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旅明 > 第695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四)

旅明 第695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四)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总得来说,由穿越众一手搭建的大燕国决策框架,截止目前运转顺畅,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虽说“生前”大多是**丝,但托了后世资讯发达的福,见识过全球那么多政体,大伙多少也有所了解。

所谓取长补短拿来主义。在这个民智还未开化的十七世纪位面,穿越者渡过一开始的适应期后,很快就坐上了顺风车,从一个地方小势力,吹气球一般膨胀成了庞然大物。

新生的大燕政权,比起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势力,都算得上是天胡开局。

由蒸汽机械喷涌而出的滚滚财富,令施政者挥洒自如,完全不怕试错......勤劳的土着所求不过是温饱和一份养家的工作。后世公民茫茫多要求,一言不合就上街......这年代还不流行这个。

穿越众建立的国家,既不需要给领民开出巨额的福利补贴用来换选票,也无需背着几十万亿的欠帐负重而行。既没有当前的施政压力,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更有着广阔的待开发世界,用来释放未来社会的矛盾。

在这种蓬勃新生的局面下,掌握了最高实际权利的内阁,是真的稳如泰山,威权日盛......绝不会出现阁臣频频跑路,首相走马换人的颓败局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远在北方前线的三师师长张中琪,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军方和内阁,有关于北虏一事的掐架结果。

虽说阁臣里亦有国防部长一把交椅,但毕竟人单力孤。再说了,这一次军方的诉求,是牵扯到国计民生,牵扯到整个国家战略方向的大势,压根不是内阁支持者人多人少的问题。

“老张,现在的局面你也清楚,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咱们都是穿贵,是国家的主人,要站在大局上看事情。”

见张中琪叹一口气,低着头再不吭声,情知对方已经软了的冯峻冯阁老,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开始讲大势了:“南海连续发生风暴和大海啸,咱们的补给船翻个不停。立锥堡......你应该也收到陆军司令部通报了吧......那边已经弹尽粮绝,开始煮土人的尸体做干粮了。”

“南洋要是这次立不住脚,咱们整体的二十年战略,至少要倒退五年......这个代价,内阁丢脸是小事,全体穿越者的宏伟目标,都要打折扣......你懂的,所有人的长远收益都少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南洋现在是紧要关头,在堆资源,这口气一定泄不得。广东那边,一师在轮调兵力打通西江沿线,这事也才做了一半,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旅明】 【】

冯峻说到这里,仰身往沙发背一靠,双手交叠在了已经略微发胖的小腹上,脸上有点揶揄,有点澹笑:“我不懂军事。你是带兵的,你教教我,眼下这个局面,国家如何能够将大战略调整到几千里外的北方?”

张中琪嘴唇动了动,但终归什么都没说,而是又叹了口气。

事实正如冯峻所说。大燕国虽说国势蒸蒸日上,但终归起家时间太短,根基不稳。

沿着大陆海岸线建立工业基地的布局模式,导致大燕国被迫在各地驻军。原本就缺乏的主力部队,被拉成了一条长蛇阵,失去了大范围的机动能力。

就这,快步疾走的大燕国,还在同时支撑两场针对土着的战役......其中一场在远离本土的南洋热带岛屿。

傻子都能看出来,无论是人力还是物资,眼下的大燕国,根本不可能支持在北方大举用兵。

张中琪虽说心底里也是承认眼下的大局,但身为军方一份子,他到底还是不好明确表态。最终,沉默半晌后,他只好咕哝一句:“那也不能放着北虏不管。”

冯峻闻言哈哈一笑,指了指对方:“老张,你这就是偷换概念了。内阁只是说暂缓,不要在今年试图对北虏一网打尽,什么时候说不管了?”

张中琪脸上露出了“老子就知道最终还是老子扛下了所有”的那种难看表情。

不能大举调派军力和资源实施甲级战略,那针对今岁北虏南侵一事,就只能搞吓阻、截击、劝离、抄截等等低烈度的乙级战略。

如果是前者,那么北方大战役一定会由军方最高层派人来指挥。但现在这种缩水局面,说不得就是张中琪来做这锅夹生饭了。

这一刻,张中琪之前隐隐的推断得到了证实。他搓了搓牙花子......“娘的就知道,这姓冯的大几千里找自己浪费口水,就没好事”。

“钱钱没有,兵兵不见,就天津这点人马,想要劝退皇太极,有点难度啊!”

