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法书象地,法伞象天

次年秋。

又是阴雨缠绵的天气,山海茫茫都不见。

他在炼一把伞。

炼书是机缘巧合,福随心至,妙手偶得,炼伞则是早有谋划,是在第一次仓促渡劫后回了山,他就在想自己的渡劫护身之宝该是什么样子的。

雷霆是天地灵枢,既有催发生机的无上造化,也有殄灭消解的杀伐之意。洗丹劫雷更是如此,劫雷生机澎拜,杀机也是尤为深重。

劫雷,劫字当先,降世之后是奔着裂解金丹去的,这是天地灵气循环往复的一环,是和生老病死一样的天地伦常。修行人要改命延寿,这就是逆水行舟,窃夺造化,便要历经天地的考验。

所以金丹得先抗住了雷霆中的殄灭杀伐之意,然后才能说去享有雷霆中的无上造化,使得金丹进一步圆满无暇。

人向来是聪明的,金丹是大道根基,何等珍贵,自然要小心呵护,万般保全,能不冒险,就不冒险,所以便想了个法子——炼制专门的渡劫之宝。

劫雷落下,先让渡劫之宝扛一扛那骇人的威势,那要殄灭一切的杀伐之意。不必完全截拦,或是分流,让金丹与渡劫之宝一同浴雷;或是分个先后,渡劫之宝扛着前面,金丹来渡后面。

至于渡劫之宝要分流多少,或者说要先扛多久,那自然是要根据金丹的品质来。只要金丹能扛得过,那在不裂解的前提下,那自然是受雷越多越好。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话对金丹也是一样。

金丹是大道根基,是法力源泉,也是可以祭出来对敌的宝物,或是掷击,或是化作法相,如果自身不够坚实,那何谈对敌?

雷霆洗丹便好似锤击煅兵,是去芜强身之法,但是过犹不及,需要渡劫人把握这个度。

程心瞻第一次渡雷劫时,因为来的突然,金丹才缔结不久,所以当时他挨了两道劫雷后,意识到不对,为了保险起见,不是看金丹能受多少雷,而是把身上的法宝统统祭出去分流雷霆,法宝实在扛不住了,那剩下的雷霆才浇到金丹上。

最后,也是手段尽出,飞剑、法剑、符箓、化身,甚至肉身,统统去分雷,这才勉强度过。而饱饮雷霆,这也让他的这些法宝化身数年动弹不得。

程心瞻自然要吸取这个经验教训,炼制专门的渡劫之宝。

此外,渡劫之宝也不仅仅只是指法宝,灵物和阵法都算。但是天地不可欺,用来为金丹分雷的渡劫之宝必须与金丹自身气息同源。

这也就是说,渡劫之宝身上必须只有渡劫人一人的气息,把别人的渡劫之宝直接借来用肯定是不成的,即便不是自己亲手炼制,也得在体内温养足够长的时间,散去旧主气息,侵染自身气息。

总览程心瞻手上现有的法宝,不过这么几类。

兵器:阴阳飞剑,五行法剑,雷属法剑,金水体剑。

礼器:法袍、如意、笏板、醒铃、明镜。

符宝:太上天都箓、玄机无漏符。

灵珠:玄牝珠。

宝镜:绛紫替命镜。

收容:赤瘿葫芦,洞石。

法书:括地广记。

化身:七节竹身、业火莲身、无尘莲身。

其余一些随身配饰、符箓以及一些在布阵、起坛时才会用到的小法器就不必再提。

这里面,可以并适合做渡劫之宝的,也不过只有雷剑、法袍、葫芦、地书这四样。其余的,因为材质、行属、炼法、功能等原因,过一过劫雷增长增长灵性还可以,专门去引雷却是不合适的。

程心瞻的第一次丹劫就是三九雷劫,这一次兴许更多,往后更是如此,所以他又专门再为渡劫炼制了一件法宝。

一把伞。

道家里,法伞有两种,一种是华盖,一种是混元伞。

《灵宝科仪法器》中说:「夫华盖者,悬珠垂旒,承天象宇,覆护群真。其制圆以法天,其色玄黄以应中和。天常在,故华盖不敛,以示法界常明,神威永驻。」

华盖是一种特殊的法伞,本身是一种礼器,是圣人祖师像出行时,或是高功大德起斋醮、登坛做法时需要的法宝,主护法遮秽、群魔辟易。

也正因为是礼器,所以华盖看着很是华丽,炼制起来也很复杂,很考究,每一处细节都要讲规矩,否则便不能称之为华盖。而且华盖象征着天与法,是常展不收的,一旦祭起来,是很扎目惹眼的。

一开始,程心瞻与姜为山讨论炼制法伞的时候,姜为山是一力推荐程心瞻炼华盖的,这正符合他万法经师的身份嘛!

