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影后每天都被热搜 > 第530章不吉利

影后每天都被热搜 第530章不吉利

作者:妹妹鱼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6:20: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霍云霆说:“父母舍己救儿,这是伟大的父爱和母爱的交集。”

景遇继续说:“事故发生后,14人死亡,死者中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7岁。那位2岁半的孩子被父母所救,他的父母双双遇难,就在生和死的瞬间,用双手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件事打动了著名歌手韩红,她模拟被救孩子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歌,并经过多方联系,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

霍云霆说:“所以,这首歌包含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景遇说:“Z国古代最重视孝道,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这首歌唱出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心,现代孩子对父母感恩就会孝顺父母,这与古代的孝道一致,我用这首歌对孩子进行胎教,有什么不对?”

霍云霆从景遇手里抢过装参汤的碗,说:“你总是有理,你唱得对,这首歌我也爱听,来,我喂参汤给你喝。”

说完,他拿着调匙,搅动着碗里参汤,舀了一勺精华,喂到景遇的嘴里。

景遇喝了一口参汤,感觉到鲜甜爽口,爽心,说:“你觉得这首歌不吉利,我们明天是情空寺为我们即将出生的孩子烧香拜佛,求求菩萨保佑孩子顺利出生,出生后吉祥如意,你认为怎么样?”

霍云霆说:“情空寺的名字也不吉利,情空,情空,视爱情、亲情、友情都是一场空,如果情空寺改名为情实寺,我明天就去烧香拜佛。”

景遇说:“你有木有本事叫先生把情空寺改名为情实寺?”

在网络时代,木是通假字,通没,木有就是没有。

霍云霆说:“我木有。”

景遇说:“你木有本事叫寺院改名,明天就老老实实陪我到情空寺为胎儿上香还愿。”

霍云霆说:“行,明天咱们去情实寺,不,是情不空的情空寺。”

二僧说:“老子渴了,一拳朝地下打下去,就能打出一口井,就能用井水解渴。”

三僧说:“贫僧走了弯路也不怕,老子用双手把路扯直。”

如来佛恰好路过这三人身边,变成一美女,对三人说:“你们真牛,一人能拔树,一人能打井,一人能把路扯直,你们三人能合力抬起姑奶奶吗?”

三僧相视一笑,就过来抬,美女坐着一动也不动,他们先是使出的劲,后是使出和女人上床的劲也抬不起,美女哈哈一笑,变成如来佛,翻手一掌,将三大吹牛的妖僧压在身下。

从古到今,如来佛就把说大话者压在大雄宝座台下面,供游览的旅客们朝拜。

一休先生一边走着,一边向霍云霆和景遇介绍如来佛降伏吹牛妖僧的典故,很快三人进入大雄宝殿内。

大雄宝殿内金碧辉煌,塑成金身的如来佛结跌跏坐,坐在莲花台上,右手伸出兰花指,好像在偷听陕北民歌《兰花花》。

如来佛的塑像两边,屹立着四大天王的金像,四大天王各执宝剑、保护佛祖,降妖伏魔。

一休先生领着霍云霆和景遇,跪在如来佛像前的蒲团上,向如来佛的金身三磕头。

磕头毕,霍云霆对一休先生说:“请为吾妻之胎儿祈福。”

一休先生双掌合十,口中叨念:“我佛普度众生,若在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等一切众生,如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皆得福报,安乐颐养,延年益寿。”

念完为胎儿的祈福经,咚咚咚,一休先生再向佛像叩首磕头,末了,说了一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按照规定,霍云霆和景遇再念回向经,两人向佛像微微叩首,异口同声地念念有词:“愿我佛大慈大悲,回向给我们的孩子,消除其生生世世所做一切罪业,福慧增长,拔苦得乐,往生善道,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场为胎儿的祈福礼仪完成了,三人站起。

一休先生望着霍云霆和景遇,双掌合十,说:“祝你们早日生下健康活泼聪明的小沙弥。”

小沙弥就是小和尚。

在一休先生看来,当和尚是世上最高尚的事业,和尚=和谐 高尚。和尚者,和谐又高尚也,谁不想当和尚?佛不度无缘人,大多数人与佛无缘,故不得其门而入,想做和尚而不得。

景遇听先生之言,有些逆耳,这像什么话?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当小和尚,太离谱了,她威而不怒地说:“我们的孩子生下来,不做小和尚。”

一休先生说:“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众生从和尚修炼起,修成罗汉,由罗汉修成菩萨,再由菩萨修成佛陀,往生极乐世界,是众生的归向,你们的孩子一生来就是和尚,这是你们的造化啊。”

霍云霆说:“和尚一生不结婚,我们的孩子生下来,长大,读书,从业,然后成家,是要过夫妻生活的。”

一休先生说:“出家修行者,方为和尚;在家修行者,乃是居士。居士可以结婚。”

末了,他补充一句:“和尚修成佛陀,到了极乐世界,也是可以结婚的,不然,何以称之为极乐世界。”

婚姻是幸福的升华,没有婚姻,就没有极乐世界,不结婚的佛不叫佛,男佛娶美女,女佛嫁帅哥,如此形成的世界才是极乐世界。

爱情是多么美好,连天上的佛陀也为之心心向往,为之垂涎三尺,唾液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霍云霆问一休先生:“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一休先生说:“世人先立业,后成家,贫僧一心向佛,修成佛业后,再言及其他,佛业未成,何以为家?”

