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

更新时间:2014-04-15

当知并州突然暴发疟疾,旖景大是惊疑——沨哥哥扒堤泄洪,挽救了那场殃至五县,祸及万户之水患,原本以为控灾及时,已经避免疟疾,何故依时暴发?

朝臣们尚且争论不休,没个决断,苏轲又满腹担忧地透露了一个“隐情”——据传,世子也染疟疾,不知现状如何。

大长公主当即决断,带着事先购入的三千余剂黄花蒿赶赴并州:“此事急迫,一如景丫头先前所料,当疟疾发生,必然有人坐地起价,眼看匿章一事扑朔迷离,又生大祸,沨儿也不知如何,并州是我的食邑,那些个勋贵领将,与我颇有旧情,他们欺沨儿年轻,我还能震慑得住。”

原本大长公主没想着带旖景,只让长史官与管家苏直同行,卫国公甚是放心不下,无奈长子苏荇因五月入仕,才授了刑部照磨,也属职官,不能跟随,二郎苏荏也入了国子监,别说无睱,就算告假,他又不精骑射,弱质彬彬一人,反而可能是负担。

苏涟闻讯,倒是立即赶回娘家,纠缠着要同往,大长公主哭笑不得:“你以为你还似寻常,眼下已经有了身孕,哪劳得长途奔波,我若是允了你,亲家还不在心里埋怨我不通世情,快些回去,再别提这些异想天开的笑话。”二话不说就让人将苏涟“扫地出门”“驱回夫家”。

连小姑姑都闻风而至,旖景当然也听说了此事,苏轲并不瞒她,特地让许氏去绿卿苑转告了关于世子的“据说”,原本是想让旖景分析一番,这话有几分可信度。

哪知旖景一听,立即就坐不住了,求到大长公主跟前,硬是要相跟着往并州。

大长公主心中一动,忍不住问出早有打算的那话——

且不说旖景如何作答,还是回到东阳镇上。

并州城已然在望,旖景却提议在十里之外盘桓,大长公主当然没有拒绝,让苏直出面,将一处客栈的小院赁下,以供众随行、侍卫安置。旖景又嘱咐下去,让三顺前往打听,那些个客商的底细,还不见人归来,却被江薇质问到了跟前儿。

没错,江薇姑娘也是同行者。

原来,镇国将军虞栋也听说了那个“据传”,“心急如焚”地立即知会了老王妃,老王妃险些没有当场晕厥,好一番哭哭啼啼,又是要入宫,求太后开恩,说服圣上召回世子,又是要准备亲自赶往并州。

楚王身任右军都督,职重责大,自是不能轻易离京,于此,虞栋便“自告奋勇”,他不过是管着京卫西山所,还没有这般“举足轻重”,告假不难。

当然,他此行往并州,可没有什么好意。

楚王当然会阻止老王妃:“一些没根没据的传言,母亲不可当真,沨儿他身领钦差之职,又有羽林卫护侍,哪能轻易就染了疫病?再者,姑母已经决定前往并州,有她老人家坐镇,母亲但请安心。”

虞栋并未成行,楚王府却被闹得人心难安,江薇姑娘尤其焦急,略一思量,便去了卫国公府拜访:“五娘,当日我救你性命,你曾许诺应我一求,眼下便有一事,请让我随行并州。”原本,江薇以为旖景会婉拒,将话说得十分坚决,不惜搬出救命之恩“索报”,可结果旖景却并未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江薇姑娘这时当面质问的是——眼看并州不过十里,这时也才下午,天黑前入城刚好赶得及,为何在这儿停留?

旖景极难解释仔细,只看着心急如焚的江姑娘幽幽一声长叹。

及到傍晚,暮色四合,三顺却回禀了一件大事——

他与那些药商接触,并没打听得根底,那些药商也似乎心怀戒备,不肯言明来处,也不肯泄露来意,三顺不甘,还在客栈里绞尽脑汁,却忽然就起了暴乱——原来却是药商中一人,不知怎么得罪了当地豪强,被人找上门来寻衅滋事,竟然动了刀剑!