冯峻听到张中琪这没好气的一句牢骚,不怒反喜,因为这预示着,张中琪已经默认了大局,开始考虑战术层面了:“天津屯的钱粮,足够你发动任何小型战役了。别忘了,内阁有报表。”

“至于人手......又不是打正面战场,要多少人?”冯峻说到这里,皱起眉头努力回想了一下,但大概率没想起具体人名:“我记得你们不是还养着那些个谁谁谁吗?......怎么,光吃不干?宠物狗吗?”

————————————————————————

深夜,从招待所出来,顶着头顶璀璨的银河,大燕国北方军事统帅张大人,拒绝了骑马,背着手,低着头,慢悠悠走在回程的路上。

事已至此,完全拗不过阁老大人的张师长,自然是丢弃幻想,开始认真思索如何完成自家躲不过去的任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旅明】 【】

反复回味了之前的会面,张中琪赫然发现,临走时,一旁姚建设不起眼的一句话,貌似才是重点:“事物都是延续因果变化的,不要照搬历史套路。既然当年皇太极被咱们砍了几千个正兵人头去献俘,那现在,我们的态度,皇太极就一定要重视!”“所以。”当时姚建设意味深长地说到:“这次的事,情报系统应该能发挥大作用。”

想到这里,张中琪心下豁然开朗,有了思路。下一刻,当他抬头,却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自己老巢,师部大楼。

收起杂乱的心思,张中琪迈步入内。随即,他快步来到战情值班室:今天发生的一切,需要立即和后方陆军司令部取得沟通。

不久后,在一个年轻通信兵指下,滴滴嗒嗒的短波信号,通过楼顶的军用天线,将第一封电报内容传递了出去:已与3号会晤。关于北虏一事,3号态度强硬势大难挡,请求立即做出指示。

看到电文发出去,张中琪顺手点了一根烟,坐下来,开始耐心等候。他知道,无论任何时候,总部都会有穿越众担任值班将军。他本人的呼号是最高等级,南边一经接收,一定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果然,不出所料,一刻钟后,译电员将电文递到了张师长手中。

事情到了这一步,对于冯阁老的嚣张,以及后方总部的反应迟钝,张师长实际上已经有了不详预感。但当他看到回电后,依旧骂出了“娘希匹”这个高档词组。

回电只有一行字:“坚持!顶住!陆军部在你背后,你不是一个人!”

“给老子回电。”张师长满脸怒火:“怂了就认,少拿老子顶缸!”

见发报员眨巴着眼睛没有动作,下一刻,张师长语气不善地问道:“让你发就发,愣什么?”

发报员结结巴巴地回道:“怂...怂字,四角号码里没有。”

“去喊你教官!怎么培训的,全是二把刀!”

张大师长骂骂咧咧地离开了战情室。

第二天一早,先是冯峻,然后是姚建设,最后通过电报,再次和后方详细沟通过后,张中琪终于确认了自己的职责: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在不接受大量军事资源的情况下,他需要尽全力维护北方稳定,给后方争取时间。

既定目标已经有了,再困难也要完成。

定下心神的张师长,随即将自家的心态调整到了战备状态:历史上,没过几个月,北虏大军就要再次入关。

不管在这个位面,北虏大军还会不会按时到来,张中琪现在就要做准备了。

与各方都沟通完毕后,两道电波再次从三师大楼发射了出去。

两日后的傍晚,一支由二十多匹精骑组成的骑队,自北而南,绕过了天津老城。

虽说骑队中人都穿着半旧皮袍,但仔细看去,骑手却是清一色年轻后生,进退行止也有章有度,不像是寻常江湖马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旅明】 【】

被骑手簇拥在中间的,是一个戴着毡帽,看不清面目的中年男人。

最终,骑队绕过了天津老城,径直驶入了飞虎营区。

再两日,一艘冒着黑烟的快船,急匆匆停在了军用码头。

船还没停稳,从内里便涌出了一伙军人。

这些军人服饰杂乱。有裹着绿色军大衣的,也有穿着大明武将服饰的,还有套着皮袍便装的。

从面相上看去,这批军将大多是正值壮年的中年汉子,其中也夹杂着几张年轻面孔,不知是子侄还是亲兵。

跳板刚一放下,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跳上了岸。前脚还没落地,后脚就已经嚷嚷起来了:“快,快,马呢,本将要见总兵大人!”

下一刻,脸上纷纷带着焦躁表情的一伙人,甩鞭打马,急速往营区冲去。

9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