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卫臣服,胜局奠定

城郊十二京营卫部指使有七位乃勋贵出身,其余五人之父祖也都是曾随高祖楚州新兵的旧部,同苏、楚两府多少有些‘交’情,总比秦、陈等世家要亲近,这也是天子十分忌惮的原因,黄陶更是不可能笼络收买,尤其西山卫指使,其父更是老国公旧部,西山卫原由虞栋掌管,濯缨园太子遇刺案后,由卫国公所荐,原任佥事才得以接掌。[热门小说网www.remenxs.com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但这些家族也同样效忠于大隆皇室,是以虽不可能对黄陶俯首贴耳,但不得不顾忌圣令,尤其家中‘女’眷被扣为人质的情况下。

是以天子只是下令众人摁兵不动,十二卫指使尽管心下孤疑,也不少推测城中必有动‘乱’,可关系到家族存亡,最稳慎的办法也是先静观事变,说到底,就算天子与慈安宫决一胜负,论来两方都是“正统”,十二卫奉圣令摁兵不动,也不算失职,更不算谋逆。

但一旦天子再令出兵‘逼’宫,十二卫就必须要站队了,成王败寇,倘若‘逼’宫不成势必会遭清算,但若是不依圣令,万一天子掌握大权,自然也要被追究。

是以,虞沨才一开始就笃定要争取十二卫在手,至少其中六部必须遵奉太皇太后懿旨进‘逼’汤泉宫,才能掌握先机,消极等待只会落于下风,让天子威‘逼’功成,就算城中卫部众志城诚,也难以抵御这六万余京卫,更别提还有通州、香河等卫部,真要是被天子抢先一步调动兵力,慈安宫必败无疑。

谈判地点定在西山卫,当然也是因为西山卫指使与卫国公府非同一般的‘交’情,只要苏荇出面,又有太皇太后懿旨,十有九成不会向天子投诚。

虞沨早有推断,天子为保一击得手,事先不会与十二卫漏底,给众人筹谋犹豫的机会,万一有人事前就泄‘露’天机,慈安宫生防,天子更无胜算。

也只有等到政变当日,用‘女’眷要胁,打十二卫一个措手不及,情势紧急,各人的判断力多少会失于果断,分卫指挥又是十二个,彼此之间恩怨是非当然盘根错节,一时之间,当难以判断城中情势,必定就会犹疑,根本不可能联合一气进‘逼’九‘门’。

这一切都奠定在九‘门’紧闭,城中京卫尤其宫卫不能突围的条件下,只要十二卫摁兵不动,对天子就十分有利。

可事情已生变故,黄陶非但没能突破平安‘门’,孙致敬、刘惟等竟先后折损,即使黄陶通过三年努力,把心腹大多安排布防九‘门’,可惜的是西直‘门’却是“佃作”,虞沨轻而易举就率部出城,抢先一步说服十二卫兴兵讨伐逆帝。[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热门]

天子多疑,不大可能以身犯险前来京郊,当然会先诏十二指挥前往灵山汤泉宫,待要胁得众人摁兵不动,方才通知黄陶行动,可一旦黄陶失利,天子势必会亲往,持令说服诸卫兴兵。92Ks.Com

西山卫距离锦阳内城最为接近,天子不可能先来此处,虞沨断定他会先率灵山、桐浦二卫先往距离汤泉宫最近的卫部,只要先要胁得三、四卫部遵令行事,一路前来,其余一方面顾及家眷安危,再见同僚业已臣服,只会以为天子胜券在握,当到西山卫,就算这部指使因为与卫国公府的‘私’谊不肯听令,也于事无补。

是以,虞沨才让显王尽量拖延住黄陶,不让他去灵山递讯,快速肃清西安‘门’逆勇,抢先一步出城,诏集众人到西山卫。

对于十二卫而言,原本多数就倾向于卫国公府遵奉之太皇太后,早先得知黄陶已经掌握九‘门’,兼着家眷被掳才会犹疑,一旦听说西直‘门’已破,楚王携懿旨出城,再有卫国公世子苏荇、卫国公‘女’婿蔡振随往,就算难下决断,当然也不会避而不见,大家都想‘洞’悉情势,在关键时候做出正确抉择,不说考虑家族更进一步,至少得规避事后清算获罪受惩。