“小的壮着胆子缩在一角旁观,却见那些药商的随行也不乏武艺出众之人,居然将豪强打得落花流水,可不久却有卫军赶至,浩浩荡荡来了百余个,说药商聚众闹事,犯了国法,要将他们逮捕,药商不服,这时正在对恃。”

旖景闻言,越发觉得蹊跷:“祖母,药商们这会子赶到并州,定是为了黄花蒿,可整个华北地区,药市已然脱销,短短数日之间,这些药商又怎么会这么迅速得到消息,及时赶到?故而,孙女儿怀疑他们是得了沨哥哥的指令,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习武之人随行,祖母,沨哥哥这时还不知是什么情形,不过,并州官员竟公然拒绝药商入城,今日前有豪强滋事,没占得便宜,后来又有卫军蛮横插手,若我所料不差,定是那些官员守将与并州奸商勾结,防止着旁人将黄花蒿运往并州。”

她话才说完,心头猛然觉得一阵窒息——假若一切正如所料,那么虞沨的情形应当不会太好,否则,也不会坐视这些药商被拒之城外,并且遇险。

一念及此,眼角便生涩痛,几欲落泪,越发地心如刀割。

恨不能胁生双翼,略过几日风雨兼程,可眼下距他不过十里,却不能坐视这些药商遇险,耽搁,一时一刻,对她都是度日如年。

大长公主深觉旖景之分析十分合理,当即往外:“我去瞅瞅,看看这并州卫所能猖獗到什么地步!”

旖景跟着步出客栈,却被大长公主推了回来:“你留在此处,放心吧,祖母手里这把高祖御赐之剑还没有生锈。”

满街灯火初上,光华流转里,照出细雨凄迷如雾,大长公主一马当先,身后紧随着长史官与苏直,十余名未着革甲,乌衣紧腰的侍卫策马跟随,剑未出鞘,却有凌厉之势散发而出,让镇道上的百姓避之不及。

铁蹄声踏破雕阁轩窗里,婉转隐约的歌声琴音,肆无忌惮的觥筹交错,不过二十骑,逆风疾行,转眼就到了镇东迎来客栈,气派的门厅前,果然有持戈卫军正与一排乌衣剑客对恃。

“我最后警告一遍,尔等刁民,聚众伤人,若不束手就擒,当场斩杀!”领头的百户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壮年,身披铁甲,腰悬长剑,威风赫赫。

“军爷容禀,我等合法商民,前来并州是为供给治疟良药,不想被拒城外,又遇豪强生事,欲将我等斩杀劫掠,军爷既属巡城卫所,当护我等周全,何故不问青红皂白,反而要将我等逮捕入狱!”

“狡言诈辩,明明是你等拔剑杀人,这地上的死尸便是铁证。”那百户竖目怒颜。

“这些人分明就是死士,受伤不敌,这才服毒自尽,并非我等所杀。”那药商据理力争。

“不须多言,给我将他们拿下,若有拒捕,当场斩杀!”百户一挥手臂,只听一片锵锵,数十把寒剑出鞘。

那百户勒马长街当中,十分引人注目。

一场杀戮,一触即发。

药商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人颔首,似乎有妥协服软之意。

一支长箭破风而来,直冲那威风赫赫的马上百户。

一声闷响,但见那百户发髻散乱,却是被铁箭射下了发环。

一片惊呼之声,那百户险些跌下马来,看向还不及收弓,于长街一侧,金鞍之上,冷眼望来的放箭之人。

竟是一个妇人。

锦禙华服,凤目高挑,眸中两道锐利。

“何人如此大胆!”有兵士率先回过神来,“咣”地一声拔剑,直向马上妇人刺去。

一旁的半老男子早有准备,身如疾电,从鞍上直扑往前,拔剑、出鞘、削击,动作有如行云流水,但闻“咣当”一声,兵士剑已坠地,脖子上却横了一把。

“敢冲大长公主拔剑,你胆子才是不小。”苏直冷声,一斜讽刺。

大长公主!

众人皆惊,不知该信该疑。

大长公主一松马僵,无视长街拥堵,也无视那些剑已出鞘,却呆若木鸡的兵士,缓缓行至百户跟前,纤长的眼角有冷厉更锐:“我刚才听见,你要将这些药商逮捕?”

“这……”下意识间,百户跋扈尽消,威风顿矬,不敢置疑面前贵人的身份:“这些刁民,聚众……”

“你眼瞎了,瞧不出地上几具死尸,皆因服毒?”大长公主目光往阶前一扫,伸手夺过一旁僵硬得有若石像的兵士手里一把长戈,于马上指点着仰面朝天的几具死尸:“眉心发晦、七窍流血、身上剑伤却并非致命,只在手臂、或者腿上,哼,不过浅浅几道,甚至有些血未染衣,这是死于剑杀?”

显然,是人买通死士,故意布局,好让这些药商入罪。

“在下也是奉命……”百户讷讷。

“奉谁之命?巡城卫所?是得了郝有行,还是晋骁那小子的指使?”

百户:……

这贵人难道真是传说中的大长公主,否则,怎么敢随口就将宁平候与阳明候称为小子?

“去,让你上官来见我,我倒要问问他,这些远道而来的药商,为的是给疫区供给救命之药,何故不能入城,又何故被人追杀,你等为大隆城池之守军,何故助纣为虐!”大长公主冷声一笑:“去吧,告诉明阳候晋骁,我上元等着他前来回话,当众给个说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