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远远不算

旖景既然做了挑事生非的行为,就不怕小谢氏质疑,她虽不知明月是聪明伶俐还是口笨舌拙,但信得过夏柯与胡旋,绝不会留下什么话柄,见小谢氏这时暗暗咬牙的激愤模样,只抿着唇不说话,一副委屈地模样。

明月双膝才一着地,小谢氏就是连声逼问:“贱婢,当着老王妃与世子妃的面,可得交待仔细,昨日你怎么知道二郎在关睢苑,有没有去东花苑迎候,又是得了谁的嘱咐,若有一个字的假,仔细你那身皮!”

明晃晃地威胁。

旖景微抬眼睑,见明月这时虽面上浮肿,可已经拭干净了颜面,整理好了发髻,不过比甲衣襟撕破的口子没法子遮掩,原本拉扯松散的裙带却整理得恭整,连裙子上的尘土也是拍干净了才进入厅堂,才一转眼,就没了刚才的狼狈,更不再哭哭啼啼,不由暗暗一笑,看来这丫鬟不是个一昧胡搅撒泼的,还极懂得审时度势,刚才故意哭闹得厉害,为的是要惊动老王妃,这时瞅见了“生机”,又恢复了恭谨懂礼,应是懂得怎么回应小谢氏。

果然,明月没按小谢氏的“引导”答话,自有章法,言辞清晰:“回主子话,昨晚胡旋拎了一篮子弥猴桃来,说是世子妃突然想起姨娘,特意嘱咐了送来,也是一片心意,好教姨娘尝一尝鲜,因当时已经擦黑,奴婢有些惊讶,顺口就问了一句世子妃怎么突然想起姨娘,眼见各处就要落栓,还特意遣了人送来,胡旋就说世子妃在廊庑里乘凉,刚巧见呈上了鲜果,又因二郎尚与世子对饮,世子妃担心两位主子饮多了酒,着人送鲜果去,或者才想到了姨娘这处还没有。”

小谢氏冷哼一声:“景丫头,我可没冤枉你,这话果然是从关睢苑递出来的。”

旖景蹙眉,自然不甘示弱:“二婶,二弟在关睢苑饮酒,可算什么见不得光的事?丫鬟们闲话,就算说了出来,可有触犯任何府规?二婶刚才指责我故意让胡旋递话,可分明是明月问起,胡旋才据实说来,怎么算是受了我的示意?二婶因何缘故指责芷娘行止不端我不甚了了,又说我也当责,二婶可也责我行止不端?二婶身为尊长,我原该受教,可既有行止不端之责,便是称我德行有亏,这牵系到家教规范,恕我不敢自认有亏,否则也会连累卫国公府家声与诸位姐妹,还请祖母明断。”

小谢氏被这话一噎,顿觉满心的理由就是说不出口,一阵干瞪眼,而老王妃一听这事弄得不好连卫国公府都会被牵连,越发觉得恼怒,瞪了一眼小谢氏:“你就是这毛病,动辄牵三扯四,这事与景丫头何干,她是一片好心,反而被你指责。”又问明月:“你可将这话说给芷丫头了?可是她让你去东花苑迎候二郎?”

明月连忙说道:“胡旋来的时候,姨娘刚巧在沐浴,奴婢便没打扰,因着姨娘昨日才入王府,西苑里许多琐碎还要整理,奴婢一忙起来,倒将这事抛之脑后,待戌正,门禁处管事嬷嬷来巡夜,问起奴婢二郎是否留宿内院,奴婢才知落栓前朗星还问到二门,称二郎没有回前院,奴婢听说二郎白昼就喝过了量,担心晚间又饮多了酒,若是从关睢苑正门出去也还罢了,就怕依然从东花苑出二门,身边没人服侍,这程路又不短,东花苑里黑灯瞎火,就怕磕碰到了二郎,这才点了灯去迎候,怎知二郎真是经东花苑。”

虽明月觉得是巧合,旖景却知是必然——昨日他们是与虞洲在东花苑巧遇,进的是关睢苑的后角门,为图便利,虞沨将酒宴设在了后庭。关睢苑的门禁也是亥初落栓,若经正门往前院,光关睢苑里就得惊动好几处门禁,又因关睢苑位于王府东路,出去后还得绕上一大截子,再过三五处门禁,才能进入前院后门到西路的西芜院。

莫如依然经东花苑,只消沿着大甬路出了二门,直接就能进前院门禁。

“奴婢见二郎行路有些不稳,连忙上前掺扶,本来是要送二郎出二门,哪知二郎称不胜酒力,又懒得惊动两处门禁,这才让奴婢扶了他去西苑暂歇一晚。”明月说完,又是一番匍匐叩首:“奴婢所言,无一字虚假,夫人大可查问巡夜管事,也可查问朗星有无来二门问主子行踪。”

二门到了落栓之时,前院的丫鬟若无对牌是不能进入内宅的,更莫说小厮,偏偏朗星又没打听出虞洲是在关睢苑,绝不会想到遣人去关睢苑门前迎候,让人通知虞洲一声。

明月就算知情,可各处门禁已经落栓,她自然也不能再通知朗星,小谢氏为手握中馈之人,当然晓得这些规矩,这时竟然找不出什么话柄质疑明月,唯有埋怨虞洲贪杯,又图便利,妄废她千番叮嘱,结果还是让这些狐媚子趁了愿。

