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卧

自从前明君主以理学治世,发展到东明,逐渐对女子的苛厉上升到了悚人听闻地步。

又因为朝廷鼓吹“忠烈”之风,凡夫死而自殉之妇,赐建贞洁牌坊以为表彰,家族视为莫大荣誉,倘若夫死改嫁,对不起,就连娘家都不容你,并且会以家族出了此等“不忠不烈”之女为耻,发展到后来,居然连妾室因夫死要求归家,也会被道学之士活活骂死。

甚至有的家族为了那块牌坊,将丧夫之媳毒杀,上报朝廷以求表彰。

而初创理学推祟“灭人欲”的那位大儒,据说后来被御史弹劾,揭发了他几桩罪行,其中一桩就是强纳女尼为妾,还有一桩就更引人睱想了……这位的儿子死了许久,儿媳妇竟然有了身孕……

也难怪他的门生们要在《烈女传》中编进那一则故事——看看人家,那才叫节妇,就是因为被自己的夫君搭讪,竟羞愧得投缳自尽,因为是女人德行不正,才让男人起了歹意。

以旖景看来,所谓学说理论,无非是君主统治天下巩固社稷之用,任何学说都不是完美无缺,自然也不会一无是处,但东明时候理学家们对女子的苛厉实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好在东明的苛厉礼教尚且只影响了世家望族,当时的小官小宦以及平民百姓还没有尽数得其“教化”东明就因为一个没有“灭人欲”的皇帝太过宠爱妃嫔灭国,高祖揭竿而起,经十年征战才建立大隆,当时追随高祖者多为武将或者微末官员,倘若在征战时也尊奉礼法而不变通,估计其女眷多数会因为触犯礼教处死。

若是建国之初,世家女子墨守成规不知变改倒也说得过去,可过了数十载后,诸如沈三娘等闺秀明明享受着大隆礼法的相对宽容,还念念不忘过去的苛教厉法,未免就显得太过滑稽。

旖景早料到沈三娘会咎由自取,哑口无言。

但身为主人,世子妃也不想让客人太过难堪,这时轻轻推了一把平乐:“东明灭国已久,其礼法早已湮灭,若非亲身经历或者如同公主般博闻广见者哪能知其详细。”

彭澜也连忙转移话题,化解沈三娘等的尴尬:“公主,我看过一些杂记,其中有写西梁风俗,据说贵国对女子文教甚是看重,数十年前,西梁还出个一位女国相。”

金元颔首:“西梁三姓嫡女成年即获封邑,甚至能入朝议政,因而影响普通贵族之家对女子也逐渐重视,就算商贾,偶尔也有女子执家主事,西梁女子并不局限于后宅。”

见在场大多数闺秀兴致勃勃,对这个话题十分关注,金元公主又说了几桩西梁女子不让须眉的例子,还依然不忘盛赞大隆闺秀之才华:“要论学识,大隆女儿许多让我心生钦佩,不说在座诸位,我未出使大隆之前,就心服于公主府的良医正,她正是大隆之民。”

公主说完,冲向不远处的女子微微颔首。

旖景早留意到今日跟随公主赴宴的并非那四位女君,而是一个陌生少女,度其装扮与大隆闺秀并无区别,不像是公主的侍婢,正感疑惑,这时便遂着公主的目光仔细打量了少女几眼,却忽而生出几分怪异的感觉,一时难以形容,只觉得那少女的确面生,但却又有似曾相识之感。

“晨微姑娘两年前来的西梁大京,在市坊开馆行医,数月间就被大京民众称为神医妙手,治愈不少连太医都束手无策的病患,后应阳郡暴发瘟疫,也是在她主持下平息疫情。”

金元的话让在座之人惊讶不已,都纷纷打量起晨微来,女子开馆行医,这在大隆可是闻所未闻之事。

旖景也觉疑惑——大隆医者地位并不算高,医女地位更是低微,大多是因家族获罪而成官奴者,虽有妇人患病时,医诊多有不便,有的医坊也备有医女协助视症或者触症,不过略懂皮毛,根本没有开馆行医的实力。就算江薇,算是出自杏林世家,常年随父兄在乡野行走,医术高超,可也极少单独行医,到底男女有别,在大隆根本不容女子单独行医。

