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二百八十章 尘埃落定,旧缘新启

程心瞻听着那道熟悉的声音,脸上浮现出笑意,从自己离开伏霞湖到现在,洪长豹闭关了这么久,原来是在等这个契机。

是了,洪长豹可没有长辈护持,也没有仙兵防身,要是破境显露胎音,在苗疆腹地那样的地方,估计马上就有人打上门了。

原来,他是在等那个明修栈道的人出现。

现在好了,晋了四境,加上红发老祖留下来的神刀和一些其他的根底,伏霞湖也终于成为一块硬骨头了,这么些年浩然盟的投入与扶持没有白费。

“恭庆洪教主参玄,八面山为伏霞湖贺!”

天真童子乐呵呵回礼道喜。

“恭庆洪教主参玄,衡山剑派为伏霞湖贺!”

邓青阳又道了一遍喜。

按天下不成文的规矩,破四境而新立道场者,周边接壤地的世宗大派是要道一下喜的。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往后要是你家开分舵别脉,人家自然也会捧场。当然,只要你面子足够硬,名望足够高,人缘足够好,那道喜的宗派自然就不局限于道场周边的接壤地了。

苗疆邻武陵、巴蜀、滇文、南荒、三湘五地,但为伏霞湖贺喜者,仅有八面山和衡山两家而已。

这也不奇怪,道门为道门道喜,旁门为旁门道喜,都是庆祝自家道统兴盛。但如今南北魔道的肆虐下,旁门式微,大多转了魔门,这个新兴的伏霞湖,甫一现世,俨然就要成为旁门的扛旗大派了,哪里还有别的旁门大派来道喜。

衡山道喜,是因为知道这些年浩然盟对伏霞湖的扶持,也是看在近邻以及接下来要共御魔道的份上。而八面山道喜,纯粹就是因为天真童子有些欣赏这个在祖庭已失、祖师已死、四面环敌的境遇下还能强行破境再续法统的汉子。

等到东日西雨以及漫天红霞的异象消退,风波平定,天真童子回到了真武观,程心瞻和刘古泉也走了进来。

“见者有份。”

天真童子笑着说,随即把罡纱裁成四截,自己留了一截,一截喂给了真武剑,剩下两截递给了刘古泉和程心瞻。

刘古泉闹了个大红脸,

“无功不受禄,这罡你和仙剑收了就行。”

程心瞻也点了点头。

天真童子做事却是向来不二话的,把罡纱一扬,朝两人扔了过来,嘴上道,

“要不要随你们,掉地里散掉了可别怨我。”

两人见罡纱缓缓飘过来,对视一眼,便都收下了。刘古泉也是像天真一样拿手去接,程心瞻境界没够,用铅瓶收了。

“你赶紧回去吧,接下来怀胎有仙剑陪着就行,你告诉大师兄,等我这边元婴稳固,仙剑自然就会回去了。”

天真童子马上开始对刘古泉下逐客令。

刘古泉对这个小师弟是彻底没辙的,而且通过强劲的胎音和天地赠罡的异象,他是看出来了,武当山如果想成为世宗或者说是出第二个仙人,多半还要应在这位小师弟上。

“那你这道场初建,真武观里空荡荡的,我要不遣一些弟子过来,谱牒转到你这里?”

刘古泉起身,准备离开,但走之前又多问了一句。

天真童子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我自己招,武当山的不敢要,各个要本事没本事,眼睛要长到天上去。而且还有一句话你带回山去,只要武当不和俗世朱明断干净,我绝不回武当。”

刘古泉闻言摇头叹息,要是真这么好断那早就断了,何必拖到现在。不过他知道天真一心向道,对这些事是不愿理睬的,于是他也没多说什么,点点头就离去了。

等到观里只剩下天真和程心瞻两人了,天真童子那板着的脸马上就浮现出笑容,喊程心瞻到身边来坐。

“昨夜你是怎么发现那珠子的?”

天真问。

那珠子不凡,隐在夜色里,一开始天真和仙剑都没发现,虽然说等到了近前的话仙剑肯定能察觉,但是先一步被程心瞻照破了行迹,天真应对起来也就更加从容了。

程心瞻便答说,

“祖传的占卜术。”

天真童子点了点头,又说,

“天下间所有的占卜术都是越灵代价越大,以低卜高是大忌,你受了不小的伤吧?”

