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三百七十章 仗势欺人,欺得彻底

在虞二郎的十八年生涯里,投怀送抱的美人多了,他应酬起来早就驾轻就熟,可被这满面肿胀的丫鬟拦腰虎抱还是首遭,本就闷热的天儿,又感觉胸膛上沾满了“委屈满怀”的眼泪鼻涕,虞洲顿感那股粘糊恶心从胸腔激荡开来,忍了好几忍,才说服自己把高高举起的手臂,轻轻落在冬雨的肩膀上。

“知道你受委屈了,五妹妹原本性情最是温婉的,谁叫关睢苑里一惯规矩严呢,她现在管着那院子里的人事,稍有疏忽,只怕也得受长兄埋怨,这事说来也是你不仔细,又不是儿戏,怎么找了个这般幼稚的借口,一只猫……若真就让你这般混了进去,长兄现在哪还有命?”

冬雨越发哽咽了,她也不想,可实在找不到别的法子,罗纹虽说被她笼络住了,可光凭这么个本就受忌的丫鬟,也没办法混进厨房重地,越是幼稚的借口,才越不引人怀疑,便是被捉了现形,也不会以为会用这般莽撞的法子混进厨房去使坏,否则这回她可不是挨打这么轻松,说不定会被赶出王府。

虞洲只觉那鼻涕眼泪浸透了外衣,实在忍不住,才推开了冬雨:“你到底是关睢苑的人儿,只要还有长兄,我便不好开口要了你过来,只有没了他,将来等我成了世子,我与你才有将来,但这事也不容易……我现在担心的就是,五妹妹被长兄哄得服服帖帖,一门心思替他打算,说不定会说服了祖母,把王府中馈握在手里,等到那时……天家本就看重长兄,太后又疼爱五妹妹,定是要为他们撑腰的,一个圣旨下来,勒令单独开府,母亲与我也再护不住你。”

这番话让冬雨心惊胆颤,想到自己的将来,感受着脸上火烧火燎的刺痛,暗暗下了决心,可她实在想不出法子,要是祖母在就好了,有她老人家支招儿,还怕找不到漏洞,但眼下她还不敢让王府里的人儿往外头递信,要不求求将军夫人?

莺声那贱人刚死,家里遭遇了祸事,若祖母这会子来求世子妃许自己回一趟私家,也是情理之中。

冬雨在这头紧锣密鼓的谋划,这一日龙家也不得消停。

原本为了招待世子妃,朱氏悉心准备了酒席佳肴,哪知事情完全演变成她意料之外的情形,世子夫妇前脚才走,朱氏立即就要发落娟娘,龙姨父忍无可忍,一掀袍子跪在地上:“母亲,今日朱氏冲撞的可是世子妃,冒犯皇族,追究个大不敬也是应当,依重处置,便连儿子也得入罪。”

朱氏挥舞着巴掌,一下下地拍着几案:“我就不信!还不讲究个长幼尊卑,她一个小辈,便是天家……当年哀帝那般独断,也不敢忤逆了肖相!”

龙姨父只觉耳畔一片轰鸣:“母亲,尊卑先讲的是品阶,世子妃是皇室宗亲,便是卫国公与国公夫人眼下也得对她持臣礼,哀帝与肖逆您还敢再提,难道是要看着龙家被诛九族才满意?”

朱氏火冒三丈,颤抖着手指朝向龙姨父:“你竟敢不孝?!我就算明日就要抵命,今日也得处置了黄氏才行!”当即就令两个婆子,去押黄氏前来,哪知一惯贤孝软弱的娟娘,却早就回了娘家,借口无所挑剔——

建宁候太夫人患疾,娟娘这个亲生女儿回去尽孝了。

朱氏一腔怒火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在家里打砸了一通,气得没直接杀到建宁候府去要人,还是朱姨娘被身边嬷嬷提醒,晓得这事她是挡在前头的盾牌,一个疏忽就会挨场好打,再也抬不起头,立即劝说姑母,请了兄长朱潜来商议对策。

朱潜一听发生了这事,先是目瞪口呆,指责了一通朱氏:“我的亲姑母,不是我说您,也得有些自知之明,世子妃始终只是黄氏的外甥女儿,便是黄氏,也算不上世子妃正经的尊长,您这算什么祖母……好了好了,事已至此,也只好想着对策,世子妃当然是要为黄氏撑腰,云娘是我亲妹妹,我当然不能容她受屈,建宁候府算个什么东西,想当年金相……算了,事过境迁再说无益,这世子妃可不是建宁候府,但咱们也不能任由他们欺负。”

“我就是这么说,当年老王妃还顾忌着恃强凌弱的名儿了,何况一个新媳妇!”