可看这位晨微姑娘,通身气派,并不像出身平民,更不像商贾,甚至比在座许多闺秀更像名门淑女,不知是出于什么机缘巧合,才会远走别国开馆行医,竟能博得神医之名,被一国公主看重聘为良医正。

众人尽管好奇,可见晨微姑娘只是含笑静坐,也不好追问仔细。

而随着金元所述西梁风俗人情,有十一娘等拥趸附和称叹,沈三娘一众再难插言,深觉无趣,默默地出了huā榭,自寻一处清静地议论纷纷去了。

旖景要顾及的事情太多,一时没注意混在人堆里的安瑾眼睛逐渐焕发的熠熠光采,却一声不出,时而若有所思,眉心也是时蹙时扬。

说了好一阵话,春暮一路寻了过来,悄声禀报着关睢苑酒宴已散,世子已经安排宾客们前往马场,旖景这才询问金元公主可有兴致击鞠,她可是早有“企图”期盼一睹公主马上英姿。

金元自然客随主便,于是一大群人又拥往马场。

旖景不曾预料,她终于还是错过了目睹公主英姿飒爽。

刚到马场不久,首轮击鞠尚未开局,唯有平乐与涟姑姑骑着马儿在边上热场,多数兴致勃勃参与其中的闺秀还在更换骑装,旖景就见杨嬷嬷急步而来。今日谢、杨两位嬷嬷只在关睢苑负责,这时赶来马场必然是出了意外。

旖景当闻杨嬷嬷附耳急语,神色攸然大变。

“都怪老奴一时疏忽……”杨嬷嬷神情沮丧。

“还有谁知道这事?”旖景这时没有心情追究责任,紧声问道。

“还好是在后庭,前庭的宾客也都被世子带来了马场……三殿下还扣着人不放,让老奴请世子与世子妃去交涉,老奴交待了晴空看好门禁,切莫放人进关睢苑……世子说由他处理就好,可老奴不放心……”

旖景强自摁捺着怒火,狠狠闭了闭眼:“我不能不去,三姐还在那儿呢!”又举眸看向位于东侧的男宾席,因隔着远,看不清虞沨是否还在。

终究还是不愿置三娘不顾,旖景转身与四娘交待了一声,让她照看着马场这边,跟着杨嬷嬷快步离去。

时间回到稍早之前——

关睢苑里,前庭宴厅还是首回开放大宴宾客,今日几位皇子都欣然赴宴,自然也请了西梁诸使,又有诸多公候、世家子弟,气氛十分热烈。

三皇子今天却被孔家几个郎君纠缠上了,频频敬酒——起因是三皇子一时热心,替不善饮酒的东道虞沨挡了几盏,俨然反客为主,引来了以四皇子为首的诸位皇子群起而攻,三殿下酒量了得,来者不拒,当然也有一帮拥趸为他助拳,抵挡住层层攻势。

孔家大郎率先不服,直称三皇子上回去孔府贺寿,诸多推辞,十分矫情,远不如今日“英勇豪放”该罚!

于是孔家几兄弟一拥而上,并将三皇子的拥趸用一句“这可是私怨,旁人不得插手”打发。

三皇子只好硬着头皮喝下“永无尽止”的罚酒。

心里却连连冷笑。

他早知宁妃与苏氏三娘书信频繁,猜测着今日不知会有什么稀罕事发生,结果竟是孔家兄弟纠着他灌酒。

看来皇后也转进了圣上一手布置的谜局,摁捺不住了,用意无非想让卫国公府成太子助益。

倒可借着这机会,再行一步早有准备的棋,反而更显自然。

三皇子一念及此,很快就醉意上头,撑着脑袋连喊不支。

身为东道的世子无可奈何,只好让人扶了三皇子去后庭安歇,前庭实在太吵,虽有厢房,难免不得清净,并非待客之道。

当然嘱咐了杨嬷嬷留心,切莫让人冲撞了皇子。

今日旖景带着八个丫鬟去后宅款待宾客,关睢苑的仆妇也大多集中在前庭当值,后庭十分清静,三皇子只带着一个小厮,难免服侍不周,而让王府婢女入屋子服侍未免有些不妥,杨嬷嬷正觉为难,好在那小厮自有主张,请求通知一声宁妃,她身边倒跟着两个丫鬟,自家人,当然最适合照顾醉酒的殿下。

