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谈,蹊跷遗言

几株白梅,吐出淡淡金蕊,冷香蕴染院落一角。

正月未过,寒风依然,一场雪堪堪停歇,阳光虚微,落在瓦上积白,照出恍恍的一片清光。

和瑞园里,一处暖阁门外。

蓝嬷嬷依然穿着年节里的一身缎面掐花夹袄,精神搂擞地守在廊庑底下。

忽听一声门响,锦帘微挑,江氏满面是笑地迈步而出。

“二夫人怎么出来了?外头甚有些寒意。”蓝嬷嬷脸上满是敬畏。

“让他们兄妹好好说会子话,我与嬷嬷唠唠家常。”江氏拉了蓝嬷嬷,往廊庑里行开几步,这是个十分微妙的所在,既听不见暖阁里二爷兄妹私话,但只要有人接近,便能一目了然。

“眼看着几桩婚事又扎了堆儿,国公夫人没空回候府,二爷与二夫人得常来走动才好。”蓝嬷嬷似乎不适江氏的亲近,笑容里总有些生硬。

“我看妹子人都瘦了一圈儿,可见是家务累人。”江氏轻叹。

蓝嬷嬷立即附和:“可不是嘛,三月里,就是二郎娶亲,不说长房,便说二房,二娘二月出阁,四娘小定才过,原本不急,哪知圣上竟册了五娘为世子妃,婚期赶在五月,这下四娘可不得赶在五月前出阁?原来二房的事,也轮不着咱们夫人操心,奈何二夫人是个不管事的,眼下竟然又有了身孕,更是操劳不得,桩桩件件都得夫人过问。”

蓝嬷嬷重重叹了口气:“还有三娘,亲事还悬着呢,又是一桩迫在眉睫。”

“少夫人呢?难道就帮不得手?”江氏笑笑地问,口里的少夫人,当然是指董音。

说起董音,蓝嬷嬷的笑容却真切了几分:“少夫人到底入门不久,虽有夫人提携着,让她打理家事,哪这么容易上手?这不今年元宵,灯楼这么一桩子事,就砸在她手里,也不知找了哪家定制,银子与往年一样,却不想被风一刮就倒了,还险些伤了人,少夫人到底没经事,被这一吓,病了一场,倒累得夫人又是请太医又是宽慰。”

江氏故作吃惊:“原本喜庆,出了这等子事可不吉利,得去寺里烧香消厄才好。”

“那可不是,不是老奴多嘴,这要是换了厉害人家,可得挨罚,不过咱们夫人慈和,连责备都没有一句,少夫人倒也领情,就是被这一吓,更是谨慎,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来请教夫人,夫人不是将针线房与厨房采买交给她监管么?这会子竟又得事事操心了。”

暖阁里边,黄二爷与黄氏隔案而坐,兄妹两个神情却也尽都轻松。

“当日那事,听说三殿下中箭,吓得我一身冷汗。”黄氏轻轻一叹:“二哥也太大意了些。”

“谁曾想三殿下会去清平庵呢,我也吓得不轻,还好殿下无礙……原本以为如此一来,弄巧成拙了,岂知峰回路转,怎么五娘竟指给了对门世子为妃?”黄二爷压沉了声儿。

黄氏冷冷一笑:“太夫人早看准了世子,却将这事瞒得滴水不漏,要是我早听了风声,何必铤而走险。”

“却也大意不得,楚王府本就受重,世子这回又擢升为内阁大学士,圣眷可见一斑,不过暗箭难防,镇国将军可还图谋着王位呢,妹子也上些心,在五娘身上多下功夫,最好能暗中助将军一把,于我们来说,也是有利。”

“这事没这么简单,以我看来,五丫头可不是好操控的,心思灵动得很。”黄氏微微蹙眉,半响,又叹了一声:“走一步看一步吧,不过三殿下心里,当真就能放得下?”

“还能怎样,待三殿下回来,世子没准已经完婚,殿下是谋大事之人,哪会为这些儿女情长心怀戚戚。”黄二爷显然不以为意,捏起一枚松仁儿,往嘴里一抛:“眼见世子受重,镇国将军总算是捺不住了,已经有了显然的示意,答应与咱们联手,今后事宜,妹子与将军夫人商量着办。”

窃窃密谈了好一阵儿,眼见快到申正,黄二爷才与江氏告辞,黄氏这才叫了蓝嬷嬷进来,问起三娘:“这些时日,还是在崔姨娘跟前儿衣不解带的侍候?”

