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

不得不说,金榕中这回对康王处境的考虑,已然极尽废心,倒不是因为他对外甥有多亲厚,而是康王对他来说,当真举足重轻,是不可或缺的“旗帜”即使决意破釜沉舟,金榕中还有自知之明,明白以他的实力,还不足以使大隆江山易姓,改朝换代,就算能如愿争取楚王,推翻当今天子,天下勋贵世家,更重要的是领将兵士,也不可能接受金姓为帝。

这大隆江山,还得尊奉虞姓。

他当然也晓得康王对他心怀介蒂,说到底,不还是因为帝位?

故而,金榕中有十足地把握,当康王得知他有意助其登位,必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在利欲熏心之辈眼中,旁人自然无不如此。

能计划到这一步,也算是竭尽所能。

而那位甘愿自缚认罪的幕僚,却也没有舍身忘死的觉悟,只金榕中再三保证——康王必会说服圣上,先留活口,将逆贼奸党一网打尽之后,当着满朝文武之面,公审此案,才能彻底粉碎高祖“遗诏”之说,捍卫帝位的名正言顺,使天下臣民不受谣言蛊惑,再生动乱。而等起事功成,帝位易主,这幕僚当然不会再被处死,反而成了奠基功臣。

于是这位“大义凛然”的幕僚,当被康王缚去乾明宫时,尚且心怀饶幸,不知死到临头。

直到听见康王双膝着地,侃侃而谈,竟将金相布局计划当真坦承布公,逐一禀明之后……

幕僚才双眼一翻,昏死过去。

而天子当闻康王求见,虽已洞悉了他的来意,早安排好刽子手,只要康王依金相之言而行,开始挑拨离间,便将人当场斩杀!

不料康王却将金相计划合盘托出,反而谏言圣上应当信重楚王,晓以大义,舍子保君,调西南、湖北等部夹击湘州,扑灭袁起。

更应将金氏谋逆公之于众,剿杀直隶叛党。

这话虽未说中天子原本计划,无疑,却也坦承了忠诚不二之心。

天子龙袖一挥,先让人把那幕僚押入死狱,倾身扶起康王,以“长兄”称之。

而楚王,当然也接到了金氏叛党的联络,正“左右为难”。

康王却奉令往湖北一行,是为“密令”而关于袁起谋逆之事,天子依然遮掩得严严实实。

这些消息传去金榕中耳里,大感庆幸。

虽与他计划当中,天子立即将矛头对准袁起有所出入,却也无妨大局。

天子狡诈!应是还想稳住楚王,否则一旦诏令剿杀袁起,楚王为了世子,定会萌生反意。

金榕中当然立即便将康王已奉密诏,去湖北调兵一事知悉了楚王——为何不动河南之兵?因圣上明白河南都司为王爷旧部!圣上已经对王爷心怀戒备,若再迟疑,非但保不住世子,便是王爷也自身难保。

楚王总算“下定决心”遣亲信往河南“策动”。

康王当然不是去了湖北,而是直抵湘州。

而在他抵湘之前,阳泉郡王“横死”的消息总算传到了袁起手里。

当日,虞沨长卷画成,正自欣赏。

袁起踉跄而入,跪地大放悲声——

“圣上果然没有放过郡王!只是世子,属下虽承认你所言不无道理,可高祖之遗诏应当为真,郡王何其无辜?义父于我有救命之恩,袁起必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义父子孙含冤不雪,只好行违义之事,不能放世子归京。”

虞沨苦笑,却扶起袁起:“袁公,且待数日,我想,金榕中之书信就快抵达湘州,应是称郡王已经金蝉脱壳,眼下安然无恙,到时,你再考虑是否还要行此大逆之事。”

袁起一脸老泪纵横当即凝涸,两眼瞪成了灯笼。

果然,两日之后“阳泉郡王”亲书密函抵湘。

袁起依然半信半疑:“世子料事如神,不过此书有郡王印鉴,或者是郡王当真被金相所救?”

虞沨但笑不语。

又过半月,阳泉郡王在以灰渡为首的天察卫护卫之下,抵达湘州,与袁起谋面。

至此,金榕中之计划已经全盘崩溃。

康王抵湘,手持天子密诏,怒斥袁起“大逆不道”后又一番温言,称天子明断,情知袁起因为重义,才被金榕中欺瞒蛊惑,好在大祸未成,假若袁起能将功赎过,使金氏叛党自入陷井,消弥兵祸,可免以追究。

阳泉郡王既已亲口承认高祖遗诏为伪,又称自己绝无谋逆之心,袁起当然不会执迷不悟。

又是一番老泪纵横,跪地接旨,称罪不可恕,当将金氏叛党一网打尽之后,必会亲赴御前请罪。

而穴居山野的金榕中,总算在十一月末,盼来了湖北、河南相继“沦陷”袁起数万大军已经直抵直隶的利好消息。

传讯之亲信声称,他亲眼目睹虞沨尚在袁起手中,眼下,正在河南境内。

金榕中当然欣喜若狂,立即联络党羽,集合叛军,往河南进发。

他之谋算,当然不是要与袁起联手攻城,而是得将虞沨这个人质扣留河南,等袁起与卫国公所率禁卫决一死战,待袁起入京,威胁天子“退位”再趁乱安排死士将皇子尽数斩杀,要胁楚王以“平乱”之名,剿杀袁起,推举康王登位。

