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两百二十九章 春暖来迟,人心早急

更新时间:2014-03-30

旖景半分不担心姻缘,就算不论前世已知的事儿,只论眼前,父亲卫国公本就得天家信重,又因圣上改制,需要卫国公挺身而出,收服勋贵信服,手中权势与殊重地位相比重前只有更甚,如此风光大热,必引趋之若鹜。

正是因为如此,圣上才不会放任国公府与皇子再度联姻,威胁储君之位,丽嫔的盘算,注定只会落空。

做为卫国公的嫡女,她的婚事只怕连家中父母都不能完全做主,与谁联姻,还得看天家是否许可。

定是圣上极为信重,并无干各方权势之人。

除了自家以外,也就只有楚王府了。

或许前世与虞沨的缘份,就是基于此因,那时他虽病弱,楚王却是圣上信臣,而无论太后还是祖母,对他多有怜惜。更不论在这一世,许多事情已经改变,他也早不是病弱无为之人,眼下更是铲除金相的主导之一,相比前世,更得天子信重。

对于姻缘,旖景从无他想,曾经辜负的人,亲手毁灭的缘份,当时光从头,她定会珍惜。

经历了这么多事儿,她早不似当初那个懵懂少女,一心里只有“情意”,甚至怨恨长辈违背了她的意愿,幼稚地以为成了家族为保荣华的牺牲品,被郁闷与不甘蒙蔽了眼睛,反而相信心怀叵测之人的“花言巧语”“海誓山盟”。

这时的旖景,却漏算了一人,与太子“手足情深”的三皇子,更是圣上私心里最为疼爱的儿子,并且就连皇后,这时也尚且对他信任几分。

世事早已在阴差阳错里更改了原本的轨迹,导向未知。

且说正题,旖景既得了大长公主的许可,立即着手收购“黄花蒿”一事,朱掌柜虽说心怀万分疑惑,可因为忠心侍主,自是不会有反对之辞,遂在京都与周遭奔波一番,计算得收购市面存量需要数千两白银,旖景尚觉不足,又打发了朱掌柜去了一趟中州、朔州,再购入了大批黄花蒿。

待朱掌柜归来复命,禀报了一件旖景意料之外的事儿:“老奴听中州当地的药商称,年前便有人大量购入黄花蒿,原本没多少存量,这些新药,还是从湖广等地购得。”

“似乎市面上存药为数并不太少。”旖景更加疑惑的是,虽南方春旱,但北方诸多地方今春雨水尚且充足,黄花蒿不至尽数枯死,何故前世那一回,能让并州药商坐地起价,称市面上奇缺此药,以致从各地收购本金昂贵?看来小姑姑当时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应是朝中官员与药商勾结,蒙蔽圣听。

这些奸党,为了谋财,竟致数万百姓性命不顾,旖景却也意识到仅凭个人一己之力,难以起到平抑药价的作用。

尽数收买市面上的黄花蒿只怕不能,说不定这般蹊跷之举,反而会引起药商们的戒备,在这时就囤积提价。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事,还必须揭开那些奸臣的谋算,但这时一切尚未发生,实难想出什么对策,也只好准备着,到时再依势定策。当然,大量收购黄花蒿的行为也并非全无用处,至少当瘟疫暴发之初,这一批药材能及时送达疫区,挽救患者性命。

便是在这一番忙忙碌碌、殚精竭虑中,远庆五年的暖春,总算跚跚而来,四月清明后,谷雨依时来,阴沉灰霾的天气经过几场细密的雨水,总算迎来了春阳明丽,水中浮萍在涟漪里轻漾,柳条抽出翠意,道边树下,柔嫩的青草接连从泥下挣扎出来,晚放的桃李这时才渐次娇俏于枝头。

随着女子们解下厚重的斗篷夹袄,更换上色彩缤纷的春裳薄氅,市坊间青石道上,鲜衣怒马、香车檀與也逐渐拥挤。

贵族们筹备多时的春宴依次而开,流光河里的画舫也逐渐多了起来。

旖景今春出席的首次赏花宴,是往福王府。

但王府春宴,却并非旖辰这个王妃的主意,也不是福王心血来潮,而是宫里丽嫔娘娘的提议。

又说大长公主自从得知丽嫔对旖辰的刁难,先是叮嘱了旖景要处处小心,又与长子苏轶商量了一番,一切还在筹划当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丽嫔却领先一步召了旖辰入宫——“王妃大婚也将近一载了,却还没有筹办过宴请,未免不合世俗,这一回趁着春光明媚,就举行个春宴吧。”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并不能说丽嫔刁难,旖辰只好领命。

福王很有些疑惑,担心丽嫔会有什么不当之举,叮嘱旖辰要千万小心。

旖辰便没打算大办,广邀贵族,但因是王府春宴,自家亲朋、皇子宗亲,皇后娘家孔氏、东宫诸妃的家眷、还有弟媳秦妃及其家眷定是要请的。

二娘因与周家郎君已经定亲,自是要留在家中待嫁,甚是眼红地看着姐妹们为了赴宴忙碌,羡慕不已;四娘却听说了丽嫔“觑觎”旖景的事儿,好一番叮咛提点——虽说是去福王府,但这春宴却是丽嫔提议,只怕有阴谋也不定,五妹可得当心。旖景感激了一番,心下却是一哂:瞅着丽嫔的作为,不像是个聪明人,只不知她能想出什么阴招来,且见招拆招罢;六娘一如往常的淡然,连赴宴的衣裙装扮也由着丫鬟们张罗;七娘本不耐烦,好歹想着春宴主人是自家姐妹,只好勉为其难;还有三娘,原本也在受邀之列,但听说八娘因受了风寒不能赴宴,也暗中担心着嫡母不会让她这个庶女出席,好在黄氏“大度”,称原本王妃也是三娘的长姐,出席并无不妥,三娘才如释重负,万般期待起来——听说贵族春宴并非只邀女宾,既是福王府的春宴,想必三皇子也会出席?