程心瞻笑着摇摇头,

“小伤。”

天真哼了一声,显然是不信,随后,他把手伸到程心瞻跟前,翻手一展,掌心光华闪过,便出现一个碧幽幽的珠子,

“拿去。”

程心瞻一看,正是辛辰子寄托第二元神的那颗珠子,而且挨了仙剑一击后,竟然还不曾破裂,只是宝光暗淡了好多。

“不要,不要。”

程心瞻连摇头,自己护法所作是报闻师讲道之恩,收了罡纱固然是因为闻师强塞,也是因为刘古泉在,自己不收他也不好收,既然已经得了灵罡,岂敢再收宝珠。

天真闻言笑了笑,把珠子掂在手里抛着玩,问程心瞻,

“你先别急着说不,你知道这是什么珠子吗?”

程心瞻摇摇头。

“这是玄牝珠,绿袍老祖的成名法宝,没想到,这样的宝物,他也舍得给辛辰子。不过绿袍老祖现在本事大了,眼界高了,出手阔绰也可以理解。

“加上他之前啃食辛辰子手臂,伤了他这位大徒弟的道基,以至于金丹残缺,应该是觉得有所亏欠吧。而且要是没有这珠子,以辛辰子被强行点上四境的本事,估计也坐不稳百蛮山。”

天真童子解释着。

程心瞻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玄牝?这两个字可不是乱凑到一起的,这听着也不像是一件魔宝呀。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是大道阴母的意思,与「纯阳」相对的「元阴」有些相近,是一个很高妙的道家词汇,魔头怎会给宝珠起上这么个名字?

程心瞻道出了自己的疑问。

天真童子便笑着解答,

“这当然不是绿袍炼出来的,是天生之物。”

“天生之物?”

天真嗯了一声,问道,

“「玄幽牝母煞」,可曾听过?”

程心瞻点点头,在古往今来出现过的地煞中,这也是一道排行极高的煞,与「黄极正戊煞」、「都天流己煞」是一个级别的,相传此煞有包容万象、催生发物的神妙功效,而且被誉为地煞中的“金母木公”,可以催发金煞和木煞,对金煞和木煞也有一定的克制。

不过自打此煞现世以来,便少有人得到,近百年来现世的越来越少,便有许多人认为此煞已经死了,没准新出的「紫火烂桃煞」就是顶替的这道地煞。

“这玄牝珠就是从「玄幽牝母煞」里诞生出来的灵珠,是天生的灵物,因为其包容万象、催生发物的神效,所以可以用来养出第二元神,亦可以炼做身外化身,甚至可以放入黄庭之中,修复破碎的金丹。

“这宝物一共出世过两次,第一次在关中骊山出世,被青城山拿了去,造就了「青城天下幽」的美名。第二次在南荒漓江出世,被绿袍近水楼台拿了去,被他炼成了第二元神。有一回,这绿袍几近被长眉打了神形俱灭了,但是又靠这珠子活了过来。”

天真再次把珠子递过来,对程心瞻道,

“魔道对待此等宝物只会用,不会养,虽然此珠历经绿袍和辛辰子两任魔主,损失了不少本源,又遭我劈了一剑,但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

“而且此珠沾染的血煞魔气,已经被我用仙剑炼去,你收起来好生蕴养,日后妙用无穷。”

程心瞻摆手,

“我如何能收如此重宝,此宝神妙,合该在闻师手中大放光彩才是。”

天真把脸摆起来,他的见识何等广博,一看就知道程心瞻使用占卜之术亏空了气血,甚至还有可能折损了寿元,而人之时限是何等宝物也比拟不了的。

“你还非要让我欠你一个人情?速速收下!”

说着,天真便要把珠子往程心瞻怀里塞,但见此,程心瞻马上起身,

“闻师这就是要赶我走了。”

天真童子气的大力一拍地板,

“长者赐,少不敢辞!”

程心瞻却道,

“功微而礼重,实在不能收。若是此宝对闻师无用或是闻师手上还多,那弟子厚颜敢收,但此宝神妙无穷,又是天下唯二的东西,所以弟子不能收。”

天真童子气的直瞪眼,却拿程心瞻没有办法,便又道,

“你先坐下来!”

程心瞻在离天真童子六尺远的地方坐下。

天真惦着手里的珠子,想了想,又说,

“这样吧,我把这珠子借你一甲子,这一甲子内我要安胎稳神,调理元婴,还有广收门徒,也没空研究这东西,你先拿去参悟,一甲子后,你送还给我,而且替我蕴养一甲子的珠子,也算帮了我的忙,这样可行了?