孔妃今日刚巧被皇后诏入宫廷,不能相跟着来赴宴。

于是当宁妃听闻三皇子酒醉,自然要跟来探望,一边三娘连忙自告奋勇,称她对王府路径熟悉,相随一同。

传话的婢女虽觉怪异,可眼看着宁妃都没有异议,也不好拒绝。

于是三娘就领着宁妃赶抄近路,从东苑直入关睢苑后庭,哑姑见这位是世子妃娘家的姐妹,又有关睢苑的侍婢跟随,自然也不好将人拒之门外。

杨嬷嬷眼看着三娘跟随前来,脑子里倒是绷紧了一根弦,却忽而又听三娘说要去晴雪庐等宁妃事毕,并没有接近三皇子的意思,才放下心来。

宁妃入内,当即打发了小厮,带着两个丫鬟服侍“醉卧不醒”的三皇子。

某人早已被孔家郎君泼了满襟的酒,当然少不得净面更衣,于是一个丫鬟由人领着去车上取备下的衣袍,一个跟着杨嬷嬷备水。

杨嬷嬷瞧见宁妃在这儿,也不防备三娘会使什么手段,便带着丫鬟去取水、备醒酒汤。

三娘在晴雪庐瞧见杨嬷嬷离开,便甩下两个丫鬟一路飞奔着冲向三皇子醉卧的厢房。

宁妃自然不会阻拦,反而站在了院子里望风。

待杨嬷嬷回来,瞧见风平浪静,自是不疑其他,她不好跟着去那跨院,只在外头守着,哪知三娘这时已经在宁妃的掩护下,站在了皇子卧榻之前。

宁妃这回得了皇后授意,又见三娘是铁心要孤注一掷,只好硬着头皮行事,只望这回就算不能生米煮成熟饭,三皇子看在卫国公府的面上,会给个交待。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楚王府的仆妇又亲眼目睹,事情闹开,卫国公府也不能收场,最好也是唯一的结果就是联姻。

再者世子妃到底是三娘的妹妹,难道能眼见姐姐身败名裂?

三娘出于自愿,卫国公府即使怪罪,也只能怨自己教女无方。

可宁妃心里始终忐忑难安七上八下。

而厢房里头,三皇子“醉卧”榻上,听见宁妃的步伐来了又走,隔了好半响,才有个陌生的步伐声,他微睁了眼,果然看见苏氏三娘手里托着一碗黑漆漆的汤水,俏生生地立在榻前。

三娘这时心跳如擂,双靥似炭,两眼含情地注视着榻上那张令她神魂颠倒的面容,不曾想人事不省的三皇子忽然睁眼,生生吓了她一跳,险些泼了那碗原本不打算让人服用的醒酒汤。

这回孤注一掷,三娘可是豁出闺誉,只要踏进这间屋子,造成独处一居的事实,卫国公府为了声誉,也会逼迫三皇子妥协。

当然,最好是三皇子神智不清下,做出“生米熟饭”的事……

三娘鼓足勇气上前,颤着声音问道:“殿下,您觉得如何……可先用这醒酒汤?”

然后三娘趁心如愿地发现三皇子微咪的一双纤长眼睛里,闪过一丝迷濛魅光,向她伸出了手。

纤纤玉腕就这么被日深夜想的手掌轻轻一握,三娘几乎被人抽空了呼吸。

在乌漆的汤水映衬下,胜过女子般艳丽的唇色更若染了春樱的亮泽。

“难喝……”男子喃喃自语,孩子气般地蹙紧了眉,手臂却环上了近在咫尺的纤腰。

一声闷响,三娘手里的汤碗斜斜砸向榻上锦衾。

“你衣裳脏了。”男子带笑叹息,剔透如玉的指尖摩擦着呆怔的女子氅衣上的污渍。

三娘只觉周身发软,顿时变为神志不清那个,迷迷糊糊就依偎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