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神诡世界,我能修改命数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千年世家,法纸降临

「还是纪千户想得周到。

天香楼发生的惨案,本官会尽力寻个说法掩盖过去。

对于那些枉死的无辜百姓,本官能够做的不多,只有给足抚恤,好生安葬.....亏得常守静那贼子也下得去手,一百多条性命弹指间便没了!

他往常可没少去散花阁,与名士、商贾开宴饮酒,听曲作乐!」周绍成咬牙切齿,眼中藏有深刻悔恨。

若非他识人不明,将这样一头豺狼放在身边,又岂会造成这般大祸!「域外四尊的爪牙,灭圣盟的余孽。

肉壳与心神,早已被心神侵染。

人命于他们而言,乃最轻贱的东西。

尤其是那些贩夫走卒、贫寒草芥,简直与猪狗没甚区别。」纪渊眸光微微泛冷,语气淡漠道:

「武道有这么个说法,踏入五境逆反先天,从此再非俗世生灵。

四神的奴仆亦是如此,从他们跪下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是'人',而是邪魔之流。」周绍成正色以对,颔首道:

「如此再看,圣人开国之初,马踏江湖、破山伐庙,收天下之功法,禁绝私下流传....果真是高瞻远瞩!

倘若不加以制止,跟历朝历代一样任其发展。

再过百年,江湖气运转化,保不齐又出几条野心勃勃的潜龙,危及社稷安稳!」

纪渊眸光闪烁,随意跟周绍成寒暄几句,将赤练法王、白眉法王,还有背后牵扯的怀王府,这些必须上报的大事敲定谈妥。

因为太子只是监国,许多府州的地方政务,奏章公文,都要经过六部、内阁两道流程。除去黑龙台与钦天监的密报,其余诸事难以跳过。

因此官场上才会把入六部、入阁,视为登青云路上的两座龙门天阶。

调至六部任职,才有投靠山头的进身之阶,不再是任由呼来唤去,逢年过节连尚书、侍郎府门都进不去的小角色。

而拔擢入阁,则代表着自成一派、自成一党。站在朝堂的最高处,算是文臣之顶尖殊荣!「纪千户,还请不要轻视这份稻种粮方。

辽东那地方苦寒,又是大雪、又是大旱,屯田极难,养兵耗费巨大。

圣人不再临朝后,辽东每年都向朝廷索要过百万的银子,且日益加剧,没少让户部抱怨,说是白山黑水一泥潭,拖累中枢供养之,是吸国库的血!」

周绍成于为官权术上较为迟钝,可谈及感兴趣的算账、屯田、养兵,那张硬邦邦的木头脸便有了几分神采。

「仔细思忖,这话对也不对。

自昭云侯年长兴、定扬侯郭铉永镇辽东,已过去六十年有余。其辟土四百里、屯田万顷、岁入十五万石左右。

以每个兵丁发粮三十斤的最低来算,这些堪称杯水车薪,连定扬侯麾下半支卫军都养不活。

更别提气血武道第一境,内炼、外炼消耗不小,必须用肉食壮大大气力。再加上当地百姓种地,也要吃饭,不可能全部用来养兵。

且辽东数府,锦州、宁州、阳州都很贫瘠,大多靠南州两座粮仓支撑。所以真要把账算清楚,最开始定下的百万辽饷并不算多。

但昭云侯病故之后,定扬侯一手遮住白山黑水的那片天。

粮草饷银是越要越多,可二十年前就辟土四百里的贺兰关,至今也没有挪过半寸。为何此前东宫派过的几个钦差,都难站住脚跟?

其一就是无人可用,辽东有一句话,虽不知景朝,却闻年侯与郭侯。

白山黑水除开响马大寇,其余披甲执锐之辈,均为昭云侯、定扬侯的家将。其二,则在于没有立足之地。

各座军寨的百姓、筑造坞堡的豪强,谁不仰赖两

位侯爷的鼻息过活?一个外人兀自闯进来,想要整顿糜烂局势,也是处处受阻,举步维艰。」

「原来如此,纪某受教了。」

纪渊面色肃然,认真倾听。

周绍成这番话算是交浅言深,从细微处下手,将辽东局势深入浅出讲个明白,而非简单的空泛而谈。

若非有着救命之恩这层情分,对方未必会说得这么透彻,甚至于指名道姓提及定扬侯。「千户巡狩辽东,首要是拿下一方根基,能够屯田养兵。

不然的话,仅你手底下的斗牛小旗、云鹰缇骑,到时候都难供养。

要知道,盐铁、药材、米粮等物,都把持于几大商行,他们背后又是年侯府、郭侯府。倘若撕破脸皮,让你寸步难行,并非虚言。」

周绍成不懂笑里藏刀、装聋作哑那套为官之道,可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府州之地,却有异于常人的敏锐眼光。

