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703章 匿名书信,请见王妃

重生之再许芳华 第703章 匿名书信,请见王妃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56: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仲夏君府宴”以贵族党促的死亡落下帷幕。

党促是被人杀害,官方纠出的凶手是胡氏做为西梁“三政”之一最后的一任家主竣江公。

可是在薛东昌以及孔奚临的心目中,真正的凶手却是大君殿下。

“不是我!”事发次日,大君终于在两个“伙伴”心领神会的目光注视下,态度坚决的声明他的清白无辜:“贵族们已经群情难捺,胡、庆族人的态度也已经被我洞悉,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妥协,拱手把本应属于他们的权力转让王室,失去对各自旧部的掌控,我根本不需要再弄出这么件命案,只需等着政会否定因功封邑一议便罢。”

这段时日热爱与大君偶尔唱唱反调的孔奚临并没有轻信,他摇着手里的折扇,唇角轻轻上斜:“虽说世人都知竣江公心胸狭隘、性情暴戾,因为酗酒闹出的人命也不仅一桩两件,他又深恨党促,昨日当众破口大骂,诅咒党促不得好死,的确有行凶的前因,不过他当时已经醉酒,党促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就这么被他一刀穿胸,我是不信的。”

案子已经移交刑部,因为现场有人证物证,人证除了一应仆从,还有一个宾客,同样是贵族,他亲眼目睹了案发经过,指证竣江公杀人,而凶器正是竣江公随身携带的利匕,所以得报赶来的刑部尚书迫于西梁王“势必严察”的王令,立即就将当时因为撞破了脑袋陷入昏迷的竣江公抬回了衙门投入刑狱。

竣江公酗酒后犯下的恶行实在不是仅此一件,被他打杀的奴婢至少也有七、八个,甚至还有平民因为不小心冲撞,被竣江公一剑杀死,故而虽然他清醒后声称什么都不记得了,只矢口否定杀害党促,也实在没有说服力。

“证人郑雄虽为贵族,却是庆氏姻亲,昨日诸多宾客中,他算是态度中立者。”大君慢条斯理地说道:“郑雄这回也立有军功,是有望封邑者之一,不过他表现得并不热切,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还在意与庆氏宗家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不愿与庆氏闹得太僵,可见此人心怀城府,那就不是这么容易收买的。”

大君的意思是说他没法子收买人证,故而不可能令人杀死党促,却让郑雄自愿指证竣江公杀人。

“不过我也觉得真凶未必就是竣江公。”大君轻笑:“郑雄声称,他从净房出来,看见竣江公追着党促去了水榭,就担心闹出什么事端来,紧随上去,哪知就见竣江公执匕杀人,一刀子扎进党促胸窝,竣江公见罪行暴露,拔出凶器直扑郑雄,才被郑雄反击,撞墙昏厥,外头的仆从先是被竣江公喝退,后听郑雄高喊,才敢上前,见到的情形是竣江公额上有血昏倒在场,郑雄跪在地上,帮党促摁着伤口,党促无知无觉,他与郑雄都是浑身浴血。”

见孔奚临蹙眉思索,薛东昌仍然满面懵懂,大君拍了拍东昌的肩头:“郑雄是庆党,原本与胡党就是死对头,党促从前是竣江公的亲信,这两人闹得鸡飞狗跳与郑雄何干,他干嘛要上赶着插足,突地就担心起闹出事端来?”

“难道说真凶是郑雄?”薛东昌有如醍醐灌顶。

大君踱了两步,胸有成竹地说道:“我推论,真相应当如是。”

案发现场虽在花苑,却是相对僻静之处,论是西梁民风开放,贵族设宴并不怎么避讳男女远隔,但设下给男宾女眷们使用的净房还是必须“南辕北辙”的,竣江公当时从宴厅被人扶出,就是为了去净房,这也决定了案发现场不可能是女眷们闲坐赏景的地方。

