歪把子的供弹很特别,采用5发/弹夹共6个弹夹,装在一个30发/弹斗里,这个对副射手来说,很忙碌也很危险,要是在移动时候射击,换弹更为麻烦。

上一章有介绍,zb-26捷克式轻机枪初速830米/秒,射速500发/分,表尺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1000米。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比看来,歪把子在初速、射速、射程、装弹上都弱与zb-26捷克式机枪。

如果zb-26捷克式轻机和大正十一歪把子同时对射,歪把子会被捷克式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就射速来说,捷克式是歪把子的三四倍,真的对射压制,歪把子打一发子弹出来,人家捷克式已经打出三四发子弹了。

歪把子的有效射程才600米,捷克式1000米,完虐了,人家捷克式可以退至900米,照样可以造成致命的火力攻击,你歪把子可能连人家毛都搞不定。

从精度来说,初速快、射程远的枪弹,精度肯定高于初速慢射程短的枪弹,捷克式和歪把子对射的结果,可想而知。

很多时候都形成不了对等的pk,被火力压制是轻的,重的后果,直接给捷克式打哑了,不管是机枪射手被打死,甚至是机枪,也会被打坏了。

这么不对等的攻击,很多时候,会让敌人无可奈何到绝望,其实在轻武器上面,**在抗日战场上,基本是不输于日军,很多的装备甚至是强于日本。

那又为啥老是打败仗?这个很好解释,**的飞机和重武器全面落后,即使有部分的轻武器优于日军,但这种好武器不多,装备的部队也不多。

制空和重武器虽然决定着一场战斗的天平,但最后决定胜负的还是人,可偏偏是,**的士兵又是全面落后于日军的士兵,不管是单兵素质,还是群体配合的战术。

所以,抗战早期双方硬碰硬的结果,**一路败退是注定了的事情,只不过是悲壮败退还是窝囊败退的区别而已。

在抗战中后期,在血的教训中,在大失河山的耻辱中,**改变战略战术,战争局面才有所好转,不至于兵败如山倒了,至少能站得住脚了。

所以,在一些小型战斗里,在日军没有配备重炮和战机的战斗力,轻武器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以至于后期的日军在战场上捡到捷克式,不用歪脖子,改用捷克式。

日军在实战中吃尽了捷克式的苦头,很快模仿捷克式造出了自己的77口径的96式和99式轻机枪,外形基本和捷克式一样,性能则要相差一些,但总比歪把子好多了。

不过捷克式也有几个小缺点,比如20发子弹弹匣的容量,对于轻机枪来说仍显得装弹量过小,作为火力支柱的机枪火力即使必须中断,间隔也要越少越好。

但是由于更换弹夹过于频繁,造成火力的中断次数过多;有经验的敌军老兵往往会乘机冲锋打掉机枪。

针对这点,有经验的机枪射手经常在还有三四发子弹时,突然更换弹夹,让敌军无法估计更换弹夹的时间。

还有是zb-26轻机枪采用枪身上方装弹匣影响了射手的视线,其瞄准装置是偏出枪体的瞄准方式。

虽然并不影响射击的精确性,但是影响了射手的视线。对于机枪手来说,良好的视线是非常重要的。

在装备到军队的比例,一般来说,国民党军的甲种师,一个师一般装备zb-26轻机枪274挺,平均每团60多挺,每个连队6挺左右。

每个排分到2挺,还不能实现每班1挺,只好按有机枪的班叫机枪班,班内分机枪组和步枪组,其他没有机枪的班,叫步枪班。

而精锐部队类似德械师,比如邓炳春、杜秉文他们的87、88师,每个班都有一挺轻机枪,分机枪组和步枪组,一个连三排九班,共有9挺轻机枪。

不过这样的部队在**中屈指可数,全国也就那么几个德械师;地方杂牌军一个排甚至一个连才有一挺zb-26轻机枪。

到了全面抗战时候,有些乙种师才勉强装备班用机枪捷克式,每班有一挺机枪,分有正射手和副射手,有的还配弹药兵,成为机枪组。

捷克式机枪类似现代的自动步枪,操作简单,基本上只要会用步枪的就会,但打的好就不同了。

没有经验的射手,一上去就长连射扫射,打不了几匣子弹枪管就会过热,枪管过热后所发射的子弹将失去稳定性,毫无准头的四处乱飞。

虽然捷克式轻机枪的枪管可以迅速更换,但战场上频繁更换枪管是很危险的事情,而且军队可没那么多备用枪管。

所以机枪手一般是安排有经验的老兵老操作,大部分时间内,对敌进行单发点射或短点射(2-3发),这样枪管不会过热。

而且因为捷克式机枪精度高,子弹打的准,杀伤效果好也节约子弹;这种三连发的点射,一旦命中对方,在理想状态下就是一下子三发子弹命中,敌人不死也残。

还有机枪最好是配合使用,不单单是形成交叉火力,因为捷克式装弹量少,只有20发,一般点射6次,7次就得重新换弹夹,所以就得有2挺以上捷克式轻机枪交替着。

一挺换弹匣或枪管时候,另一挺进行射击压制敌人,不让敌人冲起来,这样,互相保护,就可以长时间进行火力压制敌人。

另外一个是要预防敌人的迫击炮和掷弹筒,就不能傻乎乎的呆在一个地方不变,不然很快就会给敌人的炮弹给端掉。

得不断变换射击位置,事先设立若干个发射点,射手在战斗中不断变换射击位置,以防遭到反制。

这已经不是枪械教官的教学范畴了,但这些简单的机枪战术,一般的教官也都知道,说到这里,李教官就连着讲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