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两百一十九章 一呼百应,群策群力(二)

十来号人拥到程心瞻身前,面色热切。

其中一个老者隐隐站在其他人身前,这里似乎是以他为主。

老者朝着程心瞻拱拱手,便道,

“敢问可是程经师当面。”

程心瞻还礼,

“正是贫道,居士有礼了,不知是廖、曾、赖、刘哪位当面?”

老者便道,

“经师有礼,老朽廖钧山,忝为廖家家主,经师,里面请,咱们坐下说话。”

程心瞻自然说好,于是一行人便往村里落去,来到乾位的紧挨池边的的一栋建筑。

一行人进门前经过一个青石牌坊,程心瞻看到上面写着「杨公祠」三个字。

在杨公祠会客,这就是四大家的最高礼仪了。

进门之后就见到一方大大的天井,天井下面的财池里养着金色的锦鲤,锦鲤的尾巴极长,倒是有些龙鲤的雏形。

几人绕过财池,带着程心瞻来到正厅。

正厅后壁居中有个神龛,供奉杨筠松杨祖师的泥塑坐像,这位风水形势派祖师面容清癯,手拄木杖,看着就是测算无疑的高人模样。

只是不同程心瞻去句曲山、去散原山、去阁皂山,这里的人没有给程心瞻递香,而向来谦逊的程心瞻也没有主动去给这位杨公敬香。

因为杨公这道风水法脉不是三清门下,既然没有三清圣像,那光是这位杨公,还受不得程心瞻的拜。

四大家要拥程心瞻坐上正座主位,程心瞻自然不同意,要坐下面的宾座,这四大家又不愿意。

拉扯了一番,最后程心瞻坐上了正座次尊,看程心瞻坐下后廖家主才小心坐在了主位上,其余家主族老分列两旁宾位坐着。

不过这也无怪四大家多礼,杨公作为风水大家,形势派开派祖师一级的人物,想成就地仙而不得,最终以尸解仙飞升。

其所传赣南四大家,历代以来最高成就也不过四境,而且还时常断代,当下境界最高的廖家主,也仅仅只是三境。

四大家继承杨公法脉衣钵,以风水形势与驱鬼镇尸立家,尸解仙已经是其成道的最高追求。

而三清山的开派真祖,葛洪仙翁,除却内外丹道,在尸解仙一道上,更是继往开来的人物。在葛洪仙翁之前,尸解仙为旁门秘传,师徒口口相传,而且尸解时毙死之人极多,是一条险之又险的成仙小道。

是葛洪仙翁将尸解仙一道融会贯通后著书立说,吸纳入道门正统,提出兵解、水解、火解、杖解、文解等等分支,并罗列详说,提出许多尸解的仪轨规程,大大降低了尸解毙死之危。

这一功德无量的举动让尸解仙成为天下有仙志者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葛洪仙翁也被尊为尸解仙宗师。

所以三清山作为葛洪仙翁的道场,程心瞻作为葛洪仙翁法脉传人,在四大家面前自然备受尊崇。

“九龙归池非凡地,八卦列象自通神,贵村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程心瞻以赞叹开场。

廖家主闻言很是惊喜,便道,

“不曾想经师也懂风水学说?”

程心瞻闻言便笑了笑,解释道,

“廖家主和众居士恐怕还不知道,我是福地里明治山出身。”

“呀!”

廖家主站了起来,其余一众人也都站了起来。

廖家主拱手对程心瞻行了一礼,“竟不想经师还是传道祖师的法统后人。”

程心瞻起身让大家都坐下,他来之前看过了豫章地志、赣州州志以及三清山和明治山的山志,所以他心里也很清楚,明治山对于此地四大家,那真就是圣山津梁一般的存在了。

原因之一在于三清山葛洪仙翁之于尸解仙的地位,原因之二就在风水与御尸之道上。

风水一脉的开派祖师郭璞,也是东晋人士,与葛洪仙翁私交甚笃,风水一道的开派经典《葬经》成书,葛洪仙翁与其玄徒孙,也就是明治山的首任山主詹碧云也出力不少。

而风水形势派的开派祖师杨筠松,又与明治山第十代祖师邹无晦相交莫逆,风水形势派的开派经典《撼龙经》,邹无晦多有校稿。

另外,风水形胜处,地气造化,必然易发活尸,所以对于寻山定穴之人来讲,御尸镇尸是不得不学的道术,而在杨门四大家这一支上,御尸镇尸之法则源自于明治山邹无晦授杨筠松。

所以有些类似于程心瞻之于句曲山,杨筠松实乃三清山明治山御尸这一小支的外传弟子。

有了这份渊源在,所以廖家主才说程心瞻是他传道祖师的法统后人。

说开了这么一层关系,四大家对程心瞻是又敬又亲,接下来的话自然就好说了。

“不知经师此次亲来,可是有法喻传下?”

