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当不成赘婿只好去做儒圣了 > 第二百八十一章双魁首(6000)

夜神战一掌发出,无所不辟的九字密印加上密宗的大手印,掌印裹挟着至刚至阳的佛力海啸般袭击而至。

站在船上的江寒也是一掌击出:“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在他念出这九字真言时,身上竟然涌出一股神秘玄奥的力量,这股力量并不庞大,却仿佛能够破除世间一切阻力。

在他那一掌挥击而出时,空中仿佛浮现出九个字,从第一个字临到最后一个字行。

“砰!”

掌印相击时,猛然一声炸响!

海水翻腾,激起了千层浪!

船只飘摇,几乎便要被海水吞没。

孔元济,衣山尽等人脸色大变,衣山尽还好,江寒站在她的前面为她抵挡住了掌印相击的大部分的威力。

而孔元济那艘船则是直接翻了,整个人也摔在狂涛巨浪之中。

他急忙抓住一块浮木,紧紧抱住。

而随着海浪掀起巨幕,夜神战那击密宗大手印竟然直接被江寒这一掌破开,整个人也是如遭重创的连连后退,猛地喷出一口血来。

他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为何会这样?为何自己修持多年的九字密印竟不如江寒的九字真言?

难道说须罗的九字真言当真是抄错了?

而便在这时,江寒已从船上跃出,百忙中撕碎一张记载着鼓风词的圣页,利用一阵快风将自己送将出去,飞到夜神战身前,喝道:“不动明王印!”

话落,右掌直接击向夜神战胸口。

夜神战心中又惊又怒,惊的是为什么他也会不动明王印,怒的是江寒一个儒生竟敢近自己的身。

他挥掌准备格挡,但适才被江寒破开了九字密印,心神动摇,竟然被江寒逼到身前才反应了过来。

也是实属离奇,儒生对敌往往是有多远站多远,再利用诗词曲赋伤人,若是儒生让人摸到身前,许多手段都用不出来。

偏生江寒竟然逼迫近前,打了个夜神战一个所料不及。

只有江寒自己知道,现在的他才气力气几乎都已耗尽,所依靠的便是九字真言。

且九字真言能起到作用并非江寒精通此咒,而是江寒以真的九字真言对付夜神战错字的九字真言,方才能一击破之。

如果不抓住机会,利用夜神战错愕的时候将其击杀,等夜神战反应过来,不用九字密印改用其它,耗尽才气的自己绝非他的对手。

夜神战咬着牙根,全身凝聚法力,双足后跃,想要躲开江寒这一掌不动明王印。

“嗤”的一声!

想象中威力无俦的一掌却没有出现,反而胸口传来了一阵剧痛,夜神战惊愕的低头,便看到自己的胸口赫然插着一根笔。

一根通体漆黑锃亮的笔。

破杀笔!

“这是不动明王印?”夜神战张了张口,感觉到那支笔所传来的阵阵杀伐、暴戾之气,痛苦得面容都扭曲了。

江寒用力一拍,直接将破杀笔深深的拍到夜神战的心脏中,而后,他失去力气的倒在海水中。

夜神战捂着胸口,踉跄后退,终于猛地喷出一口鲜血,直挺挺地倒在学海之中。

江寒平躺在海面上,把脸露出来喘气,嘲笑了一声:“我哪会什么不动明王印?那不过是唬你的。”

他只会九字真言,纯正的九字真言并没有什么不动明王印。

不动明王印乃是密宗结合九字真言而创造出来的,江寒自然不会。

之所以这么喊,不过是想给夜神战一种错觉:对方竟然也会不动明王印,不动明王印威力巨大,自己不能硬扛。

结果便是破杀笔捅进了夜神战的胸口中。

江寒喘着气,该结束了吧?再折腾下去,就让自己死了吧。

突然,周围的海水变得汹涌起来,海心的定海尺也在微微颤抖。

江寒心中一惊,不会又出事了吧?

