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94章 贷款成功与新厂成立

杨文东想都没想,直接否定说:“宁小姐,便利贴的专利,我这边是不会抵押的,这点没的谈。

如果贵行真的担心风险太大,那我们可以适当的在贷款金额、或者利息上做出一点让步。”

100万这个数字,在后世21世纪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在50年代的香港,的确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再过几年,澳门即将开放赌场牌照,最终赌王何家竞拍到了牌照,差不多花了300万港元。

哪怕是对风险管控较松的廖创兴银行,也不是完全没有管控机制,这样大数额的贷款,有所要求也是很正常的,实际上,杨文东的本意,也并不是一定需要百万,纯粹就是为了后续商谈,先报上了一个大一点的数额。

可如果涉及到抵押便利贴的专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目前来说,眼红这个专利的人可不在少数,3M现在肯定也愿意高价买,一些有眼光的其他人也一样,这段时间,就有数人从海外电话来访,就是想试探自己是否愿意出手专利。

专利如果抵押出去了,在自己如今资金紧张的时刻,万一被人使绊子,导致生产或者质量出了问题,那可就.

杨文东也绝对相信,任何时代,都会有人为了利益,做这种事情,虽然自己不一定会碰到,但只要有这个可能性,那就得避免。

宁文珏听到这样强硬的回复,皱眉说:“杨生,一切都是可谈的,如果你不愿意抵押全部专利,也可以抵押一部分地区市场的专利。”

杨文东笑说:“宁小姐,专利是我们公司的底线,既然你都认可这个专利是可以用来做抵押的,那就说明,你也认可专利的价值。

只要有了这个价值,那只要通过正常的生产,将产品制作出来,那就必然可以产生利润。”

魏泽涛也跟着说:“对,宁小姐,伱在银行业也工作十数年了,这些年也一直在给香港的制造业工厂提供贷款,对制造业的了解甚至不比我们这些制造业的人要差。

我长兴实业现在只有两款产品,一个是去年就有不错销售成绩的粘鼠板,只是因为是季节性产品,到了冬天就没市场了;

但只要春天到来,加上这段时间我们也开发了更多的经销商,那光是粘鼠板的销售额就可以扩大十倍不只。

便利贴就更不用说了,我想任何一个使用过的人,都不会拒绝再使用它,而全球会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的人会是它的客户。

如果廖创兴银行觉得这个贷款风险太大了,那我们就只能去找寻其他银行合作了,我想,香港这么多银行,总会有看好我们长兴实业的。”

杨文东也立刻表态,说:“我也认同。”

其实,他们也将资料给了其他银行,提出申请,反正也只是交一些资料而已,银行在选择客户的时候,客户当然也会选择银行。

百万港元的无抵押申请贷款,的确很大,香港小一点的银行可能都不一定拿的出来这么多资金,不过在看到3M对美国的便利贴市场调查资料,以及自己体验之后,这些银行还是发出了邀请,表示可以坐下来谈谈。

不管今天来廖创兴银行是个什么样的结局,他们二人也还会去一趟其他几家银行,反正也没坏处。

宁文珏一听二人的表态,连忙说:“两位莫急,我也是站在银行的角度上,来控制风险,如果二位在我的位置上,可能也会这样。

这样,既然二位都说了不肯直接用便利贴专利进行抵押,那这样,如果杨生愿意以个人名义作为担保,那这次贷款,我们内部就会进入审批流程。”

“我签字就行了?”杨文东笑了笑反问。

宁文珏说:“对,虽然我对长兴实业的两款产品也是很有信心,但银行的流程就是需要管控风险。

杨生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普通人,但过去一年您的创业过程,我这边也收集了相关方面的资料,相信您这样的人,是不会不承担自己身上的账务的。”

“也行,我签字担保。”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百万港元这样数额巨大的贷款,如同前世的几亿人民币,没有足够的抵押,的确也是很难放出来的,搁任何银行都一样。

只是便利贴的前景也的确很不错,从基本的商业分析来看,是不可能亏的,但银行还是要稳一手的。

宁文珏笑说:“那就好,杨生,魏生,这样百万港元且无直接抵押不动产的贷款,我这边的权限也是有限的,需要上报老板。

后面一段时间,我们银行也会派人去贵司进行相关调查,还请做好相关准备。”

“没问题。”魏泽涛回答说道。

公司请他们这些专业人士,这件事就是主要目的之一,此刻,长兴实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快拿到贷款,然后提高产能。