康王已有密函抵达,称他隐匿在安妥之处,只待大功告成,便可现身,肃清锦阳京。

关键除了虞沨这个人质,便是袁起与卫国公之战。

金榕中见他全盘计划一一得以施行,占尽天时人和,只以为天意如此,信心十足。

当然没料到袁起所谓数万卫部,不过是河南都司属下。

天子为防万一,自然不会允许袁起数万卫军直抵直隶。

而直隶诸地,多数卫部尚且瞒在鼓里,虽闻“兵变”一事,但因无兵部将令,又不得上官“示意”只好摁捺不发,而锦阳京中,随着天子笼统以“谋逆”概括,却晦莫如深,满朝文武尽都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但诸如秦相等嗅觉灵敏者,已经料定与金榕中必有关联,故而紧张之余,又暗藏兴奋。

那些曾与金相“福祸相依”却因为并无兵权,不能助及,被金榕中“遗弃”的党羽,当然也有大事不妙的觉悟,突然乖巧起来,甚至有人摁捺不住,抖露出金相不少罪证。

而京都百姓虽也有所耳闻,议论着“谋逆”之事,但并没有见着兵临城下,倒还一如既往地过着“油盐柴米”的日子。

当知金相已经策动,卫国公总算领命,率京都数万禁军,开赴河南开州。

这一日,缤纷大雪,北风冷厉。

金榕中仅有近万卫部,除了临漳五千余人,大都是些闲兵散勇,受其蛊惑,欲险中求贵之投机者。

不过领将金榕中并不忐忑,他手中兵权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袁起与楚王卫部。

开州城外,金榕中与袁起总算汇合。

两军迎面,金榕中尚且志在意得,却忽闻身后铁蹄如雷,即使踏雪,依然震耳欲聋。

卫国公银甲披身,领数万将士忽然有若从天而降,四面八方围拥。

“都司,还请御敌!”金榕中心惊胆颤,与卫国公两兵临阵,并不在他预料当中。

他的算盘,可是隐藏袁起身后。

袁起笑了。

“金氏大逆,若不弃甲投隆,此地便是尔等葬身之地。”

“都司!我手上可有高祖遗诏,当年先帝已属篡位,奸帝无德,当拨乱反正,推举阳泉郡王登位。”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金榕中当然没了别的办法,且好口称“大义”尽管万分疑惑着袁起用意,也别无选择,只做垂死挣扎。

袁起大笑:“还敢愚弄老夫!敢问阳泉郡王何在?”

“郡王自然是在安妥……”话未说完,便见袁起身后,玄甲兵阵中一人打马行来,不是阳泉郡王是谁?

金榕中险些没有摔个倒栽葱。

而他紧跟着便见康王纵马而出,目若冷电,展开一卷金旨。

当然是颁天子旨意,说服叛党束手就擒,或能留得全尸,不至牵连家族。

如此,叛党军心大乱。

——便连康王也与金氏为敌,他们哪还有一分胜算?仅靠这万余兵马,就算能拼死杀入京都,还能坐稳天下不成?

败势已定,连挣扎一下的意志都没了。

一片铿锵之声,却是刀剑坠地,重围之内,只有金氏族人,与数百亲兵孤伶伶地还骑在马背上。

数月图谋,机关算尽,却连角号都不及吹响,便一败涂地。

而金榕中尚且没有想透输在哪步!

见金氏一党尚且还想负隅顽抗,饶幸着杀出重围逃生,卫国公冷冷一声令下——

杀声震天。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金氏一党无一漏网,金榕中当场人头落地,血溅五尺。

别说锦阳京,便是河北州郡,多数人都不闻开州城外这场厮杀之声。

也就是开州百姓,隔着城墙听了一耳朵热闹,据说不过两刻,便闻京师禁卫欢呼贺胜之庆。

而随着卫国公得胜返京,金氏谋逆一案才公开宣布,至于内情,涉及何人,满朝文武尽都知之不详,也无人刨根问底。

横竖反正,权倾三朝,显赫一时的金家,彻底败落。

因临近万寿节,不宜行杀戳之事,暂时将一应主谋扣押死狱,而追随金氏谋逆,却临阵投降者,暂押河南、直隶等地,待天子处决。

兵祸消于无形,臣民皆称庆幸。

至于其中隐情,并无一一公布。

袁起因悬崖勒马,天子并未追究其罪,而袁起心怀愧疚,自递辞呈,天子诸多安慰,依然让袁起嫡子继任湖南都司。

自此,袁家更是忠正事君,兢兢业业。

竟罕有人知此回消弥兵祸,楚王世子才是不二功臣。

关于高祖“遗诏”天家当然一字不曾提及。

金氏族灭已成注定,秦相眼看万寿节将至,却也没在这节骨眼上紧咬敌党不放,经过连番波澜,谋逆突起又莫名平息,朝堂之上竟然匪夷所思的风平浪静,在押诏狱的施德等人,一时竟被人遗忘。

佛国寺里同济大师,据说在得知金榕中身首异处三日之后,在宝殿设座讲禅,吸引了数千信徒虔诚听讲。

东宫之内,侧妃金氏患疾,因天子万寿节将至,此乃“大冲不吉”着金氏往清平庵清修消孽,不久,金氏自请受戒,从此皈依佛门。

阳泉郡王“死而复生”一事自然引得市坊诸多议论,天子再颁谕旨,称阳泉郡王早识金逆阴谋,以身赴险,消弥兵祸,立下平乱大功,加封荣亲王,择地建亲王府为赏。

荣王立功仔细,世人虽知之不详,但也品出几分不同,情知这个冷遇多年之宗亲地位大幅提升,便有贵族家的女儿,开始了春心萌动,亲王府还未择定,郡王府已经险些被媒人踏破了门槛。

便是天子,也亲自关注荣王婚事,只荣王声称定要寻个情同意合之人,携手共老,安静渡日,竟矢口拒绝诸多豪门望族美意,使都中不少女儿芳心尽碎,叹息不已。

天子授康王为宗人令,是为手足间多年嫌隙缓消。

虞沨当然平安归来。

旖景却仍在九重宫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