“可不是嘛,也不知中了哪门子邪,往常她可是对崔氏横眉冷对的,突然就成了孝女,夫人,您看是不是三娘眼见您不帮她,又打起崔氏的主意来,想让崔氏替她说话?”蓝嬷嬷焦灼着眉头,神情很有几分孤疑。

“我不信嬷嬷你这点眼力都没有。”黄氏冷冷一笑:“国公爷当年便是再宠崔氏,可曾让她一个妾室插手过家务,更何况子女亲事!三娘打的是什么主意?早些时日府里传得沸沸扬扬,说圣上要册五娘为三皇子妃,她怎么就病了?眼下一看又有了指望,摇身一变就成了孝女,这会子崔氏假若有个好歹,毕竟是她生母,可得守丧,婚事可不就耽搁下来,再不用依什么长幼有序,是还没死心呢,想拖延个一年半载,待三皇子回京,再谋这门姻缘。”

不想蓝嬷嬷听了这话,却是神情大变:“崔氏到底是三娘生母!她竟然敢……”

这态度多少让黄氏觉得几分诧异,盯着蓝嬷嬷看了好一阵儿,才说:“三娘何曾将崔氏看作她生母?”

蓝嬷嬷也晓得自己失态,脸色煞白:“老奴只是觉着,再怎么狠毒,毕竟有血缘亲情,为人子女,断不会……”见黄氏越发孤疑,蓝嬷嬷连忙缄口:“夫人可别多想,老奴只是……罢了罢了,这事横竖如何,是三娘自己的主意,与夫人无干。”

竟寻了个借口,仓仓惶惶地退了出去。

黄氏满头雾水,一双风情犹存的美目,盯着暖阁晃晃的牡丹绣帘,突然想到年幼时,听候府旧仆们议论的那事,眉梢狠狠一颤。

三娘这会子却在绿卿苑。

双手拢着狍皮裘套,意味深长地看着旖景,唇角勾起妩媚,目光竟然十分柔和。

旖景却被她盯得周身不自在,只好放下手里针线没话找话:“三姐今日怎么得闲?”

“不得闲,姨娘身子越发不好,我这些时日时常探望……不过听说五妹妹婚事已定,总得来道贺一声儿。”三娘看了看旖景手里的针线,又是一笑:“世子的尺寸这么快就送了过来?”

还是前朝传下的婚俗,一旦定亲,男方便会将新郎着衣尺寸送来,依例,待嫁女子是要亲手做上一套喜服与喜靴送去男方,原本得待小定时送来尺寸,可旖景是天子赐婚,又因婚期较为仓促,一应准备匆忙,楚王府便早早遣人将虞沨的尺寸送了过来。

只三娘拿过来针线一看,微一挑眉:“我实话实说,五妹妹这些年来女红虽有进步,可到底还不精细,莫若让丫鬟们做吧。”

旖景当然不置可否,原本宗亲婚仪,礼服是由宫里按制定做,并不需她动手绣嫁衣,这套喜服,不过是新郎宴客结束,沐浴后穿着,又不需穿去外头现眼,“粗糙”些倒也无礙,这一世她定要亲手做成,但只这话,不需与三娘解释。

便岔开话题:“姨娘身子可好些?”

三娘神情却是一黯:“味口越发不好,更是消瘦。”

“三姐安心,等日头暖和了,姨娘定会好转。”旖景虽有疑惑三娘“性情大变”,却不欲多问。

可秋月却满腹孤疑,好不容易盼得三娘离开,连忙与旖景说小话:“三娘最近性情大变呢,奴婢瞧着甚是蹊跷。”

“到底年岁大了,哪还像从前那般使性,再者崔姨娘身子越发羸弱,三姐姐心软也合常理。”旖景不是没怀疑过三娘会有“恶念”,可再是一想,崔姨娘毕竟是她生母,三娘当不至阴狠于此。

