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番外 之十一曾经沧海的遗憾

重生之再许芳华 番外 之十一曾经沧海的遗憾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56: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年,大京第一场冬雪纷扬而至后,西梁后宫却是一片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好些月来,沉寂却并不消停的妃嫔们,从婉转心机的模式迅速转变成为争奇斗‘艳’,翘首以待唯一的主人,英明神武的君王凯旋而归。.. 。也终于,盼到了鸾驾回朝的大喜之日。

在一片喜庆沸腾里,唯有三处殿堂冷冷清清。

芙蓉殿,因曾经集宠一身的慧嫔殁逝,就此哀凄,那些宫人有忠心不二的积蓄能量准备哭诉喊冤,力求将罪魁祸首宛妃置于死地,也有墙头草,难免为前途担忧,筹谋着重新择主求庇。

秋棠殿,出身显赫并育有王嗣的宛妃居然被孔奚临下令软禁,哀凄中更蕴怨愤无限,宛妃和她的心腹委屈不已又斗志昂扬,力争狡言善辩哭诉陈情,证明/慧嫔是咎由自取,在得顺利过关的同时争取把孔奚临倒打一耙。

采薇殿,宛贵妃白衣胜雪、长发披肩,发不佩钗环,面不施脂粉,这是正要上演跪席待罪的戏码。

宫人入内,脸上却忍不住喜气洋洋:“娘娘,陛下已经回宫,正在召见群臣,奴婢从秦公公那儿得知,陛下大安,无任何伤病,实乃天佑西梁,也不枉娘娘日夜求祈。”

宛贵妃轻睨一眼心腹,神情严肃:“把你脸上的愉悦给本宫收敛起来,慧嫔小产,伤及陛下子嗣,都是本宫疏忽大意的过错,你还笑得出?”

呵退宫人后,宛贵妃自己却掩不住得意,‘唇’角轻轻一卷。

这回陛下亲征,还真是天赐良机,否则她纵有百计千策,也不敢轻易实施。

她是宛氏庶支嫡‘女’,论身份,要比堂妹低了一头,奈何她更有运数,率先育下大王子,母凭子贵,原本以为会成六宫之主,哪知最终止步于贵妃之位,她如何心甘?更别说堂妹竟然也得一子,直接威胁儿子将来夺储,她实在不能心安。

慧嫔虽出身不显,却有倾城之‘色’,集宠一身,她若再生下王子,只能让争夺越加‘激’烈‘混’‘乱’。

好在堂妹愚钝自大,两三句挑拨,就‘激’得她出手教训慧嫔,存心使其小产。

更好的是这回出面惩治堂妹的“恶人”是孔奚临,宛贵妃更是不用担待半点责任,如果没有孔奚临在前,她难免会处两难之境,处治了宛妃会被族人责骂,置之不理又发愁在陛下面前难以‘交’待,这回可好,简直就是不废吹灰之力,便一石数鸟。

姓孔的既然敢软禁宛妃,势必出自陛下重惩之意,宛妃这回,就算留得一条‘性’命,也只能幽居终身,没了她这个母妃,二王子何足为惧?族人也会掂量,宛氏已经赔了一个‘女’儿,唯有将厚望寄予她的身上。

只要她再行贤良之举,悔失职之过,小心谨慎不要触动陛下痛失宠妃与子嗣的怒火,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这时,趁冰雪未融、冷风刺骨,在殿前跪席待罪,受上一些皮‘肉’之苦而已。

宛贵妃毫不怀疑君王处理完政务后,会来她的采薇殿,她可是妃嫔之首,大王子的生母,在慧嫔之前也曾集宠一身,这时的她年华未老风韵仍盛,又历来谨慎温婉毫无过失,她坚信自己在君上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宛妃已注定失势,君上即使为了安抚宛氏,也要厚待于她。

哪知这一跪,及到天光晦沉夜深人静!

宛贵妃终于支撑不住,只觉浑身血液有如冻固,意识都模糊起来,才下令陪跪的心腹暗暗打探君上去向。

得到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

“娘娘,秦公公告之……陛下从潼城带回一‘女’,据闻是北原降俘,竟然,竟然……安置在了阑珊殿……陛下也在阑珊殿留宿……”

宛贵妃目瞪口呆,阑珊殿,便是王嗣都被严禁不得踏入一步,居然被一贱婢……

宫人再添一道霹雳:“秦公公还说,那降俘‘女’婢,与倩盼娘子十分肖似。”

这坚决是比慧嫔更有威胁的存在!宛贵妃只觉‘胸’口鲜血翻涌,两眼漆黑,在昏厥之前,却还不忘叮嘱:“万万不能惊动陛下。”

阑珊殿中,灯火摇红,金帐之内一片欢好郁息,那柔弱无骨的‘女’子瘫软在男子**的‘胸’膛上,气息里尚余娇/喘,双目更如盈盈秋‘波’。

“这处殿堂,你可喜欢?”削尖的下颔抵在柔软的发顶,慵懒的君王语音缱绻,仿那情/‘欲’还未淡去,只眼睛里,一片明显的森凉。

“婢妾卑微之身,能‘蒙’君宠已为万幸,实不敢再当如此荣华之所。”