杨文东又问:“那需要多长时间,我不想等太久。我工厂产能尽快提高上去,才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利益,包括你们银行。”

宁文珏回道:“杨生放心,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来走完这个流程。”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随后,三人又商业互吹了会。

魏泽涛也是隐晦的表示,如果贷款成功,利息再低一点,那宁文珏,也会获得不小的回报。

杨文东对此也没什么意见,任何社会,这种钱都是要舍得出的,即使自己可能有其他银行供选择,那到了其他银行,也需要花这笔钱。

目前这个市场环境,银行还是比较强势的,除非等到地产市场再过两波牛市,那时候,部分小银行才可能求大的地产公司。

至于制造业工厂,不发展到巨头级别就没这个待遇,而原先历史上,整个香港,发展到巨头的,终归也是屈指可数了,且远比不过地产巨头…

……

离开廖创兴银行后,杨文东说:“我倒是希望能够与廖创兴合作了,不过其他家也要沟通一下,说不定就有条件更好的。”

魏泽涛听完后,也说:“对,我也联系了另外几家银行,这几天我们再一起拜访一下,试一下这些银行的态度以及他们能够借贷出来的额度。”

“嗯,那如果贷款下来,新厂房的位置呢?”杨文东又问。

魏泽涛说:“周生那边,这段时间除了盯着东盛那边的设备制作进度,也会查看一些合适的可租赁的厂房。

不过尖沙咀这边,工业并不发达,如果想租好的位置,去港岛更合适。”

“港岛那边太贵了,暂时不考虑,还是在附近寻找吧。”杨文东想了想说道。

香港工业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工业地皮也算是跟不上发展了,这导致了工业地产与租赁价格也在一直涨。

特别是港岛那边,本身那边正常的商业、住宅价格也涨的厉害,虽然没有直接关系,可地价的整体上升,还是让工业地皮涨的更厉害。

相对来说,九龙半岛这边的价格就差远了。

魏泽涛点点头,说:“那好,我会告知周生您的决定。

其实这方面周生也考虑过,他有一个想法,我们直接租赁一个仓库,再稍微改一下,也就是工厂了。”

“这样做,政府许可能过吗?”杨文东反问道。

魏泽涛回道:“没问题的,现在不少工厂也是这样做的,但只适合对电力需求不大又没什么污染排放的小工厂,比如组装厂之类的;

像纺织、注塑、机械加工这种不太行,我们的便利贴虽然也是设备做出来的,但耗电不多,也没什么排放物,是没什么问题的。”

“嗯,那也行,仓库的面积够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香港的货仓生意虽然好,但这也只是整个群体比较好,其中数百家货仓,总有很多不太行的,然后倒闭了,或者规模做大了有空余仓库的。

根本原因,也是因为之前一段时间内,货仓是最赚钱的,然后大量资本挤入,最终也变了类似“产能”过剩的局面…

魏泽涛笑道:“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工厂不需要依赖相关产业链,不然很多塑料、纺织类的工厂,单独跑到一个远的地方,绝对会亏。”

杨文东笑着点点头说道:“是这样,但没有产业链,也导致了我们成本较高,也还好我们有专利,有一定的定价权,不然只会更惨…”

前世国内很多地方会有一个产业园,产业园内做同样的东西,然后多家一起吸引供应商、配套产业一起,大家一起合作,将成本降低。

香港这些年来的工业发展,其实也有类似情况,即使港府还是严格执行自己的不过问正常,但市场本身还是会逐步的形成这样的规律,毕竟后来者不傻,他们也会想办法利用前人打造好的产业链。

因此,传统的五金、塑料、玩具、纺织等产业都有各自聚在一起的趋势,而前些年自然也都是聚集在港岛附近,甚至熟练工也在那边,他们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九龙半岛这边,工业也有一些,但大部分都是自建型的小企业,如之前的宏兴塑料厂,靠着低房租甚至0房租来做小生意。

魏泽涛想了想,说道:“以后粘鼠板也要改用纸板,纸和胶水会是我们未来最大的物料成本,只是这两样东西,很难在香港生产啊。”