程心瞻一开始有些心动,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扎目惹眼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华盖太讲究,条条框框太多,这样反而限制了程心瞻在炼器时的一些想法,要是炼华盖还完全按自己的心意来,那拿出来是要遭笑话的。

而且华盖常开这一点也不符合程心瞻的心意,他更喜欢的是引而不发,发则天崩地裂,就像平日藏剑于鞘,出鞘则事平。

所以最终他选择的还是混元伞。

混元伞的形制就多种多样了,也没什么拘束,可以说,法伞里除了华盖之外的伞都可以叫混元伞。当然,混元二字,也只是道家的叫法,最早来自于《道门法器定制》里的一段话,所谓:

「法伞者,开之则混洞如天,包罗万有;合之则敛气归元,藏锋守拙。道士持之,外辟百秽,内养真灵,乃动静相宜,出入青冥之器也。」

其实最常见的混元伞,就是俗世雨具的样子,分作伞面、伞骨、伞柄、伞顶四个部件。

程心瞻所炼的混元伞,全名叫做「罗天混元伞」,是混元伞的一种,和雨具伞形相像,但是要大上许多,即便是不施展变化之术,其伞柄也要高过人头,有的人,在法伞收拢的情况下,会当作枪棒来用。

一样的制式,程心瞻炼了两把,都是在天鞘山灭魔那会开始着手构思,这么些年来一直断断续续在炼着,直到今年才加快进度,马上就要炼成了。

这第一把伞,就是程心瞻要拿来渡劫的伞,他取名为「太乙青华伞」。

说到太乙,他身上冠以太乙之名的秘法不少,但是以太乙为名的法宝却是没有,从玄门得来的太乙神雷和太乙青灵箭也都给了徒弟,所以说,这还是他第一件自名太乙的法器。

当然,他以太乙为名,并非是自认为这件法器的品阶足够高,足以冠名太乙了,而是他在一开始的炼制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太乙救苦道统的法术和仪轨。

太乙救苦护身,其法术本就是很适合炼做护身挡劫之宝。

此伞此时就悬在洞府中,伞面撑开,大放宝光。程心瞻盘坐于虚空中,位于伞面之上,还在俯身执笔为宝伞书写符纹。

此伞高有六尺九寸,伞开径长九尺两寸,通体泛着青光。

一开始,伞柄和伞骨用的都是竹——明治山最不缺的就是竹属灵根了。

伞柄又叫法柱,程心瞻用的是青玉一般的琅虚竹,儿臂粗,共二十四节,伞柄底下嵌着一颗从西康得来的上等松绿石。

伞骨又叫法架,有三十六根,他用的是紫筋竹,泛着金石光泽,齐齐的排布在一起,又像是炸开的闪电。

伞面又叫法幔,所用布料是从收阴山那换来的,程心瞻游走天下,遇上了难得的漂亮云霞也会采上一些,积少成多了也有点份量。这次为了炼制两把法伞,都拿去收阴山换了,用云彩换来了两匹织好的云布。

收阴山的云布品质自然是没得说,上上乘的灵物,而用来做太乙青华伞伞面的当然是青云。据收阴山的弟子介绍说,换给经师的这匹布,用的是惊蛰天,雷暴云最顶上那薄薄一层泛着青光的云边,要采摘多年才能织上这么一匹布。

程心瞻也十分满意。

伞顶的形制就多样了,角形、剑形、珠形、葫形、花形、山形、镜形、兽形、鸟形等等,对于这把伞,程心瞻用青铜炼了一个小巧的九层宝塔当作伞顶。

把这些东西炼成一把伞并不容易,并非像是凡人制伞那样按工序把这几样装接到一起就行,这里面的行属调配和灵气衔接才是难点。

水属的琅虚竹和雷属的紫筋竹不能打架,轻不着物的云布得托住铜塔。劫雷劈落的时候,伞顶先收着,收不住了再分散到伞面上,多少的雷要散掉,多少的雷要顺着伞骨进到伞柄里,再传给金丹。

这还只是渡劫用,这伞自然不能只做渡劫用,要是用来做护身之宝,那伞面如何接下敌人打来的法术和法宝,是吸进来还是弹回去,力道又要怎么通过伞骨卸掉。

这里面的讲究可多着,也正是因为炼制起来如此麻烦,所以法伞其实很少看到有人用,远不及盾甲、帛帕、纱帐来的多见。

而程心瞻要炼制一件法宝,考虑的还要多一些。

法伞只能以外伞面对敌吗?如果高祭于空,内伞面朝下,能否以伞面为云,降下雷霆雨雾呢?