虞灏西轻轻一笑,有若深渊的眼底就像长出荆棘一般:“以后莫再以婢自称,孤明日就封你为……妃位可好?赐号,‘玉’妃。”

于是次日,整个西梁后宫好比发生了一场地动,人人皆闻一介降俘居然被封妃位,并赐住众人不敢企及的阑珊殿,自是愤愤不平,惜现下,西梁诸多显贵完全被虞灏西镇服,对后宫之事不敢饶舌多嘴,便连宛氏,既不敢为宛妃求情,更不敢质疑君上“重‘色’”,没有家族援助,‘女’人们也就只能愤愤不平而已。

又过数日,众嫔妃终于陆续听说了‘玉’妃肖似倩盼一事,就连愤愤不平都失去了兴趣——当年那倩盼,可是险些当王后的人,可惜命薄,君上为她,以致后位虚悬,可见其隆宠无人堪比,这‘玉’妃命好,谁让肖似倩盼呢?

只有少数知道真相的人颇觉讷罕,比如金元公主,又比如孔小五。

可这两个也算深悉君上脾‘性’,知道有些话不能多问,尤其孔小五,当年他无奈之下被苏妃要胁得瞒天过海,至今仍然忐忑,生怕“罪行败‘露’”遭到“恩断义绝”“事后清算”,虽情知君上绝无可能当真被个肖似之人‘迷’‘惑’心志,也只当置之不闻。

大觉敏感之人是安瑾,难免担忧这个执意妄为的君上又有什么不良企图,一封密信,急送大隆,千叮万嘱自家嫂嫂要小心防备。

金元公主也为这事专程请教了薛国相,得到“放心”二字,倒便搁放下来。

‘玉’妃就这么成为西梁臣民啧舌惊叹的宠妃,以及宛贵妃心头那根无比尖锐的利刺。

一时间,关于‘玉’妃如何受宠的传说每日都有新闻——君上竟然让王子们每日拜省‘玉’妃,这可是贵妃都没有的荣耀!谁不知道,贵妃虽为大王子生母,可除却年节礼祭,不能‘私’见;哲津部进贡的宝物鲛珠冠,被君上赐给了‘玉’妃;新岁礼君上携‘玉’妃诏见群臣;君上又带‘玉’妃出巡了;‘玉’妃爱音律,君上为此亲谱乐章。

一时间,谁都不会怀疑倘若‘玉’妃得子,将来势必封后。

可惜,‘玉’妃作为佃作,早饮下绝嗣‘药’。当然,传出来的理由是‘玉’妃身为北原俘婢时,被家主下‘药’。

‘玉’妃不能有孕,于是西梁王打算将宛妃所出二王子记在‘玉’妃名下,并特允其亲自教养。

宛贵妃总算坐不住了,她决定冒险动手根除威胁,于是开始收买‘玉’妃身边宫人。

终于让她“打探”到,‘玉’妃竟然是北原佃作,仗宠收买宫人与外界佃作勾通,而北原人正在策划刺杀大隆辅政王,此计‘阴’险狠辣,却大有成功之机,待大隆帝君亲政而息战,再由‘玉’妃进言陛下停战,以为北原西廷争取苟延残喘之机。

宛贵妃长吁口气,事情很简单,她只要静观其变,待大隆辅政王遇刺而亡之时,将‘玉’妃身为佃作证据呈上,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必须要当东华公主面呈,东华公主与大隆辅政王兄妹和睦,哪里能忍‘玉’妃这个敌国帮凶,倘若陛下“重‘色’”而置国政不顾,东华公主势必不肯罢休,为两国邦‘交’,陛下也只能惩治‘玉’妃。

为何不在这时揭‘露’?很简单,宛贵妃手中只有一封从‘玉’妃处盗得未及焚毁的密函,这时就算呈上去,‘玉’妃也可狡言是被污陷,极有可能脱身,只有当辅政王身死!恶果造成,才能致‘玉’妃无翻身之境。

自作聪明的贵妃根本没有料到,她的反应早在‘玉’妃掌握。

做为北原悉心培养的佃作,‘玉’妃当然心思深沉,她对西梁后宫的情形不说了如指掌,也知之五六,早听说西梁后位空悬,宛姓二妃出身尊贵皆育王嗣,势必有所企图,当出她这么一位宠妃,哪能甘心失宠而居其下?