“这可不同,当年老王妃生活在市坊,不懂得这些个尊卑贵贱的礼法,世子妃可是打小被宠大的,不过咱们不敢硬碰硬,却还有那些书呆子御史,横竖今日这事也没有闹开,咱们光脚的还怕穿鞋的,便是豁出去让妹子挨上几板子,也得让楚王府坐实了这仗势欺人的名儿。”朱潜咬牙——这到底是家务事,圣上也不能太过偏心,他家姑母好歹是个一品夫人,也不是谁都能欺的,再者,眼下对楚王世子怀恨的可不是一家两家,这由头一起,又与新制无关,正好趁机弹劾个世子仗势欺人。

立即与朱氏商议一定,于是次日,当王府长史前脚才来提审朱姨娘,朱氏就穿着命妇朝服,跪在了楚王府面前请罪。

声声哭求,请楚王府恕罪。

朱氏这么一跪,当然惊动了王府诸人,小谢氏一听旖景走了一趟亲戚竟然惹出这等风波,兴致勃勃地就赶去了荣禧堂,鸳鸯高高挑起帘子,小谢氏正听旖景意气飞扬就是一句:“祖母,让她跪,原本就得治朱氏冒犯皇族之罪,她倒是自觉。”

小谢氏一瞄老王妃兴灾乐祸的神情,就知道老虔婆又犯糊涂了,连忙入内紧声地“劝言”:“母亲,这事可不好,龙夫人毕竟是一品诰命,景丫头也是,多大的事儿,怎么闹成这个地步,你就算要帮姨母,也不该把祸事往王府这儿引。”

旖景张大了嘴:“二婶,我可是为了二弟才反驳的龙夫人,难道二婶乐意让龙大娘子给二弟为正妻?”

小谢氏原本不知其中详细,闻言后吃了一惊,连忙追问仔细,旖景仔细说了一番:“龙夫人说了,这姻缘还是当初谢妃娘娘定的,不过她空口无无凭,我也不信她说的话,这不是笑话吗,二弟是宗室子弟,难道二婶要让二弟娶个庶女为妻?”

“失心疯的老婆子,居然敢无中生有!”二婶怒火攻心,骂了一句,立即又回过神来,满腹孤疑地问旖景:“龙夫人当真这么说?”

“祝嬷嬷昨日是亲耳听闻,二婶不信问一问她。”旖景全不在意小谢氏的质疑。

于是朱氏原本装模作样地一跪,结果就从辰初跪到午正,自己已经摇摇欲坠,心里将楚王府诸人恨得千刀万剐,哪知午时三刻,王府角门一开,一个浑身浴血的人就被丢了出来,长史大人一见朱氏,上前草草一礼:“龙夫人,审理已毕,贵府姨娘的确有冒犯宗室之实,已经挨了刑罚,龙夫人也不必跪在这里请罪,回府去吧,对了,朱氏伤得不轻,龙夫人还是请个大夫给她瞧瞧才好,大热的天,伤口溃烂得快,龙夫人可得抓紧。”

朱氏目瞪口呆,气得半死,可想到朱潜的话,狠狠一捏拳头——越是这般,楚王府可不坐实了仗势欺人的名儿!等着瞧,云娘这顿板子也不是白挨的。

次日朝会,便有一个公正严明的御史上了折子,说楚王世子为了私怨,以势压人,致朝廷诰命夫人跪在王府门前。

这御史也是个楞头青,被人挑唆了几句,又想得个“不惧权贵”的清名,就上了折子,委实不知其中厉害。

御史弹劾直抵天听,但天子自然不会理会这等家长里短的小事,转给了宗人府处理。

朱潜又去撺掇宁家,一番巧舌如簧,还真把宁大人说动了心,去找亲家孔断事商议,结果受了当头一个雷霹:“昏了头不成,这事也是掺和得的?朱家是个什么东西,区区一个五品……楚王世子是谁?世子妃是谁!皇后娘娘笼络还不及,你居然敢得罪?!千百个朱家,都抵不过世子一片脚指甲!”

