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五百二十七章 比棋招亲,突降艳福

金元公主带笑起身,由两个宫女服侍着去几面隔屏挡出的桃荫下作画,太后与众位女眷开始赏评闺秀们的画作,不多时,虞沨也返席,同三皇子一同评选出三幅最佳,交给太后定夺“三甲”排序。

彭澜中了“探花”,沈氏三娘高中“状元”,太后说了句趣话:“圣上明年才举殿试,也不知我大隆能走御道经午门出宫者是哪三位,倒是今日芳林宴,咱们已经选出了三位闺阁状员。”

一片捧场的笑声。

更有许多贵女围着沈三娘道贺。

就有人说起刚才伊阳君那一曲,极尽称赞,真真想不到西梁贵族琴艺这般精妙绝伦,还是自谱,才华让人心生佩服,这话引起了那些心怀妒嫉者的不愤,小声反驳,称实不如安瑾那曲,彭澜刚才不在场,十一娘却没“应试”,绘声绘色说起刚才的情形,彭澜对错过了伊阳君的琴曲十分懊恼,又听说公主与西梁贵女作了诗词,连忙求赏。

“都说公主四艺皆通,琴艺就不说了,公主自称不敌,诗词上也有所不及,想必这回画作,也难比过三娘这幅国色天香。”有贵女讨好沈三娘,盛赞那幅牡丹争艳图。

引起好几个贵女的附和。

苏六娘与七娘听着这话刺耳,六娘转身远离是非,养精蓄锐准备在稍后的棋艺上与人决一胜负,七娘却摁捺不住:“公主称琴艺不精是谦逊,我听人转述公主那番赏评,可见公主精通音律,未必是真的不敌,四艺涵盖琴棋书画,‘书’之一门并不限于诗词,说不定公主博古通今,才华见识上胜出我们许多。”

彭澜也为金元打抱不平:“就论公主这一手字,足见风骨,诗词意境上是有所欠缺,格律音韵却十分公整,已属不易,再者才艺展示意在相互学习提高精进,又何必计较高低长短,岂不狭隘?”

这话让刚才出声附和的一众贵女皆冷沉了脸色,原本认为大出风头沾沾自喜的沈三娘冷哼一声:“阿澜这话实在虚伪,芳林宴若不分高低优劣,何必选出前三?莫不是阿澜因为今日略输了画艺,心有不甘?”

彭澜原本不是爱与人计较唇舌之辈,无非是因为钦佩公主豁达,兼着公主是远道而来的友邦使者,觉得本国贵女们这些不善的言辞太过失礼,哪是待客之仪?才忍不住争辩了几句,哪知就遭到沈三娘的“人身攻击”,脸上也不好看。

十一娘连忙拉开了彭澜,去找因为不合群孤身一人坐在亭子里享受清静的杨柳,好一番规劝:“沈三娘历来造作张狂,何必理她,再者讨好她的那些人,多是秦相一党家眷,与咱们本就合不来。”

十一娘忘记了彭澜的父亲彭向也是秦相一手提拔……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金元复从围屏处转了出来,这时棋艺的初赛已经告罄,六娘因首轮就遭遇劲敌,遗憾告负,却在第一时间观赏完毕金元的画作后大喜过望,兴奋不已,毫不犹豫大赞出口,简直拿着画卷爱不释手。

旖景一瞧,见是水墨山水,浓墨勾勒出峭壁如剑,立于一波清潭之东,山壁刺穿云层,淡墨又勾成青山隐隐,似乎笼于雾蔼之间,一群飞鸟照水而来,两两孤舟向远,在波光里留下淡淡翦影,近处横生一树松枝,与峭壁上的植树远近呼应,简简单单的笔墨,就画出了敞敞一片风景。

“沨儿认为如何?”太后也十分满意。

“此幅山水,才不愧今日状元之作。”虞沨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赞赏。

金元微微一笑:“画中之景是西梁大京远郊的出鞘山与碧影潭,实景之美,并非画笔足够描绘。”是对画艺的谦逊,却夸耀西梁山水之秀。

贵妇们自然又要来捧场,盛赞西梁公主的才华,贵女们也依次前来“观瞻”,大多数心服口服,对金元公主的画艺十分赞赏,并没人存心拿这幅水墨山水与沈三娘色彩浓艳的国色天香作比,可刚才虞沨那句“不愧状元之作”已经化为一把利剑刺在了得意洋洋,认为自己凭借画艺一鸣惊人的沈三娘心头。