让‘玉’妃趁心如愿的是,宛贵妃果然城府深沉,自己奉上这么一个要命的把柄,她势必会善加利用争取一刀毙命。

可是呢,当辅政王遇刺,宛贵妃当东华公主之面发难,‘玉’妃自然会喊冤,抵死不认,反称宛氏为陷她于死而生毒计,刺杀辅政王之事是宛氏所为。

当然,‘玉’妃毫不怀疑西梁王为了两国邦‘交’会杀她以作‘交’待,但她的任务仅只是在东华公主的心里埋下一粒怀疑的种子。

此计本来就有陷井,宛贵妃自作聪明以为待辅政王死就能陷她于万劫不复,却没料到,北原王早有谋划,那个刺客,与宛氏不无关系,正是被宛贵妃兄长因“机缘巧合”而救,好心送往大隆的母子二人。

东华公主只要留心一察,不难发觉蹊跷。

而已经潜入公主府的佃作到此时就能发生作用,说服东华相信是西梁王一心维庇宛贵妃,才杀她这个降俘‘交’待。

当然,如果西梁王当真重‘色’轻国,那就更好办了。

‘玉’妃早有为国捐躯之意,她的父母家人,都是死在西梁军的铁骑刀剑之下,此仇不共戴天。

可这位烈‘性’‘女’子万万想不到的是,所有一切,尽在虞灏西掌握。

当宛贵妃一得到‘玉’妃“勾结敌国”的书证之时,不出一刻,虞灏西就知道了所谓密函的详细内容。

当然,他也完全‘洞’悉了北原人的‘奸’计。

时值‘春’‘花’‘浪’漫、黄莺鸣翠的大好时节,西梁王将那“密函”于‘春’光明媚里细细看来,大笑击案,一旁薛东昌、孔奚临疑‘惑’不解,好容易盼得“密函”一观。

薛东昌不明所以,在听君上详细解释后才扶额惊叹:“北原蛮子居然有这般玲珑心肠,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孔奚临冷哼一声:“也就只能对付你这般四肢发达的货‘色’才有效用。”

这边西梁王却已经让人研墨,修书一封速递正在微服‘私’仿了解税制改革是否有益百姓的辅政王,却只有寥寥一句:“王爷当心,令郎杀你来了。”

愣头愣脑的薛东昌又再问道:“陛下是否应当再与楚王妃寄书提醒?”

孔奚临再度冷哼,那话却没出口:凭苏妃的智计,哪能真被这般浅陋之谋算计,那‘女’人可是连我都能要胁住的,当初她怎么脱身,怕是陛下至今都没想通,还需要提醒?

西梁王更是大笑不止,越发让薛东昌莫名其妙。

半年后,集宠一身的‘玉’妃暴病身亡,而宛贵妃……赐死。

死前宛贵妃哀哭不已,只将实在冤枉的话反复说来,可那高高在上的男子半点不为所动,宛贵妃最终只好“以情动人”,可也只得到冷笑答复而已。

“陛下,你何其忍心?臣妾毕竟为你育有长子。”贵妃终于抛出杀手锏。

“宛氏,早在孤不让你与大郎接近时,你就应当有自知之明,你做的事,孤隐忍不言,与情意无关,不过不想添‘乱’而已,可你犯了孤的大忌!明知北原佃作意在挑拨我西梁与大隆不和,你竟敢隐瞒不报,为一己之‘私’置君国不顾,你是有些小聪明,却也是自作聪明,不要以为你出身宛氏孤就有所顾忌,别说孤不惧宛氏,你可想过宛氏有多少‘女’儿?你之所为,孤对大郎无一隐瞒,便连他,都觉得你该当其罪。”

贵妃面如死灰。

“陛下,你可曾,有一些微,爱慕臣妾?”贵妃涨红双目。

“宛氏,你真是……想多了。”

绝情君王甩袖而去,无情的白绫,环绕上‘女’人脆弱的‘玉’颈。

香消‘玉’殒时,兰桂浮香里。

虞灏西已经独上危亭,近处有朱楼层檐,更远处,是青峰叠幛。

一把静置的瑶琴,古朴如沉睡多年。

悬腕,却久久。

他终于,凄然一笑。

没有知音,从来没有,这一把琴,注定此生寂寞了。

有谁知道,偶尔时光,他还会将关于欺骗的往事念念不忘,最美好最愉悦,都在那‘女’子强颜欢笑时处心积虑的一颦一笑里,而她的绝决,最终战胜了他的偏执。

我知道我是真的爱慕上了你,所以,此生无关,所以,各自安好。

夕阳斜照,拉下一个孤长的身影,而远天,红霓那样灿烂。

——

在西梁‘玉’妃暴病之前,大隆锦阳京的祟正坊,发生了一件血腥绯闻。

当日,是上祀节,因为虞沨微服‘私’访离京,旖景百无聊赖,带着晓晓去流光河畔踏青赏景,老王妃与大长公主也极好兴致地相约同行,两家人其乐融融。

回府不久,旖景正在旁观二郎与三郎对弈,晓晓缠着大郎‘射’柳,忽闻晴空入禀,‘门’前有个‘妇’人带一幼/童,声称是十年之前,王爷南巡时收的外室,那幼/童竟是王爷庶子!

晴空只觉震惊不已,王妃起初没放在心上,竟然就任由子‘女’四个在场旁听了,顿时,院子里一片肃静,晓晓与弟弟们面面相觑,一时回不过神来——庶子这种存在,竟然也会在自家出现?

王妃第一反应当然是讹诈,却不知什么人才有这般胆量,大隆谁不清楚她家辅政王洁身自好,这手段也未免太浅陋了些?

可眼下暗涌不断,越是蹊跷之事才越要慎重。

王妃正要下令将那母子二人带入,又有最新消息。

当娘的自刺府前,气绝身亡,只希望楚王府收留骨‘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