便在这时,一阵白光闪过,他直接离开了学海,出现在书山脚下。

同时出现的还有衣山尽,孔元济,于谋,燕青四人。

“夜神战被你杀死,符阵消散,圣墟已经恢复,接下来你们可以离开学海了。”

身旁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江寒抬头一看,是那位学海主考官。

他松了一口气,起身拱手道:“多谢考官搭救。”

“你为何会道门的九字真言?”学海考官盯着江寒道,语气虽然平静,却不知为何透着一股令江寒心惊胆战的压迫感。

这个问题必须好好解释,道门在大夏是邪道,如果不能解释清楚,我很可能会被当成邪道的……江寒心中一惊,说道:“我是模仿夜神战所使的九字密印的,本想着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居然有用。”

学海考官平静道:“你所念九字与他的不同。”

江寒心中迅速一转,已经编好了理由:“我父亲对道门中人痛恶至极,曾经在邪道手里缴获一些道书,其中便有记载着九字真言的书,我闲时读过,不小心便记住了,因此方才知道这九字真言传到须罗有错字之事。”

学海考官点了点头,脸色登和,看来是认可了他这个解释,说道:“邪道起源于五斗米教,曰:正以治邪,一以统万。盛时有数万教徒,当时亦有许多儒生信奉道门。道门之中有一书曰《玄女经》,教人黄赤之道,即为房中术。先秦之时代,盛极一时。”

江寒不知道这位考官为什么对自己说这些,当下认真聆听。

那考官道:“最初儒道合一,许多儒生亦学习此术,后来此术走火入魔,陷于邪途,有方士、道士、官吏为修行道术,征逐女色,荼毒百姓。房中术便成为了左道旁门、纵欲淫乱之术,正人君子皆耻之。再到后面,方士欲求长生,甚至以女人为药,直至被文人厌弃,视为邪门歪道,邪道因此而来。”

江寒恍然,原来如此,他一直奇怪为什么在这个世界道门变成了过街老鼠,原来在某个时间段道门发展歪了,从正派发展为邪门歪道。

当然,其中或许还有部分道士修行正道,只是因着那一群陷入邪途的道士,导致道门中人被统统打上了邪道的标签。

“今后若遇邪道,可以九字真言制之,但你须修持正心,努力修行儒术,切不可堕于邪道。”考官道。

“多谢考官解惑,学生定当坚守己心,绝不堕于邪道。”江寒急忙道。

“嗯。”那考官微微点头,道:“此番学海你为魁首,已有成为半圣之姿,但修儒之路难且艰险,如若不能渡过前方的险阻,便有再大的才能亦也无用,去吧!”

手指一点,一道亮光没入江寒脑袋。

江寒眼前一黑,一阵失重感传来,便退出了圣墟。

当眼前再次亮起时,江寒扫视四周,便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太学府的儒圣庙。

同时其他人也都回来了。

有人面露茫然之色,有人面露懊悔之色,有人面露惋惜之色,也有人面露狂喜之色。

虽然天龙和夜神战捣乱了书山学海,但大部分的学子还是顺利的参加完了书山考试。

“这书山也太难了吧,我原以为自己能抵达书山第五阁,谁知道第三阁便失败了。”

“你还能抵达第三阁,书皇兄在第二阁便被那贼秃杀了!”

“这一次谁得到书山魁首?谁又是学海魁首?”

周围的学子互相交流起来。

江寒环视四周,便发现天已经黑了,自己在书山中待了那么久,外面才刚刚天黑,看来书山的时间流速和外面不同。

不过……学海魁首得到的裨益是什么呢?

江寒心神沉入颅内,只见颅内的九枚文宫点亮了四枚,第五枚文宫似乎也有了点亮的征兆。

开窍文宫如同一座小庙宇,庙宇煜煜生光,神念一点,庙宇中便涌现出无数书籍,比以前还要更多。

修身文宫如同一座二进的宅子,宅子烛火通明,神念一点,便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使身体变得暖洋洋的。

立命文宫最亮,文宫如同宫殿,光芒璀璨,宫殿门口有四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面都有文字,赫然便是横渠四句。用神念一点,便驱散了心里所有负面念头。

令江寒诧异的是,事天文宫却并非宫殿,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中竟立有一座大山。

海中漂载着不少船只,神念点击船只便浮现出文字,有的是诗,有的是对子,有的是九字真言。

“我的文宫发生了变化,可以储存的才气更多了,这便是书山学海获得的好处吗?”

江寒目光微动,文宫的大小决定着才气的量,文宫越大,储存的才气便越多,如今第四枚文宫竟能装载海水和大山,可以储存的才气绝对是一个恐怖的量。

“原来如此,孔圣刻刀用来削斩的并不是才气的量,而是储存才气的空间,而如今我能储存的才气只怕还要比一般的五品君子境多,若动用儒圣刻刀,连君子境也能斩之。”

江寒查看完文宫的变化,这才满意的退出文宫,自己的实力现在已经不低了,说不定连大哥也打不过自己了。

这时候周围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不少人向江寒抛来异样的目光。

“我记得他好像走到了书山第七阁还是第八阁,书山魁首不会是他吧?”

