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四百零五章 百变皇子,何为真心

中秋宴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景致并未萧瑟,正是秋高气爽,各种宴事逐渐增多。

旖景自然收到了高高一摞邀帖。

这日正捏着甄府那张怔怔地看,春暮入内禀报,韦夫人与十一娘拜访来了。

原来,今日韦夫人带着十一娘,先是去卫国公府当面道谢,那日若无六娘出面转寰,替韦明玉洗脱“不合礼法”“德行有失”的污名,一番明辨是非却不失狠厉的言辞,骂得韦明玉如醍醐灌顶,事情还不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就算圣上宽容,不致降罪,明玉说不定仍会执迷不悟,又兼当众受三皇子拒绝,就此沦为笑柄,再无颜见人,更不提姻缘。家人能防备一时,却不能防范一世,明玉一旦想不开自绝生路,落旁人嘴里也只是个咎由自取。

就连十一娘的婚事,怕也会受到连累。

而韦夫人来见旖景,却是另有一事相求。

“圣上天恩浩荡,为明玉之事转寰,答应了赐婚,不过我也有自知之明,就算外人因着圣命,不敢非议明玉,可哪家还愿娶这么个心有所属的媳妇?圣上想来也不会强人所难,为着明玉的姻缘,也没有让天家烦心的道理,不瞒世子妃,我娘家有个庶出的姐姐,当年嫁去了寒门,她膝下有个嫡子,因怕耽搁了学业,自幼就送到了韦家族学,与大郎也算同窗之谊,常来敝府,早年,三姐就提过联姻之事,无奈明玉那丫头不愿,我也担心强迫了她,反而闹出什么祸事。”韦夫人说得隐晦,旖景却明白过来,想必韦夫人的外甥与明玉是青梅竹马,可惜明玉执迷于三皇子,不愿嫁给表哥。

韦夫人又是一叹:“中秋宫宴后,明玉回去痛哭了一场,卧榻几日不起,好容易才想明白了,再不敢有什么奢望,我三姐也听说了宫宴上的事,却仍愿为儿子求娶明玉,只圣上既有赐婚的话,我与相公也不敢自专,事情才过了几天,怕这时提说并不合适,但明玉好容易想通了,我这个作母亲的,是巴不得早些议定了她的亲事。”

十一娘其实也已经及笄,因着韦明玉的婚事不定,她也耽搁了下来,难怪韦夫人心急。

“夫人的意思,是想让我先与太后言语一声,看天家有何意下?”旖景问道。

“只好劳动世子妃。”韦夫人满带感激:“等圣上允了,明玉更定了心,我也才算彻底安稳。”

因着前些年“挑拨”韦记与卓尚书说服金相放任肃清宁海,旖景有心与韦十一娘、卓应瑜两个结交,不想后来还真亲近起来,韦夫人也正是看着旖景与十一娘交好,才有请托她出面的底气。

“夫人宽心,太后与圣上也晓得您为难之处,我明日就入宫请安,为您探句实话。”旖景认为韦夫人所虑不无道理,天子虽当众承诺赐婚,可一时也难给韦明玉寻得良配,只怕京都贵族都知道韦明玉对三皇子的倾慕之情,私心里自是不乐见这门婚事落在自家头上,眼下既有个不介怀的,韦明玉自己又愿意,实为两全其美,圣上也只会乐见其成。

韦夫人见旖景答应得痛快,又是一番感谢的话。

因提说姻缘一事,十一娘当然不在跟前,而是由安然陪着在花苑里玩乐,韦夫人与旖景说完了事,两人一同逛去花苑,当着十一娘的面,韦夫人又是顺口一提:“宫宴上经世子妃引荐,十一娘与镇国公府四娘倒成了手帕交,这回两个约好了去西郊赏菊。”

想来是韦夫人仍有些迟疑,婉转试探旖景是否对镇国公府当真不介怀。

“当真?可惜我这段时日琐事缠身,不能跟去凑趣。”旖景笑道,看向安然,心念又是一动――安然因一惯不受王府重视,拘得性子沉闷,简直固步自封,从不出席宴请,便是这回中秋宫宴,她好说歹说也没能说服安然,依然由得她告了病,今日看着,她与十一娘倒是投缘,于是建议道:“十一娘,我这妹子性情沉静,可我就是不愿看她闷坐家里,莫如让她与你们一同去赏菊?”

韦十一娘立即赞同,只安然有些踌躇,下意识就想拒绝,又怕当着外人的面扫了嫂子颜面,唯唯诺诺,把脸涨得通红。

旖景又劝她:“二妹妹,你今日与十一娘也算认识了,既谈得投契,将来正该常来常往,四表妹与咱们原本就是亲戚,又不是外人,难道你还怕生?干脆让十一娘下个帖子,再邀上我六妹妹、七妹妹、八妹妹三个,人多更热闹些。”

安然因在卫国公府听学,与六娘几个早就熟识,听了也有些意动,旖景又再蛊惑她:“莫如你探探安瑾口风,她若愿去,也可一同。”

安然总算答应下来。

旖景看她虽红着脸,但神情却有些期待,知道心里还是乐意的,拍了拍安然的手,就算说定了这事。

韦夫人闻言达意,晓得世子妃是当真不介怀镇国公府,才算踏实。

其实,她私心里也乐意与镇国公府联姻,只因二儿子已经定性,读不进书,将来不指望他能入仕,望族嫡女自是看不上一个白身,镇国公府虽说大不如前,好歹也是公候之家,根底还是有的,当日是听说镇国公府得罪了大长公主,才不敢再与谢夫人深谈,哪知竟是谣言,世子妃压根不介意,大长公主自然也不会介怀。

次日,旖景入宫,把韦夫人的话转告了太后,太后果然就拍板作主了:“如此,也算了了这桩公案。”

旖景大功告成,心里轻松,陪着太后说了好一会儿家常,足有一个时辰,太后才放了她出宫,却在慈安宫外,与三皇子遇了个正着。

冤家路窄,但旖景想到“光明磊落”四字,自是不会回避,上前大大方方行了一礼,三皇子也还了一揖,一唇角的温和:“堂嫂今日是来请安?”