贵族赴宴,穿戴极其讲究,这就造成如厕时诸多不便,大君府的管事们自然不会轻疏这一细节,故而净房的布置也分外讲究,专门准备了让贵族宽衣解下佩饰的地方,一般而言,女眷们身边都带着自家奴婢,还准备有以防万一更换的衣裙,甚至修补妆容的脂粉,男宾们没这么麻烦,又因主家原本就备有引路的仆从,净房当然还有服侍的婢女,男宾一般不会自带奴婢去解决“三急”。

西梁人尚武,贵族往常习惯了佩带长剑腰刀,但因为是大君府设宴,多数人还是不会带着武器赴宴,不过竣江公不同,他原来就爱显摆,明明算不得剑术高强吧,还尤其喜欢收藏名剑利器,又因他是三姓王族,多少有些特权,赴宴时佩剑也不能算逾制失礼,他不仅佩着剑,还贴身携着把尤其喜欢的利匕。

竣江公那日的心情肯定相当恶劣,相比往日,喝酒就越发急快,竣江夫人大约对他糟糕的酒品十分厌恶,也知道规劝不住,因而一早就离席,眼不见心不烦去了。

竣江公离开宴厅意欲如厕时是被大君府的仆从扶着出去,可见他已经醉了。

等到了净房,粗手粗脚的小厮自然不会服侍竣江公宽衣解带,只将他交给了婢女。

若是普通宾客,婢女们大约也不会跟着去隔间,待服侍了宽衣帮助着摘取下腰间佩饰后,应是准备清水热茶,好待宾客们净手漱口,再服侍穿戴。但竣江公醉态明显,婢女也担心有意外情况,或许竣江公自己也需要婢女贴身侍候,总之应当是让人跟着他进了隔间。

除了及时清扫焚香的粗使仆妇,净房外间只有两个婢女当值,一个服侍竣江公去了,另一个还要照管闲事,难免就会分心。

这就导致了竣江公取下的一堆东西比如长剑、匕首、玉佩、腰带等物有可能成了无人看管的状态。

很巧,郑雄刚好也要进入净房,或者是刚刚解决三急出来,他一定看见了竣江公,知道那一堆东西归属于谁。

“郑雄私心里一定乐见新政通过,可他不想与庆氏闹僵,说不定在宴上就盘算开怎么利用旁人把事闹大,促成新政得以施行,当他看见竣江公随身携带的匕首时,也许就动了心思,想到了行凶嫁祸,他是庆氏的人,与胡党本就有旧怨,又亲眼目睹胡氏党羽对竣江公诸多不满,所以,下意识便私盗了竣江公的匕首以图诡计。”大君分析道。

匕首相比长剑,一来更有可能被竣江公疏忽,不至于当时就发现丢了东西,二来也便于郑雄私藏,不被旁人发现,因为当时,郑雄也想不到会立即就得到下手嫁祸的机会,他总不可能堂而皇之带着竣江公的长剑出去,事后再找机会暗杀胡党或者庆党,将凶器留在现场,嫁祸给竣江公。

也许郑雄当时还没有盘算好计划,但就是那心念一动,已经足以促发他顺手牵羊。

既然郑雄已然动心,并走出第一步,接下来他便会在周边徘徊,观察竣江公有何行动,至少得确定竣江公有没立即发现丢了东西。

巧合的是党促也往净房来了。

但他没有入内,他的席位相隔竣江公不远,亲眼目睹了竣江公被两个小厮扶着出厅,这时,他看见两个小厮候在净房外,问得竣江公还在里头,便打算回避。

党促没有喝醉,他也深知竣江公醉酒后的德性,不愿意与之正面冲突,所以,他看见不远处的水榭,就打算去里头暂时避上一阵,待竣江公离开。

这并非大君的猜想,而是已经在仆从口中得到了证实。

但倒霉的党促没来得及走进水榭,就被“完事”的竣江公出来时发现了。

竣江公瞧见党促急急忙忙的背影,顿时火冒三丈,拔高了嗓子喊了两声“党贼”,当然不可能将党促唤回,反而导致党促加速避走,与旧主在大君府宴上吵闹不休,的确是件失礼的事,党促不可能陪着竣江公耍酒疯。

