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旅明 > 第194节 警察来了

旅明 第194节 警察来了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伴随着炽烈的热带阳光,强劲的海风,清澈透明的海水,元斗号上的10个水手,正在蓝天白云下,好整以暇地对着盖伦船打排枪。

为了避免自由射击带来的硝烟,以及船体起伏带来的精度损失,10人射击小队现在是同时开枪,并且只有在船体晃动到最高点的那一刻,班长才会下达射击命令。

所以,海面上现在情况就是:每隔半分钟左右,沙船船舷上会整齐的冒出一排白烟,半分钟后,硝烟早已被海风刮走,然后排枪声再起,如此周而复始。

这种方式唯一的缺点就是射速降低。原本每分钟能射出8——10发铅弹的二八大盖,现在只能用龟速打出1—2发。

然而阿利坎特号上的西班牙人不这么认为。

5分钟,仅仅只用了5分钟时间,对面这艘被魔鬼附身的怪船,就打出了疯狂的10轮铅弹。这些恐怖的子弹跨过了400米距离,陆续将4个水手送上了西天......错了,是天堂。

而盖伦船在惊慌失措中紧急发射的火炮,在临时添加药量后,连炮手都不知道铁球飞去了哪里。

桑多瓦少尉见势不妙,曾一度下令座船向对手靠近,然而这艘船尾时不时冒出一股青烟的怪船,很快就凭借着诡异的速度和硬帆的吃风优势,重新拉开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并且把差距拉大到了450米。

传统中式船在乱风地带是有机动优势的,但是由于硬帆总面积和自重的限制,船速是硬伤。然而元斗号这艘兼顾了灵巧和速度的魔鬼船,使得桑多瓦少尉感觉浑身无力,一筹莫展。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古怪战斗模式,急中生智的少尉下达了一道鸵鸟命令:所有人躲在舱板后方,船只继续前进。

聪明的少尉看出了对手的弱点:他们依仗着船速和射程的优势,不愿意和拥有八磅炮的阿利坎特号近身肉搏。

既然是这样,那么大家保持现状好了:盖伦船现在是满帆直航,铅弹是穿不透舱板的,随便射吧,大不了帆布上再添几个洞......

少尉的命令很快奏效。面对甲板上看似空无一人的局面,对手停止了“鸟铳”射击。

下一刻,响亮的“咚咚”声突然从海面上响起。拆除掉消焰器的M2HB重机枪,即便在正午刺眼的阳光下,依然喷出了高亮度的枪焰和火红的曳光弹。

从船舷上伸出半个脑袋的西班牙人,轻松看到了曳光弹的轨迹——在他们明白过来这意味着什么之前,12.7毫米的穿甲燃烧弹,便一头扎进了盖伦船的艉楼。

......

在后世人们熟悉电影片段里,总有些酷炫的海盗船长,一边喝着朗姆酒,一边潇洒地转动着面前的轮舵,操纵帆船航行。

然而这种画面,在18世纪以前,是不存在的。

18世纪以前,舵手是靠操作附在舵杆上的横舵柄,来控制帆船航向的。整个系统是一个“7”字型的简单横扳形态,舵手操作7的那一横,尾舵和舵杆是那一竖。

这种系统很原始,在恶劣天气下,有时需要4个人才能顶住横柄的压力。而且这种舵杆是安置在艉舱里的半通甲板上的,不像电影里那种轮盘舵,直接在露天甲板。

只需要位置稍稍错后一点,趴在元斗号艉楼上的雷剑,就能清楚看到盖伦船艉楼里,横舵柄那一层的位置:因为只有这一层的尾部是畅开的。

所以,用短点射不停打出的机枪弹,很快就试探到了尾舵这一层。

雷剑以前在非洲的时候,AK是经常能玩到的。后来在穿越前的培训阶段,无知无畏的雷剑将各种机枪打了个够,再后来穿越了,才知道免费请他玩机枪的某董事长的险恶用心......

450米距离上,12.7毫米的弹头,像穿豆腐一样打碎了舱板,下一刻,由能量裹挟着的木屑碎片和弹头,就将舵舱里的水手打倒了一片。

阿利坎特号随即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海面上拐了个弯。

枪声很快停止了,拢共用了不到30发子弹。

而看到海面上的曳光弹轨迹后,几乎是下意识弯腰跑进艉舱的桑多瓦少尉,这一刻在惨状前愣住了。

满地的人体零件和内脏,大片的鲜血,没了下半身后还坚持匍匐前进的勇士......

一把拦住紧跟着跑进来的水手们,少尉这一刻顿悟了:“停船,降帆,亮出白旗,我们投降。”

......