“以后再说吧,等以后我们有资金了,或许也不是没有可能。”杨文东笑了笑。

虽然目标还比较遥远,但现在也可以定个,反正做不了也无所谓。

只是的确有点困难,特别是香港缺水的问题。

……

后面的一周时间,长兴实业公司的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任务。

赵立明暂时还负责生产,因为新的生产主管周祥龙需要出去看新的工厂。

财务这边,苏依依也配合着王姐对账务进行着各种核对,也包括仓库,做好相关资料,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银行审查。

杨文东与魏泽涛两位一二号人物,则是继续跑着几家银行,与他们一起沟通协商。

这些银行与廖创兴一样,也都是比较看好便利贴所拥有的市场潜力,可没有抵押不动产的百万港元金额贷款,的确让他们有些不敢定夺。

虽然时间很急,但杨文东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与老魏一起应付、接待着各家银行。

不过,虽然还没有定下来,但长兴内部的几人,也知道,只是时间的早晚以及金额的多少问题。

因为随着这段时间,3M公司又寄来了一张支票,外加紧急的催单函件,也让几家银行更有信心了…

而这段时间,除了银行贷款,还有就是工厂选址的问题了。

1月18日,杨文东、魏泽涛、周显龙三人坐着三辆黄包车来到了尖沙咀内部靠北的一间货仓。

“这老板怎么想的?在这里建货仓,离海边有七八里了吧?”杨文东下了黄包车后,对着身边二人笑说道。

周显龙回答说道:“杨生,这倒不是这个老板的问题了,而是几年前,港府准备在这里建一条路,连通到海边,所以当时就有几家货仓主来这里投资了,还都是华人。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路又不建了,这些货仓的一些货物又比较重,就不适合在这里建了,然后就这样荒废了。”

“路?”杨文东看了看自己脚下,问:“对我们有影响吗?”

周显龙说:“没什么影响,其实本身也是有路的,就是路的质量打不过货仓出货时货车的出行要求。

我们的产品都是轻货,普通的路就够了。”

“嗯,倒也是,不过还是要确认下。”杨文东点点头,随后三人一起朝着货仓里走去。

这个时代没有集装箱,所以小的商品,都是以木箱的方式运输的,送到港口,由工人搬进船里,所以对路面的要求不高。

这段时间3M因为要开拓市场,所以很多便利贴都是空运的,但以后自己量大了,自然走海运,不然便利贴的那点价值,还不够空运费的。

……

三人来到货仓里,此刻已经有了一男一女两名华人在这里接待了。

五人一起在货仓转了一圈。

杨文东问:“这里面积多大?”

货仓女子回答说:“总共2.4万尺,差不多是40米*60米。”

“嗯,倒也可以。”杨文东心中思考着。

他与魏泽涛也曾经协商过,以后便利贴的需求量之大,肯定会非常恐怖,现在根本就没办法预测。

但可以肯定,2.4万尺的工厂肯定是不够的,不过短期来用也是可以的,以后这里还是不够了,那就再找一处甚至几处,几个工厂一起生产。

毕竟,他们也不可能一次性租一整套面积巨大的工业写字楼或者大型仓库,先不说有没有,就算有他们也租不起。

产能扩张,哪怕速度快,也得一步一步的来,特别熟练工是最难跟上扩张脚步的。

周显龙说:“杨生,这里的电力设施、自来水、排污管道都很完善,我们的设备在进场之前,请电工过来整理好线路,然后就可以直接用了。”

“嗯,倒是不错。”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那厨房呢?”

周显龙说:“我们可以自己外面建一个,这货仓外面还有一点空间,是一体的。”

“那就好。”杨文东点点头,说:“这样,你将未来的布局图画出来,以这个空间,来合理的布置好一切,尽量的能够放置最多的设备。”

“好,明天我就可以完成。”周显龙保证说道。

“那价格方面,你先与他们谈好,租的时间不要少于5年。”杨文东又说道。

自己租了之后,是要对这里进行一定的投入改动的,5年是最少的了,不然时间太短,自己亏钱是小事,再搬家影响生产才是大事。

以后即使再有租其他厂房或者自建厂房,这里也还是要一直用的。

周显龙说:“好的,租约问题,我会与魏生一起协商。”

“嗯,好。”杨文东点头说道。

……

时间很快又到了1月22日。

廖创兴银行传来了最后的决定,他们答应借贷80万港元,比其他几家要多不少。

与律师一起看好条件后,杨文东最终又修改了一些小条件,最终双方成交。

有了钱,货仓那边自然也顺利拿下,长兴实业的第二间工厂,就此成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