廖家主道。

程心瞻摆摆手,连道,

“廖家主实在客气,什么法喻,实话说来,这次贫道是有事相求。”

“请经师吩咐。”

程心瞻点点头,说,

“下面贫道要说的这桩事,无论众位做是不做,但万万是不敢泄露的。”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他也没有说什么狠话,但他既然专门发声提点,那这四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件事的份量。

厅中之人连连点头,其中还有三四个年轻一些的更是被几个家主族老撵了出去,剩下的不过八个人,这些人又是掐诀又是念咒,祠堂里灵光泛滥,里三层外三层也不知启用了多少法禁。

等做好了准备,这些人才紧张兮兮看过来。

程心瞻便道,

“是这样,湘西天鞘山是天下绝阴之地,又藏尸百万,你们四家定然是听过的?”

众人点点头。

“贫道欲平了天鞘山,解了绝阴地,度了百万尸,我听闻廖刘两家能斩龙断水,曾赖两家善调理阴阳,又都身怀镇尸之法,所以想请诸位出山,替贫道,也是为苍生,了却这桩魔患。”

程心瞻说道。

众人闻言一惊,面面相觑,心底难免都升起了同一个想法:

灭天鞘山?找我们?

不过应当是三清山万法经师的名头摆在这里,四大家的人脸色逐渐从惊疑变成坚毅,似乎都在逼迫自己做下什么了不得的决定,廖家主更是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正要表态,便听得程心瞻继续说,

“贫道一具法身就在天鞘山内,暗中掌控大阵,度化群尸以及破解阴阳格局会由阁皂山牵头,就是要劳烦众位以及族中子弟配合,到时候,山中宝物自有分润。”

厅中八人心情瞬间由沉重转为狂喜,一口气没缓过来,脸色涨成了紫红色。

这经师年纪轻轻,怎么说话还大喘气?

廖家主深深吸一口气,又起身相谢,

“多谢经师垂怜!”

四大家独斗天鞘山的胆子没有,但跟在三清山和阁皂山身后,赚功德捡宝物的胆子是有的,而且很大!

说不定,凭此一役,家族里最近几代或许能催生出一位四境来!

程心瞻笑了笑,要是没从这些人面上看见从惊疑到坚毅的转变,或许自己说上几句客套话就要走了。

毕竟风水相比于内丹、雷法这些虽说是小道,但是世上修行的也不是只有赣南这四大家。实说话来,也是看在同在豫章一地以及祖上渊源的份上,自己才走这么一遭。

他们也算抓住机会了。

“劳烦你们一趟,还说什么谢,贫道大概提一下,到时候要拜托各位的有两件事。

“一件是在贫道法身的遮掩下进天鞘山尸窖内封禁群尸,使魔头无法调动。另一件是在天鞘山外围解绝阴山水大势。

“第一件事由三清山牵头,第二件事由阁皂山牵头,过不了多久,自然会有人来与你们详谈,到时候你们也早做准备。”

四大家之人连连称是。

说完后,程心瞻没有久留,马上就告辞离开了,他婉拒相送,化作一团火光遁走了。

四大家的人一直目送着,一直看不见了火光,这才霍然转身。他们强压住激动,聚在一起商讨着,一边想要举四家之力大办,一边又要小心翼翼,生怕走漏了风声,其中滋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

————

飞离四大家,程心瞻没有立即离开赣南群山,而是拔高身形四下寻觅着,很快,他便找到了赣江。

这里靠近赣江源头,所以江水不像南昌城那边宽阔,也就百来步宽,他沿江上溯,很快就找到了江水源头。

这里是一处白石滩,石缝中水草丰茂,还有很多菖蒲生发,石滩上有孩子们在玩耍,摘蒲摸虾,两岸散落着不少民居,一派悠然野趣。

程心瞻在一处无人之地落下,拿出了一根法香,点燃后插进了石缝中,他静静待了一会,待香燃尽,他便离开了。

没入云端后,他顺着赣江一路往北走,远远的掠过阁皂山,来到了南昌城。

此时江心矗立着白龙沙洲,赣江到此一分为三,他还看见下游有不少净明派弟子在疏导水道,似乎这一分为三不光是白龙沙洲的缘故,还有净明派人为疏水导致。

他也不知为何要这样做,看了一会看不明白,便折身往大江西岸,进了万寿宫。

程心瞻现在进万寿宫自然不需要通传,山门处值守的人老远就认出了他,迎着他进了山里,又通报了沈照冥来接。

“你怎么突然就跑过来了。”