“你再不同意我就真生气了,我这一生气,滑了胎,那就都是你的过错。”

天真童子很是严肃的说。

程心瞻想了想,这样自己好像可以接受了,于是便行了一礼,

“如此,便依闻师。”

天真闻言一笑,像扔个桃子似的把珠子扔过来了,程心瞻连双手接好,甫一入手,便能感觉到珠子的不凡,清如鸿毛,凉如春雨,而且是直接能放入肉身窍穴里的灵物。

“好了,坐近些,有些成胎的事我还要叮嘱你。”

程心瞻来不及细看灵珠,先收入怀中,坐近了聆听道法。

乌飞兔走,这就一个月过去了,到了大暑节气,正是最炎热的时候。

在这一个月里,程心瞻不光是听法,还和天真童子一起布置了护山法阵。短短半个月,成不了什么事,就是搭了一个框架,山脉地脉还没加固,要说抵御四境修士攻山,那还远远不够。

目前,是紧着两个着急的事,做了一些法禁。一个是隐去行迹,肉眼凡胎不可见,如果要是凡人误入的话,使其转身回头。第二个是根据天真童子的要求,布下了考验阵法,想拜师入门的,得破阵走上来才行。

大暑前两天,两人才把大阵搭起来,到了大暑当天,便有人上山了。

两人坐在真武观里——在这一个月,也顺便把真武观的屋顶修缮好了,调用阵法观看上山求道之人的情况。

这定睛一看,程心瞻便笑了。

那人是一个魁梧大汉,方脸虬髯,一身的大红袍服,像是一个将军。

“心瞻何故发笑,来人你认得?”

天真童子问。

程心瞻点点头,

“闻师,可还记得你我初见面时,曾聊起过一个苗疆的寨子?”

天真点点头,又道,

“那怎么了,来人一看就是妖,不会是苗寨的人呀。”

程心瞻便道,

“他是那个苗寨的,不过不是人,是寨子里的一只红冠大公鸡!”

“哦?哈哈,原来如此,他们的鸡我很有印象,此妖也不错,根基打的很扎实,阳意充沛,很适合修行荡魔之法呀!”

天真童子笑道,随即又问程心瞻,

“心瞻还一直和那个寨子有来往?”

程心瞻点点头,

“之前一直有,但是前些日子去看,与我投缘的老寨主已经故去了,想来日后,走动会越来越少了。”

天真道人闻言称是,

“人走茶凉,颠扑不破,俗世情缘,不过弹指一挥间。”

程心瞻点点头,想着那寨子离这不远,要是纪开明能拜在闻师门下,那自然是极好的,全了一段情缘,走上康庄大道,也能看护寨民,着实是一桩美事。

就要看他自己有没有这个缘法了。

两人就这般在真武观中看着纪开明闯过一重重的考验,一步步的往山上走。

这一闯,就是三天三夜,等到第四日的早晨,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纪开明终于通过最后一道关卡,来到了八面山的顶上。

八面山也是一处平顶山,八面峭壁,只有正南方向被程心瞻和天真童子在这一个月里草草凿出了一道与护山法阵相融合的登山试炼的台阶。

此刻,纪开明踏过最后一级台阶,只见眼前豁然开朗,天色将明未明的,山顶上浮着一层青白雾气,不过人腰高,直教人误以为在水中。

一览无余的山顶上,边沿都是草坪,只有中间有林,林中有飞檐露出。于是纪开明便明白,那里就是真武观的所在了。

他开始往林中走去。

而真武观内,程心瞻起身告辞,

“贺喜闻师要收得首徒了,我也要告辞了,不然让他看见了,还以为是我暗中关照的缘故,这样不利于他日后的心境与修行。

“叨扰许久,承蒙学师**说道,让弟子获益匪浅,等来日,再来八面山听闻仙音。”

天真见程心瞻哗啦啦说一长串,不稀得听,挥挥手让他赶紧走。

程心瞻俯身下拜,等直起腰时,便消失在了真武观中。

此刻,便听院外传来一道声音,

“苗疆洪江籍,小妖纪开明叩见真武观主,诚愿拜入八面山,侍奉观主左右,修行真武之道,乞望成全。”

话音刚落,院门自开。

纪开明便见院中道观里端坐着一位道童,其人面相不过十岁孩童,粉雕玉琢,但是望其气息,却要比这八面山还有高大宏伟,他只看了一眼,便不敢再看,重重叩首。

“乞望观主成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