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崇祯帝 > 第107章 天现二日 6

大明崇祯帝 第107章 天现二日 6

作者:飞天蛤蟆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59:23 来源:蚂蚁文学

崇祯三年,东厂曹化淳,巡抚周遇吉二人在山西一举铲除了盘亘在帝国身上吸血的卖国贼山西晋商,所得银钱,可谓是车载斗量,东厂厂督曹化淳亲自坐镇车队,大量东厂幡子与锦衣卫配合着一只五千人的军队,护送了数百辆车队山西一路往京城驶去。

无人知道晋商倒下后,那积聚了数百年的财富有多恐怖,把晋商灭族的崇祯又得了多少好处,所知道的只有车队行驶过的官道上那深深的车辙,还有那拉车老马吃力的表现。

辽东边关的最前线,松山锦州之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后,一夜间竖起了一道冰水和混着沙土铸建的冰墙,此后崇祯下令在陕西与辽东之间的官道上建立粥棚,引导数百万灾民北上,蓟辽总督秦良玉命其兄秦邦屏镇守山海关,除山海关留下的五万精锐与宁远何可纲的三万人马,亲率十万大军尽数驻守冰雪筑建松锦防线。

辽东地区在百万灾民涌入后,一方面皇商出面建立大量工厂接受灾民,以提供吃住,当然住房也是那群难民在工匠的指导下自己建造的,然后以每年一人二两银子的黑心工钱,在辽东这片土地上,进行开采山石,烧制青砖,制取陶器,打磨箭支,盔甲,炮弹这些需要大量劳动力又不需要太多技巧的工作。

另一方面,天津卫的造船厂开始减缓战舰的建造,开始打造大量的小渔船,有水师士兵组织灾民出海捕鱼,同时有边关士卒出面带领灾民进入大山打猎,在加上皇庄利用肥沃土地,集体种植的那些高产作物已经进过了几轮的收获,各地皇庄的玉米、番薯、马铃薯、木薯、花生这些食物被驿站的车队源源不断的运往灾民聚集地,总算勉强的让这些灾民达到了人人有饭吃的地步,当然人人吃饱那是不现实的,只多让人饿不死,想要吃饱那就要去进入工厂工作或参与官府组织的出海打鱼,进山打猎行动,总之不干活的只能喝点稀粥,省的吃饱浪费粮食,还有精力来给官府找麻烦。

同年冬天,崇祯命杨嗣昌抽调灾民青壮所组建的二十万民兵,分兵十万南下前往南京接受太子太保曹变蛟统领并由工部补齐十万民兵的盔甲武器。

女真人听闻松山锦州之间一夜之间,冒出一道城墙,大冬天的皇太极顾不得各大贝勒的反对,等不及召集个部落的人马,就亲自带着2万亲兵,前来锦州打算拆除这个违章建筑,只是在那数丈高冰雪城墙上的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威胁下,在看着自己身后那2万骑兵,无奈之下皇太极也只能灰溜溜的撤兵。

皇太极撤兵后,在秦良玉的指挥下,数百万军民,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斗,终于在化冻之前,在冰雪城墙的后方建立起了一道以土木青砖构造的城墙。望着那城墙上犬牙交错的火炮,床弩与敌台。秦良玉有把握凭借现在的兵力与城墙,就是女真人有着二十万大军,自己也能让女真人乖乖的待在深山老林里挖人参。

第二年初春,雪还为融化,但是天地间也就开始陆续的出现了一些绿色,今天的北京城城门大开,数十支以太监和儒生打扮的士子带队的钦差队伍,纵马出城,带着崇祯的命令前往大明各地,经过一个冬天的准备,那群士子在吏部官员的调教下已经勉强掌握了一个地方官员所需要掌握的手段。

东昌府,几个太监和士子带领一只兵马,赶到此地府衙,下马后,马背上的太监拿出一份黄灿灿的圣旨,大喝到“圣旨到,东昌知府出来接旨”见到这阵仗,守门几个门房其中一人立马跑进去通知知府大人,其乖乖跪在一边,等候着知府出来接旨。

