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转头了结

楚王府占地本就广阔,尽管相比那些世家望族,主人实在不算得多,又随着三个女儿先后出嫁,空置下来的院落越多,虽然如此,各大庭苑里的碧植芳卉也不能疏于打理,显出凋零荒芜之景,huā草房的人手非但没有随着主人的减少而削减,反而有所增加,才能照管过来空置的各处。

小谢氏为了“节减”用度,甚至驳了夏季按例增加盆景布置于廊庑道边,以缓和huā到荼蘼后的芳菲清减,并且堂而皇之将长史司对内宅用度的监管用作挡盾——称从远庆七年时始,景阳物价有所攀升,内宅用度当然呈水涨船高之势,长史司颇有微辞,故而小谢氏才决定“改革”奢华,除了老王妃的荣禧堂,以及世子夫妇的关睢苑,连梨香院都不再布置盆栽,屋子里的点缀皆用huā苑的植芳。

“今年祖母寿辰有言在先,不需广邀宾客,可妾身以为就算只邀几家姻亲,道旁廊庑里也需有盆景点缀才不显冷清,但二婶既然有‘节省用度’的本则在先,我也不好违备,故而就想用自己的积蓄添置,也算是对祖母的孝心,生怕二婶为难,就没有知会,也没有惊动采买,而是想拜托薛长史悄悄添置。”旖景对小谢氏的惊惶视而不见,有条不紊地说着前因后果。

“哪知与薛长史一提,却得知自从去年时始,huā草房的费用倒比往年还涨了几成,一察帐薄,的确如此,并且每季盆景的用度依然上报,并没有起到节省持家的作用。”

“我心里就起了孤疑,于是找长史要来一年间的帐薄细察,竟发现各处耗用都有增添,尤其针线房的衣料,对比往年竟成翻番之势,若说是市坊价格上涨吧,打听下来却也没有这么明显……只说一项,长史司提供的帐薄上注明,今夏三等仆妇的衣料huā费就是近五百两,再一察,用的衣料皆较往年次等,统共不过三百……”

诸如更多虚报实扣,旖景也没再一一数出,只是轻轻一叹:“今日听小姑姑说了疏梅楼事故之后的真相,我才明白过来,想是祖母允了我协管家务,二婶担心我察出里头的蹊跷,又误以为疏梅楼是我的产业,才打算闹上一起风波,让我当个御下不严的责任,专心于产业,不能插手家务。”

“你、你这是血口喷人……”小谢氏再提不起底气,反驳起来毫无力度。

“是不是血口喷人一察便知,诸如种种,若不是管家的主妇存心故意,仆妇们万无这般胆量。”苏涟冷声说道:“二舅母,我也是当家主妇,可不曾察觉锦阳物价飙升到如此境地。”

老王妃一脸的惭愧,冷冷扫了小谢氏一眼,对寿太妃说道:“内宅家务我一窍不通,景丫头到底还年轻,我也不怕家丑外扬,今日就委托老太妃热心帮上一把,明日开始展开内察,老太妃指点指点景儿。”

寿太妃自然一口应允,老王妃便将脸一沉:“外头的事还得问老二,这就着人请他回来,疏梅楼的事必定要给冉定个交待。”

一出戏在众志成城下暂且落幕,也到了正午,小谢氏自然没有用膳的心情,早起时“小胜一局”的庆幸灰飞烟灭,被人掺扶着回到梨香院,半死不活地等着虞栋归来。

听说一个半昼就出了这等变故,虞栋心急火燎地赶回,听了小谢氏的话后面呈死灰——自打旖景正式插手家务,夫妻俩就开始未雨筹谋,就是预感到形势将会不利,无奈计划尽都落空,而旖景出手竟这般干脆利落,转眼就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场面。

“我就不信,若我们咬紧牙关,就不承认指使管事,反诬他们一个屈打成招,难道宗人府还真能降罪?”小谢氏胸口急速起伏,拳头捏得死紧。

“没有用!凭着虞桹父子的圣眷,再者又的确是我的人……就算我们不认,宗人府也会做出论断,今后还怎么在宗室里挺胸直腰……苏氏今日发作,可见她是早有准备,若我们强辞夺辩,说不定那老虔婆会听苏氏挑唆,真任由事情捅到宗人府,这事一有苏涟出面,再来有寿太妃火上添油,虞桹甚至不用插手,连个不睦不友的罪名都担不着,就能将咱们扫地出门,再让宗人府扣上顶污昧王府财物不恭不义的罪名,圣上一怒之下,说不定会夺爵!”

小谢氏有若五雷轰顶!

虽然她从来就对镇国将军这个并非世袭罔替的爵位嗤之以鼻,好歹还有朝廷予给的俸贡禄产、亲兵奴婢,倘若这时被夺了爵,一应收回,光靠着虞栋与虞洲的奉禄,全家还不得喝西北风?

“事到如今,只有服软,自掏腰包补了亏空,恳求着莫把这事捅开。”虞栋面如死灰,眼睛却灼灼喷火:“中馈是保不住了,可我们服低姿态,虞桹为了维持他这个兄长的友睦,还不至于斩尽杀绝,我们留在王府,至少一应开销不用自己承担,也能积蓄下俸贡禄财……哼,等那位握了大权,爵位迟早是洲儿的,到了那时,还怕享不了这钱权富贵。”

小谢氏仿若垂死之人含着一口虚气:“二爷手头还有银子赔上亏空?”

