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578章 暴利的航运业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578章 暴利的航运业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香港第一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其实就是前世的海港城,九龙仓能够将它建起来,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有一大块地皮。

虽然自己如果收购九龙仓后,也可以建海港城,但自己不能因为有海港城就不做其他类似生意了,一个香港还是能够容得下多个商业综合体的,前世的香港,也不仅仅只有海港城。

选择在港岛靠近红磡的位置,那也与海港城的距离较远了,基本上未来不会有很大影响。

“接近十万尺?”郑志杰被吓了一跳,随即脑海之中按照行业经验算了下,然后道:“杨生,按照这样的面积,里面的商铺足有数百乃至上千家,这可就需要很大的人流,才可能成功。”

“对,人流是关键。”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但我也相信香港未来的经济,只要经济够好,消费能力够强,那自然可以养活这样的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出现的前提是当地的经济够好,人也不能少,前世的万达,也是在21世纪初才开始批量性的建综合体项目,首选的还是大城市,然后逐步下沉。

香港的早期总体经济贫困,人口也不多,自然不会诞生大型商业,放置在写字楼内就够了,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于购物的需求越来越高,大型商业也就该出现了。

郑志杰想了想道:“这样的话也行,我们集团的确有足够的能力吸引人过来,中巴也算是我们的,甚至我们也可以在一个地方,直接建造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嗯,红磡隧道未来几十年不会没落的,我们在那边建大型商业,是不会有什么风险的。”杨文东笑说道:“日本那边已经有了大型商场了,虽然不是我说的商业综合体,但单纯商业的布局,我们是可以学习的;

至于其他公寓、写字楼、酒店什么的,本身也是我们擅长的,结合起来就行了。”

香港这个地方,在人类商业历史上是能够载入史册的,不是因为工业,而是因为地产开发.霍生发明的很多东西,对于全球地产行业,特别是未来的内地,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好,我明白了。”郑志杰点点头说道:“这方面我会与金门建筑协商怎么设计。”

“嗯,行,资金方面不够的话,跟我说一下,我从长兴航运那边调集资金。”杨文东又说道。

苏伊士运河已经堵了三年多了,这三年,全球的航运公司都赚的盆满钵满,很多船只一年就能把本钱赚回来,然后卖二手还能卖到当初新船价格的两倍;

而航运公司赚到的自然是现金,这么多的现金自然不可能放在银行里吃利息,需要投资。

正巧67年香港房价暴跌,后续68与69年虽然有所回升,但总价还是不高,于是这些资金再搭配银行借贷,可以大量投入香港地产;

要不然,即使香港地价暴跌,想要囤积大片地皮,也是需要很高的成本的。

不过如今到了70年,虽然继续收购地皮也是划算的,但也需要适当开发了,一个是现金回流,二个就有了稳定物业更适合未来借贷,不然长期大片土地空着,也不太好。

方先名笑道:“航运业这段时间,可真的是金矿里捡黄金了,据说日本的造船厂,订单都排到五年后了。”

“是啊,郑玉华那边也是好不容易在两年前抢到了几个单子。”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不过苏伊士运河一旦开通,那航运行业反而可能会遇到危机,这里面的风险其实也很大的;

我也已经让船队不再扩张了,反正这两年想买船也几乎买不到。”

绝大部分行业,风险与机遇都是并存的,就说如今的航运业,看起来赚钱,但大部分海运公司出高价订购轮船,一旦苏伊士运河开通,这些最后上车的企业如果成本回收不了,那就可能原地破产。

如果不是杨文东知晓未来,那他就算会参与这个行业,也未必敢进行大量的豪赌。

甚至地产公司也是一样,香港20世纪的几次地产危机,几乎灭杀了超过9成以前的地产公司,四大家族则是崛起,这就是富贵险中求,赢的起飞输的破产。

方先名也同意道:“对,现在的船只的确越来越多了,苏伊士运河那边开通,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们也需要早做准备。”

“放心,我早就有打算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原先历史上,苏伊士运河会在1975年开通,这件事应该不会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而产生变化,自己还没那个能力;

不过也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的时候,航运行业就遭到了不小的打击,加上这几年来造船公司拼命造船,也让全球船只变多了很多;

