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番外 之十九——王爷“醋了”

重生之再许芳华 番外 之十九——王爷“醋了”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56: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热门推荐:、 、 、 、 、 、 、

杜颂刚返京都不久,就递帖拜访辅政王府,一为谢王爷当年举荐之恩,二来也是多谢王妃以及公主殿下对胞妹多年维护/照顾之情,辅政王原本也没放在心上,就算得知这小子送了晓晓一只尤其罕见的玉爪上品海东青,引得晓晓欢喜不禁之后,也只是淡然一笑。

家里大郎兄弟三个也对杜颂的疆场经历好奇不已,时常邀来闲谈,以致杜颂成为王府常客,晓晓自幼就没受到多少礼规苛束,每听说杜颂登门,也常有凑兴之时,渐渐就把勇毅候经常挂在嘴上,这才多少让辅政王起了戒心。

女儿已经及笄,论理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可王爷毫无自觉,就算王妃偶尔提起,他也果断阻挠。

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哪舍得让她早嫁,辅政王坚持要待晓晓十八之后才考虑择婿一事。

旖景哭笑不得,“残忍”地提醒在此事件上固执己见的辅政王:“女大不中留”。

王爷罕见地在爱妻面前黑了脸,模范夫妻竟为此事闹了几回“不欢而散”。

关于晓晓的婚事,王妃其实已经纠结了好些年,她心目当中的首选固然是长兄苏荇的长子,知根知底,才德无可挑剔,又与晓晓有青梅竹马之谊,却也明白其实再与卫国公府联姻势必微妙,却还怀着极大饶幸,圣上应该不会因为苏、楚再度联姻而生芥蒂,哪知晓晓与王爷父女两个竟然都不怎么乐意。

当爹的:“大郎即使不错,可性子却略显刻板,不够洒脱倜傥。”

当女儿的:“表哥还盗吃过我的鹦哥儿,即使罪魁是二弟,他也是凶手。”

孩提时候的糗事公主殿下尚且耿耿于怀。

当爹的倒更显理智一些:“大郎是长房嫡孙,将来是要袭爵之人,晓晓若嫁去,岂非要成宗妇,她虽有这能力,我却实不愿咱们女儿为后宅家务劳碌羁绊,再者,大郎有承嗣之责,王妃难道忍心让晓晓多受生育之苦?要不然,难道王妃乐意看着女儿将来替那小子教管庶子庶女,还要与姬妾勾心斗角?”

王妃也只好打消了这心思。

辅政王择婿的首要条件便是决不能容忍女婿将来妻妾成群,这对别家实不算苛刻条件,谁让长乐公主金尊玉贵呢,却偏偏只有卫国公府,两家本是姻亲,而家族承嗣长孙又担有不小责任,卫国公府的子嗣情况还远远够不上枝繁叶茂,楚王府坚持不允女婿纳妾,那么晓晓势必就要忙于“开枝散叶”,这年头,女人生产好比鬼门关前转一个圈儿,辅政王至今还为王妃当年生那三个儿子的险情后怕,想到晓晓将来三两年就要经此大劫一张脸就黑得渗人。

至于王妃看好的其余青年才俊,辅政王更是轻易就能挑出一箩筐的不足,不是嫌弃人家骑射不精,就是不满意略输文采,有那才华横溢者又被判定为风流多情,总之就没一个十全十美的,辅政王连考较的机会都不给。

当然,关于那个什么一心想吃天鹅肉的“张三癞”,楚王府从上到下都鄙夷十分,当知这人竟敢在圣上面前将晓晓作为“赢利”,一贯稳重的大郎虞珺都恣意了一把,专程赶去热河当面挑战,把人打了个落花流水鼻青脸肿,至于魏大郎,人都已经瘫了,楚王府也懒怠再落井下石,不过才隔不久,魏大人就闹出个笑话,好好在怡红街喝花酒享乐,被人脱得精光从妓坊里丢了出来,当时魏某人喝得酊酩大醉,光着身子四仰八叉地在怡红街上躺着鼾声如雷,小厮长随一个不见,不知被绑去了何处,以致万众围观,后来还是魏太太得了讯儿,气急败坏着人把他抬了回府,闹得京都轰动,魏大人大半月不敢出门儿——这是琨二少的手笔,他甚至没有亲自出面,只通过往常奉承讨好的纨绔们挑拨了一下,就让魏大人“红颜知己”的另一姘头出了名色胆包天的湘南伯醋意大发,狠狠教训了胆敢挖他墙角的情敌。

