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番外 之五——关于救命恩人

重生之再许芳华 番外 之五——关于救命恩人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56: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临淄候的嫡长子杜颂的确是有些臭名昭著,京都已经好些年没出过年仅十四就如他般“恶行惊人”的少年,但只不过长乐公主的“据闻”因为是出自京中贵妇、贵女之口,一般不涉及具体内容,大约都是些诸如“不孝不睦、顽劣不肖、空有皮囊、德行败坏”等等笼统恶评,总之是个必须避而远之的人物。

相对来说,丫鬟们的议论就要详尽得多,不会有那么多羞于出口的忌讳。

叩玉被小主人这么一问,也就稍稍迟疑了番,考虑着此处也没外人,便把她的“据闻”说来:“杜候还未得爵时,远在山东,杜大郎就不服教,时有顶撞,险些将杜候爷气得中风,自来京都,更是不知收敛,别看他年岁不大,性情却甚为暴戾,对府里奴婢动辄打骂还是轻的,便是连候爷的妾室,听说也被他逼迫着……闹出过人命来,且是一尸两命!对嫡母也不孝敬,还冲舅父姨母等长辈动过拳脚,更别说对兄弟姐妹,时有责打……杜候早有决断,怎么也不肯为他请封世子,爵位是定不会传予他的……京中贵族大都知道杜大郎十分顽劣,同龄的小郎君都不肯与他结交,杜候想要请师,也无人肯收这么个劣迹斑斑的学生,杜大郎却毫不在意,时常出入戏坊酒肆等场所,与人争执动手更是数不胜数,有一回,就连魏氏阿贞的兄长,也被杜大郎在茶园子揍得鼻青脸肿,公主您可听说过,这杜大郎的母亲,正是贞娘的姑母呢。”

倘若杜大郎只因少年恣意,略有些好赌风流的纨绔习气,在京中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但他偏偏触犯的就是礼规孝道,往大里说连“十恶”都能挨得着,这就不一般了,忤逆父母、不敬亲长,势必受世人批判鄙弃,杜候爷若当真心灰意冷坚定大义灭亲的决心,处死这逆子也不为过。

长乐公主一边等着丫鬟研墨铺纸,一边活动着手腕,深思一阵,开口就是质疑:“往往一个人的恶名传开,都是当众败露本性,可听你说来,关于杜大郎的种种言行,在公众场合无非是争执斗殴,那些顶撞亲长的大过,他不可能当众实施,一般而言,家人都会掩示包庇,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就是这个道理,但为何传得人尽皆知?”

晓晓蹙眉:“就说咱们府上的二郎,在人前可不乖巧?外人谁知道他一肚子坏水……还有镇国公府的表姐,在家何等刁蛮,外人却都道她温柔敦厚,偏偏就是杜大郎,家中父母虽恨其顽劣,却百般隐忍,否则万万不会至今依仍嚣张,可他私下所施所行却让外人知无遗漏,岂不蹊跷?”

叩玉又说:“要不奴婢再去打听仔细,问问这临淄候府的隐情?不过……奴婢今儿个旁观,只笃定一点,那杜大郎的义行分明是冲公主您来的,他可没想对昌平伯府的小娘子施救。”

这似乎就是别怀企图了,晓晓又添戒备,但她身边另一个心腹丫鬟却插嘴道:“公主,依奴婢看来,杜大郎对昌平候府小娘子置之不理也是情理之中。”

“哦?”晓晓的手已经执笔,又再放下:“这怎么说?”

“您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得那回忽然兴起,应姚小娘子之邀参与贵女们的诗会,就是在芙蓉园那回……以魏小娘子为首,连着昌平伯家的女儿在内,诸多贵女对临淄候府的大娘子极尽嘲讽,说得杜大娘子垂泪不止,更有魏府等小郎君们也在旁起哄,更让杜大娘羞惭不已,若非公主您解围,还不知闹成哪样,事后姚小娘子还赞公主呢,说魏小娘子时常欺侮她的表妹,无非是因为杜大娘软弱。”丫鬟笑道:“奴婢当时就注意到,假石上还立着个朱衣公子,一脸铁青,手掌都握成拳头,那时奴婢不知他是谁,今日认了出来,就是杜大郎,想来杜郎定是不愤昌平伯府的小娘子欺侮家中姐妹,又哪会管她的闲事?杜大郎今日出手相救,许也是为了报答公主上回仗义执言,解了杜大娘子的尴尬。”

