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亏,直言分家

这回不等镇国公说话,二太爷就已经忍不住了,也是冷哼一声:“真是大言不惭,国公府虽是你们三房几个在外头经营,可产业却是祖上留下来的,再者商事如此顺利,也是因为有家里爵位做支撑,喻儿兄弟在外头行走人家才会卖几分颜面,别以为没了你们就不行,说句实话,这外头的经营,本不该由你三房垄断,不过是长兄大度,我也不愿计较,才容了这么些年,想不到你们得了好还卖乖。”

三太爷原本还不想得罪老王妃,听了这话却摁捺不住,只他还没出声,谢琦就领着一行人登上石阶进了厅堂。

三太爷夫妻顿时喜笑颜开,十分得意地扫了坐在正位的几个兄弟一眼。

来人正是恩义伯兄弟,与年家几个女眷。

于是争执暂且中断,又是一番见礼落座,虞栋起身要让,恩义伯却连连谦让,只挨着他坐在下首,哪知才告了坐,就听年氏满是悲愤地嚎了一嗓子:“两个弟弟来得正好,你们可得为我作主,自嫁入谢家,这些年来侍长育幼,敬祖睦亲,哪知临老临老,却得受个下人的闲气,一家子老小还偏帮着外人,看着太爷是庶出,欺压得咱们抬不起头来。”捏着帕子就开哭。

那边年家几个媳妇也刚落座,听谢夫人引荐,得知楚王世子妃在坐,心里又惊又喜,正想讨好奉承,就听自家姑母嚎哭起来,顿时尴尬得如坐针毡。

伯夫人身子骨弱,耐不得长途奔波,这回入京的几个都是晚辈,对年氏这个姑母的性情多有领教,压根就不信她会受人欺压。

心下暗暗埋怨,今日是镇国公寿辰,不仅老王妃,连楚王世子夫妇也破天荒地在座,姑母却与镇国公打起擂台,得罪镇国公事小,若开罪了楚王府……

喻大太太一听婆母开了嗓子,却像打了鸡血一般,冲两个弟妹丢了个眼色,都装作哀戚的模样,一拥上前,话里虽是劝慰,可言辞间尽是冷嘲热讽。

一个说道:“婆婆息怒,您早上就受了一场子气,直喊胸口疼,这时更不能再难过……大嫂也是没法子,有祖母从前的叮嘱在前,只好尊重着龚氏,才没有顾及您的体面。”

一个附和:“婆婆身子要紧,论来二伯的话也是正理,多亏了镇国公府的赫赫声名,兄长和三弟在外头经营商事才会这般顺利,否则就算有舅舅们提携,商铺也不会有这么多营利。”

一个跟着哽咽:“两位嫂子说得不错,婆婆切莫动怒,原本是咱们得了便宜,不该得寸进尺,受累也是该挨着的,我只心疼琦哥儿,眼看着顺顺利利地仕途,就这么折了。”

恩义伯兄弟俩面面相觑,虞栋更是面如锅底。

戏看到这里,他哪能不知三太爷今天是有意挑衅,虽私心里有所偏重,更担心的仍是三房与长房闹翻,老王妃必然会帮着镇国公,就此厌恶三太爷,他夹在中间,顾及谁都有不是。

三太爷虽早有意愿助虞栋夺爵,也还没到“大公无私”的地步,这些年来眼看着大笔大笔的钱财被几房分剥,几个兄弟坐享其成不说,还认为理所应当,更兼着长孙谢琦仕途受了四房连累,老妻又被晚辈顶撞,白白受了下人的气,反而还落了不是……多年隐忍再难摁捺,这时还哪里有闲心顾及虞栋的立场,先故作镇怒地吼了年氏一句:“有话说话,别顾着哭,越发让人小看。”

镇国公与二太爷早被气得面青唇白,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有什么事关起门来何时不好理论?年氏个泼妇,当着两家姻亲的面闹得不可收拾,存了心的要夺掌家大权,区区庶支,不知好歹!

到底是年氏的娘家兄弟,恩义伯也不好置之不问,当听谢夫人解释了仔细后,心里只觉窝火,多大件事,长姐也太无理了些,又不是不知道齐氏当年的罪过,本该对老王妃怀愧,奉承讨好,她倒好,偏偏与老王妃的恩人计较,镇国公的寿辰,她倒闹起事来。

不过恩义伯在这时也不便责备年氏,只出言相劝:“不就是个丫鬟吗,长姐莫要在意。”

年氏本就流不出眼泪来,趁势就收了哭腔,只恨声说道:“我不是在意个把丫鬟,但忍不得这一口气,难道就因为三太爷是庶出,活该受欺压不成?没有年家提携,介绍门路,外头铺子商事能发展到眼下规模?喻儿兄弟任劳任怨也就罢了,三房反而落得个缺吃少穿,若非忍无可忍,我也不会提出让喻哥媳妇掌管中馈,哪知二哥反而说我大言不惭……别的不说,琦儿入户部为官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却被纪家连累,这事难道四弟不该给个说法!”

四太爷夫妇因是庶出,往常只以镇国公马首是瞻,大事小情都不插手,今日见三房闹事,更不敢多说一句,不想风头转向他们,顿时惊慌失措。

纪氏是四太爷的小儿媳妇,因为父亲被贬,正是满腹忧愁,今日闷声不出,一听三太夫人怨怪娘家,眼圈都红了,垂着脸更是抬不起头来。

三太爷也冷哼一声:“正好,今日沨儿也在座,你眼下最得圣上信重,应是晓得琦哥儿的事,今日我就讨句公道话,沨儿说说,琦哥可是受了纪巍的连累,白白丢了官职?”

