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

更新时间:2014-04-01

戏棚子里的一番风波,离开的旖景与徐三娘并不知情,此时,她们正沿着芳菲夹道,沐浴在柔和的春阳里,观赏着百花争艳,心情正好——至少旖景心情正好。

徐三娘先是说了好一番闲话,才将话题扯到了上午的那一桩事上:“我知道早上是琼衣言行失当,冒犯了阿景……”一边看向旖景,见她不置可否,徐三娘紧接着又再说道:“原本她在宫里,因丽嫔娘娘待她亲近,直言惯了,再兼着历来听娘娘提起,只将阿景你看作自家人,心里头原就生了亲近之意,一时才没有拿捏好分寸。”

这就成了自家人?徐三娘的分寸可拿捏得真好,旖景心中一哂,依旧没有搭腔。

“阿景就原谅则个吧,实在我家……不比得公候府邸,对奴婢们约束也没有那般严格。”

恩?这话似乎有指责自己盛气凌人,苛责下人之嫌?旖景心里越发好笑,徐三娘瞧着乖巧伶俐,只这脑子也随了丽嫔,该怎么示弱都拿捏不好,嘴上终于闲闲一句:“阿玉别多心,我并没有记在心上。”

徐三娘似乎舒了口气,才笑道:“委实琼衣想请阿景去繁荫堂,是因为院子里几树樱花,开得正是灿烂的时候,还有娘娘曾赏了她一些好茶,是想招待阿景呢。”

还真是荣幸,得了一个婢女的好茶招待……旖景忍不住揉了揉眉心,才能继续演出意动的模样:“这花苑里都没有瞧见樱花,书房那边却有?”

“可不是……阿景想不想去瞧?”徐三娘连忙说道。

旖景又微蹙了眉,有些嫌弃路远的样子:“听大姐姐说,书房在西面僻静之处……”

“其实我也早听说了阿景棋艺了得,只恨没有机会与你请教,可巧繁荫堂里就有备有棋盘棋子,又是在清静之处,就是不知阿景嫌不嫌我愚笨。”徐三娘早有打算,自己如此“不耻下问”,连愚笨的词儿都用上了,旖景必不会拒绝,别的不看,总得瞧几分丽嫔的颜面吧,她可是丽嫔的侄女呢。

旖景果然不好拒绝,有些勉强地答应了,才与徐三娘往西苑行去。

琼衣已经在繁荫堂内翘首以待多时,好不容易才见徐三娘伴着旖景往这边来,身后竟然只跟着一名徐家的丫鬟,当真喜出望外,直赞三娘伶俐,但要迫不及待地迎出,想了一想,还是收住了步子,反身往书房廊下,背身坐着。

徐三娘与旖景迈入院门儿,便指向右侧游廊的一人拱月门洞,却见里边一排厢房外,果然有几树樱花正粉。

“咱们行了一路,也有些疲累了,莫如依窗而坐,既可赏花,又可品茗,阿景说可好?”却并不待旖景应声儿,就扬了嗓子招呼琼衣:“琼衣,还不将你留着的好茶沏上一壶来?”

琼衣假作这时才发现“贵客临门”,踩着小碎步满是热忱地迎上,一个屈膝福礼,倒是恭恭敬敬。

旖景自然由得徐三娘“安排”,待琼衣捧上茶水,看着是挺精致的琉璃茶碗儿,清透玉洁,斟出浅碧色的茶水,随那浮烟盘绕,有袅袅清香扑鼻。

这茶水里,应是有蹊跷之处吧?旖景暗忖。

琼衣斟了茶,再不在两位跟前碍眼,便先退了出去,旖景眼瞧着她迫不及待的步伐,消失在转角之处,轻轻一笑——应是去侧门处,让那婆子通风报信,领张侍卫进来了吧?

才收回目光,却见徐三娘婉然一笑,托着那茶盏到唇边儿,细细品了一口,连声称赞:“果然是娘娘赏的好茶,色泽清透不说,醇香绕齿,浅有回甘。”见旖景不饮,徐三娘捏了捏手里的绢帕:“阿景不尝尝?”

看来,蹊跷是落在了茶盏里头……

旖景轻轻一笑:“一路行来有些热了,等茶略凉了再品。”又看向徐三娘身后立着的婢女,拍了拍额头,似乎才想起来要紧的事儿:“我一时疏忽了,与阿玉来了书房,不及告之长辈一声儿,就怕等会儿有事,长辈们寻不到人。”

徐三娘生怕旖景为着这担忧离开,连忙嘱咐婢女:“你去花苑一趟,禀报阿娘一声儿,就说我与阿景在这处闲坐,也顺便报知国公夫人。”

当那婢女离开,旖景这才托起茶盏,往唇边一放——

她清晰地捕捉到徐三娘目中的急切之色。

果然,很是蹊跷!