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屡袭击汉朝,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征,霍去病斩俘匈奴10万余人。汉武帝曾下令给他建造府第,并踢公主为婚,霍去病拒绝了,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千百年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成一句响当当的名言,激励着无数男儿将事业置于爱情之上,可歌可泣,可敬可佩。

霍云霆听到一休先生所说的话中最后两句竟吻合了霍去病的名言,不禁大为惊佩,说:“先生真是佛门仁人志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佛业故,二者皆可抛。”

一休先生双掌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当当当,佛门斋堂里的云板敲响了,表示寺院中午吃斋饭的时间到了。

一休先生做出邀约的手势:“本寺午斋,恳请二位施主品尝。”

霍云霆和景遇便随一休先生去斋堂品尝佛门膳斋。

善哉,善哉就是Yes,Yes的意思。

霍云霆指着桌子上的一道烤全鹿,烧子鸭,蒸熊掌,香辣虾等等菜,说:“你不许自己和我们吃肉,怎么桌子上全是荤菜?”

一休先生一笑,对霍云霆和景遇说:“二位施主不妨先尝尝再说话。”

霍云霆和景遇早已肌肠辘辘,各自用筷子凿烂烤全鹿,吃鹿肉,再夹起香辣虾品尝,原来是所谓鹿和虾都是麦粉所制,润口,比肉食的味道更美。

一休先生也用筷子夹起蒸熊掌大吃几口,笑着问:“二位施主,味道如何?”

霍云霆说:“这荤菜外表是荤菜,实际上是素菜,不过你们的素食比荤食还好吃。”

景遇说:“这就是佛门饮食的艺术性。”

一休先生说:“这种菜叫做荤素菜,外荤内素,有的是豆制品,但能品出鱼的味道。有的是麦粉制品,品出的却是肉的味道,这就是饮食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

霍云霆和景遇听罢,又把筷子戳向蒸熊掌,烤全鹿,烧子鸭之类的极品荤素菜。

景遇吃了一口面粉做成的蒸熊掌后赞不绝口:“哇,好吃,好吃,超级好吃!想不到真正的饮食艺术在佛门。”

一休先生拚命地吃,吃了三口蒸熊掌,四口烧子鸭,五只香辣虾之后,忽然想喝酒了。

可是佛门禁酒,该怎么办?

他只好起身离开霍云霆和景遇,去厨房里磨蹭了半天,返回到二人的斋桌前之时,端来了一杯茶。

他坐在原位上,一边吃素荤菜,一边喝茶,吃喝得不亦乐乎,竟说了两句雅语:“吃而不喝则罔,喝而不吃则殆。”

景遇说:“吃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吃则殆,喝而不思则罔,思则不喝则殆,先生,你又吃又喝又思,用思想指导吃喝,真是一代高僧。”

霍云霆插科打诨说:“孔子最傻,只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知道吃喝的快乐。”

一休先生又吃了一只香辣虾,然后喝了一口茶,说:“你错了,孔夫子是不折不扣的吃货,他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还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但这些全都是假话。”

霍云霆问:“他真正的饮食观是什么?”

一休先生说:“孔子非常讲究饮食艺术。他在《论语•乡党》中讲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要求食品尽可能精细,烹制时,切肉要切得细致。孔子对刀工的要求也很高,曾说过:割不正,不食。瞧,鱼肉切得不方正,他就不吃,由此可见,孔子是贪得无厌的吃货。”

霍云霆点点头,认同他的看法,一抬头,闻到一休先生的茶杯里飘出一股酒味。

他看见一休先生一副比吃货还贪馋的样子,就问:“先生,你讲过,佛门有五戒,其中一戒是不饮酒。如果有人喝了酒,怎么办?”

一休先生干脆地回答:“将此人逐出佛门。”

景遇也闻到了斋桌上飘出一股酒味,便知道了,一休先生弄虚作假,表面上喝的是茶,杯子里其实装的是酒,就说:“先生,如果现在有人在斋席上喝酒,你打算怎么处理?”

一休先生爽快地回答:“将此人逐出斋席。”

霍云霆用手扇了扇鼻子,说:“我好像闻到了酒味?”

一休先生害怕露馅,赶紧站起身,说:“贫僧的茶喝完了,贫僧再去打一杯茶来。”

他第二次跑进厨房里,打来一杯茶,坐下来喝茶,故意显示给霍云霆和景遇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