虽然70年代末期,航运市场恢复了一些,但80年代初,世纪船灾就爆发了,船王包玉冈就是在这之前上岸的,另外几家香港船王,就是这个时候差一点崩溃,东方海外也差点破产,后来还是内地资本出手救人的。

也就是说,航运行业在未来二十年,大部分时间都不太好了,自己自然也会早做准备。

下午,杨文东叫来了长兴航运的郑玉华,招呼说道:“来,喝点茶,这是华润那边派人送给我的。”

今年开始,内地与香港乃至海外的贸易有所恢复,长兴集团作为华润的大客户,也开始加大这方面的采购,那送点内地独有的礼物也是正常的。

“多谢杨生。”郑玉华坐下后说道。

杨文东问:“今年的航海生意怎么样?”

郑玉华说道:“还是非常火爆的,今年前面三个月的净利润就高达3800万港元,市场还是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

“哈哈,你这利润,比起地产与其他几家制造公司都强多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这几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航运公司最赚钱的时间段之一,早年为了布局这个机会,他也是筹备了很久,并大量购买当时很多人都不要的二手轮船;

当船只不够时,二手轮的性价比就更高了,因为商家很多时候也是没的选择。

前面几年,长兴航运一年的利润都超过一亿多港元,吸金能力之前整个集团内部第一;

要知道,包玉冈、董浩云等人就是借助这几年成为船王的,超过了很多欧洲的百年豪门,要不是有这样的机遇,那他们实力再强也不可能做到。

郑玉华笑道:“是的,不过国际上大量新船下水,外加部分国家因为高运费而开始进行本土生产产品;

这导致了今年比不过前三年,往后来看,也会越来越差,但总的利益还是很高的,唯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中东那边,如果苏伊士运河重新开启,那问题就大了。”

“对,这也是我担心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虽说苏伊士运河两边还有水雷,就算开启也需要很久,但只要消息出去了,那航运市场的春天也就结束了。”

“目前看中东那边,应该不会那么快结束。”郑玉华又问:“杨生,您是想套现部分船只?”

“有这个想法,但不是全部,而是有计划的进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第一步就是那些比较旧的传统货轮,如今集装箱普及,这些没什么大用了,也就现在航运危机,不然早送去拆废铁了;

第二就是船运公司内部开始转型,以后我们只做三个生意,一个是运油、一个是集装箱,还有就是散装大型货轮,其他的船只,要逐步的卖掉。

三年内要完成这些,你也要早做准备。”

未来的集装箱运输肯定是可行的,油也是一样,至于大型散装货轮,是用来运输大宗商品的,如主粮、矿石等等。

“好的,现在我们手上的二手轮船还能卖一点价格,再等几年,的确就不行了,也实在是老了点,经常出问题。”郑玉华答应道。

她手中的不少旧轮船,还是七八年前买的20多年龄的货船,加上这几年还过度运输赚钱,也的确该处理了,不然真的可能容易出安全事故。

杨文东又道:“另外这两年也不要订新船了,现在船价太高了,苏伊士运河不可能一直关闭的,欧洲那边也不是冤大头,肯定会居中调和的。”

其实很多次国际冲突,都是欧公子买单,全球其他人大发横财;

中东出了问题,苏伊士运河不能用,大量运输到欧洲的商品价格暴涨;东欧出现问题,也一样是欧洲倒霉,甚至非洲出现问题,难民也跑去欧洲了。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欧洲实在是扛不住了,加上中东这边几年下来各方也受不了了,于是调和一下就差不多了。

当然,石油危机本身也是大问题,但这件事不好告诉任何人。

“好,本身想买新船也是很难的,这段时间连湾湾造船厂都订单爆满了。”郑玉华笑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嗯,等以后再说吧,现在国际上船只越来越多,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啊。”

郑玉华道:“那就只能趁着现在多赚点了。”

“对,抓住现在就行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杨文东也笑说道。

船运公司赚到的大量现金投入香港地产,等几年后就算航运危机崩溃,但地产借助杠杆翻了几十倍,那也不在乎航运赚不到多少了;

甚至航运业以后可以不赚钱,靠着香港地产赚钱就行,再靠着船只订单影响多个国家,也算是一种比较不错的综合模式了。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