实在说来,芳林宴上留给闺秀们作画的时间并不充沛,选择着彩就必须输于尺幅,沈三娘那幅画的确不错,牡丹画得十分富丽,却因时间限制,只能画出三两朵来,意境上先输了几分,她的心思尽都用于色彩深浅层次上,精细上便有不足,太后选她那幅为魁首,是因为觉得时间仓促,能把牡丹之艳展现出来也不容易,再说牡丹有“雍容大度”“花开富贵”的吉祥寓意,太后看着觉得喜欢。

可金元公主的画艺实在比沈三娘精妙,更显大气磅礴,对比分明,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沈三娘却十分不服,但当着太后与诸多显贵的面,当然不能表示得太过明显,装模作样地赏了画,心不甘情不愿地附和着称赞了几句,就是莞尔一笑:“我记得旧年七表妹也是画的山水,似乎是云海松石,太后娘娘也赞不绝口,评了魁首,可惜七表妹今日不能参与芳林宴。”

太后看了沈三娘许多眼,有些疑惑,还是皇后提醒道:“是子若,沈三娘是秦夫人的内侄女。”

太后才知道沈三娘的“出处”,收回目光,并没理会,而是与金元公主说话。

沈三娘这话似乎暗示秦子若的画艺胜过金元,却没得到太后回应,这才彻底死了心,讪讪退后。

圣上驾临时,棋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层层复试,天子陪坐在太后身旁,赏评了几幅诗词画作,对西梁女君与金元公主的佳作大加赞赏,听说伊阳君的琴艺也十分精妙,天子并不怀疑:“宛妃从前一手好琴,就称多得薛国相的指点,伊阳既是国相亲授弟子,想必琴艺更有过人之处。”

又见棋艺比试正在进行,问得试况,得知已决出四名优胜,便问可有西梁来使入围。

判者旖景连忙禀报,因公主刚才忙于作画,并没有西梁来使参加。

今日诸多谦让的金元公主忽然开口请战:“西梁臣民自受贵国文化影响,最为普及便是对弈,西梁诸位女君棋艺皆不容小觑,尤其乐阳女君,在西梁未遇敌手,甚至曾经许诺,若有男子能在棋艺略胜一筹,无论身份,她甘愿为妻,可惜西梁国内未有能胜乐阳者。”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许多贵女的不服,也有部份贵女好奇大盛,恨不能当场目睹乐阳女君的棋艺。

天子大笑:“好,就让乐阳女君与我大隆闺秀一较高低。”

今日惜字如金的乐阳这才起身,行礼领命。

身为判者的旖景十分为难,琢磨了一阵,才提出先让大隆闺秀决出胜负,再与乐阳对战。

哪知乐阳十分高傲:“世子妃不必麻烦,小女子愿意以一敌四。”

竟要同时与四名大隆贵女对弈。

花园里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有议论乐阳狂妄自大的,也有十分折服者,甚至贵族子弟们听闻后,也是好奇不已,远远围观乐阳以一敌四的场面。

不到半个时辰,四名大隆贵女纷纷落败。

天子盛赞之余,却也不甘服输,高声询问可有士子愿意与乐阳一战。

乐阳跪地相求:“启禀大隆帝君,小女子曾于佛祖面前立誓,若有男子能在棋艺上胜出,小女子甘愿嫁之为妻,以棋艺觅良人,故还请大隆帝君体谅,小女子并不愿随意与男子对弈。”

事情到这般境地,早先摩拳擦掌的郎君们大多有些犹豫,他们多数得知西梁欲与大隆联姻一事,家中长辈避之唯恐不及,可眼瞧着乐阳女君花容月貌,棋艺又如此了得,部份才子仍不免动心,就有那些胆大者把心一横——圣上既有谕在先,也是为大隆挽回国威,便是父祖得知也不好责备,这位乐阳女君才貌双全,可是罕见的佳人,若能娶她为妻,也算幸事。

竟有了几个少年郎君上前应战。

天子方才颔首而笑:“他们几个都出自我大隆望族世宦,乐阳可愿与之对战?”