他从每年户部的饷银、屯田岁入等数额,就将辽东具体情况窥得十之八九。「今日得听周大人一席话,纪某实感受益良多。」

纪渊郑重抱拳道。

「纪千户无需再称大人,我过一阵子就辞官卸任,到时候要么去天工院钻研百工之艺,要么回稷下学宫,继续求那天象术数。」

周绍成洒然笑道。

「日后若有空,周某定去辽东,好寻千户畅饮。希望那时候的白山黑水,与如今能有几分不同。」--

....

亥时过半,回到下榻的宅子。

纪渊用过晚食,跟童关、李严、裴途等人交待几句,方才回到屋内。

想到灭圣盟的那座百世经纶,不由多了一份警惕,干脆将之前龙蛇矿山打造出来的水火道兵,把守于门口。

离开大名府天京城,处处都要小心,刺杀这种手段看似上不得台面,实则最为有效。人死如灯灭,切不可以性命作赌注!

「要有地盘、有养得活人的粮食,才能在白山黑水站得住脚....

我本以为巡狩辽东是包公出巡,肃清风气,收拾残局,看谁为非作歹就上狗头铡伺候。没想到变成种田了。」

回忆着周绍成的诚心提点,纪渊不禁摇头道。

当初他愿意拉上通宝钱庄的洛与贞,就是想着以金银开路,用做生意的方式,稳稳踏出第一步。

但听周绍成的凝重语气,显然没这么轻易。

「除非是跟这位定扬侯虚与委蛇,慢慢周旋......不然很难打得开局面。

辽东并非天京城,山高皇帝远,再想搬动靠山,借东宫压人,这一套未必管用。想当过江猛龙,不仅要拳头硬,还得腰包鼓。

太子殿下分下来的这桩差事,确实是烫手山芋不好拿。」

纪渊眉头微皱,片刻后按下心头杂念,取出那份珍珠米的稻种粮方。

社稷二字的古义非凡,「社」是土地,「稷」是五谷,都是历代帝王祭祀的对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当兵为的就是吃饷,没有谁会饿着肚子出生入死!

周绍成从残缺古籍补全而来的珍珠米'真要种植出来,比起寻常灵药都要养身。每天吃上一大碗,不仅管饱,杂质还少,很快就能完成外炼、内炼。」

纪渊将玉简贴在额头,念头闪动之际,就把改善过后的珍珠米了解清楚。随后,他眼底掠过一丝遗憾之色,轻声道:

「可惜,条件过于苛刻,需将美玉捣碎成泥,渗透混入田地,再用灵泉浇灌才能长出穗如珍珠圆润饱满的大米。

这一看就是上古时候,灵机极为充裕,那些大宗大派内门弟子才能用上的好东西。」珍珠米固然是

好,但种植成本太高,只能提供极少部分,无法惠及千万人!

难怪至今也没见市面上有任何灵米贩卖,这等传家传代的贵重之物,根本不可能流落出来。

「千年世家,人才辈出!原因竟在这里!

