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764章 流言炸响,黄恪施助

重生之再许芳华 第764章 流言炸响,黄恪施助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56: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位可听说了白杨胡同那桩奇闻?”

这是在兵部郎中沈大人长子娶媳的酒宴上,一个七品御史的女眷微挑着眼角,兴致勃勃地提出了话题。

沈郎中虽只是五品朝官,算不得显赫,但他的家族也属世宦,长子娶媳,自是少不得宾客盈门,这时正宴未开,内宅里,诸位女眷按着品阶,三三两两成群闲话,就这一桌,除了两个七品的孺人,还有一个尚书府的少奶奶,也就是卓应瑜的堂嫂,另有两个跟着凑趣的妇人,其中最受嘱目追捧的贵妇,却是一对姐妹。

都姓苏,正是二娘三娘。

三娘是跟着夫家嫂嫂来应酬,纵使她与二娘互相看不顺眼,这时也不会好比在家时那般冷颜相对,可总归不是那么亲近,三娘的话是极少的,倘若旁人奉承,她也只是带笑听着,眉眼里尽是冷淡。

相比起来,二娘就显得如鱼得水多了,周家本身也属大族,尽管她的夫婿眼下只是个秀才,无职在身,但出身卫国公府又是嫁入世家,二娘受人追捧并不奇怪。

娘家姐妹在别家府宴上碰面,自是不好各在一处显示不和,虽说三娘自从出嫁就远着娘家姐妹们,但这点礼仪还是晓得的,是以也就不冷不热地与二娘共座,不过她们才坐下不久,李氏就带着这帮人过来讨好了。

姐妹俩都不晓得李氏与旖景之间是有芥蒂的,就更不知这位李氏与秦子若私交甚好,问话的也并非李氏,是以两人起初毫不设防。

心直口快的二娘甚至追问一句:“什么白杨胡同?”

那挑起话题的妇人姓何,她的夫婿与孙孟正是同僚,两个品级一样,但不同的是孙孟是天子近臣,李氏又得皇后青眼,何氏一贯对李氏讨好奉承,因着秦子若交待在先,李氏不好自己挑事,正好利用何氏。

“是外城一处平民百姓居住之地,却在近来,出了个跋扈悍妇,其言行甚是悚人听闻。”何氏一副知之甚详的模样:“这悍妇姓龚,嫁人两,她的夫家虽也是平民,家境还算殷实,不过呀,也不知怎么,这龚氏的翁爹摊上了官司,被处了徒刑,不多久就死在牢里,男人为了救父亲出狱,奔走打点,耗光了积蓄,却落得人财两空,婆母因此哭瞎了眼,长期要延医请药,日子就过得紧促起来,龚氏牢骚满腹,渐渐不安于室,竟与外城一个地痞无赖勾搭上了,原本还是暗中,哪知发展到夜不归宿。”

三娘一听这话,越发没了兴趣,二娘却听得津津有味,与她相同“级别”的贵妇大约是不会拿这些市坊的粗闻俚俗“交际”,何氏虽是外命妇,但却是寒门出身,本身没有这么多讲究,二娘鲜少听到这样的事,只觉新奇。

李氏也是带笑的模样,秦子若送来的书信里,专程提起这位苏氏二娘,别看是勋贵千金,生母却是个平民出身,教导得这二娘脾性火暴,借她挑事,闹得议论纷扰势必得逞。

只听何氏继续说道:“龚氏的男人再好的脾性,也容忍不得,龚氏夜不归宿,次日还随那无赖一同去酒肆消闲,被男人堵了个正着,一把拎了回家,这龚氏所为,邻人们早有闲言碎语,这日一见男人发威,都拥堵去看热闹,指责龚氏不安于室,理当被休,这要是换到东明礼法严厉时,可得沉河。”

二娘连连颔首,忽地接触到三娘看过来的冷眼,眉梢一挑,情知三娘又是瞧不起她关注这些闲事八卦,却有意要气三娘,追着何氏问个不停“后来如何”。

“这龚氏膝下无子,往常别说服侍婆母,男人在外忙着营生,她甚至对婆母多有辱骂之辞,这般不孝,这下又落了个夜不归宿的把柄,哪个男人肯忍,当然是要出妇的,龚氏却不服,说要和离,要讨回当初的嫁妆,还说她的瞎眼婆母从前窃藏了她的首饰,要追讨回来,婆母喊冤,哭骂龚氏血口喷人,龚氏冲上去就是一顿拳脚,男人上前阻止,却被那无赖打倒在地,若不是有围观者仗义,上前扭住了无赖,说不定会闹出人命来。”

二娘大是惊讶:“这可是在天子脚下,即使眼下民风开放,也不容这刁妇如此恶行,就没人报官?”

“邻人们是有威胁报官的,龚氏却言之凿凿,说翁爹之前犯了国法,为了解救,她娘家也出了不少力,赔进去不少银子,婆母与男人分明是不想还债,才要捏了她的把柄出妇,好侵吞她的嫁妆,叫嚣着一夜不归怎么了,楚王妃被草掳走年余,数百个日夜,清白早就不保,眼下不仍是堂堂王妃,谁敢说她一字半句不是?礼法之下个个平等,她不过就是在外借宿一夜,怎么就该被休?”