虞栋睨了她一眼:“我手上的银钱还得用来做大事。”忽地肃厉了语气:“都是你短见愚昧,为了个无足重轻的芷娘,彻底开罪了大舅兄,又因不愤屡屡与大嫂作对,否则有他们求情,那老虔婆也不至于对苏氏言听计丛,多少会庇护着咱们,眼下可好,舅兄两个反而被苏氏笼络过去,你若还跟我计较钱银……”

小谢氏一口气不继,成了个活死人一般。

于是huā苑里酒席才散,灰头土脸的虞栋夫妇就赶来认罪,一如旖景所料,说的是商事亏本的无奈。

寿太妃直称荒谬:“你与王爷是亲兄弟,一家人把话说开王爷会袖手旁观,却做出这等鬼祟举止,栋哥媳妇当着王府的家,结果自己带头盗昧,难怪底下仆妇有样学样,成何体统!宗室家宅失和,伤的皇族的体面,圣上若知……必会严惩。”

虞栋连忙认错,先是冲苏涟作恭打揖,承认他是一时起了歪念,也没想着闹出大事……疏梅楼的一应损失都由他承担。

苏涟冷笑:“我倒无谓,不过二哥这般算计晚辈,实在让人不齿,你虽有为难之处,也不能私盗兄长侄子的财银,要我说这事还得报知宗人府,免得今后我这侄女糊里糊涂又挨了算计。”

虞栋连忙声称会填补亏空,只求莫把事情上报宗人府。

老王妃先就迟疑起来,对寿太妃说道:“他们既知了错,又愿意悔改……到底是家丑,又涉及宗室体统,广为张扬也非益事,就请老太妃和冉定瞧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且放过这一回。”又拉了旖景的手:“景丫头,祖母知道你是个宽厚容让的好孩子,念在你二叔二婶也是迫不得已,再有你二婶管家的苦劳上,这回就莫再追究,容他们补齐亏空,一笔勾销如何?”

有老王妃求情,寿太妃当即表示会闭严嘴巴,苏涟也宽容大度地一挥手:“我也知道二舅母对景儿的怜爱,有您护着她,想来二哥也会知错悔改,今后再不会背后害人。”

甚至没提中馈易主的话,虞栋与小谢氏长舒口气。

旖景清算起来干脆利落,十日不到,就把多年亏空察得一清二楚有理有据,看着那笔天文数字,小谢氏两眼一翻昏死。

多年积蓄倾囊一空,连嫁妆里的田宅都没保住。

小谢氏元气大伤,每日还不得不拖着“病弱”的身子坚持晨昏定省,挽回老王妃的心意。

这日清早,因实在没有精神,来得晚些,就瞧见老王妃盛装凤冠,竟像要入宫的情形。

“老二媳妇,操劳你这些年,我心里也不忍,再者老二也是身有爵位之人,本该自立当家,不该再耽搁了他,我今日入宫,就是要向太后求个恩典,赐府予你们另居。”

小谢氏彻底病倒。

赐邸的旨意很快颁发,并连迁居吉日都由钦天监算择议定,就是从前荣亲王的旧居,阳泉郡王府,屋宅一应现成,故而八月初即可迁居。

“早知如此,就不该把亏空补上!”小谢氏捶胸顿足。

而黄江月也如丧考妣,她能够意料婆母这回吃了血亏后,将来必定两眼通红死盯着她的嫁妆,早没了当初巴不得分府另居做第二当家的奢望。

自从赐邸的旨意一下,芷娘也发现她的处境一落千丈,虞洲再未涉足——再不需讨好老王妃,芷娘毫无利用之处。芷娘胆颤心惊,似乎看见了将来凄凉无依、阴霾密布的生活。

而总算出了一口恶气,办成这事的世子妃,才有闲情理会莲生姑娘这一桩事。

这日,打理完成一日内务,旖景尚且精力充沛,诏了春、夏、秋四个亲信到宴息处问话,她知道没她嘱咐,秋月与夏柯不会把那日的事张扬,先让秋月把瑞珠有孕、莲生作证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

“莲生是世子的人,一早安排在三娘身边服侍。”秋月最后补充一句,她与夏柯一个是耳目头子,一个是世子妃重点培养的未来内管事,对莲生的真实身份都是晓得的。

“春暮,你怎么认为?”旖景见春暮先是满面紧张,后来吁了口气的模样,便先问她。

“奴婢起初认为莲生不怀好意,是将军夫人有意安插进来,听了秋月的解释,才明白她是为了洗清世子。”春暮说道。

旖景揉了揉眉头,春暮忠心有余,嘴巴也极为严密,一些事情交给她十成放心,可惜智谋不足,实在难以独当一面。

却并没有反驳,又问秋霜。

“奴婢与春暮姐姐看法不同,认为莲生心怀不轨,世子清白何需她来证明,再者,就算要证明,直说目睹即可,根本不用讲她与世子曾有私话之事,她这般说,显然是要造成老王妃的误解,达到进入关睢苑,并图将来。”秋霜垂眸说道。

旖景满意一笑,才问另两个:“我那日见秋月与夏柯皆有愤色,你们俩个在恼怒什么?”秋月那口气忍了十余日,总算找到发泄的机会,抢先开口:“正是秋霜那话,莲生摆明就是起了别的心思,奴婢更气世子,竟予了她允诺……就算莲生是世子的属下,可这丫鬟明着摆了世子妃一道,将来必定是个不省心的!”

旖景扶额一叹,秋月对自己那是一片耿耿赤忠,可是对男主人……一直不怎么信服呀。

夏柯见旖景以目示意,这才答道:“依奴婢看来,倘若世子真有允诺在先,莲生此行毫无必要,只消待世子归来便可,可见是她自作主张,想来世子并无意思调她入关睢苑服侍,而她因别怀企图,才借机行事。奴婢起初恼怒,是因为此婢奸滑,不视世子妃为主,并生叛逆之心。”

旖景颔首,这才问夏柯:“这十余日,莲生可还消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