只略微沾了沾唇,旖景落盏:“还是有些热。”却忽然起身,看向窗外,惊喜地说道:“这处花圃里竟然植了株墨紫。”不由分说地就行了出去,弯腰看那朵牡丹。

徐三娘大是焦急,紧随着出去,一边摁捺着,一边也啧啧称奇了几句,不断往门洞的方向瞄,生怕琼衣手脚太快,这时就让人进来。

旖景“赏玩”了好一阵,眼看着徐三娘满面娇红,鬓角冒出的汗意已经顺着面颊的弧线滴落,其实这春阳虽然和曛,微风里却还带着几分清凉,若不是心浮气躁,万不会汗流颊面,旖景有些“恶意”地想,若她就执意在此“等”着琼衣带人归来,身边这位只怕会率先“中暑”晕厥过去。

却总算直起了腰身,有意抹了一把额角的“汗意”,说了一句:“春虽来得晚,一忽却觉炎热了。”

这才在徐三娘如释重负的神情下,快步折身返回刚才闲坐的厢房,有意与徐三娘拉开了一段距离。

当才入内,一眼看见桌上茶盏,其中一个已经如她所料那般,微微一笑。

徐三娘的心情经过这番“大起大落”“紧张万分”,只觉得膝下发软,步伐虚浮,放缓在后平复了一下心情,才重鼓作气地跟入厢房,才一进去,刚好便见旖景放下手中的茶盏,清透的琉璃里一目了然的空空如也,才彻底放下了悬在嗓眼的心,笑意恢复了轻快。

接下来的一番谈话,徐三娘的注意力一直集中于旖景的眼睛。

“琼衣怎么不见人影?”却忽听旖景问道。

徐三娘放在膝上的指尖微颤,下意识地握紧,笑着说道:“是我不让她来烦扰,阿景原本就不喜她的。”

“可是她怎么没替咱们备好棋盘?啊……阿玉刚才是忘了嘱咐。”旖景笑道:“不是要与我对弈么?”

徐三娘:……

隔了数息,方才敲了敲额角:“瞧我这脑子,天气暖和起来,一过了午便觉得困倦,阿景难道不觉?”心里头不由一阵烦乱——母亲准备的那迷药究竟好不好使?怎么看着苏氏五娘一点反应都没有,难道出了纰漏不成,这可怎生是好,算着时间,那侍卫只怕也快进来了。

旖景心头顿悟——果然一如所料呀,正张了张嘴,还想“调戏”徐三娘一番……

徐三娘心神不宁,只觉得一颗心怦怦乱跳,紧张的情绪绞满脏腑,以致小腹闷闷地生痛,却忽而看见旖景眼睛里恍惚起来,总算是以手摁眉,整个身子不受控制的渐渐往茶案上倾靠。

“阿景怎么了?”徐三娘满怀迫切地问道。

“听你刚才一提……倒困倦……”起来两字尚还不及出口,旖景的头便彻底垂在了手臂上,趴在茶案上无声无息。

徐三娘长吁了口气,又唤了两声,见旖景半点反应都没有,这才按早前的约定,关好了轩窗,急急地掩了屋门,快步离开了这所偏僻的院落。

一阵风过,院里的几树粉樱,笑得花枝乱颤。

又说侧门处,琼衣的进展却也没有她料想般的顺利——这一处侧门,落栓是在萧声苑里,门房自然也是设在隔墙,琼衣在茶盏里抹了迷药,一路小跑来此,她早已药翻了两个粗使丫鬟,并不防备会落人耳目,心里因着兴奋与激动,把一扇院门拍得山响。

在王府待了一月有余,她才知情形不会像早前预料那般顺利,相貌平平兼无风情的福王妃,看样子还是极得福王“心意”,琼衣深知她处境不容乐观,只能依靠丽嫔,也唯有促成六皇子与卫国公府联姻,立下这个汗马功劳,才能得到丽嫔的鼎力相助,否则,自己便是一颗可有可无的棋子而已。

绞尽脑汁,又因机缘巧合,才定了这个陷害苏氏五娘,以此为把柄要胁卫国公府就范的计策。

而门的那边,经历了上午那场“惊魂盘问”的婆子早有准备,才听门扇一响,便拉开了门。

“嬷嬷依计而行吧,张侍卫今日早有安排,他正在外院书房处当值。”琼衣说道。

“姑娘,我想了一想,这事情吧,还是不妥……”婆子却将昧下的那枚金镯子,不由分说地塞回给琼衣:“这处放进个男子来,若出了什么漏子,可不一下就追查到我身上来?姑娘有宫里贵人撑腰,老婆子却只是个奴婢,这事……”

“嬷嬷是想变卦!”琼衣大急。

“我虽然爱财,可这钱财也得有命来享不是……”

“嬷嬷放心吧,我必会保你平安。”

“不成不成,不是我不信任姑娘,委实口说无凭。”婆子将头晃成了个泼浪鼓,一边将琼衣往门外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不能在这儿出了差错!琼衣心里焦灼,转念一想,只要这事一成,丽嫔必然会保她无礙,就算王妃反应过来,还得顾及丽嫔,不敢将她如何,便咬了咬牙,将那金镯子塞回给婆子,又从手腕上撸下个包金莲花脂玉镯子来,一并地推在婆子怀里:“你好好看看这玉镯,是娘娘亲赐的,宫里内造局出来的东西,包金内里有表记,有了这个,你还担心我过河拆桥?嬷嬷,若这事成了,我在王府里头站稳脚跟,你今后的好处还不仅这一点半点,你可得衡量清楚。”

那婆子细细看了脂玉镯子一番,确定上头包金衔接处果然是有记认——她原本不知内造局的印记,但经过王妃今日一番“教导”,才有了认识。

便也没再拒绝,这才答应了琼衣的嘱咐,穿过萧声苑出去,到甬道对面的书房门禁“传信”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