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109. 黄埔军校第一天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109. 黄埔军校第一天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回到三狗这里,笔试过了,复试(甄别考试)也没有问题,学校防止有替考作弊等现象,增加了复试,如果复试不及格的,就要去“入伍生团”进行文化补习及“入伍生教育与训练”;类似以前的大学预科班。

最后是例行的身体检查,也就是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本来只是例行,学校军医处对三狗他们这些部队送来的军官生,更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例行了。

按着陆军体格检查标准,这些军官生早就在部队里通过体检了,只是要建立健康档案,所以还是要对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听力等方面进行测试,排查无重大疾病、传染病。

前面的报名考试,说过身高和体重标准;其中身高差不多最少要160cm,体重不能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超过标准体重25%的胖子,很多人都吃不饱,在部队里的,虽然是能吃饱,也是吃不好的,下级官兵也经常训练,所以几乎没有胖子。

家境优渥的胖子,也不会让孩子去读什么军校和参军了,即使安排去军队发展,也不会呆在下级官兵这个层次里,等着做炮灰的。

三狗身体本来就不错,从小在农村里翻山越岭上树下水的,在学校时候经常锻炼喜欢军训体育课,又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挑夫生涯,那可是实打实的高强度拉练。

英气勃发身体健壮的三狗(尽管在心里,还是不愿意做军人,想读个大学后,早点回老家谋一个职务,和明月厮守到老),顺利的通过了最后一个关卡,正式成为了一名黄埔军校入伍生。

学员兵分在第一、二总队,三狗他们这学些军官生暂时编成第三总队,每个总队差不多是八百多人,属于一个团的编制。

总队下面有大队,属于营的编制,中队属于连的编制,区队属于排的编制,最后是班,一个班十人左右,班长由队长从学生中指派优秀学员来担任,负责本班军事训练和内务管理等事宜。

一个区队三十人左右,区队长由上一期的优秀学员担任,区队长主要负责各区队军事训练。

一个中队一百多人,大队二三百人,总队八百多人,队长大都是由上好几期的老学员担任,也有教官担任的,比较少。

三狗所属第三总队2大队1中队2区队3班,总队长易隆是黄埔的老学长了,挂少将军衔。

大队长是黄埔四期的高家骏,挂中校军衔;中队长是九期的沈锦阳,上尉;区队长是上一期(第十期)的丁镇东,少尉。

三狗所在的3班,班长是来自本地南京警卫军36师的秦远山,秦远山本身在36师是少尉排长,来这里做个二等兵的小班长,也没有什么话说,毕竟是来学习的。

当然,一进了黄埔的大门,不管是军官生还是学员兵,都一视同仁,都是学员兵(二等兵),都要参加前6个月的新兵训练,训练结束后要考核,通过考核后,才能成为正式的军校生。

第一年入伍生教育期满后,要参加分科考试,参加每年的末尾淘汰考试,到最后能毕业的才是不怕火烧的真金。

三狗还不知道自己班有那些战友,就被通知去理发领物品,所有的男学员一律剃光头,像是一个大和尚庙里一样,三狗脑袋也被刨青光发亮的。

领了服装(包括内衣裤)、洗漱用品,集体去洗澡,大澡堂子里,一溜的大白屁股,三狗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不过看大家都无所谓样子,也装着无所谓的样子。

穿上新衣服,领了书籍、日用品等,找到宿舍的铺位,算是安顿了下来,三狗去找了原补充一旅的两个录取者,三狗原部队是补充一旅二团,一团的是郝冠英,三团的是傅连虎。

三人在这里,算是熟人了,自然凑在一起,也互相询问了各自的队伍,大家都在第三总队,巧的是,三人都在同一个中队里,只是区队不一样,三狗在2区队3班,郝冠英在1区队2班,傅连虎在3区队1班。

直到午饭后,二大队一中队长的中队长沈锦阳把大家集中起来,和所有新进的三大队学员们一起,在一个礼堂(中正堂)里开会,算是三总队的开学典礼。

大会的主持人先讲了一通欢迎辞什么的,就请易隆总队长先发言,易总队长是湖南人,声音洪亮、精神激昂的演讲着:

同学们,是风云,是际会,把我们召集在一起,我们要为我们在一起为未来奋斗的几年,鼓掌!

我是我们三总队总队长易隆,以后我们一起风雨同舟杨帆共进,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我们黄埔军校的校史。

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16日,先总理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通称为黄埔军校,就是我们现在学校的前身。每年的6月16日,是我们的校庆日。

刚开始军校由六个部门组成,政治、教育、训练、管理、医学和补给。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

当时,总理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总理还说:“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在这里,我插一句话,我希望,我们也能做到,入此门来,就不要存在升官发财想法,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还有当时总理为学校所作的训词,名扬天下: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黄埔军校迁校至武汉,同年九月,又迁校至南京;民国十八年(1929年),学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并陆续成立潮州、洛阳、湖南、湖北、江西、广州、成都、昆明、南宁、西安、新疆等多所分校;桃李满天下。

民国二十年(1931年),黄埔军校改名为现在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但也一直通称为黄埔军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