乐阳垂眸而答:“无论出身,只要愿娶乐阳而又能在棋艺胜出者,便是乐阳之良人。”

芳林宴目的之一,虽然也有撮合贵族子女婚配的用意,从前也出过不少男才女貌、缔结佳缘的先例,但当场以一技之长定终身之盟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多数人都觉得新鲜有趣,就连那些因为小器狭隘心怀妒恨的闺秀也暂时抛却其他,密切关注着事态进展。

旖景刚才在目睹乐阳以一敌四时就心生佩服,自问不是乐阳对手,相识之人,也许仅虞沨、同济大师或许能胜出,但这两人都不可能遂乐阳“比棋招亲”之应,等等,这事似乎是金元公主有意而为,难道是打算让乐阳与大隆贵族联姻?可是如此一来,和亲之事应在乐阳身上,公主又如何规避“嫡女夫继”?

旖景琢磨了一阵,才豁然开朗——乐阳就算嫁给贵族子弟,也只是普通姻缘一桩,上升不到和亲的层面,可金元公主此行有什么目的?

世子妃仅靠猜疑自然想不透其中的机关,原来是伊阳君向薛国相求助,坦诚父亲欲利用乐阳的谋划,乐阳若不依计行事,回到西梁后处境堪虞,乐阳不甘受控于人,更不愿自甘下贱居姬妾之位,唯有选择远嫁大隆再不归国,望薛国相能说服公主成全,国相是伊阳君的老师,当然愿意相助,公主也认为就此一来,伊阳兄妹都被宛氏笼络,更利于将来计划,遂在面见三皇子表哥时提出请求。

三皇子便“串通”了圣上,于是芳林宴就上演了“比棋招亲”的戏码。

无论旁人,应阳女君眼见情形突变,自然心急如焚,暗骂乐阳狡诈,她何曾有过这般许诺,必是与公主早有串谋!

乐阳是庆氏之女,她的婚事连金元公主也不能作主,可大隆帝君若是赐婚,父亲为将来议计,应该不会拒绝。

便宜了乐阳这个奸诈小人!

不过几个贵族子弟竟也纷纷落败!

三皇子早有计较,禀明天子:“倘若让乐阳嫁入名门,庆氏以为还有利用之处,未必会放弃让伊阳君婚配金元,因此乐阳只能嫁给寒门,品级低微,眼下不得信重者,才利于西梁王接下来的计划。”

可这人择选起来大不容易,总不能让微末官员参与进芳林宴来,太过明显,天子与三皇子商量计较一番,渐渐将人选限定在礼部官员,毕竟礼部官员随驾参与宴请使团也名正言顺,可巧又察明礼部新入职的孟高从前不过是一县主薄,受工部侍郎乔寄众举荐,通过考评,方调任礼部做了个未入流的大使,非出身望族,又尚未婚配,再合适不过。

于是天子就先与乔侍郎通了口风,得知孟高棋艺不俗,大喜过望,如此一来,越发显得合情合理。

孟高刚刚入职,就被先生知会将娶西梁贵女,还是钦定的姻缘,幸福来得太过突然,以至头重脚轻,今日随着圣驾前来芳林宴,竟像踩着云彩一般。

正魂不守舍,就听圣上沉声说道:“可还有不服输的士子,愿下场与女君对弈?”

底下的贵族子弟满头冷汗,哪曾料一个女子竟有如此不凡的棋艺,当着天子的面,大隆贵族这回可算彻底栽了面子。

便见一个身着绿袍官服的官员低着头上前:“启禀圣上,微臣愿一试。”

居然是个八品以下的杂职官?贵族子弟们瞪目结舌。

就连虞沨都吃了一惊,旖景也还记得当年那个刚直不阿险些被施德治了死罪的主薄,十分惊讶他怎么来了芳林宴?

“女君可愿与我礼部官员比试?”天子明知顾问。

“小女子愿意。”乐阳朗朗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