都是统兵之人,又明白今日情势紧急,指挥们当然不可能孤身前来,都会‘抽’出起码自保的兵部赴会,这就注定天子当得黄陶通晓战况立即行动,也会失去先机。

但只不过,天子虽然没有先期收买众部指挥,底下百户、总旗等不乏出身较低,抑或家族渐微,更或心怀贪‘欲’对上官有各种不服者,很有可能为图富贵被收买在前,恃机而动,进行挑拨蛊‘惑’等事,甚至有可能是黄陶或者秦党安‘插’的心腹。

比如刚才被蔡振“枪毙”的那位出头鸟。

虞沨见他才一冒头,立即决断,令剑所指必杀不赦,也是为了以果辣手段震慑场面,防范更多肖小响应振臂一呼,扰‘乱’谈判。

众间佃眼见文质彬彬的楚王这般狠辣,而指挥们神‘色’虽然一变越发沉肃却并无质疑,心中也是震惧,掂量一番,谁还敢贸然送死?

西山卫营外这片开阔草场,当中是一张硕大方案,楚王还剑入鞘神‘色’不改,十二卫部噤若寒蝉,稍近处,各部领副甚至不由自主略退一步,更远些,部卒更是肃然,虽有数万兵勇在场,一时间只闻风声啸啸,帜张猎猎。

“众位心知肚明,今日黄陶下令闭城率逆‘逼’宫实非其自作妄为,而是天子有逆上之意,孤刚才所言字字为实,可此叛逆却妄加谋逆陷构之罪,岂非心怀叵测?是以,孤下令将其诛杀,便再申明,但管再有违令妄言者,一律视为叛逆,当场斩杀,决不赦罪。”虞沨略微扬声,仍是有若‘玉’磬的清越,可听在众人耳里肃杀之意实在显然。

苏荇一直以掌摁剑,站于一侧,这时举目四顾,不难发现部众中有几个面带张惶之辈,神‘色’鬼祟,紧咬腮帮,脖子上青筋暴‘露’,但谁也不敢再贸然出头,甚至不敢与虎视眈眈的蔡振对视。

“当今天子,实为篡位,早在先帝在位时,就有意夺储,先福王被其毒杀,太皇太后已察实据。”虞沨继续说道,目光缓缓扫过围坐在侧的十二指挥面部神情。

很微妙,竟然都不曾惊疑。

“众位皆知,先帝崩前未留笔诏,而听闻口诏者仅有太医院使江清谷,当年太皇太后以为江院使深受先帝信重,才未质疑,可天子登基之后,真相逐渐浮现,便是江清谷,原来也早与天子勾联,先福王之死实与他有莫大关系,并,先帝早已生疑,暗察江清谷。”

这些话,当然都是与太皇太后商议好的。

“更有,归化失守,竟然也是天子一手造成,暗害包眺,以致归华十万军民命丧北原敌军!”

这话一出,十二指挥才震惊不已。

“卫国公收复归化,奉令讨伐北原边境,却在战场,险些被副将钟光兆暗害,万幸卫国公早有防范,非但脱险,并将钟光兆当场捕获,其与部众假冒北原军,被捕时还穿着北原军服。”

在座中人都为武将,哪能不知钟光兆与秦家的关系,而钟光兆之所以开赴归化,也是天子执意。

“御史吕简,奉太皇太后懿旨暗察包眺中毒一案,当归化收复,北原将领被卫国公生擒,‘交’吕御史审讯,已经招供,与之勾结暗开城‘门’放其入城者,便是归化佥事尤安。”

又是一个与秦家密切相关者!

“消息递回,天子立即称病,迁往汤泉宫,不过半月,就发生今日之事,意在何为,昭然若揭。”虞沨又再说道。

眼光到处,已经看见不少指挥铁拳紧握。

“是以,太皇太后下旨,遣孤诏集众位,为护君国,清除‘奸’侫……当伐逆帝,扣其回宫待审,明日早朝,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列举罪证,公审逆帝。”说完这话,虞沨微有一顿:“太皇太后察知诸位因家眷陷于逆帝之手,为免罪逆失利时加害众位亲族,预先堤防,将众位亲族集中安护。”

话音才落,已经有人摁捺不住起身,双目圆瞪:“殿下这话是说,我等家人都被太皇太后……”

说是安护,其实无非就是扣为人质以作要胁。

不仅诸卫指挥,便连其部卒,家中亲眷大多居于京都,这时都忍不住变‘色’,虽是窃窃‘私’语,但人数众多,顿时喧吵起来。

便有那早已摁捺不住者,抓紧时机叫嚣:“楚王殿下说这么多,实际还不是以我等家人要胁,倘若真如殿下所言,何需行此鬼祟之事?”