却不想没过几日,便听说崔姨娘汤水不进的消息,大夫来了几拨,都说病者心结郁怀,五内俱虚,只是拖延时日罢了。

三娘更是衣不解带的守在崔姨娘跟前儿,任谁劝都寸步不移,张姨娘眼看二郎喜宴将近,崔姨娘却将黄泉,憋气得不行,找了黄氏多回,建议让崔氏移去庄子里养病,免得秽气。

黄氏很是为难,而三娘闻讯后,更是去和瑞园跪地哀求,后来传到卫国公耳里,心里也觉凄恻,求去大长公主跟前,称难得三娘一片孝心,崔氏眼下虚弱,庄子里清冷,更不宜她保养。

虽说喜宴将即,不过崔氏只是姨娘,便是没了,也不会举丧,并无冲突。

大长公主想崔氏到底是婉娘当年的侍女,又育有三娘,多年来循规蹈矩,并没有侍宠而娇之行,临了临了,若真让她孤伶伶地在庄子里咽气,也于心不忍,便没理会这事。

二月某日,已是掌灯时分。

绿卿苑里,几个丫鬟正陪着旖景穿针引线,却有崔姨娘跟前儿的霁雪红肿着眼睛求了进来,说崔姨娘眼看不好,恳求旖景去见上一面。

秋月大是恼怒:“你们姨娘不好,要见也是见三娘,与五娘何干。”

“五娘,奴婢求求您了,委实是姨娘嘱咐,要见您一面。”霁月连连叩首,额头撞在地面砰砰的响。

旖景连忙让夏柯将她扶起,蹙眉想了一阵,暗忖崔姨娘到底是母亲身边的旧仆,眼下情形不好,想见自己一面虽说有些逾礼,却也合情。

便交待了夏柯与秋月跟着,一行提着风灯,去了崔姨娘处。

才进院子,便见三娘立在廊庑里淌眼抹泪,那悲凄的模样倒不像做戏,一见旖景,连忙迎上前来:“五妹妹,姨娘硬要见你,我也规劝不住,情知是姨娘逾礼,还请担待则个。”

说着又是一串眼泪,哽咽不止。

旖景真心实意地安慰了三娘几句,跟她一同入内。

却见崔姨娘果真瘦成了一把枯柴,面目苍青,呼吸几近不闻,再不复从前柔美妩媚的风情,旖景目睹,也觉凄恻,三娘更是跪在榻前,声声轻唤,好容易才让崔姨娘清醒。

崔姨娘目光已经涣散,瞧了半响,似乎才看清旖景,便要撑身坐起,三娘扶了几扶,却险些连自己都栽倒,旖景看着不忍,上前劝阻:“姨娘别拘礼,你身子不好,就躺着说话吧。”

崔姨娘连咳几声,这才嘱咐了三娘出去,竟是要与旖景私话。

旖景才吩咐了秋月与夏柯在外头等,手就被崔姨娘一把拉住:“听说五娘婚事已定?唉,若是夫人在天有灵,便也安心了……婢妾眼看是好不了了,五娘,三娘她从前年幼,性子不好,对你多有冲撞,你宽容大度,别与她计较。”说完双眼直瞪,一眨不眨地盯着旖景,指节更是用力,直握得旖景手腕生痛。

旖景只好安慰:“不过是姐妹间绊嘴罢了,我原本就不放在心上,姨娘宽心。”

崔姨娘哀哀叹了口气:“五娘与夫人一样,都是善良人儿。”

旖景汗颜,她可不像生母那般温婉善良。

却听崔姨娘呼息忽然急促,又说出一番话来:“五娘,当心继夫人,她……她……不是良善之辈。”

旖景心下大惑,连声问道:“姨娘此话何意?”

“三娘便是因她纵容,才成了这般……”崔姨娘又是连声咳嗽,喘气更如风箱一般:“婢妾从不曾对三娘提说旧事,是继夫人……是她告诉的三娘,夫人曾有将她收在名下的打算,因后来有了你,方才作罢。”

说完这话,崔姨娘像是油尽灯枯一般,又陷入了昏睡。

而旖景自是心事忡忡,翻来覆去琢磨崔姨娘的话,心下越发孤疑。

一来这话不知真假,再来即使是继母当年告诉的三娘,也有可能是无心之言,怎知三娘因而怀怨?

而崔姨娘隐忍多年,何故这时才将这话告诉她?

一夜辗转,竟在天子赐婚之后,第一次失眠。

却在次日,当去远瑛堂问安,旖景便听闻崔姨娘在昨夜丑时病逝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