被心腹这么一提醒,晓晓也想起是有这么一桩:“我当时就是看不惯魏桂贞仗势欺人而已,倒不知道她与那杜家娘子还有一层亲属关系……这就怪了,魏、杜两家原是表亲,论来,杜大娘子是候爵嫡女,就身份而言,还高出魏桂贞一头,怎么就由得魏桂贞等欺侮,连嘴都不敢还?更兼,不是说杜大郎不睦手足么,听你这么一说,他当时眼看妹妹受欺却是十分愤怒……叩玉,你去打听打听吧,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当长乐公主总算因为“不得允准,私自出玩”的过错抄完罚书,被她的母妃大人解除禁足之时,叩玉也顺利完成主子交待的任务,回来复命――

原来,现今这位临淄候夫人并非杜颂及杜大娘子的生母,而是临淄候的继室。

要说杜、魏两家,其实早在魏氏成为续弦之前就已经是亲戚了,临淄候的祖母就是魏氏女儿。

临淄候之父杜仲达,从高祖起兵,后大隆建国,任职临淄卫指使,后因驱逐北原立功,升任山东都司,娶妻蒋氏,却唯一嫡女,临淄候杜江原为庶子。

仲达病逝,太宗帝惜其功勋,特允庶子荫职。

仲达当年并未封爵,不过手掌兵权,杜家也为实权人物。

当时老祖母魏氏便打算让杜江娶娘家孙女儿为妻,可谓处心积虑,促就孙子与侄孙女青梅竹马之情,哪知老祖母未待魏氏及笄而病故,杜江嫡母蒋氏作主,把自家侄女娶了进门。

杜江因情有别属,对元配十分厌恶。

后蒋氏过世,不久,才生下小女儿的杜夫人也暴病身亡。

那时,杜颂刚刚三岁。

而杜颂继母魏氏,实也有些牛心左性,眼看“青梅竹马”迎娶别人却拒嫁留闺,显明情深不移,更让杜江念念难忘。

妻子死后不足一年,杜江便迎娶魏氏,蒋家深疑蒋氏暴病别有原因,苦于无据,只好忍气吞声,但与杜家的姻亲情份算是彻底了断。

魏氏嫁入杜家一年余,生下一子,再过一年,又有一女。

也就是说,杜颂与杜大娘是元配所出,而据传常受杜颂欺侮责打的兄弟与妹妹,都是魏氏及妾室所出。

叩玉还打听得一事:“原本太后为欣安公主择选伴读,起先看中的是临淄候府大娘,却被候夫人以体弱多病婉辞,推荐了她娘家素有聪慧之名的小娘子。”

“就是魏桂贞了。”晓晓恍然大悟:“那就难怪了……可怜杜大娘,堂堂候府嫡女,却被养得这般柔弱可欺,反而她一母同胞的兄长,性情却又天壤之别,竟是作恶多端。”当说最后四字,语气中,已有铿锵之意。

“还有就是蒋家,虽与临淄候府决裂,不过家主眼下也任职地方大员,族中有好几个郎君,都中了进士……而临淄候虽说得已封爵,却失了掌兵之权,对蒋家因是不无顾忌,奴婢猜测,这也是临淄候不至大义灭亲的原因吧。”叩玉也叹道:“眼下不少人家,都知杜大娘子身有弱症又软弱无才,将来姻缘一事还不知怎么坎坷。”

“那么就算杜大郎是为他兄妹求庇,才舍身相救,我也能理解了。”晓晓挑眉:“救命之恩,还是当报的。”

叩玉笑道:“这事哪需公主废心,王爷王妃心中自有成算。”

长乐公主却一脸沉重,一时脑子里,都是那个楚楚可怜的候府嫡长女,她坐于书案前,纤纤玉指却在案上慢慢敲啄,这情态,很有几分辅政王筹谋之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