宁大人满腹委屈:“若只是朱家的私事,我就这么糊涂?不是还牵涉到新制么?”

孔断事气得险些吐出一口黑血:“咱们是什么门第,朱家是什么门第!朱家人害怕丢了官职,可咱们却是太子助力,将来太子登位,还怕子弟没有出路!眼界放宽点,新制对皇权大有利益,秦怀愚都没说什么,你这是跳的什么梁?我警告你,朱家得罪了楚王世子,必不会落着好,你家不过是娶了个庶媳,算得什么要紧!我若是你,赶快把朱氏休弃了事,要么就把她丢到家庙里不闻不问!”

宁大人被骂得晕晕乎乎,回去就称了病,闭门谢客。

又说朱潜,的确是个爱惜手足之人,尤其护短,尤其是龙家对朱家还有益处,他自认为自己是反对新制的主力军,与国公府、楚王府始终楚河汉界,想到朱家要跻身成为大隆望族,只有投机,眼下就是个机会,若能反驳了新制施行,就能聚集一派维护旧制的党羽,兼着宁家被孔家一骂,彻底迷茫了,也没心情再理会朱潜,朱潜见宁大人“默许”越发有了底气,一封奏折石沉大海无所谓,朱潜紧跟着鼓励了这些时日撺掇的党羽纷纷上书。

于是接连好几个朝会,虞沨之名出现在奏折的概率爆涨。

宗人府终于做出了处理,实际上是太后亲自处理。

朱氏被诏入宫。

龙夫人这个一品诰命,也就是万寿、元旦时跟着大流才有入宫的机会,单独获诏还是首例,这跋扈的老太太非但没有半分忐忑,反而喜不自禁,以为这段时日朱潜的努力有了成效,太后这是要诏她入宫抚慰。

大早就沐浴更衣,盛妆金冠,昂首挺胸地去了神武门。

哪知一到慈和宫,就被责令下跪!

朱氏大惊失色,她就算跋扈,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当然不敢在禁宫撒泼,跪了足有两个时辰,也没见着太后的面,只有一个朱袍太监出来宣旨,称朱氏以下犯上,冒犯宗室,论罪当杖,念其年高,特从轻处罚,夺其诰命,罚于午门之前跪至宵禁。

朱氏险些没有昏厥,全身瘫软地被两个小太监拖出了午门。

朱潜得知此事,肝胆俱裂,当晚赶去龙家,在因着跪了整整一个白昼瘫软在床的姑母榻前指天发誓,称必与楚王府誓不两立,这也不是朱潜不知轻重,实在他也醒悟过来,晓得这事不能善了,楚王世子妃为了姨母,是必须整治朱家,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愤起一搏。

可朱潜决心是有,一时没有计划怎么愤起,又恨黄氏可恶,先挑拨了龙夫人逼着儿子休妻:“姑母,国法不可违,但黄氏却仅是龙家的媳妇,您是尊长,要休就休,世子妃又能奈何?倘若黄氏不依,便以不孝打杀了她也合宗法,天家总得顾及宗族礼法!”

朱氏顿时心血澎湃,立即叫了龙姨父来榻前,勒令他写下休书。

龙姨父本就被这段时间的糟心事折磨得心神不宁,一听他亲娘还不消停,竟然要逼他休妻,一双眼睛登即充血:“母亲,您可不能再听外朱家挑拨生事,难道真要祸及家族才知悔?”

朱氏哪里罢休,见一惯孝顺的儿子这回铁了心的忤逆,气得头冒清烟,可娟娘尚在娘家“侍疾”朱氏拿她一时无可奈何,只得先散布谣言,称娟娘不孝不贤,犯了七出,又让家中奴仆将朱姨娘改口称了太太。

正在这个时候,龙家收到一封请帖,却是靖安候生母严老夫人下的帖子,邀龙郎中之妻宜人黄氏亲赴寿宴,朱氏立即来了精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