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本将心向月明 > 第九章

我本将心向月明 第九章

作者:九城城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哦?”

曹举听到明显很意外。

“号称佰伍拾万,难不成靖和真能派的出一百五十万大军?”

李九堂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回陛下,靖国一向喜欢虚虚实实,实为怪事,前楚之时,靖国出动大军五十万击楚却号称二十万,楚帝及其臣以为其兵不过数万,因此派老将廖夷统兵五万迎敌结果廖夷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后靖国又出动大军二十万号称百万攻楚,楚国上下皆以为其军没有百万亦有五十万,结果兵力抽调过多使沿海不少郡县防御空虚被靖国大军乘船绕过防线连连破地。靖国攻楚四次臣观其一次多一次少,再者靖国之内穷兵好武,斗狠之风甚众,若战则蜂拥景从,故而窃以为敌军当实有百万之数。”

“粮草何来?兵甲器械何来?一百五十万大军披甲精锐又有多少?靖和群岛有那么多铁么?”曹举的问题几乎是脱口而出。

“回陛下靖和群岛有一高产作物名为地薯据说产自极东之地需渡十万里大洋,二十年前曾有商人将此幼苗贩卖至我朝,不过我们称之为红薯,该作物产量极高又抗旱抗寒实乃良种,亩产可达百石。”

曹举震惊了,从龙椅上跑了下来非常严肃的问道:“百石?”

“回陛下,若耕种得当亩产最少百石。”

“竟有如此神物?缘何不速速推广?存储如何?百姓可否以其为主粮?军中是否可以其为主粮?”曹举急问道。

“回陛下,此物茎蔓可食,果实亦可食,还可做糖,所储时间虽不如米稻但经过处理亦可维持一二月之久。之前红薯规模难以成量,加之陛下早年曾令司苑监与户部一同在皇庄试行后在辉州梓州幽州等地推广且严令不可泄漏所以至今没有消息,不过此物如今已然可以推广,今年兵部已经开始着手大量采购做为军粮之用。”

“好!如此一来朕的大军岂惧缺粮之患。好!李卿继续说,继续说。”

“微臣遵旨。这靖国寻常士卒多披竹甲、布甲等,少数精锐会着铁甲、铜甲,因此臣以为敌兵当人人披甲不过铁甲铜甲精锐有二十万应是极限。”

“若是如此倒也合理。现在只有辉州卫丙字营的奏报,辉州卫和辉州刺史府有没有消息?”

“回陛下,自微臣进宫时还没有新的军报传来,不过打探情况也需的时间,想来也用不了多久便有新的情况。”

李九堂说着的时候陈忠悄悄在曹举耳边说道:“陛下,秦首辅和徐次辅已经到殿外了。”

“哦,快传。”

秦康和徐南一前一后走入养心殿:“臣拜请陛下圣安。”

曹举挥挥手:“二位卿家不必多礼,给二位卿家看座。”

二人坐定之后曹举便直接问道:“秦卿徐卿联诀而来想来知晓辉州之事,二位卿家认为该当如何?”

秦康起身说道:“回陛下,靖和虽历经二百载战乱民生受损困顿但其卒久战悍勇,不可小觑。前线所言大军佰伍拾万跨海而来短短数日之内下我一郡之地可见其心之坚。而辉州为我东向良港更有诸多盐场,绝不容有失。而且臣以为此番靖和攻我大郑还很有可能意味着海外局势有变,韩济二国前年大战元气亏损,而靖武又是小国,根本无力阻挡靖和大军,很可能已经沦为靖和附属。因此我当速发大军,否则待其坐大东疆难有宁日。”

曹举点点说道:“战自是必然,但敌军兵力配备如何,粮草转运如何皆不知晓,再者调兵该调何处兵马?阁臣可有预案?”

秦康继续说道:“回陛下,臣以为可以五十万为算。眼下东南暂定,可抽调部分禁军直接北上,东北行营除主力严防幽州沿海避免敌寇北上外还可抽调精锐三万员南下,西北之兵不可动,西南行营可抽调精锐五万为后期支援,当下可调龙骧四卫并京畿兵马先行出发,再调吉、夏、梁、段、建、同、宜等七卫兵马火速开拔。五军之中魏州军本就在辉州境内,可再从幽州调耀州军七千铁骑南下。如此一来前后当有大军四十五万众,即便敌兵真有百万以上,以我大郑军力也可保辉州无恙。”

秦康说完徐南接着说道:“大相公老成谋国,臣以为还可从幽州云威港、辉州通海港、梓州南福港调集各水师以做支援。靖和远两千余里而来供养大军所需船只必然不少,我军可劲旅分散出击以点击面可有奇效。”

“善!大善!!”曹举兴奋的一拍扶手说道:“卿等所思甚合朕意。”

随后又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记载了大郑各处兵马布置,曹举感觉有点兵力有点紧张。

沉默片刻后走到挂起的舆图面前凑近细看,看似浑浊的目光在整个大郑的位置上来回游走,东北西北西南最后定格在了辉州。

“西北局势如何?可否稳住战线抽调部分精锐?”