旖景刚才就瞄了一眼谢琦,见他不过二十出头,面色却黄里泛白,眼睑浮青,一看就是纵酒过度,沉迷女色之徒,就这么根秧子,还被三太爷寄予厚望,实在引人发笑,这时只看向虞沨,看他怎么应对。

一涉及政事,老王妃是满脑子混沌,这时也连连追问:“沨儿说说,琦哥的事究竟是什么原因?”

虞沨这才放下手里把玩了好一阵的茶盏,抬眸看了三太爷一眼:“正值改革官制,督管比过去更为严格,观政监生必须通过各部考核,由吏部授职,表兄并未通过吏部考评,是确有其事。”

原本满怀期待的谢琦,听了这话,脸色顿时更加灰败。

他观政时的所作所为心里明白,自己有几分本事更是心知肚明,别说户部细务,各州府税收人口,便是大隆州县府名,居然也不尽熟悉,考核是根本通不过,无非靠着银子打点,才勉强谋了个从九品大使的名额。

“别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打量我不知眼下官制?难道个个就当真得通过考评?再者户部本来评了琦哥儿优绩,连名单都递交吏部,又被驳了回来,我原不知哪里出了错漏,仔细打听下,才知道是因为纪巍谋私,惹圣上动怒,被牵连者原不止琦哥儿一个,可琦哥儿压根就没参与包都司的事,还不是因为老四结了门好姻亲!”三太爷提及长孙,越发不依不饶:“这事栋二爷也清楚得很。”

虞栋被点了名,在三太爷金刚怒目的炯炯逼视下,只好承认。

“我可不是信口开河,大妹妹信不过我,还信不过二爷?大妹妹,镇国公府是你娘家,孙子一辈当中,眼看着只有琦哥儿成器,考入国子监,又有进六部的前程,他将来若是好了,也有重振家威的机会,大妹妹,沨儿眼下进了内阁,又得圣上信重,不过就是个从九品的官位,他若有心相助,还怕户部刁难?有他求情,圣上哪会迁怒琦哥儿。”三太爷又说。

虞栋才知三太爷今天闹出这番是因什么目的,心里的郁气才缓减几分,看了虞沨一眼,自是要紧跟附和:“三叔的话不无道理,沨儿,琦哥儿好歹是你表哥,又是举手之劳的事,你能提携着,自然就有机会。”

虞沨微微一笑:“这事换作从前,原也不难,可这回圣上亲自过问,又察出了表哥绩评做假……”这完全是拉着天子作大旗,皇帝日里万机,哪会在意区区一个从九品官职,谢琦之所以被刷了下来“多亏”虞阁部大义灭亲,说完半句,眼见三太爷就要跳脚,虞沨才淡淡说道:“我唯一帮得上的,就是通融一番,保住表哥的监生名义,或者来年以监生之资通过乡试中举待职,或者仍在六部观政,来年若能通过考评,才能授职。”

旖景忍笑忍得辛苦,下死眼盯着裙子上的梅huā——她家阁部完全说了句废话嘛,谢琦若有真材实料,能通过科举、考评,三太爷哪会跟只大尾巴狼似的红着眼逼人,可她家阁部若真落井下石,只要去国子监叮嘱几句,不怕谢琦不被追究行贿舞弊的罪名,除了监生之衔,才是真正断绝仕途,连观政待职的机会都没了。

虞阁部这般心慈手软是为哪般?

旖景正在纳闷,哪料到虞沨这话听在三太爷耳里又是另一层意思——

果然是因为纪巍!若不断了这门姻亲的关系,彻底与纪家划清界限,谢琦今后可别想入仕。

三太爷最后一丝耐性也烟消云散,只对四太爷冷笑道:“只要纪氏还是国公府的媳妇,琦哥儿的绩评就通不过,四弟,为了谢家子侄的前途,也只能让谢喏休妻。”

纪氏一听这话,哪还忍得住眼泪,伏在案上痛哭起来。

旖景也当即明白了虞沨“心慈手软”的用意,是给三太爷留下一线希望,好教他死心踏地坚持分家,遂低声劝慰起纪氏来。

坐在四太爷身后的谢喏连忙起身:“三伯,纪氏贤良温善,未犯七出,怎能无缘无故出妇?珏哥儿芙姐儿还年幼,更离开不母亲照顾……”

“长辈说话,哪容你一个小辈插嘴。”三太爷大怒,直问镇国公:“长兄,这可是为了子孙仕途,你总该公断!”

镇国公嗤之以鼻:“琦哥儿若真有才学,哪里连考评都通不过,与喏儿媳妇有什么关系,无端端地出妇,将来还有哪家愿把女儿嫁给谢家,三弟莫要无理取闹。”

果然,长房和四房才是穿一条裤子,全不把三房看在眼里。

三太爷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连声冷笑:“今日是长兄寿辰,我原不该说这话,可也没有被欺上脸还忍声吞气的道理,今日内子受辱,长兄不为她讨回公道,一昧地偏心自己儿媳,琦哥儿的前途长兄更是毫不重视,如此不顾手足,也休怪我翻脸无情!”

二太爷的性情原本就比镇国公急躁,早忍不住三房的跋扈,这时也是拍案而起:“老三,你想怎地!”

“既然两位兄长都认为我是庶出,国公府有我没我都没什么干系,莫如干脆分家,将来妻儿子孙也不至再受这等窝囊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