竣江公拔脚就追了过去,两个小厮是大君府的人,生怕事情闹得不可收拾,于是劝阻。竣江公哪里肯听,赏了他们一人一个大嘴巴子,甚至还拔剑威胁,让他们莫要碍手碍脚。仆从们大约也听说过关于竣江公的酒后恶行,知道这位是“说到做到”的主,被震慑住了,不敢跟上前去。

但他们也当然不会阻挠突然出现的郑雄上前规劝。

而水榭之中,也就只有被害人党促、行凶者竣江公、人证郑雄这三人,事情真相究竟如何仆从们并未目睹,但竣江公火冒三丈主动纠缠闹事却是事实,兼着恶行累累,众人无不相信他在盛怒之下,会代替神明执行“天遣”,以应“不得好死”之咒。

“案发现场,有竣江公已经出鞘的佩剑,说明他的确想杀党促泄愤,但党促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应是夺了竣江公的佩剑丢在一旁,两人之间确有打斗,我估计郑雄也真有‘劝阻’的举动,也许是他,也许是党促推了一把竣江公,造成竣江公昏厥。”大君继续分析:“而竣江公昏厥之后,党促多少还是有些慌乱,伤害王姓也属重罪,竣江公头破血流倒地,党促势必会上前施救,以图挽回。”

郑雄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悄悄拿出刚才私盗的利匕,趁党促不防,突下杀手。

“党促也是习武之人,虽被郑雄得手,却并没有立即倒毙,而是拼尽全力拔出胸中匕首,想要反击,但他显然已经无能为力,不过这番举动却造成了鲜血喷涌,溅了郑雄一身。”大君眉梢微挑:“所以郑雄才必须装作为党促止血,又编造出竣江公欲拔剑行凶,不遂,党促却不防对方身上还有凶器,被竣江公得手,当他上前阻止,竣江公却拔出利匕袭击,他是迫不得已才夺匕伤人以求自保的证供。”

郑雄的目的是要让竣江公死死地背上杀害贵族这口黑锅,造成因政见之争而引发血案,竣江公为泄愤杀人!如此,更会让诸贵群情沸腾,不遗余力地向三姓施压,促成新政顺利施行,这当然是胡、庆二氏之外,众人都乐见其成的事,故而大君虽然分析出了真相,真要追究的话,也不是找不到证据比如行凶者竣江公衣上血迹甚少,反而人证郑雄衣上血迹更多就是个漏洞。

但大君当然不会“察明真凶”,刑部尚书并非胡党,而是王室亲信,他会怎么断案就可想而知了。

郑雄或许也是想到了这一层,才敢这般果决,全不担心被官方怀疑。

“这么一来,贵族与政会的冲突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万一政会妥协……”孔奚临蹙眉说道:“殿下的目的是要鼓动贵族废除政会,而不是仅仅实行赏功封邑。”

“两姓决不会妥协。”大君却是胸有成竹:“因为无论是澜江公还是伯阳君心里都很清楚,倘若当真通过封邑与科举之政,政会也是名存实亡,两姓王族丧失了对贵族的控制,没落只是迟早。”

待得政会否决新政,贵族们的怒火再难摁捺,党促之死便会成为攻击政会的利器。

失去了旧贵部众支持的两姓,难保执政之权,短时之内再不足惧,不过他们王姓尊荣仍在,尚且苟延残喘,若是将来贵族与宛姓王室产生新的利益冲突,难保不会再把两姓推上阵前,借着他们的名义逼迫王室。

留有隐患坚决不是大君的行事原则,势必趁此时机,将胡、庆二氏一网打尽,才能斩草除根。

大君正要落坐与孔奚临细细商议计定,便听人禀报“夫人求见”,人已经候在书房外头。

这让大君受宠若惊,连声喊请。

旖景交给了大君一封信函。

“门房递进来的,是自称商家仆妇者,送来两箱名贵丝绸以为拜见之礼,我却在箱子里发现了这封书信。”旖景满面忧色,一副不知怎么是好的神情。

因那封书信甚是简单,内容却很惊悚

恳请楚王妃三日后未正,于云山茶坊一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