沈照冥听到消息过来了,还以为程心瞻是专程找他的,便要把程心瞻往自己洞府里带。

程心瞻止住了他,说道,

“不如先带我去见见玄在吧。”

程心瞻知道沈照冥的师尊在净明派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个事和他老人家通个气应该就够了。

沈照冥不知道程心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还是点头同意了,拉着他落到一处山头道观中。

“师尊,您在吗?”

沈照冥在观外喊着。

“进来,领着客人还在外面等什么,平日里为师也没见你这般乖巧。”

沈照冥闻言笑了笑,领着程心瞻进去了。

两人坐下。

“叨扰玄在了。”

程心瞻拱手。

“说什么叨扰的,心瞻能来老道便很高兴,咱们整个万寿宫都高兴。”

量远道长还是下意识避礼,嘴上笑着回道。

沈照冥左看看师尊,右看看好友,总觉得上次心瞻来山里取经发生了什么事,但师尊不肯告诉自己。

“对了玄在,我看大江自沙洲后被一分为三,既有天数地势在,但也看见了人力疏导,这是为何呀?”

程心瞻问道。

量远道人笑着回道,

“七分天意,三分人力吧,自心瞻立沙洲后,大江就被分流,山里人看了看,决定因势利导,索性将大江一分为三,导入下游,最终汇入鄱阳。这样泛灾时,洪水分三股而泄,下游的危险就能小很多。

“沙洲下游这三条支流我们称作北支、中支和南支。北支是主道,用于泄洪,中支用于灌溉,南支用于漕运。

“这样枯水期时,南支可以保障航运通畅,丰水期时三支泄洪,三水协同,分疏导滞。”

程心瞻听着连连点头,这便是术业有专攻了。

仔细想来,自许真君之后,豫章一带以及周边,但发水灾,净明派从来都是一时间到的,即便是太平景年,净明派弟子也常常开发和修缮水利。

“仁心圣教,功德无量。”

程心瞻赞叹道。

“谬赞了,不过祖宗圣德,我等晚辈不敢使祖宗蒙羞。”

量远道长笑着说。

程心瞻点点头,随即也说了自己的来意。

虽然净明派一不擅长斋醮,二不擅长镇尸,只不过自己才从这里得了天大好处,遍观典籍,在万寿宫里地位还要犹胜句曲山。

阁皂山的圣应道长和四大家的廖家主都没说错,解阴度尸,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微末散修或许不懂,但越是大教出身,越能理解这件事的份量。

自己应了许真君的谶,得了尊敬和好处,现在有这样一桩功德美事放在眼前,要是不跟万寿宫打声招呼,不太好。

只不过现在想来,以治水斩蛟闻名的大教,倒也不一定缺这么一份功德。

不过这就是程心瞻妄自菲薄了,世间没有哪个大教会觉得功德多。

量远道长听完程心瞻所请后,笑意像春水涨河一般从道人脸上溢出来,他拉过程心瞻的手哈哈大笑。

量远道长很开心,一是师门能分功德,二是见到心瞻如此优秀,心中对祖师的谶语更信三分,这第三么,就是遇见这样的好事,这位未来的地仙之师能主动想到其实帮不上什么大忙的净明派!

————

离开了散原山,程心瞻一路东行,出了豫章地界,来到了金陵句曲山。

听说程心瞻来了,承初真人在百忙之中还是抽空接待了他。

存天殿中,程心瞻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叨扰真人了。”

承初真人笑了笑,说道,

“我听说你有事相求?说说吧,我们句曲山有什么值得你相求的?”

程心瞻也不掖着藏着,便说,

“真人,先前我在仙山中也待过一段日子,曾经有所耳闻,咱们山中有一脉专门是驱鬼镇尸的?称作茅山道士?”

承初真人点点头,

“不错,在山里,存神和符箓是大支,内丹、外丹、雷法、斋醮这种,自然也有小支修行,其中,便有驱鬼镇尸这一脉,主要是帮境内百姓驱邪的。”

程心瞻点点头,说明了来意。

承初真人静静听完,随即便笑了,满意的看着程心瞻,说道,

“你是个好孩子,难为你做些什么事都还想着句曲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