这回,虞沨甚至不需再出令剑,蔡振还没瞧清是谁在喊话,便有宫卫持剑上前,“锵”地一声出鞘之音后,短促惨呼,一切也归于寂静。

包括西山卫指挥的脸‘色’都很不好看起来。

虞沨再一挥手,身后宫卫闪出一条路来,然后是一列锦衣踏步上前,有白发老者,也有青壮之士。

都是十二指挥的家人,颇为重要者。

可手足无绳锁拘缚,就连穿戴也甚是齐整,衣不染尘,更不可能有伤痕血迹。

“太皇太后只是为了防范罪逆趁‘乱’行祸,诸位家人,由孤护送出城,可‘交’诸位安置。”

竟不是要胁,而是将家人送返?!

原本义愤填膺的指挥们怔在当场。

这又是收服人心之举,有此一着,太皇太后的慈厚与天子的‘阴’诈对比显然。

自然,将部份人质‘交’返之前,太皇太后已经针对形势做了动员。

这时,当先一位鹤发长须的老者便声如洪钟断喝出口:“逆子,太皇太后奉先帝遗命监政,尔敢不遵懿旨?”

便有一指挥双膝脆地:“父亲息怒,实因母亲她……仍陷汤泉宫,又因天子有令,儿子也……不敢不遵……”

“虽说忠在孝上,更在义前,不过孤甚能体会诸位为难之处,便是太皇太后,也不曾怪罪诸位。”虞沨缓缓说道,亲自上前扶起那左右为难的指挥:“孤今日称誓在先,决不会置诸位家眷不顾,且待稍时,当竭力救助诸位家眷平安。”

“人质”们却纷纷跪地,口称为臣者当忠大义君国,不敢因‘私’情罔顾。

而西山卫指使也率先投诚,跪称谨奉懿旨。

“诸位指挥本为忠信良臣,原也不料逆帝竟是矫诏篡权,不明究里,当奉君令自然遵循,是以明知闭城‘逼’宫之行而摁兵不动实不为罪,可诸位也当‘洞’明,逆帝若非心虚,何需以天子尊位却用臣属家眷‘性’命相‘逼’?可见逆帝也知诸位忠君奉国,才行‘逼’迫之事。”虞沨见其余仍有犹豫,也点到即止。

言下之意,天子信不过十二京营,就算指挥们受‘逼’遵令,事后也不会真被赏功,天子多疑,一旦大权在握,定然会用心腹取代京卫之职——就算十二京营随天子‘逼’宫,天子仍会以为他们是为顾家眷,将来若再有旁人‘欲’行叛逆,把家眷掳掠,指挥们岂不也会被‘逼’逆上?天子哪会安坐无忧,非得清算不可。

别说眼下权位,也许最终‘性’命难保。

被‘逼’投诚与主动效忠,原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虞沨这是采取“以情动人”在先,紧跟再晓以利弊。

太皇太后可没有‘逼’迫十二卫部,而是下旨令众臣服,这时痛表决心者才是忠臣,将来论功行赏,而不是‘逼’不得已才妥协,有失忠良。

京卫指挥虽是武官,但久在官场,这点子厉害关窍并不难通透,经虞沨略微点拨,遂都心下一凛。

天子本不得人心,眼下更是失尽先机,别说虞沨真有办法解救人质,就算难免伤亡,指挥们也不会再行毫无益处注定沦落的蔽事。

争先恐后下跪,遵旨之诺夺口而出。

身为将领,既然当着部众的面下跪臣服,就再不能言出无信,否则不能服众,只会导致军心动‘乱’。

虞沨一一扶起众人,干脆请人入营协商,这下没人再带随从,而是要谈及关要了。

直到这时,苏荇才长舒口气——天子,败了。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