接到消息的那个胖嘟嘟的中年知府出门后,立马一脸虚伪的说道“公公快里面请”

“知府大人,咱家公务在身,还是先准备接旨吧”只是那个小太监并没有给这个知府好脸色。

见到知府跪地接旨小太监才打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昌府知府杨连听,在任期间辜负皇恩,贪赃枉法,勾结商人,欺行霸市,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现罢官位,判处斩刑,东昌知府由进士李奇玉接任,钦此”

“来人啊,把杨连听压入府衙大牢”李奇玉这个新任知府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原知府押下大牢,你别说,踩着别人的尸体上位,那感觉可不是一般的好。

“李大人,既然上任了,接下来的事,就不用咱家多说了吧,这是锦衣卫提供的情报,整个东昌府共有一千二百八十五个该死之人,现在也该处理掉了”小太监拿过一份花名册,这里面不但记载了东昌府各地的路匪强人,还记载了各地犯法的县令,师爷,里长等人的具体情况,这些都是锦衣卫埋伏在此地暗桩提供的情报,一下子杀那么多人,也许会有几个冤案错案,但是想要让已经腐朽的官场为之一清,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公公放心,本官立马解决军中败类,然后召集兵马,前往各地一一处理”想要自己的位置做的稳,没有兵权是不行的,身为新上任知府,又有了本地兵马将领各种贪赃枉法的证据,又怎么可能放弃安插自己心腹的机会。要知道崇祯为了计划万无一失,不但每省派出的巡抚拥有五千兵马坐镇,知府一级也有一只百人的新军士卒跟随护卫,就是最底层的县令都有五十的士卒跟随好方便镇压一些不法之徒。

“只是,李大人,这东昌府还有一位县令空缺,大人可有推荐的人选”这一次计划,崇祯不但要杀了那些贪赃枉法的知府县令,就是那些县令的师爷,还有下层的里长,崇祯都不打算放过,为了尽快稳定局势,所有官员任命都是挑选士子家乡所在地进行任命,只是有些地方几个进士出身的就那几个人,不少地方人手就有些不够用了,这样的情况,崇祯采取了担保制度,让新任官员担保当地的举人,秀才这些读书人担任县令或者里长这些低级官员,作为担保人,可是有连带责任,要是自己担保的人出问题了,那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

“公公,东昌学院有一位举人在此教书育人,人品学识皆是一等一的,本官担保此人出任空缺县令”李奇玉一咬牙,把当初教导过自己的老师名字填写到了那个县令任状上,并在下方的担保人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好,这里的事就交给李大人,咱家还有事,就先去忙了”把县令任命书留下,刚刚宣读圣旨的那个为公公上马离开了当地的府衙,这边是忙完了,可是那边还有一大堆事物等着自己处理呢。

小村路匪王刚,正在和一群兄弟赌牌,突然一群士卒,就闯入了自己的房间,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对方就直接一刀把自己捅了一个对穿,倒下时,王刚发现自己的兄弟一个也没跑掉,全都被那群官兵杀了。

“路匪王刚极其团伙,祸害乡里,经常强抢他人财物,调戏良家妇女,今奉知府大人之命,抓捕此人,遭遇对方反抗,格杀于藏身之处”杀人后有士卒在门前贴了一张告示,就忽忽离开了,至于收尸,还是留给这里的新上任里长吧,自己等人忙着呢,还有很多村庄要跑,只是有些人发现那个告示好像是事先写好的,这群官兵可是一边杀人一边贴上去的,可是面对滴血的长刀,没有那个不识趣的敢说出来。

崇祯派出的钦差,所到之处,那是一片腥风血雨,不但各省巡抚知府这样的官员被清算后押入死牢,就是那些县令里长,还有各自的幕僚师爷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命运,至于那些躲在各自窝点的路匪强人更是凄惨,大牢都不用去了,直接被大批披坚执锐的士卒拖了出来,留下一个告示,当街就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