1小时后,阿利坎特号重新启航。

勘探队这次出航,自然是带足了翻译的。不但有西班牙语翻译,还有两个以前和台北土人打过交道的福建小商人。

当坐着小艇来到盖伦船上的翻译,将元斗号的来历,以及勘探队长潘明忠的要求告诉桑多瓦少尉后,西班牙人看着地上那碎裂的尸体,无奈也只能低头照办了。

于是乎,阿利坎特号重新起锚扬帆,向大员开去,而元斗号自然是跟在后边,开启了押送俘虏的旅程。

这时候就不用再开启木煤气动力系统了,而事实上,元斗号也已经玩不动了——木材的能量密度是远小于柴油和煤炭的,追逐来去了3个多小时后,船舱里储备的那点燃料已经见底,再要玩猫追耗子,就要烧船板了。

接下来就是警察叔叔驾到的戏码:舷号为301和302的两艘软帆纵帆船,在盖伦船从垦丁角掉头北上不久,风驰电掣般地迎面赶到了。

......

两艘警察船都是以17世纪的双桅纵帆船为原型,经过后世船舶设计公司重新计算线型后的新式帆船。

按照海军的命名规则,这两艘新出厂的帆船,由于吨位太小,于是落到了三级驱逐舰这一档次:舷号打头的数字是3。至于吨位更大的二级巡洋舰和一级战列舰何时列装,这个就没谱了。

301号舰长度是30米,排水量150吨,流线型的船体赋予了它在海面高速穿梭的能力。

西方帆船从17世纪到18世纪船速有所提高,主要来自于帆面积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帆,越来越高的桅杆......而水线下设计进展十分缓慢,飞剪的出现,是19世纪的事情了。

而穿越者新造的这两艘验证型驱逐舰,水线以下部分,是经过后世计算机模拟优化过的。尽管没有像飞剪船那样龙骨后倾,但是新船的航速依旧很高,不开煤气动力系统的情况下,顺风满帆,速度能达到13节/小时。

另外,两艘驱逐舰的帆装也经过了改动:前后桅杆上的主帆都是类似于中式船的斜桁帆,只不过把硬帆改成了洁白的帆布软帆。

主帆上方的顶帆,无论是横帆还是三角帆,一律被取消。

欧洲人需要尽可能增大帆面积来获得船速,然而穿越众不需要。通过修整船型和增加辅助动力带来的船速方面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些复杂的帆索和顶帆所带来的好处。

所以,新出炉的巡洋舰,没有安装笨拙,只适合顺风发飙的横帆,而是在主桅上安装了灵活多变的斜桁帆。另外,驱逐舰利剑一般的长艏斜桅上,悬挂的是适合逆风行进的三角帆。

这种简化过的帆装,再加上滑轮组的应用,使得驱逐舰不但灵活快速,而且定员很少:9战斗人员 1轮机人员,就可以满足一切航行所需。哪怕再加上两队炮组人员,20人也就满额了。

至于驱逐舰上的武备,则是两门安装在前后甲板上,带有旋转炮座和辅助瞄准设备的仿拿破仑炮。一款12磅口径,一款6磅。

用19世纪的滑膛炮来和17世纪的古老红衣大炮较量,好吧,这很欺负人,很适合穿越众的做派。

拿破仑炮和二八大盖的原型枪夏普斯一样,都属于本领域的巅峰。

一门标准的12磅滑膛拿破仑炮,重556公斤,它能将12磅的铁球,用5 度射角,精准投射到1500米的距离。如果射角增大到10度,那么距离就能达到1900米。

在1500米的射击距离中,拿破仑炮的炮弹,可以准确命中对方的火炮,而且南北战争中,还有很多命中对方士兵的例子。

拿破仑炮的射速很快,一个熟练炮组,每分钟可以打出4发炮弹——这已经超过17世纪所有的土著火炮和枪械了。

所以,拿破仑炮是一种机动性强,火力凶猛,并且制造和使用极为简单有效的武器。比起17世纪这些原始的蛇铳和红衣大炮来,经过200年发展,各方面完美结合的拿破仑炮,可以轻松吊打老前辈们。

哪怕是穿越众,现在也只能在金属冶炼方面做点文章,而没办法改变拿破仑炮的外型。事实上,眼下窑区生产出的第一批铸铁炮,性能是比不过青铜拿破仑炮的,只能说,比19世纪的铸铁炮要高端一点。

......

穿越众这个时代的海战,包括那些24磅以上的巨炮在内,能发挥作用的距离,事实上不会超过700码。

虽说很多大口径炮的最大射程可以高达3000码以上,但是在超过700码的距离上尤其是在海战中,双方舰船都是在各自运动中,命中率是惨不忍睹的。

如果在起伏的海面上,要想取得一个勉强能说得过去的命中率,那么船长们就必须将交战距离缩短到400码甚至300码以内。

事实上,后来大英帝国的舰长们,更倾向于在150码距离上才展开交战,这个距离上甚至褐贝斯都能发挥威力,更有的船长叫嚣:将炮口顶在敌人脸上射击!

所以,穿越众现在拥有的拿破仑炮,既有射速,又有准度,同样在1000米距离内,拥有光学观瞄设备的驱逐舰炮组,可以先发制人,用大量射击次数来弥补命中率,将对手的船只埋葬。

......

第二天中午,代表着穿越势力第一次插足台湾外岛岸的勘探船元斗号,就这样抓了一条小鱼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