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说理,背后拆台

这时老王妃身边几个贴身丫鬟,鸳鸯已经回到家中待嫁;露华原来擅长的就是女红,专管老王妃日常穿戴绣工,并不常在屋子里当值,这时又才完成了四折屏风,老王妃念她辛苦,特准了一时的假,更不让她站班;瑶华是祝嬷嬷的外甥女,因为一时性情,丢了良缘,还险些被老王妃怪罪,到底是看在祝嬷嬷的情份上,专让她管教小丫鬟,也不常在主子跟前儿;唯有燕儿嘴巧人乖,老王妃欢喜她时常逗趣,爱放在身边儿端茶递水。

其余几个丫鬟,当侍候完老王妃梳洗膳食,惯常只在廊庑里待命,得主子或者祝嬷嬷、燕儿召唤才能进屋。

眼下旖景陪着老王妃说话,除了跟着她来的夏柯、秋月,屋子里也就只有祝嬷嬷与燕儿两个了。

祝嬷嬷一听提起二郎聘礼的话题,自然明白世子妃不是当真懵懂,看了一眼垂眸而立的夏柯、秋月,只冲燕儿丢了个眼色。

旖景把祝嬷嬷的举止看在眼里,又是微微一笑。

祝嬷嬷当然不知道燕儿是关睢苑安排在荣禧堂的丫鬟,眼下示意她回避,应是晓得自己接下来要背后拆台,生怕燕儿不可信,才想打发了她。

旖景固然不在意有耳在旁——横竖是要与小谢氏擂台上见,更别说燕儿原就是自己人,不过祝嬷嬷既有这层打算,显然心里的秤杆已经完全倾斜,就算这株草暂时还“长在墙上”,至少有了偏向。

老王妃一如往常,压根不动心眼,听了旖景的话,也只是笑着说道:“这些天没见王爷人影儿,我也晓得他是操劳公务,一时没机会打招呼,你二婶因着洲儿的婚事近在眼前,也是忙得脚不沾地,这聘礼的事儿,只好让长史司操持。”

“原来如此。”旖景还是一脸的笑:“不过祖母,薛长史却说二婶未曾将购备聘礼的钱银交给长史司,他也没法操办,又怕耽搁了二弟的婚期……”

老王妃才微蹙了眉:“薛长史怎么回事,他怎能不知,老二媳妇虽掌着中馈,可内宅用度与月银都是长史司拨给,钱银的事他得找王爷。”

旖景暗叹一声,看来在老王妃的心目里,果然没将虞栋一家“划拨”出去,且以为楚王府一如普通贵族高门,一大家子婚嫁丧娶都由公中。

话太隐晦,老王妃根本听不明白,旖景决定直话直说:“祖母,这事不比普通,二叔虽与咱们住在一处,可到底是有爵位的宗室,虽因没有立府,天家并未赐宅,可禄田祭田与俸贡早就按例分发,就连亲兵卫侍、官奴家仆天家也早按例拨调给了二叔,这些年来,一大帮人的月银福利可都是由咱们承担,眼下二弟婚事,无论依着国法还是礼规,都该由将军府自理,宗室自有规制,二婶掌着这些年的中馈,原因明白这个道理才是。”

说穿了,虞栋眼下只是客居,他并不能算作楚王府一员,虞洲就更轮不上号。

“有这样的规制?”老王妃满脸官司,极显疑惑。

“当然是有的,就算勋贵世家,没分家之前,子孙嫁娶因着长幼嫡庶,就算由公中统一办置,也是有例可循,一大家人,可不能坏了规例,否则千头万绪、大小琐碎就会混乱驳杂,别看都是钱银上的事,也许就是造成矛盾的根本,只有依例,就算有了纠纷,总有道理可讲。”旖景说道:“咱们是宗室,二叔又早封了爵位,因为一些原因才暂居王府,说到底,二叔已经立业,子女婚事当然要由当父母的操办,父王只是二弟的伯父,没得说二弟父母双全又有业产,这娶妻还要让伯父负担的道理,若是传扬出去,人家也会笑话咱们乱了宗族规矩,于王府还是小事,就怕旁人议论二叔二婶不义,贪图兄长家财,二叔是宗室,这谣言一起,可不是伤了皇族的颜面。”

一旁的祝嬷嬷侍机插言:“世子妃这话大有道理,老奴当日听夫人商量老王妃,就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却没想这么深入。”

有了身边上了年纪深明世情俗成的祝嬷嬷帮腔,老王妃也重视起来:“阿祝快仔细说说。”

“是。”祝嬷嬷应诺了一声儿,一边儿顺口就说道:“那些勋贵世家但有老一辈儿在,一般都不会分家,兄弟子孙聚居一宅,婚丧嫁娶当然都是由公中负责,就拿镇国公府来说,便是如此,那是因为老国公当时封爵,天家赐下家业,几个太爷是老国公的儿子,自然共享父祖福荫,不过因着没有分家,各房但有了官位,俸禄也会上缴公中,就好比三太爷,虽说他们一房这些年来在外头管理商产,因着那些产业也是祖上留下,经营所得赢利自然得上缴公中,由国公爷掌理,这会子一旦分家分产,三太爷便是自立门户,分得了祖产,今后子侄婚嫁当然不能再指望国公府承担。”

