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争执,风波渐酿

更新时间:2014-02-16

原本利姥姥自打带着女儿来了锦阳京,一直就住在卫国公府,连苏轲与利氏成了亲,她也没有搬出去的打算,后来因她屡屡挑拨,让原本还有几分温婉柔顺的利氏飞速跋扈起来,大长公主忍无可忍,才买了处两进的宅子,“请”了利姥姥外头安身,又给了利姥姥两个铺子,她虽不善经营,却也能赁出去,所得租赁银子足以维持温饱。

这一对寡母孤女,原本是因为无依无靠,才投靠来锦阳,不想当利氏嫁入豪门,利姥姥娘家人不知怎么得了音讯,陆续不断有人来“认亲”。

什么七大姑、八大姨、隔房舅舅便宜侄子,一年到头竟是接踵不断。

利姥姥是个精明人儿,自然不会让人白占她的便宜,多数都被她拒之门外了,唯有一个七弯八拐隔了有三千里的表侄,因嘴甜舌滑,又舍得下些本钱,哄得利姥姥认了义子,就此在锦阳京里安营扎寨。

眼下利姥姥给二娘提的这一门亲,就是那义子结交的“知己”。

“那户人家虽是商贾,当真是富得流油,我去过他家宅子一次,要说占地,虽不如国公府,可家里那些陈设,非金即玉,倒比这些个贵族还要辉煌,你是没瞧见,那家老祖母院子里一棵李子树,前些年不知怎么枯死了,老祖母念旧,说是她出嫁的闺女当年亲手种的,舍不得移除,便让儿子打了上千片金叶子,嵌满了整一棵李子树!”

利姥姥说到这里,仿佛又见到了那棵摇金树一般,眼睛里散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来:“你弟弟打听清楚了,他家在京都虽说只有十余家铺面,可在湖广、在南浙、在陇西、横竖那些地方我也说不完整,总之从绸缎首饰,到酒肆茶楼,可有上百份产业,真真地富商,一丝都不掺假!最要紧的是,这家人眼下可就只有一个男孙,今年十二,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肥头大耳的,二娘虽说长着几岁,不过有女大三抱金砖的俗话,人家也不介意,二娘出身显贵,那家人虽说富裕,也得像个娘娘似的捧着她,万万不会受闲气,这么合适的姻缘,你上哪里寻!”

利姥姥拍腿抡掌,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又一歇喝了一大杯茶水,方才留意到女儿瘫倒在凭几里,有气无力地瞧着她,并没有意想当中的欣喜若狂,利姥姥还以为利氏是在担心大长公主与苏轲反对,咣咣地拍着胸脯:“姑爷那话若不是气话,我这个岳母可得教训他一番,二娘虽是他女儿,没有你十月怀胎,怎么就能落地?话说婚姻之事,遵循的是父母之命,没得你这个当娘的作不得主,只让祖母拍板决定的道理,国公府是名门望族,亲家母还是一国公主,平民百姓都懂的理儿,她倒糊涂了不成?你别怕,还有我呢,只要有我在一日,就得为你们母女争取。”

说着话又要滑下炕去,这一次利氏没有阻止,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句:“我的亲娘,你要折腾只管去,可得说明是你自己的主意,千万别将我绕在里头。”

利姥姥方才品出几分不对味来,立在地上歪眉斜眼地打量利氏,惊疑不定地喊道:“我听着,你还嫌弃这门姻缘不成?”

“我命不好,投身在平民家里,可二娘却是如假包换的勋贵千金,她就算摊上我这么一个母亲,可祖母却是大长公主,高祖唯一的女儿,大伯是卫国公,亲爹眼下再不济也是朝廷正五品的命官,阿娘你可倒好,替你外孙女儿寻的这门姻缘,什么商贾之家孙子,还什么肥头大耳……你这就与婆母理论去,看看以后你还能不能跨进国公府的大门儿!”

利姥姥罕见利氏这般“不知好歹”,一时愣在了地上:“光是身份贵重有什么用!我且还悔不当初呢,那时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个见识,只以为国公府就是天下最殷实的人家,让你嫁了进来,原本还想着吃香喝辣,结果呢,如今你落着什么好?我又落着什么好?你连个妾室都收拾不得,我就守着两个破烂铺子靠着收租为食,那处宅子,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只有二十间屋,两个院子不到百步就逛了个遍儿,可算是白嫁了个女儿,就这么打发了我。”

“原来阿娘打的是卖女的打算,倒还觉得没把我卖个好价钱?也不想想当初咱们无依无靠,若非公婆好心收留,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说什么没有见识,京都遍地贵族,不远还有处皇宫,你还能把我卖去天家不成!也就是公婆当年还记挂着祖父的情义,才容纳了我们。眼下又打算卖外孙女儿,二娘可不像我那般没依没靠,您老还是消停些好,也不想想,假若二娘不是出身显贵,只是个一贫二白的出身,那富商会答应独子娶她过门儿,会给你这个外祖母安身之处?”