“你们不知道,那秃驴便是江寒斩杀!”

“什么?那秃驴就是江寒杀的?不可能!那秃驴武功修为那么高,江寒怎么杀得了他?”

“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不信,待会问问留在外面的大儒不就行了?大儒们有一件文宝叫八方宝镜,可以用来观察书山学海发生的事。”

这些人中也有跟江家关系不好的,此时听说江寒可能会是书山魁首,脸色都是有些难看。

就在这个时候,儒圣庙里齐齐走出好几位大儒,所有人立马安静了下来。

这些大儒中,有国子监的祭酒周鸿雁,有大国手禇云栖,有《大夏日报》主编楚靖之,有集贤殿书院大学士于钟景,有太子太师赵贞文,有集贤殿大佬冯病材……

几乎整个大夏的大儒都在这里。

不在的大儒要么岁数太大,要么远在大夏之外,要么则如顾清秋一般被朝廷委以重任,前往某个地方出仕。

江寒看这么多大儒则是心想,为什么钟府君不在这里?

钟府君也是大儒,而且是实力上的大儒。

周祭酒看了一眼禇云栖,道:“你来宣布吧!”

禇云栖点了点头,按理说应该由钟府君来宣布书山学海的结果,但钟府君追杀悬灯而去,现在不知到了哪里,只能由他来宣布。

当即禇云栖走出两步,朗声说道:“此次书山学海已经结束!书中名单如下,攀得书山第三阁为……”

“攀得书山四至六阁为……”

“第三名,为殷都衣家衣山尽,上得书山第六阁,学海竞渡第三名!”

“第二名,为孔家孔元济,上得书山第七阁,学海竞渡第二名!”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是大感讶异,第二名和第三名竟然都不是太学府或国子监的人。

孔家人便算了,第三名竟是衣家的人,衣家的参赛者好像是一个女人吧?

禇云栖顿了顿,朗声道:“书山魁首者,为太学府江寒!攀得书山第九阁!学海魁首者,为太学府江寒!学海竞渡第一名!”

此话一落,现场一片哗然。

所有人面面相觑,瞠目结舌。

“书山魁首?还有学海魁首?我没听错吧?”

“他一个人竟然夺了两个魁首?”

“你们听到了吗?他竟然抵达书山第九阁?!”

“开什么玩笑?书山第九阁?这怎么可能?”

“喂,我不是在做梦吧?当初被称有半圣之姿的余傲也不过抵达了第八阁啊!他竟然到了第九阁?”

“当初到底是谁说他是纨绔啊?”

禇云栖伸手虚压,似有无形大手将所有人的声音压了回去,朗声道:“江寒不仅夺圣墟双魁首,更于圣墟之中斩杀妖僧天龙,须罗王子夜神战,粉碎其阴谋!太学府将奖励一件半圣境文宝以及三件德性境文宝!”

对比前面的消息,后面的奖励给人的震撼反而小了很多。

江寒心中一喜,这奖励也当真丰富,说起来他手里虽然有一件半圣境文宝和一件德性境文宝,但限制都颇大。

儒圣刻刀斩人亦斩己,而且只对儒生有用,像这次书山学海完全用不上。

破杀笔威力强大,可惜有极大的副作用,哪怕有立命文宫镇压,但江寒每次使用都感觉自己的情绪被破杀笔控制。

禇云栖微笑着看向江寒,道:“江寒,你此番夺得书山学海双魁首,何不留诗一篇,一来纪念此次圣墟,二来亦可作为榜样,勉励学子。”

江寒心想禇云栖你还真是无时无刻不在想蹭我的诗,他本想拒绝,但随即就看到禇云栖身边的大儒都看向自己,脸上露出期盼的神色。

甚至其他学子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

江寒知道推辞不了,只好道:“好吧!不过我在学海里写了太多的诗,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诗,不如写一个对子吧!”

对子?禇云栖想起江寒在第七阁所对的对子,当真绝妙无比,当即点头道:“对子也行,你要写什么对子?”

