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106. 考取黄埔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106. 考取黄埔

作者:平淡的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里注明一下,黄埔军校最初是民国十三年(1924),在广州黄埔办的陆军军官学校,称为“黄埔军校”,民国十六年(1927),黄埔军校迁至南京。

民国十五年(1926),黄埔军校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在南京的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但大家都已经叫顺口了,一直延称为“黄埔军校”。

由于黄埔军校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全国各地开办分校,所以,南京的黄埔军校又称为“黄埔军校南京本部”。

黄埔军校对老百姓招生的报考条件非常严格,年龄在18岁至24岁之间;二要具备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在当年,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少之又少)。

三是体格须健康无重大疾病、传染病,并符合一定的身长和体重标准;其中身高差不多最少要160cm,体重不能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四是要党员(国民党),或是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有本党党员之介绍者。

三狗和秀才一个月前还只是个老百姓,肯定不是党员,对这些还是懵懵懂懂的,所以,部队上针对非党员者,每人由二个党员作为介绍,才能去报考黄埔军校。

招生考试分初试、复试两级;先在各省进行初试,初试及格后到南京本校复试。三狗他们初试在军队内部(类似军队保送),复试要去南京本部考。

其实按时间来说,新的一期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招生早就结束了,现在都九月初了,早就开学了。

但最近这几年,南京黄埔军校每年都会招一些在职军官(或失业军官)的插班生;除了在职军官的插班生,也会招一些少数军官短训,军官短训班的学制为半年以外,但绝大部分学员上的是学制为三年的普通班。

当时每年全国各部队保送前来参加考试的有几千人,但录取的不是很多,如果加上军官短训班的人数,则会多一点。

在职军官插班生必须在每年入学前插班,如果太晚了,错过了学科考试的划分,大部分只能等下一年的了。

三狗所在部队补充第一旅,旅长王耀祖,本身是广州的老黄埔,三期出身的,和现在南京本部的教育长张志中是旧相识了。

说起来,张教育长还是王旅长最早的上司,十年前,王旅长进黄埔三期学习时候,张教育长是黄埔三期的入伍生总队长。

现在南京黄埔校长虽然还是由委员长兼任,但具体事务都是由教育长来负责,所以,王旅长和张教育长联系后,三狗秀才他们一行二十多人,在旅部副官的带领下,坐车到南京军校本部,接受军校内部为各部队推荐过来的人员复试。

这个补充第一旅,是今年年初创建的,由保定编练处编练的3个步兵团组成,这3个团的士兵和下级军官,都是北籍(直鲁豫),大多为西北军的旧属,因生活所迫才当兵。

这个旅的旅长,最后找到一个山东籍的王耀祖来当,王旅长原先在江西独立第32旅下面做团长,就带了一批江西籍的手下军官,加入补充第一旅。

这些中下级军官大部分是军校出身,所以对军校的招生考试都很熟悉;部队很重视三狗他们这一批的备考生,在去南京考试之前,都给集中起来,让那些军校毕业的军官,来轮流给大家补习,教大家怎么考试、怎么学习等。

可没想到的是,三狗他们几十人到了南京军校本部复试时候,考前的学习还是很对点的。

复试主要考的是党义(三民主义等政治常识)、国文、算术(数学)等,还有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外历史等高中的课程内容。

尽管大家在考前临时抱佛脚,但是数理化这样的自然学科,是要靠时间顺序渐进学成的,还有外语,更是速成不了。

笔试过后是面试,面试主要是考语言表达,对军队军校的认识,爱国、爱民族、三民主义等知识。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些对一个普通的读书人,都没有问题。

最后的成绩出来时候,只有包括三狗在内的堪堪三个人被录取,刚好是补充第一旅三个团各有一人被录取。

秀才没有读过高中,自然考不了那些内容,考试一结束成绩还没出来,秀才就知道自己没戏了,情绪很低落。

等最后的成绩出来后,秀才被确定落选,由于有了事前的心理预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看到三狗被录取了,也替三狗高兴。

至于录取后的体检,大部分是过过场;三狗如愿以偿,高兴之余,也替秀才惋惜,不过秀才回去,肯定也是进旅的干部训练处就训的,出来也是个军官了。

本来从上饶兵营走的时候,兄弟们很郑重的一起跟他们俩告别,都认为他们会留在南京的。

现在,秀才得要回去,他自己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不出来,不过在三狗劝了半天后,心情平复了些,跟其他落选的战友一起回去了。

送走了秀才后,三狗马上修书一封,交给学校(私人是不能出去或是寄信的),寄送回家。也就是后来四狗在学校收到的那一封信了。

可这是十月初寄出的信件,怎么会一直等到第二年的二月底才收到,中途走了近四个月的时间。

只能说当年的邮政很落后,一封信在路上随随便便就走上个把月的,加上民国二十三年(1934)底,三狗的家乡江西,一直都在动乱中,兵祸连连,这信在路上更是走走停停的。

估计到了四狗学校时候,已经是寒假了,所以在等到四狗上学的第一天,就收到了去年十月三狗从南京寄来的平安信。

也就是造物弄人,时间也弄人,三狗被时间捉弄惨了,自己被认为死了,明月也嫁人了,这么悲催的事情,当事人三狗还不知道。

只是一直在等家里的回信,等到年底都没有等到,按时间来说,回信应该要到了,等得心发慌了。

生怕信给丢了,三狗又写了第二封信,复述了第一封的内容,也问为什么这么久没有回信?

也大致说了军校的入伍生第一年不能回家,加上今年寒假期间,要旁观上几期的学长们军事演习,所以,所有学员不得探亲回家。

结果,由于这封信写了上述的话,没有通过学校的审查(属于军事秘密),打回来从新写,把这一段话删掉了,才准予寄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