李九堂站出来说道:“回陛下,自从七年前两国生隙开始便再未结盟,五年前两国大战,虞人不敌先撤回大军又联系青羽合击西夏,但西夏东疆大帅李速之侄李征亲率两万铁骑十日内奔袭一千四百里,一战击溃虞国永威路置制使丁可的大军,焚毁虞国粮草辎重无数,随后撒哈木叶领骁骑万余骑马悍卒两万有余疾兵跟进,全占虞国永威路及抚宁东路抚宁西路,使虞国东征大军彻底断了回国之路。三年前虞国曾派使者言明愿归还我朝之地共击西夏,可惜当时我在东南西南用兵根本无力顾及,这十年来西北完全靠播州、定州、方州三卫及重建后的西北大营撑着,总兵力加起来不到十五万人,而西夏在永州云州境内依然有二十五万大军。若从西北调兵恐怕张帅那里压力会更大。”

“西夏三线作战还有余力?”

李九堂回道:“虽说西夏三线作战但是青羽以西尚有强国号为以斯,其国力强盛非常,两国连年大战青羽处于劣势根本无力支援,况且西夏西疆大帅绿萝小鹰乃西夏十大姓领军人物,军法韬略皆为不凡,以一人之力震西域三十九邦,还时不时从青羽抢掠人口财物,据说从军二十五年无一败绩。”

“西夏倒也是颇多将才,不过与我大郑相比宛如萤火。”

“陛下所言甚是,想我大郑立国二百有余,若无将才何以全得自身拓土开疆。”

“嗯,李卿继续说。”

“臣遵旨。虞国方面老虞皇八年前传位,新皇残暴不仁致使各地暴,乱频发因此才给西夏可趁之机而且西夏攻下一地必招募不得志的文人无地农民组建协从军,西夏反而并未出动多少兵力,可以说虽是三线作战但唯一需要动用大量军力的也只有我朝西北。西夏国主蒙力明堂曾试图调集精锐彻底灭了虞国,甚至从占领地抽调精兵十万员,结果被张帅抓住战机一举夺回云州三郡,直到蒙力明堂重新调回十万大军才稳住局势。”

曹举沉声说道:“朕知道张帅那里不容易啊!”

李九堂趁机站起来朗声说道:“臣以为此时东南刚刚平定,大军为震慑所需不可轻动。西南精锐五万或可北上支援张帅,龙骧四卫出两卫东援辉州,朝廷再大规模招募新军民夫即可。”

秦康诧异的看了看李九堂问道:“听闻李尚书以为靖和小国三州之地是可以出动一百多万大军吧?”

“大相公有所不知,靖和此国向来喜欢虚虚实实,下官曾看过前朝战志因而有所印象,靖和确实有可能出动大军百万以上。”

“那缘何如此安排?不怕兵力不足?”

“龙骧四卫乃天子亲军卫戍京师,若全部调走那平京城就空了。而靖人寻常士卒多披竹甲布甲在我强弓连弩面前几无威胁,少数精锐着铜甲铁甲者其防护之弱亦难挡直刀重锤而且我七卫战兵加龙骧两卫再加上两军可得披甲战兵二十三四万足以应对。”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难道李尚书是担心谁有这个实力打到明州打到这平京城下么?”徐南笑问道。

李九堂一时语塞,只说道:“下官也是怕万一啊。”

“好了。”曹举起身说道:“朕也不信有谁有这个实力,眼下辉州战事更加重要。兵部要核实情况。”

“臣遵旨。”

“阁臣尽快合计方案。明日一早呈上来。另着户部核酸粮草军资器械,明日一并呈上来。”

秦康徐南也不再多话回道:“臣遵旨。敢问陛下当以敌几何为算”

“内阁以为呢?”

“臣等以为五十万之数即可。”

“那就先按五十万算,待辉州详细军报到后再做修改。”

“臣等遵旨。”

此时正好正午,欢呼声已经清晰可闻,这代表着赵王即将回宫了。

曹举疲惫的说道:“此事不可声张,一切待明日定夺。诸卿家偏殿稍作歇息,该国宴了。退下吧。”

“臣等告退。”

不一会儿赵王曹柯回来复命,却看到曹举一副疲惫的模样,还以为操劳过度,急忙上前伺候,曹举看着自己这个孙儿那真的是越看越满意,不由的笑问道:“柯儿今日有何感想?”

曹柯也笑着回道:“皇爷爷,孙儿今日有幸巡城,见着这百姓喜悦也觉着欢喜,几十万人无不称赞,始知上位者之难。又想我大郑幅员万里,百姓何止万万,皇爷爷之难孙儿始窥一斑。也心疼皇爷爷之难,孙儿有愧!”说着还重重的叹口气。

曹举笑骂道:“你个小崽子,就知道逗你皇爷爷开心。”

“皇爷爷又取笑孙儿了,孙儿说的可都是心里话,句句都是。”

曹举看着自己这个孙子的时候眼睛里总是充满慈祥:“柯儿长大了,皇爷爷不能总是让你在宫里,该出去了。”

曹轲一听喜不自禁,连忙跑下堂跪拜道:“孙儿谢皇爷爷恩典。敢问皇爷爷孙儿要去的是海州吗?”

“不是,”曹举摇摇头接着说道:“是辉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