利氏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得多亏四娘这些时日频频开导的功劳,再兼着到底是经过了十余年的“贵妇”生涯,多少也增长了见识,哪里还会为了这门半点不靠谱的婚事,与婆母、夫君再生争执,但对利姥姥来说,还从不曾在女儿面前碰这么大的壁,一屁股就蹲在了炕上,正欲哭天抹泪地控诉利氏不孝,才摆了个架势,没等嚎出声儿来,利氏身边的丫鬟就掀了帘子入内,禀报陈姨娘听说利姥姥来了,特地前来问安。

要说来,这位陈姨娘还是当年眉氏入门之后,利姥姥担心女儿失宠,让义子在外头寻的美婢,巴巴地送了过来起“固宠”之用,原本与她有些渊源,这时来得也不突兀。

于是利姥姥便放弃了混闹的打算,将才掏出来的帕子又揣了回去,端着架子稳坐在炕沿,眼瞧着陈姨娘袅袅婷婷地进来施礼,满面带笑地嘘寒问暖,银盘大脸上像是满罩冰霜,不过胭脂太红,实在显现不出那冷意,唯有一双厉眼,一直盯在陈姨娘有若一握的腰身。

利氏倒与陈姨娘难得地和谐――自打陈姨娘入府,规规矩矩不说,最重要的是完全不受苏轲待见,直到这时,竟然还是个处子,利氏倒也不嫌她“无用”,两人和平共处,一致对“眉”。

可利姥姥却恨陈姨娘空长了幅好皮囊,女儿都替她铺好了路,直接就抬了姨娘,她却没起到丝毫作用,任那眉氏“专宠”,虽说次次来国公府,陈姨娘都来尽礼数,可始终逃不过利姥姥的一场斥责。

今日,依然如此。

陈姨娘立在一旁,屏息静声地挨着训斥,始终不发一言。

利姥姥总算觉着没趣,方才冷哼一声,又对利氏说道:“那眉氏呢,也该来你跟前儿立立规矩。”

“她也算是小家碧玉,这点礼数还是知道的,我明面上挑不出她半分错,又瞧不惯她那虚情假意的模样,更不耐烦她在眼前晃悠。”利氏依然歪靠着凭几,这话说得实在有些不情不愿:“也是天意,二爷全副心思都放在她身上,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见她肚子里有什么动静,我打听过了,原来是她在闺阁时有次雪天落了水,想是冻坏了身子,活该如此。”

“夫人,婢妾正有件事儿觉着不好,想禀告您一声儿。”陈姨娘这会子插言,在脸上一直挂着的笑容才收敛了,有些忐忑地望了望利姥姥。

“怎么?可是那眉氏又有什么花花肠子?”利氏难免紧张起来。

要说这陈姨娘,因着与人为善,不仅与利氏相处和谐,就连与底下的丫鬟婆子也是相处溶洽,眉姨娘院子里的事情,多得她时时留心,处处打探,利氏才能掌握一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利氏非但没有为难陈姨娘,反而对她多有倚重。

大概就在一月之前,眉姨娘在苏轲面前提起她有个族亲,现为幽州同知,有一嫡子,年才十七,据说才华德行俱佳,可堪良配,劝说苏轲考虑让二娘与之联姻,苏轲还当真说去了大长公主跟前儿,言辞间很是意动,利氏得知,气得元神出窍,无奈苏轲打定了主意二娘的亲事不让利氏插手,无论利氏怎么哭闹,也不为所动。

好在大长公主也觉得嫡女姻缘,不能由妾室插手,拒绝了儿子的提议,利氏才长吁了口气,越发将眉氏恨之入骨,想要教训她一番,偏偏眉姨娘又“染了风寒”,苏轲严辞警告利氏不能为难于她。

今日利氏并非不想刁难眉氏,无非是忌惮着苏轲,才忍声吞气罢了。

这时一听陈姨娘的话,她哪有个不悬心的。

“婢妾打听得,眉姨娘的月信,似乎已经晚了大半月……”

“这还了得!”利姥姥当即大怒,狠狠一拍案几,震得茶盏直跳。

利氏也是面白如纸,瘫软在引枕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原来如此,什么染了风寒,卧病在床,结果是有了身孕!此事苏轲必然知晓,只将她瞒得密不透风!亏她还听了四娘的劝解,这些时日忍气吞声,只以为收敛了性情,就能让他回心转意!

“我到底才是他的正妻,他竟然瞒着我……”利氏眼圈泛红,不觉哽咽起来:“难道我就那般歹毒,会害他的血脉不成?女儿的亲事我不能过问,就连一个妾室有孕,我也被瞒在鼓里……他可曾当我是他的妻子?”

“走,随我去问问亲家母,这事情究竟该如何!”

利姥姥这次总算如愿以偿,拖了利氏下炕,气势汹汹地往远瑛堂大步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