堂嫂两字出口似乎十分自然,不过旖景始终觉得违和,抬眸瞧见三皇子一本正经,那惯常的妖艳戏谑收敛得一丝不见,遂也越发光明磊落,果真拿出堂嫂的语气:“来替殿下善后。”

三皇子一扬眉梢:“韦七娘的事?”

“正是。”却不多加解释。

“当日一时气愤,没注意控制语气,倒给堂嫂添了麻烦。”三皇子又是一个长揖,直腰时,不见笑意:“皇子侧妃按制只有两位,韦七娘若有自知之明,宁愿做个侍妾,我也就笑纳了,她不该图谋我正妻之位。”

人家好歹是相府千金,怎能做个没有名份的侍妾!旖景才生怨气,又忽而想到韦明玉在那一世的“奋不顾身”,顿时泄了气,不愿再与这自以为是的妖孽纠缠,更不愿过问三皇子的私事,颔首说道:“此事已了,多说无益,便就告辞。”

“还未当面恭贺堂嫂与远扬大婚。”三皇子似乎对“告辞”二字充耳不闻,仍是垂手而立,语气和缓。

“这便是当面了,谢殿下恭贺之辞。”旖景也是缓缓一笑,毫不犹豫地与三皇子擦肩而过。

朱墙间,青甬寂静,她的影子拉得纤长,离开的步伐坚决而沉稳。

三皇子侧身目送,眼角飞扬,眸光却沉静如水。

对你而言,转身离开或许从来不用半分犹豫的吧。

诡异的笑容,在唇角稍纵即逝。

不多时,慈安宫的偏殿,就响起让门外候立的如姑姑毛骨悚然的撒娇之声――

“祖母,您就消消气吧,孙儿一连几天都来请罪了,您就是不理人,一见我就端茶送客,要不您干脆抽我一顿鞭子得了。”

太后一口茶水险些喷了出来,三皇子连忙上前捶肩抹背:“还是宁妃出的主意好,祖母总算被我逗笑了。”

太后瞪了满面殷勤的三皇子好一阵,才长长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明年眼看就到冠岁,婚事哪能迟迟不定,皇后有意韦七娘,哀家原本也觉得不错,她中秋那晚是冒昧了些,你就算不愿,话也该说得婉转,到底是小娘子,哪受得住那么重的话,若真因为受辱,一时想不开做了傻事,可是条人命,她父亲是丞相,圣上也不好交待。”

三皇子连声认错,态度十分真诚。

太后却沉肃了颜色,见没外人,压低了声音问道:“三郎,你与祖母说句真话,是不是还惦记着景丫头!”

三皇子自是矢口否认:“祖母,事已至此,孙儿自是不再妄想,刚才在门口正巧遇见五妹妹,我还称她堂嫂了……不过将来正妃,总不能差五妹妹太远,否则岂不是在远扬面前抬不起头来,孙儿的确不喜韦七娘,眼下也没有意动之人,便是祖母硬要给孙儿娶个孙媳妇,不合心意的话,也只是个摆设而已,白白耽搁了人家。”

太后气得抬手打人:“婚姻大事,你倒拿来与远扬攀比了?”

三皇子生生挨了两个爆栗,又再小意讨好:“就是句玩笑话,可将来正妃,总得与孙儿情投意合吧,我就是听见了些风声,说母后看好韦七娘,中秋那晚被韦七娘一吓,生怕圣上顺水推舟赐婚,才不敢太婉转。”这倒是实话,三皇子就算没把韦家看在眼里,这当众下人颜面的事却也不好多为,他当日那番态度,也是为了震慑那些“佳人”――谁再敢图谋他正妃之位,可得掂掂份量,弄不好就是自取其辱。

太后无可奈何,又瞪了三皇子足有半刻,才摇了摇头:“罢了,圣上也说让你再自在些时候,哀家也懒得理会,只找个合适的时机,还得与韦记说两句软话,也是个歉意……我怎么听说你把孔氏禁了足?”

“祖母真是耳聪目明。”三皇子见太后消了气,这才落座:“孔氏不知轻重,中秋宫宴上竟然当众挑衅五妹妹,一副拈酸吃醋的模样,落人耳目,岂不是对孙子与五妹妹名声不利,我这是小惩大戒,省得她兴风作浪,败坏皇族声誉。”

太后见三皇子并不隐瞒禁足孔氏的真实原因,才算又放了几分心:“也还罢了,孔氏当真有些狭隘,是该管教。”

三皇子哄服了太后,又去坤仁宫见了皇后,这位倒不需他哄,反而反过来哄他:“是我没想周全,原该先商量了你……也没想到韦七娘竟然胆大妄为至此……就说太后疼你,生不了多久的气,这下总算好了。”

留着三皇子用了午膳,这才打发了他离开。

皇后哪里想到三皇子才一出宫,回到皇子府里,就私下接见了“亲信”,满眼阴冷地嘱咐:“把药送进东宫,嘱咐云雀侍机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