贵族之间争风吃醋的事儿本不鲜见,没谁上纲上线,只魏大人闹得这么丢脸,可得那些个闲汉纨绔茶余饭后嘲弄一阵儿。

好吧,王爷总算是愿意考较了,旖景倒也不愿紧逼。

而不管天子意下如何,在热河怎么留连消沉,出兵西廷之事还是在参政亲王以及内阁决议之下,获太后许可而正式颁令,席志再度为领将出征,杜颂也做为副将随同,西梁王亲率十十万大军对西廷发动总攻,有席志先锋军助势,两国联军一举攻破西廷。

自十国分据以来,迅速强盛曾经严重威胁华夏权域的北原蛮族彻底沦灭,其诸多部盟降服,少部份流亡莾原,再难成势。

而连续十余年的战火总算彻底平息,普天同庆万众称贺之际,皇室当然要大宴臣公,贺此征战大捷。

席志这位新晋靖北公推托留于京都任禁军一部统领之职,自请再赴归化,领驻防及新域治理事,勇毅候杜颂却欣然奉令,就此成为卫国公下属京卫同知。

这看似理所当然的两个任命,却让魏氏一党咬牙切齿,一众肖小笃信席、杜二人为辅政王死忠,于是拟定阴谋,打算借这两者开刀,剑指辅政王,力图挑唆天子痛下决心铲除忌惮,当君权稳固,他们便能权倾一世。

国庆宴典,就是阴谋策动之时。

再说卫昭,也正自心事忡忡,一方面她也感觉到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暗流汹涌似有难以摁捺之势,说不定转眼就要恶浪滔天,另一方面,不仅太后屡屡追问她的姻缘,竭力撮合她与薛三郎的好事,便是母亲卫夫人,这段时间常常淌眼抹泪的劝说:“你这孩子,真是让我操碎了心,过去之事我也懒怠再提,只如今,可不能再任性,难道真要终老宫廷?薛三郎虽并非太好,总归不及旧族著姓清贵,好在还算诗书门第,你到这年龄,也不能再挑拣……”

诸如这类的话,卫昭实在烦不胜烦,越是事到临头当有决断,却越觉不甘不愿。

听说席志将往归化,凡驻防以及所辖城池法令安民等政由其主持负责,卫昭是真想随同前往,也好亲眼目睹谏策上的那些律令税政在新域怎么推广施行,若此生有那机会参与民政之务经历百废待兴,也算再无遗憾,岂不比困于后宅只知奉上教子有趣。

她更加期待的是,归化那片广袤之境,那个愿意满足她的“野心”,而不是将她困于后宅的人。

可当年郁怀不解的少年已经不是宫廷禁卫,做为外臣,她与他再难好比那时一般促膝长谈。

也许,他已经忘记临别之辞,而她,又该怎么开口。

万一他已心有所属,到时她又如何自处?

当年他也只是表达期望之意,并非承诺呀。

怀着这样的心情,卫尚仪在宫宴上难免心神不宁。

她却不知,才刚建功晋封赫然成为新贵的靖北公,在觥筹交错之际,也有些心不在焉。

一别经年,不知那难得的红颜知己,与众不同的女子是否仍旧记得他,那些鼓励之辞言犹在耳,她可知道,若非当年那一番话,也许他会沉沦于悲愤当中,而再不思征战建功。

不知那个睿智豁朗的女子,是否愿弃这锦绣繁华的京城,随他前往那风沙连天广袤无垠的疆域,再复昔日盛域坚防。

席志忽然觉得美酒入喉,那滋味居然寡淡似水。

♂♂ &nbs更新,欢迎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