这话一出,二娘的津津有味就收敛了。

她是心直口快,性情多少有些鲁莽,但到底是勋贵出身,脑子也不痴笨,听到这里,哪能听不出这悍妇的故事实为针对五妹妹,用心险恶。

三娘这时悄悄一个冷笑,看向别处。

自然没逃过关注密切的李氏眼底果然七娘所料不差,国公府这位庶出的三娘似乎对楚王妃甚是不满,姐妹两个不和,这事该给皇后提醒一声,看看能否利用。

这边二娘却一掌拍在几案上,怒火攻心:“好大胆,竟敢诋毁王妃!”

何氏早有准备,抬着下颔说道:“娘子这是怎么说,这话可不是妾身信口胡诌,是那龚氏当众喊出,当日围观之人可都有所耳闻,眼下早传遍了京都市坊,百姓们可都在议论,听闻戚家堂一众为非作歹,不知犯下多少罪恶,毁了多少女儿的清白,王妃当真没被侵犯?妾身倒是以为,纵使草凶狠,王妃身份到底不同,他们说不定不敢行恶,可不敢诋毁王妃。”

二娘刚才那一嗓子,早已吸引了不少注意,许多目光往这边关注,又有伶俐的婢女飞快通禀了主家,沈太太火速赶来,好歹才阻止了这场风波。

可席面上已经有不少女眷关注这桩争执,那两个跟着李氏前来的妇人当然不会隐瞒,何氏更是委屈不已,见人就是一番倾诉。

贵妇们晓得这事不一般,大多没有当众议论,但心里却都有揣度,看向苏氏姐妹的目光就变得意味深长,却没人当着两人的面再提这茬。

二娘固然不甘,还想缠着何氏理论,这回,却被三娘拉住了。

“二姐若是不怕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收不得场,只管生事。”

二娘气急:“难道就放任这些人对五妹妹这般诋毁?”

“二姐一张嘴巴,能堵住悠悠众口?你难道看不出,那何氏是有心生事,就是要传得人尽皆知,你若与她在沈府喜宴上吵闹起来,我敢担保不出三日,苏氏姐妹做贼心虚辱骂外命妇的传言就街知巷闻。”

二娘:……

狠狠一掐三娘的小臂:“你明知是个陷井,怎么不早提醒我,苏旖萝,就算从前你妒恨着五妹妹,可咱们到底是姐妹,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你竟袖手旁观?”

三娘狠狠一甩手臂,冷笑道:“她是王妃,我只是个官宦家眷,又能帮得了她多少?再说二姐的性子,我能劝住?你刚刚若当着那些人的面,说出我因怀妒恨袖手旁观的话,越发落人口实,我们苏家又多一个姐妹失和家宅不宁的闲话被人议论,这桩桩件件,分明是有人早有预谋,就算二姐今日不上当,迟早也会传开,二姐,我是懒得搭理苏旖景,你还是快快去一趟王府,把这事告诉她听,免得被人上了折子斥她清白有失有损宗室声誉,她还在做梦。”

却说今日参与沈府婚宴者,还有一位王妃的“亲戚”,便是悄无声息与黄恪“复婚”的魏氏,虽然黄陶对这位“嫌贫爱富”的长媳大是不满,无奈魏氏是他同知府唯一能出席应酬的女眷,江氏这时已经彻底迷怔,多数时间连人都认不清楚,二郎的婚事也没有着落,黄陶欲与沈家交好,自己携子出席尚且不够,当然免不得让魏氏与女眷们来往,好在这魏氏虽说功利一些,到底是官宦嫡女,当年和离之事因为黄恪的妥协,也没闹得街知巷闻,她这时出面,还不至于惹人笑话。

魏氏本身与黄恪还算和睦恩爱,当初提出和离,实在因为生母以死相逼,父兄又不由分说找上门来,她也无可奈何,但虽然归家,却咬牙拒绝再嫁,尤其是听说黄恪“意外坠河”之后,竟主动替他服丧,魏家的官职本身就是捐的,一家子十分功利,黄恪当年这桩姻缘,多少有候府太夫人居中努力的结果,黄陶本身就对魏家极不满意。

魏氏生性软弱,并没有什么主见,但本身还算温良,黄陶咸鱼翻身后,黄恪又平安归来,魏家再生把女儿送返黄家的盘算,魏氏知晓后只觉羞愧不已,几欲寻死,往梁上挂了一回,却被丫鬟们及时发现解救下来。

黄恪二话不说将她迎回,魏氏再无二意,这时在席上听说了传言纷扰,回去后便将这事一五一十地告知黄恪。

这事本与黄陶关系不大,是秦家在后操作,但黄恪深知黄陶对卫国公府居心不良,他也没了心思求证,只觉这事就算不是黄陶主谋,但实难袖手旁观,总归要做出有所助益之事才能心安理得。

是以这日,斗转阁里,当几个纨绔酒至半酣,大肆议论戚家堂流寇实为恶徒,楚王妃落在他们手中只怕会受****时,黄恪出手了。

一杯子就直砸那纨绔身上,文质彬彬的冲上前去,掀了好几掀,咬牙才掀翻了人家的酒席。

并斩钉截铁地怒斥:“休得胡说,戚家堂人皆为义士,在下因为被匪徒劫财险遇不测,多亏得戚家堂人路见不平相助,救得在下,并安置养伤,才能平安归来。”

结果……黄恪被几个纨绔群殴了。

这事情惊动了顺天府,黄恪是为戚家堂救回的事正式记档。

黄陶知情后,险些没气得厥倒他哪能不知,黄恪压根不可能被戚家堂救助,也不知大君出于什么目的,才放了人回来。

但这事情一闹,无疑让秦相暗怀不满,且以为黄陶是自己人,看来,此人究竟如何还不可知,该让皇后诏国公夫人黄氏入宫,好好敲打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