族中子弟吃的是灵米,补的是药膳,天生就比常人更易入门!各房中人开枝散叶,足有成百上千,总有一两个拔尖的!」纪渊轻吐一口气,想到各府州开设的讲武堂。

圣人本意是打破望族高门的垄断,给寒户贫民一个上进的梯子。

可迫于资粮分配上的不平均,最后还是让将种勋贵占住盘子大快朵颐,分割名与利。就像纪渊金殿丹陛之前赐座,力压京城一众骄子。

换作什么出身不凡的大族子弟,早就已经名满天下,风头无两。可纪渊直到幼凤榜上名列前十,方才真正的为人熟知。

没甚背景的微末之辈,想要一鸣惊人,远远没有话本上那么顺利。

「据说,燕王麾下的卫军,吃的是黄芽米,稍微比珍珠米差上一些,但胜在于能大范围推广开。

还有镇守招摇山的宗平南,也有丹参米供应随行亲兵。

传言吃一碗饭,如同服用老山参,长久以往,令人气血澎湃,阳气旺盛。」

纪渊眸光闪动,景朝十七卫军纵横天下,所向披靡,压得六大真统都要低头俯首。武庙的练兵之术、掌兵之法自然极为紧要,以战阵形势汇聚气血汪洋,从而撼天动地,鬼神辟易!

可要论及根基,养兵才是重中之重!吃什么?

看似只是小事,实则关系甚大!

否则的话,为何踏入换血三重天,就要经常吞服大丹,炼化凶猛药力,才能增加功力?整日就靠白米清粥度日,经历九次伐毛洗髓的强横武夫,也会变得虚弱,无法突破境界。

「正所谓,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纪渊念出这段武经摘录的深刻道理,四重天开辟气海,开始由内而外,吞吐天地元气。五重天逆反先天,炼化日月星辰的精光毫芒,才能真正摆脱丹与药,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灵材器物。

「此稻种出自上古、铭刻种植方法的玉简来于周绍成。不知能否用道蕴进阶?」

纪渊随手把玩着那份玉简,忽然突发奇想。

道蕴是皇天道图吸收存留于天地间的种种烙印、诸般痕迹。可用作薪材拓印、抹消、锻造、进阶命数。

比起张奇山经常提及的风水大术,万会人元和替天改命,其实要厉害得多!「投入三千道蕴,瞧瞧能够进阶成什么.....」

纪渊闭目思索,心神沉下。

勾动识海的皇天道图,道蕴如同薪材投进火炉,腾起大片焰光。喀啦啦,那方玉简被包裹进去,如同一片鸿毛载沉载浮。

其中许多古字纷呈变化,好像被打乱重新排列。....

......

深邃虚空,冥冥漠漠,日月星辰的光芒流转,宛似湍急的激流横冲直撞。倏然间,滚滚黑云如大江涨潮迅速地挤压过来,笼罩方圆数千里!

墨色浓郁,粘稠似油,好像一片滑腻腻的血肉泥潭,其中翻涌着触目惊心的断肢残骸,极为可怖。

乍一看,宛若那阴司的十八重炼狱!

无穷生灵痛苦哀嚎,散发冲天怨念,化为大团的雾气。如同一颗颗狰狞的竖眼,扫向四面八方!

最深处,巨大的白骨莲台被下方的滚滚黑云托住。

端坐的那尊佛,生得方面大耳,极为富态,坦胸露腹,好似弥勒佛。周身金光千重,瑞

气万条,俨然充满清净意蕴!

「百世经纶为何不降下法纸!?

如果说踏出天京之前的纪九郎,只是无关大局的小卒子。

可他如今离开大名府,才叫奇士门下的天运子栽了大跟头,又把本座手底下两个法王像屠狗似的宰杀掉了。

而且因果被断得一干二净!

就连动用化生池,将其再造出来都难!这都不该死么?」

弥勒似的那尊大佛端坐白骨莲台,许是因为忿怒,那天女散花、法螺法鼓的胜景忽然一变。

大腹便便的肚皮上,长满数千万的疮疖,巨大的脓包像气泡一样,不住地起伏。里面还有一条条血红肥大的虫子钻进爬出,仔细看去,它们竟长着一张张人脸。这便是怒尊麾下的大不净菩萨!

随着祂的话音落下,虚空如同千百团阴雷齐齐震爆,炸出剧烈的波动。许久后,待到四散紊乱的元气平息。

一张镇压十方的金色法纸飘飘荡荡,凭空显化。几个时隐时现的龙蛇道文烙印其上。

「真灵未录,真名未录,天机未定,暂且观之。」

大不净菩萨皱紧双眉,好像并不满意那座百世经纶的回答,却也无可奈何。「观之?本座赐下去的瘟部真君道则权柄,落到那个纪九郎的手里头!

那可是天庭八部之一!

补全的话,有望执掌一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