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719章 金元遭疑,预料之中

重生之再许芳华 第719章 金元遭疑,预料之中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56: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踏长街蹄声急,终夜浮躁。

国驿之外数十亲兵执剑严守,个个神情肃穆。

十余快马由远及近,大君当先勒缰,那袭鸦青长衣上郁金纹随风舒展,在灯火下光彩熠然,恍眼一看,衣冠齐整,似乎与往常无异。

但眉心紧蹙,泄露了他此时浮躁之余难掩沮丧的情绪。

至于紧跟着大君身后的薛东昌与孔奚临,那就更显灰头土脸与着急上火了。

当听守防国驿的侍卫禀报并无外人夜闯国驿,而楚王殿下甚至连屋子都没出一步时,大君的眉头不免又更加紧蹙。

实际上这答案不出意料,不过大君却十分失望。

他希望这里出现破绽,希望虞难捺急切立即安排从大君府脱身的旖景前来驿馆,好被他逮个正着。

已经在异想天开了,虞摁捺筹谋已久,又怎会使计划错漏百出?

大君负手急步,直往那间仍然灯火辉煌的客舍,但却忽然在阶下顿住步伐,心神不宁的薛东昌险些直接撞在大君背上,还好被孔奚临一把扯住,但薛东昌依然踩了一脚大君的脚跟。

大君却无知无觉,廊庑上的风灯微晃,光影在他的眼中明明暗暗。

他看向窗纸上安静的人影,竭力平静着内心的焦躁。

大君在想倘若他是虞,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开搜索,将旖景从对手眼皮底下带出大京。

他到底把旖景藏身何处,才最安全。

大京城有什么地方是他搜索不到的地方。

这当然存在,比如王宫,比如金元公主府,比如宗室府。

显然决无可能是王宫,虞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让旖景藏身西梁宫廷。

他若真有把握说服西梁王插手,让旖景脱困,压根不需要今日大君府这一把火,虞灏西很清楚,如果虞与西梁王达成了什么协议,那么就算大隆君帝还是龙椅上那位,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任人操纵的傀儡,但这时显然不是这样的情势。

西梁王明知新帝对卫国公府深怀忌惮,若知楚王妃身在西梁,很有可能以此作为笼络新帝的筹码,稳固两国邦交,毕竟大隆君帝已经不是高宗,当今天子与西梁并无任何情谊,两国邦交面临考验,而虞仅仅只是亲王,于西梁而言,大隆天子更加重要。

虞不会冒如此巨大的风险,置旖景生死不顾。

但他用一些条件收买金元抑或宛姓宗室的能力还是有的。

尤其是金元,她与旖景曾有数面之缘,再者伊阳夫妇又与之交好,很有可能暗中相助虞。

卫冉之妹卫曦更被金元引为知己。

大君微微一握拳头。

他在安瑾与卫曦处一无所获,便想到金元很有可能被虞说服而收藏旖景,金元也有这个能力。

所以,大君立即赶往金元公主府,进行试探。

相对安瑾,金元的身份无疑更加显重,大君不得不有所顾忌,所以,他并没有贸然提出搜察公主府的要求。

可是当他站在这里,冷静思考后,越发怀疑金元。

如果金元也似西梁王与王后那般想法,认为与他联姻更利西梁时局,那么当知道旖景的真正身份之后,就极有可能暗助虞使旖景脱困,再行联姻之计。

大君毫不怀疑虞要救旖景脱困,势必会洞察西梁政局,说服金元更为保险也更有可能达成目的。

他的唇角渐渐抿紧。

“你们守在这里。”

大君抛下薛东昌与孔奚临两个随从,乌靴踩上石阶。

当他推开虚掩的雕门,满室灯火轻晃,依然坐在棋案后的男子微微抬眼,目光却有若一池静水波澜不兴,唇角的浅笑慢慢浮现,气定神闲。

大君心中又是一阵浮躁。

“殿下深夜再访,应是我之预言中的。”虞说话时,目光已经收回,修指拾起棋子,轻轻落于局中。

“我们间的胜负依然未分。”大君落座,显然再没有观注棋局的心情,置于膝上的指掌握紧,关节锐突。

但他还是沉默了长长的一刻,并没有急着开口。

而虞依然有条不紊地独解残局,更不着急。

紧张的心情已经在大君推门而入时就已松弛,虞知道,旖景已经如愿脱身,那么主动权已经不在敌手,而在己方。

“远扬何故决意在此时才有所动作?”大君终于又再说话:“纵火生乱,使得防备松懈,此计并不算出人意料,但若我还在远征之时施行,旖景无疑更易脱身,至少我不在京都,便不能戒严全城,远扬根本不需有此一行,东华便足以周护旖景返回大隆。”

虞当然不可能为大君释疑,他只是笑而不语。

而大君也显然有他自己的答案:“因为要行此计,势必需要旖景配合,而远扬要与她联络并不容易……霓衣绣坊的肖氏是远扬暗人吧,但此人在我未返大京时已经与旖景有所接触,远扬却依然没有采取行动,说明不到时机。”