虽然黄氏早有答复——我已经尽力了,可你父亲并不赞同。

三娘万念俱灰之余,却还秉持着一线希望,当然是在三皇子身上。

福王府的春宴定在午正,宾客们一般会选在巳正前后到场,可国公府的娘子们与王妃本是姐妹,自是要早到的,故而辰正时分,一列车驾就从祟正坊驶出,不过两刻,就到了位于平安街的福王府。

只让旖景惊讶的是,她们并非是最早到的人。

跟着福王妃迎出来的妇人与少女旖景甚觉眼生,偷眼打量黄氏,发现母亲也有些茫然,直到旖辰引荐,才知那两位是太仆寺丞的家眷。

丽嫔徐氏,家族并不显赫,并非勋贵世家,而是一介寒门,徐氏之父当年只是东宫幕僚,而长子徐全现在也就任着个六品寺丞,旖辰引荐之人正是徐寺丞之妻戚氏,还有女儿徐三娘。戚氏也有参加宫宴的机会,但因身份上的限制,并没有太多接近权贵的机会,故而黄氏对她毫无印象。

旖景对丽嫔,早落下了个跋扈愚昧的印象,这时打量戚氏,见她虽没有显出高傲凌人来,反而是眉眼诌媚,讨好奉承,倒是徐三娘,看上去还极为乖巧,垂眸默坐在椅子里,只时不时地用眼睛打量着她们姐妹。

没几句话,戚氏就开始大赞六皇子如何,并直用谄媚的目光,常常盯向旖景。

旖景垂眸而坐,略噙着笑,一派大家闺秀的温婉风度,心里却委实不耐得很。

旖辰适时起身,笑着拉了旖景的手,说道:“妹妹们随我去花苑里瞧瞧吧,好不容易盼来了春光明媚呢。”

才算是让旖景如释重负。

却说今日,因是福王府的春宴,国公府三位夫人尽都受邀,许氏自是陪着黄氏与戚氏闲话,利氏却深深担忧着等会儿来的都是皇亲国戚,个个身份尊贵,她委实有些不适应,当见旖辰要带着小娘子们去花苑,连忙紧跟着起身:“我也随去看看。”不由分说地就行出了正堂,生怕有人阻止一般。

旖景见她家二婶也是如释重负的模样,一时觉得有趣,心里的不快才略淡了几分,刚刚走了几步,却被徐三娘一把挽住了胳膊:“阿景今儿这条樱绫玉棠裙当真好看,可是在天功坊里做的?”

“阿玉过誉了,是家里针线房的手艺。”旖景面上自然不会显出疏远来,见旖辰略微有些担心,回眸往她看来,连忙回以轻笑,又赞徐三娘鬓上的宫花:“才是精致呢,衬得阿玉肤色像才开的玉兰一般。”

就这么客套着,当到一处花榭,众人才坐了下来。

七娘原本是坐不住的,才喝了半盏的茶,就不耐烦听徐三娘存心恭维的话,直说趁着这个机会,要好好逛逛大姐姐的花苑,一手拉了六娘,就往外走,利氏四顾一番,见花榭里布置了茶案靠椅,料想等一阵会有宾客来此闲坐,少不得寒喧,便自告奋勇要去看着小辈,不让她们乱跑,省得让旖辰操心,三娘见徐家那女儿对旖景极尽追捧,一转心思也想到了六皇子身上,心下很是不甘,也不耐烦在这儿看旖景“得意”,遂跟着利氏逛园子去。

四娘明知徐家在打什么算盘,便义气地留下来陪着旖景,别有用意地问徐三娘:“阿玉不跟着去逛逛,才不负了这姗姗来迟的春季。”

徐三娘却不肯走,说时候还早,稍晚些等宾客盈门,她且还要帮着王妃待客,趁这时好好歇一会子正好。

旖景本打算与旖辰聊聊私话,这下子竟落了空。

旖辰拿徐三娘也没有办法,且只好说着那些场面话,没坐多久,却见一个小丫鬟远远行来,正是在书房里负责扫洒的。

旖辰眉心微微一蹙。

那丫鬟不过七、八岁,尚且一脸的懵懂,言辞里自然也拿捏不好分寸,福了福身后,张口就是一句:“琼衣姑娘差了我来,要请五娘去书房一叙。”

旖辰眉心便蹙得更紧了。

旖景暗中一声冷笑,心道这一环接一环的,用意可是相当明显了,面上却不显出半分,只笑问旖辰:“琼衣姑娘是谁?我却不知这福王府里,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位‘姑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