江寒道:“请赐文房四宝。”

太学府中自然不缺文房四宝,很快就有夫子取来了文宝四宝,又抬来桌子。

江寒铺平宣纸,微一思索,便提笔书写。

若让他写一首诗,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合适的,但对子他却刚好记得一幅,而且正好可用在这个时候。

所有人都是目不转睛的看向江寒,翘首以待。

谁都知道江寒诗才横溢,是大夏诗魁,但他对子水平如何却没多少人知道。

谁都在好奇他会写出什么样的对子。

很快,江寒簌簌落笔。

而禇云栖在旁边也将他所书写的对子念诵了出来:“书山有路勤为径。”

大儒们都是愣了一下,他竟以书山为内容来写对子?!

不妙,书山学海乃是读书人的圣地,承载孔圣人的一缕精神,若是写得不好或有违圣人之意,只怕会引来天谴。

轻则文宫动摇,文位下降,重则文宫崩塌,沦为废人!

这绝非闹着玩的啊!

禇云栖心中也是一惊,刚想阻止江寒,他已经将下联也写了出来。

学海无涯苦作舟!

禇云栖心中更加惊骇,江寒的胆子也忒大了,竟将学海也写了进去。

然而当他品味这个对子时,却猛然发现这个对子写得极妙,蕴含着大义理大学问。

“好对子!”

禇云栖眼睛一亮,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对子简直绝妙!

连同后面的大儒们也是面露异色,眼光闪烁。

好对子啊,当真是好对子!

以书山学海为题,书写劝学之对,虽然通俗简单,然而其中所包含的哲理却令人惊撼。

便在这个时候,那张宣纸上竟涌出现一道金光,冲天而起!

霎时间整座儒圣庙微微一颤,紧接着庙里的钟磬竟在这一刻齐齐响了起来。

“儒道异象!是儒道异象!”

“江寒到底写了什么?竟然会出现儒道异象?”

“我的天,他不是只写了对子吗?为什么写对子也会出现儒道异象啊!”

“等等,你们看!”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蓦然发现儒圣庙两边的对联竟然变了!

原本儒圣庙外的对联是一位半圣所写的: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然而此时此刻那副对联竟在脱落,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新的对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如此奇异的一幕直接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铭碑之对!”禇云栖又惊又喜,道:“唯有受圣人认可的对联方能铭碑,便如书山第七阁中的一样,江寒所写的这副对联取代了原先的那一幅,便证明冥冥之中的圣人也认可了这幅对联。”

周鸿雁也是惊喜交集,铭碑虽不是诗文五境之一,却是最为奇异的一种异象,能达到铭碑的诗文少之又少,没想到江寒这个对子竟然铭碑了!

一时之间周鸿雁有些惋伤,如此的人才本来是国子监的啊!

而与此同时,京都之外的各州学府,县学府也都出现了异象,府门前的对联都是突然脱落,而后金光闪烁,竟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对联。

一时之间大夏各地无数府长府君惊骇不已,连发鸿雁传书,向京都询问这件事。

看着突如其来的异象,江寒也是懵了。

不是,怎么又有异象了?

他压根没想到这个对子竟然能够造成这么恐怖的异象,要知道搁后世,这对子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啊!

突然江寒想到自己还是太疏忽了,后世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东西,足见其这个对子的重量!

而且这个对子出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连苏轼都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意思是韩愈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可见韩愈的影响力。

当然,韩愈的影响力不仅仅在文坛,在某些地方甚至被百姓视为圣人。

韩愈曾被贬潮州,他有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便写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潮州属于岭南之地,毒虫遍地,百姓未经开化,当地百姓甚至茹毛饮血。

韩愈被贬之后,并未心灰意冷,而是做了四件大实事。

第一件实事便是驱除了当地恶江的鳄鱼,当地鳄鱼为害甚烈,被鳄鱼吃掉的人不计其数,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除掉鳄害。

第二件实事是兴修水利,推广先进耕作技术。

第三件实事是赎放奴婢,下令奴婢可以用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

第四件实事影响最为巨大,那便是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开化民智。

在做了这些事情后,潮州百姓为了感谢他,改恶江为韩江,改东山为韩山。

有后人称赞: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论诗词,韩愈不如李杜等人,但论文章,论作为,韩愈却要胜之。

在潮州百姓眼里,韩愈便是圣人一般的存在。

能做到百姓崇敬供奉千年的文人,历史上又能有几个?

江寒心想自己还是忽略了韩愈这个对子的影响力,只怕又是一个镇国之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