“因为仅凭旖景之力,根本不能摆脱众多侍婢趁乱易装而出。”大君语音更是冷沉:“远扬还需在侍卫中渗入一人,才能行此计划,而那时,卫冉还在随我征战浩靖。”

“这也间接说明远扬除卫冉以外,并没有更多暗人渗入大君府。”

这是显而易见,如果虞早能让人渗入,当然是趁大君远征时动手才能趁敌不备,不废吹灰之力便救旖景脱困。

“我好奇的是,无论肖氏抑或卫冉兄妹,皆为数之前就已在西梁,难道远扬真有未卜先知之能?”大君冷笑。

“大君势必是不信的。”虞轻笑。

那是当然,若真能未卜先知,就不会让大君先胜一局,将旖景从大隆掳走了。

“或者是我说服了薛国相,得他暗助,才知卫冉竟是出自我母族,正好大君需要利用卫冉铲除庆氏,才明知他的身份还不得不用。”虞说道。

这话就大有深意了。

无疑,卫冉的确是虞的暗人,否则虞不可能知道他的身份,并且察知卫冉在铲除庆氏一案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远扬这是要离间我与薛国相?”大君自然不是那么好骗的,他冷笑道:“倘若暗助远扬之人真是薛国相,旖景也不会处心积虑将白衣侍女先行打发了。”

故然,大君明知卫冉身份依然将他留在大君府,虽关键原因是卫冉本身的用处,除之也不乏卫冉是薛国相所荐的原因,眼下大君虽已确定卫冉“叛变”,但他并不怀疑薛国相。

白衣侍女是薛国相一手训导,若真是他有二心,根本不需要卫冉渗入,当大君远离京都时,旖景有的是机会脱身。

“那么大君如何解释卫冉会为我所用?”虞洗耳恭听。

“远扬既无未卜先知之能,卫冉兄妹就不可能是你预先安插,至于肖氏,她本就是一介商妇,或许是别的机缘巧合,或许是事后许以重利将之收买,因她只是联络之用,并不关键。”大君忽然举拳,离开膝头而置于案角:“卫晨微为金元属臣,远扬应是与金元私下达成协议,才知卫冉足以利用。”

随着大君忽然增重语气这句断言,室内再度陷入沉寂。

滴漏之声清晰入耳,足有数十下后,虞才看向大君,唇角笑容消失无踪:“我若否定,大君势必是不信的。”

“你应当料定旖景一旦脱困,我势必会严察京都,也只有将旖景收藏在公主府才能避开搜察,而无金元相助,旖景决无可能出城出关,随你返回大隆。”大君似乎因为虞的应对越发笃定这一猜想,他猛地摊开指掌,摁案而立:“远扬以为我必有忌惮,不敢搜察金元府邸?”

虞轻挑眉梢:“大君应知金元公主身份非同一般,还当三思后行。”

大君眼中戾色一掠:“不劳挂心。”

拂袖而去。

当大君急步离开,背影没入夜色,虞这才起身。

隔扇一响,走出两人。

灰渡与古秋月,一个乌衣革甲,一个玉白长袍。

“大君果然不易蒙蔽。”古秋月不无担忧的看向虞:“虽说王妃隐身密道,就算大君搜察公主府暂时无,但若不能让大君释疑,就怕公主会恼王爷食言,而生悔意,使事有变故。”

倘若金元为了修复与大君的关系,这时将旖景交出,无疑功亏一篑。

虞转身,拈起一枚黑子果断落在棋盘。

唇角卷起笑容:“卫冉暴露,要打消大君的疑心当然不能依靠三言两语,我便是巧舌如簧,也不能为金元开脱。”

王爷真是,无论何时都是胸有成竹之态……古秋月虽暗暗折服,却实在想不明白虞会有什么办法。

“大君不信我,只信他自己的判断。”虞落座,又再落下数子,那盘残局解开。

但古秋月显然仍不能洞悉关键。

“当卫冉顺利渗入,西梁两姓被大君果断铲除,已到行动时机。”虞问古秋月:“你可知其中原因?”

古秋月迟疑说道:“卫冉渗入固然是必须,但说服金元公主才是关键。”

“不,倘若不能说服金元,我也必须冒险行动。”虞摇头:“两姓铲除后,西梁王便会立储,大君的婚事迫在眉睫,内子处境便极为险迫,我不能再拖延,若无金元暗助,我只能冒险让卫冉趁乱救出王妃,若能脱身,也会是眼下这番情势。”

古秋月依然不甚了了。

灰渡就更不明所以。

“那么,我有什么办法能让内子避开大君大肆搜察,顺利出城出关?”虞目光闪烁:“虽有金元暗助才更稳妥,可我也拟定了除此之外的计划,眼下,就且当没有金元从旁相助,采用后备之策,才能让大君相信凭我之力,足以达成解救计划,而他把注意力集中在金元身上,正中我的圈套。”

古秋月依稀抓住了线索,但还是没有把握关窍,他大是期待地问道:“那王爷接下来会如何?”

虞却往里间走去:“当然是上榻安歇,明日还得与西梁王商议军政要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