正气愤填胸,又找不到发泄的由头,旖景偏偏还火上添油。

只听她轻轻一叹:“祖母,看来是二婶误解了,以我看来,二婶之所以调了明月到芷娘身边,原来也是因为晓得明月是祖母调教的丫鬟,稳重知事,也是一片好心。”

小谢氏似乎这才想到明月与老王妃的“关联”,长者赐不敢辞,更不能任由她一个代管中馈的庶子媳妇说卖就卖,旖景连番提醒,当真就是要挑事生非。

老王妃果然就被点醒了,冷哼一声说道:“你若当真明白,哪会不问清红皂白就喊打喊卖,若明月真犯了错,我自然不会姑息,但她出于稳妥,不放心二郎,才去迎了一迎,又是二郎自愿留宿在西苑,芷丫头既然成了二郎的妾室,服侍二郎也是理所应当,你一个长辈,为着这事闹得鸡飞狗跳的成什么样,芷丫头是你的侄女,你竟然毫不顾惜,让她喝什么避子汤!”

说到这一层,旖景自然不再吭声,再怎么说也是虞洲房里的事,她这个堂嫂可不好多嘴。

老王妃却越说越动怒,想到刚才小谢氏的话,一巴掌拍在茶案上:“前事不提,眼下芷丫头已经进了门儿,又是你们答应了为她求请品阶,你出去问问,哪家有给宗人府备了案的宜人喝避子汤的理!若是将来洲儿媳妇不容,也是她犯了妒嫉,甄氏便是容不得庶长子,太子妃位都没保住!再者洲儿年龄也已十八,若芷丫头真能添丁,也是好事,洲儿将来又不承爵,就算是庶长子,原本也不要紧。”

这话算是戳中了小谢氏的心头痛处,她这么在乎长孙是嫡是庶,可不是为将来虞洲承爵打算?

眼见小谢氏脸上白一阵红一阵,旖景强忍住才没笑出来,见芷姨娘还跪在底下,亲自去将她扶了起来:“二婶也是出于误解,一时急了,这才错怪了芷娘,快别伤心了,让丫鬟们服侍着梳洗妥当,咱们也好陪着祖母清清静静地说会子话。”

老王妃微微颔首:“芷丫头别哭了,你姑母原就是个急性子,说风就是雨,误会解开就好了,原本不是外人,别在心里头存了芥蒂,洲儿眼下领着西山卫的差事,平时不得空,你可得代她尽孝,你姑母管着王府中馈,还日日来晨昏定省,你也别躲懒。”

一般为人妾室,站规矩也是在正室面前,至于婆母与尊长那儿,还轮不着妾室侍奉,但老王妃原本就不重这些礼教,且还把芷姨娘当作侄孙女,认为来她院里问安也是应当,更何况眼下虞洲没有正妻,芷姨娘“独大”,老王妃更觉合情合理。

小谢氏却满心憋屈,听老王妃一口一声“你姑母”,只觉得五脏六腑蓄满了郁气,到底不敢当面顶撞。

转身却对虞栋抱怨跳脚,口口声声说老王妃坏了规矩,反倒被虞栋喝斥:“我看你成日里闲得发慌,就算未雨筹谋,哪有你这样的?二郎才去了西苑一晚,就有庶长子了?就算有了,也不算大事,嫡庶分明,始终排在长幼有序之前,再说二郎的婚事,你不需操心,候府三爷那头必会应承,既然他们能接受先头有一房贵妾,当然要有接受庶长子的准备,这也是低娶的好处,芷娘终究是舅兄亲出的女儿,是你侄女,你倒率先挑她的理儿,得罪的可是镇国公府,你的亲哥哥。”

小谢氏被这番话一堵,彻底无语了。

虞栋又说:“你若不想有庶长孙,还不赶紧着与候府议亲,趁早给洲儿娶个正室进门儿,拖拖延延,难道还要让我这大老爷们去操办不成?你不就是嫌黄三爷官位太低么,我透个口风给你,秦右丞最近与黄三爷交近,这还不是秦相的意会,十之**是要提携黄三爷。”

小谢氏一听这话,才醒了几分精神:“当真?不是说黄三爷烂泥糊不上墙么,怎么得了秦相的眼?”

“说你妇人短见,你还不承认,莫说建宁候不会不顾手足,便是黄二……黄三可是私助着他的,你就没听几个皇子府的侧妃议论?四皇子新纳的那个宠妾,就是廖家的女儿,黄二可是把廖家当作外家,这其中牵连……你明白了吧。”虞栋压低了声音。

小谢氏惊讶:“这么说来,黄二身后的是四皇子?四殿下真能夺储?我还真料准了,四殿下是贵妃所出,又娶了秦相的孙女儿,身后站着陈家秦家两门望族,只有他才有资格与太子一较高低。”

虞栋一阵瞪眼,又腹诽了一句妇人之见,到底没把三皇子这个“真身”兜出来,拂袖而去。

小谢氏这头却在琢磨,若是能等黄三爷这官阶擢升上去,再商谈婚事的话,洲儿才更有体面不是?

她没料到,今日才辜负了她殷殷期待,擅自与芷娘圆了房的虞洲压根就没去西山卫,大清早出门,先到平安坊里的茶楼里转了一圈儿,和几个纨绔子弟听书品茶消磨了半日,就去了建宁候府拜访黄四郎。

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还是中秋宫宴,因着韦明玉的事一番热闹后,气氛更活跃了起来,黄江月总算找了个机会,堂而皇之地喊住了虞洲,众目睽睽之下与他说了几句话,其中有压低了语音的重点——

“二郎若依然放不下阿景,得空请来候府一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