旖景又再笑道:“就是这个理儿,咱们是宗室,又不比普通贵族,祖父被封亲王,国法明令家业爵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二叔是庶出,他该享爵产由皇室另外封赏,这就好比分家立业了,将军府邸虽因二叔在王府暂居还未另立,也是迟早的事,天家既然已经将二叔该得的爵禄依例分封,从根本来说,二叔与王府在财产上已经没有牵连,祖母慈爱,视二叔为亲出,二婶又掌了多年中馈,也是操劳,所以父王与世子从不介意这些年间的用度,可二弟的婚事却涉及宗法礼规,说到底,阿月将来可是将军府的长媳宗妇,怎么能由咱们王府下聘呢?旁人知道了可得笑话。”

被这番话一说,老王妃也觉得这事的确不合常理,有些讪然:“我一贯不理这些琐事,更弄不清楚礼制法规,只想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祝嬷嬷笑着说道:“可不是,当初大娘子出嫁,嫁妆也是由王府筹办,不过大娘子是女儿家,倒还无礙,就算旁人知道了,也道是老王妃心疼孙女儿这才贴补,可这娶媳妇终究不同,到底将来少夫人进门儿,侍奉的是二爷与夫人为公婆高堂,就算得称老王妃一声祖母……老王妃别怪老奴多嘴,这嫡庶亲疏终归有别,世子才是您嫡亲长孙呢,当日大婚,老王妃可没体己着世子,就算聘礼聘金是按天家规例,可王府也得有所添置,老王妃的嫁妆那时可没动,眼下二郎娶亲,若老王妃反而用体己贴补,岂不越过了世子去?知道的也许会感叹老王妃慈爱,不论嫡庶一般对待,不知道的还以为世子不得老王妃心意,反而是二郎更孝顺。”

旖景看了一眼祝嬷嬷,倒真心感激她这一番帮腔,算是彻底堵阻了虞栋夫妇的后路——倘若小谢氏眼看从礼规法制理论不得,只撒娇卖嗔,挑唆着老王妃用体己为虞洲下聘,这当祖母的体贴孙子倒也说得过去,老王妃自己根本没有打理过嫁妆,早交给了楚王,眼下都在虞沨掌握,若老王妃松了口,虞沨万不会真拿祖母的嫁妆贴补二房,也只能“自掏腰包”。

一听自己原本以为的小事一桩可能会引发流言蜚语,伤及子孙声名,老王妃不得不严肃起来,深思了好一阵儿,才拍了拍旖景的手:“这回多亏了景丫头提醒,要不我糊里糊涂地,险些好心做了坏事,让旁人看了笑话去,说我老懵懂倒是不怕,涉及皇族声誉可是大事,我也瞧出来了,景丫头是个能干儿人,将来家里的事,祖母都先商量了你才好拿主意。”

这当然是意外收获,旖景自是满口应承:“当然该替祖母分忧,不过这回的事,就怕二婶错怪了我,以为我小器,舍不得钱财。”

这就算提前上眼药了,依小谢氏那脾性与脑子,这话她当然说得出来。

“她自己这回也有欠考虑,我不清楚这些,她掌了这么多年中馈,惯常也是与贵夫人们来往应酬,怎么就这般大意疏忽起来,论来老二也是有爵有产,身上又有统领的官职,这些年来吃穿用度也是随着咱们,积蓄自是不少,二郎是他嫡长子,娶妻的事儿自然该他自理,景丫头放宽心,你二婶不是不讲理的人,无非就是短见,想占些个小便宜罢了,你别担心,这话由我跟她说。”老王妃不以为意,乐乐呵呵。

旖景又是一声暗叹——我的好祖母,这可不是小便宜,您老瞧瞧那礼单,各色珠宝首饰、绫罗绸缎、珍稀毛裘、名家字画这些就不说了,光是聘金那项,两千金四万银,也真就比虞沨这个亲王世子兼着天子赐婚的荣耀略减些许,这要让建宁候府翻番备嫁,江月那就得十里红妆了,风光直压六娘这个正经候府千金不仅一头,虽说约定俗成,女子嫁妆自己掌管,可不出意外的话,将来还不是得归虞洲子女,小谢氏这算盘打得利索,白白就替子孙攒下了十余万家业,还不算将来陪嫁那些产业的赢利。

多么奇妙的一招空手套白狼,可惜是场镜花水月黄梁梦。

旖景这边“拆台”目的达到,又陪着老王妃说了好一阵话,才告辞了去,祝嬷嬷紧跟着送了旖景往关睢苑,路上还不忘感恩:“多得世子妃提醒,才让老奴与子孙团聚,大恩不言谢,只世子妃但有嘱咐,老奴今后不敢不遵。”

祝嬷嬷这些时日,冷眼看着小谢氏与世子妃交锋,没一回占到便宜,更笃定楚王府将来是世子妃的“天下”,相比小谢氏的阴毒狭隘,世子妃更显大度义气,当然才是“明主”,再兼着这回世子妃能提点她,顺利解救子女两家脱离镇国公府,祝嬷嬷更是感激,又兼着看这情形,二房迟早会被世子妃“扫地出门”,她这一家将来富贵,自得仰仗世子妃。

当然得上赶着示忠。

旖景瞧祝嬷嬷今日也算出力了一番,极有眼色,倒收敛了往常的疏漠冷淡,给了温和地笑脸:“眼下二婶仍掌着中馈,嬷嬷还得谨慎一些,莫让她真拿了把柄刁难,你也知道,祖母良善慈爱,二婶她既是侄女又是儿媳,在祖母心里仍有份量……今日这事,二婶定会想到是我在背后拆台,嬷嬷是祖母身边亲信,若你故作不知,二婶定会迁怒怀恨,嬷嬷便先给二婶提声醒儿吧。”

祝嬷嬷一听这话,就晓得世子妃这是要存心激怒小谢氏,但这事由她去做,对自己是有益无害,连忙陪笑应诺下来,果然转身径直去了梨香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