如果视伞下为另一方天地,撑开后能否把人收进去,再把法伞一收,做个羁押镇封的囚牢呢?

如果撑伞自成天地,能否以此施展幻术和构织幻境呢?

能否撑伞遮蔽天机、遮蔽高境探查呢?

能不能以伞柄为杆、伞面为旗,当作令旗阵眼用呢?

伞面收起,能否做个棍棒枪矛使呢?

程心瞻炼着炼着,想法越来越多,添加进去的五行之金和天才地宝也越来越多,伞面上绘制的符纹禁制也越来越密,云布铺了一层又一层,他原以为换的云布太多,后来发现差点不够用。

这件法宝也从一开始的太乙救苦护身之宝变成了一件融通万法诸道的宝物,一开始伞面上绘制的太乙护身符箓已经被遮了一层又一层。

不过「太乙青华伞」的名字他是懒得再改了,但此时的「太乙」,已经不光是指「太乙救苦天尊」了,而是指「道」,「青华」二字,现在也只是指外相的青华法光而已。

随着他的最后一笔落下,九层迭布的伞面再无处可着墨,被密密麻麻的图样与符箓占满了。

程心瞻收笔之后,特意看了一眼洞外,刮了风、生了云、下了雨、降了雷,但是并无劫意,程心瞻都有些搞不明白是巧合还是器成的异象。

他自嘲一笑,难不成还想着每个出手的法宝都能到达地书那样的品阶?

此时再看法伞,伞面虽然布满了花样,但是程心瞻下笔错落有致、深浅有数、粗细有理,所以看着并不杂乱,反而是有着别样的美感。

法伞通体看着还是青色。

伞面仿佛青冥穹顶,外侧绘着周天星斗,内侧绘着风雨云雷,但只要仔细看,便能发现,伞外的每一颗星斗,伞内的每一道云纹,都是由无数细微的符箓所构成。

这些符箓环环相扣,层层迭迭,生出万千变化来,如果看久了,便会发现这些符箓在动,紧着着,那周天星斗、风雨云雷也都在动,好似要把人的目光、把人的魂灵都要吸进去。

符箓从伞面上衔接到伞柄伞骨上,法光像水一样在上面流淌,伞柄伞骨看着还是竹样,但是叩之有金玉声,表明这早已不是初始时的材质了。

至于伞顶,更像是青冥星河中的一座仙塔,安然不动,周天星斗都围着它环绕,风雨云雷都在它身下,不知蕴藏着怎样的造化。

程心瞻看着宝伞,满意的点点头,连出两件宝物,法书象地,法伞象天,虽然这伞没有像地书那样召来劫雷,但是程心瞻也认为是自己当前炼法的巅峰了,满意的把伞收起,放入了紫府之中。

随即,他又拿出了另一把伞,这是一件在尺寸制式上和「太乙青华伞」一模一样的伞,但是整个伞呈现出幽暗的黑红色,把整个洞府都照的发热。

伞柄伞骨虽然也是竹,但用的却是赤底黑斑的旱枯竹,这种竹只有杆,没有枝叶,长在旱地,肚子里全是火气,成年后会把自己烧死,是一种很古怪的竹。

伞面也是收阴山制的云布,但却是采自夏日雨后,日落之时的火烧云,同时,带着一点阴暗的暮色。

伞顶程心瞻用了一个尖锥似的火蛟角,是他在庾阳斩蛟时得来的。

伞面外侧,细小的游动的符纹交织成了一片黑色的汹涌的火海,内侧的图案则是在一片漆黑的夜幕中,有坠星如火雨落。

这把伞要早于「太乙青华伞」炼成,是他为自己炼伞时顺手一道炼制的,是一件礼物。

“青伯,你来我这里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